浅析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的途径
浅析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的途径
ฌ当前,随着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国家逐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起一套基于责任化和民主化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防止£出现传统的预算过程因缺乏明确而清晰的责任机制而导致“失灵”现象发生。同时,要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让政府等公共部门的收支行为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让纳税人在预算的形成过程中有发言权,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不断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效果,以促进公共财政运行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一、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的必要性(一)有利于促进部门预算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
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各部门在预算年度内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按照财政部门批准的部门年度预算及相关财政法规,对政府部门年度预算的执行及其确认、计量、记录、 报告情况进行审计督查。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分析部门收支计划数与执行数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揭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以及现行制度、机制层面中存在的问题,并向政府和立法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以便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财政预算制度和政策,确保财政预算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财政管理改革,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完善。(二)有利于增强预算约束力和廉政监督水平
部门预算单位管理的财政资金既是政府为确保机构履行职能所保障的资金需要,更是纳税人权利的延伸。社会各界对政☢府及其部门“规范行为、提高效能、廉洁公正、增强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群众愈加关注财政资金是否被过度消耗或浪费,财政预算的约束力是否得到实行。因此,部门预算执行效果不但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廉洁、效能形象,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审计机关通过加强对部门预算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及时发现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督促其整改,将进一步实现预算的约束力,推动提高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同时能阻断和预防个别干部“带病上岗”,防止因为权力增大而自我意识膨胀,在缺乏约束的“宽松”环境中慢慢“变质”。二、提高部门预算执行½审计效果的路径
(一)注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审计效果,需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在审计目标方面,要逐步从传统的查错纠弊向提高部门预算执行效果、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上转变,促进公共财政向公开、公正、公平方向发展。在审计范围方面,要增加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从一般预算资金向整个财政性资金审计转变,从一级预算单位向二级预算单位及下属单位延伸,实现全方位审计。在审计手段方面,要积极运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发现审计线索,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在审计问题处理方面,要重视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加大审计整改跟踪力度,促使预算单位纠正问题、改进工作。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将确保审计效果的全面提高。
(二)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标体系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向绩效预算方向发展。绩效预算的实施可以促进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增强对公共部门的约束和控制,将资源投入和政府行为的产出、效果联系起来,不断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全面落实责任归属。这将促使我国政府审计工作逐步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的绩效审计转变。目前,我国绩效审计还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现有相关政策制度涉及绩效审计的内容不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标体系成为推动绩效审计的关键。首先,应建立绩效审计评价制度,建立相关审计管理方法和工作规范,设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质量控制。其次,应按照“定性——定量——定性”的步骤,建立适合我国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业务操作指南,有选择地对部门预算执行展开整体绩效、重点绩效以及单项绩效的审计。再次,应按照“积极试点、分步实施”的方法,逐步在预算审计中引入绩效指标,先期引入简单的绩效指标和措施,跟踪这些措施的功效及影响,并加以选择地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其适用性,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透明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标体系。
(三)积极开展部门预算编制审计预算编制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依据。离开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预算执行问题产生的根源大多在于预算编制的不合理、不公平。预算编制审计将让审计监督关口前移,促进财政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更科学、更合理和更规
范,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实现预算执行的源头控制,同时也为后阶段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奠定坚实基础。部门预算编制审计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应重点关注预算编制是否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是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其次,应关注部门预算是否按零基预算方法编制,真正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再次,应关注预算编制的内容是否完整、真实,部门收入是否包含部门的各项收入,是否对预算收入的增长进行科学预测,部门支出结构是否优化合理,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宏观政策导向、是否细化到具体项目和明细科目。(四)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运用载体建设
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是提高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效果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完善相关载体建设,不断丰富其实质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审计的监督纠错效果,也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首先,要完善督促整改制度,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让其了解部门预算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防止出现非主观故意或对政策不了解而造成的人为错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未来部门预算执行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要优化信息报送机制,将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及时通过审计要情、审计信息等形式,传递给上级党委政府、立法机关等,为其制定调整政策制度提供充分的依据,确保相关政策制定更具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再次,要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这是审计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算执行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审计机关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的“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具体要求,逐步将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进行公告。要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这也能扩大审计影响,提高审计地位,改善审计机关依法履职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