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方特色

时间:2024-12-26 02:23: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014 年 7 月,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在甘肃兰州召开。大会从总体上探讨了地域与文学的关系,其中包括地域景观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地理环境与文学的关系、区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地域民俗与文学的关系等等。由此可见,文学与地域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深厚,而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地域文化就会有风土人情,就会有属于这个地方独特的个性特质和人文情感。《左传》《诗经》《汉书地理志》《史记货殖列传》《文心雕龙物色》中都对这样的观点有不同层次的论述。上世纪北京大学教授刘师培先生也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指出: 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梳理二端此文较为深入地从南北文化特征差异的角度分析了南北文学、文本差异的原因。由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庄子》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分析阐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方特色。

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传统《庄子》的殷商文化传统

庄子的故里地望已被众多学者证实乃宋国而非楚国。而宋国的地域文化在周代又颇具特色。崇敬鬼神、喜好占卜、重视巫术、喜爱神话、崇尚玄幻梦想是殷商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殷商文化体系下的子民遇事都需要与神灵沟通,占卜问卦,一般的问卜对象都是天神、地鬼,也包括地示。而天神主要是风、雨、日、月; 地示是山、川、土、四方; 人鬼则是旧臣、先公、先王、先妣。人们沉浸在对神灵的幻想之中,常常以虚幻的想象方式去理解世界,并与神灵对话。

《逍遥游》中鲲鹏的奇幻妙想便是殷商传统文化中崇拜神权、崇敬鬼神、信赖巫术而又充满艺术创想力和超现实主义的独特文化韵味。这也是殷商文化最为盛行和最普遍的特征。又如《齐物论》中对神人的夸张性描述: 至人神矣! 骑日月,而游湖四海之外这种夸张式的境界描述正是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是对神的崇敬,更是对迷幻世界的创想,是幻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游。

《庄子》中也有不少巫文化的体现,重视巫、鬼正是殷商文化的特色。而此时巫、鬼的样貌、形态还未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庄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神话世界的内容进行吸收、加工,然后创造出了构成《庄子》寓言的重要内容。同时,庄子也会借神巫之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的一些看法。ธ例如《庄子》外篇《天运》中的巫咸,庄子借其言表达了人们对天其运乎云者为雨乎等自然问题的看法。

二、鲜明的政治现实特征《庄子》的强烈批判意识

从《庄子》二十四则寓言及其他文献记载可以推算出,庄子的主要活动范围在魏国、楚国、宋国三国之间。《秋水》中记载: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这说明庄子曾经游历过魏国。此外,如此之说在《山木》中也有说明: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而庄子深处宋国的依据就更多了,《列御寇》中有记载: 反于宋,见庄子。人有见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庄子。也有说庄子曾是楚国人 ,依据在于庄子之楚 ,但这只能说明庄子到过楚国。

由此,可以推断出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受宋国的影响较大。而宋国属于弱小国家,在当时的地理位置上极为不利,处于齐国、楚国、晋国三个大国中间,饱受战乱之苦。宋国不仅要向大℉国进贡纳税,还时常会遭到驱逐和杀戮。《左传》记载,宋国曾经遭到其他诸侯国侵伐 20 余次。不仅如此,宋国国人还遭到其他国家的污蔑和轻视。例如众所周知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故事都说的是宋人。因此,在宋国,人们都很厌恨战争,也看淡了功名利禄,对忠孝仁义也是可有可无。他们开始崇尚精神世界的崇高与伟大,与有和无进行对立思考。这也是与《庄子》寓言中大讲特讲乾坤之说无用之用等生死齐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对庄子思想以及文学艺术风格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是在王偃、剔成 的统治下的宋国政治现实。其中又属剔成弑杀宋桓侯自立为王,对庄子的震动最大。《庄子肱箧》: 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所说之事就是以此为背景。宋王偃的荒淫统治庄子更是亲身经历过,从宋国灭亡到被诸强肆意瓜分,宋国整个国家都处于悲痛之中,这让庄子清晰、透彻地认识到政治的悲哀以及统治者的荒诞、虚伪、残暴,以及在这个宗法制度、等级制度、专治统治共同制约的背景下人们苟延残喘的生活状态。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 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等等,都是当时黑暗社会政治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庄子才会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人物共生、自由自在作为创作的基调。综上所述,宋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形成了庄子创作的基调,对庄子的个人思想、文学风格、作品涵义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宋国的社会政治现实也在《庄子》中的人物心理、地方特色、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关系、人的思想等各方面有所体现。

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征《庄子》的杂糅思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 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地。因此,可以判断宋国应当地处中原,处于东西南北的交汇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属于文化杂糅区域。前文说到,宋国是以殷商文化为主,而庄子却经历了宋国的灭国之痛。此后,宋国的文化就掺杂了更多的外来文化。这其中包括宋国必须依托的周文化以及中原周边地带以老子、列子以及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但是宋国在庄子之前就已经有了道家文化,并且已经成为了道家文化的中心和基地。《庄子》记载,曾有南郭子綦 等道家大师到此讲学。而从《天运》《寓言》《德充符》《齐物论》《徐无鬼》等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所说的道家大师正是老子。

再者,宋国与齐、楚、鲁、晋、越อ等国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自然也会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例如,三晋的思辨思想、邹鲁的儒家思想、燕齐的神仙学说与九洲思想、墨家思想等。宋国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化交流中转站,各国文化都在这里聚集,在这里得到传播,形成了一个集道家文化、殷商文化、各诸侯国文化、周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因此,中国古代几大思想流派的产生也与宋国或宋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先辈为宋人,老子早年、晚年都在宋国居住过,而宋钘、惠施、倪说、禽滑厘等都出生于宋国。而庄子又不同于其他人,他是唯独一个生于宋、长于宋的地地道道的宋人。因此它所接受的文化思想更杂,更能集中体现宋国这个地理环境下所造就的杂糅思想。《庄子》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思想杂糅的背景下产生。

《庄子》中的畸形人物就是这种杂糅思想的一种体现。在这种思想混杂、诸家思想难以区别谁善谁恶的条件下,加之宋国国情的忧患,一种淡然于外的畸形人物随之出现。这些人与庄子本人有几分相似,他们表面平静,内心却无限挣扎,饱含强烈的批判意识。他摒弃楚国卿相地位,俨然一副与自然共生的面目,独来独往、自由自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这一切也显示了他对其他思想流派的态度,他愿意恪守宋国本身形成的殷商文化,但又不得不受之影响。例如在《德充符》中就有这样六位与正常人相比显得畸形的人物,主要用于讽刺那些儒者。其中包括哀骀其实是鲁哀公,申徒嘉即子产,叔山无趾即孔子。

四、结语

《庄子》显现了庄子所处环境的地方特色文化、民风、民俗。这也是几乎ถ所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以传统文化为渊源,以政治文化为依托,以时代文化为核心,在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精髓所在,最后形成自我独特的文学风格、审美艺术与文化思想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