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效率观”与“经历教学”的课堂改造
“科学效率观”是运用“科学发展观” 理念,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根本追求在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目前,不少教师擎着“高效课堂”的大旗,一味地追求所谓的“高效”,致使简单快捷的“告诉”充斥着如今的课堂教学。表面看来,学生似乎一节课学到了很多知识,然而学生因缺少了深入骨髓的生命体验和对知识积极主动的探索,自然谈不上生发思想之快感,结果便只能停留在机械生硬的记忆ฌ层面,这种生吞活剥的知识自然是不能持久的,当然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成长效的举一反三的东西,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一些知识(尤其是重要、关键和核心的知识)发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似慢实快,先慢后快,由慢入快……这样的课堂改造或许才能创造真正的优质与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于文本解读的关键处,引导学生慢品细嚼、深入体悟作品包蕴的情感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是一首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爱国主义颂歌。解读这篇小说的关键在于体悟作品包蕴的爱国主义情感。倘若老师只是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了解一下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便将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作为法国的老师、学生在国土沦丧时对敌人的痛恨和对祖国的热爱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对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亡国之痛只是停留在肤浅的、概念式的记忆层面,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忘,直至什么印迹都没有。如若教师在此处有意放慢速度,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句子,特别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互感对方“可怜”的几句话以及小说的高潮部分,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齐读、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生评、师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评导读,以读促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角色的下意识转换,而随着这种角色意识的不断强化,学生便融入了文本,身历其境,感同身受,也就不难理解作为小学生的小弗朗士为什么在最后一课中迅速由幼稚变得成熟,由怨恨老师到一下子理解、敬爱老师了,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言行感染熏陶▼的结果,是残酷的亡国现实激发了他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还可以在学生充分朗读、体悟了文段丰富强烈的情感后,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韩麦尔先生声音“哽住”、“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书写“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然后“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随着这一画面的定格,学生便完全沉浸在先生对敌人痛彻心扉的恨和对祖国深入骨髓的爱之中了。这种“悟得”便会如血液一般流淌在学生生命的血管里,镌刻到学生心灵的最深处,永难磨灭。
二、于知识产生的源头处,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理解刘心武独特而深刻的“错过”体验,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如若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游戏,譬如将学生分成两组,在10秒钟内站上等大的圆形木板,人数较多的小组获胜。然后让语文课代表作为本次活动的特约记者对两组代表分别进行现场采访。学生因亲身参与了游戏,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因而无论是获胜方还是落败方代表的发言,说出的都是来自同学们心灵的声音。在此基础上,教师只需因势利导,学生便能认识到“抓住了机会,没错过,取得了胜利,固然是可喜可贺的事情!然而另一组的同学在追悔中反省了自己因缺乏冷静,一窝蜂上去,导致错过了机会,未能取得胜利,且纷纷表示,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会冷静思考,通盘考虑,一举获胜。”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过,并引以为戒,惩前毖后,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过✍”失误,又何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呢!而这正是刘心武在这篇杂文要阐述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生活中“错过”时有,“错过”乃人生常态,我们要习惯它;“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我们也正因品味人生中的一个个小错过,而把握住了那最关键最美好的收获,实现了自己既定的目标。这种根植于学生亲身体验的认识,便可深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的行动指南,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于技能形成的核心处,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发现例题揭示的规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学中我们倘能有意放慢教学脚步,充分用好教材中的“范例”,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的核心知识,据此精心设计探究题,放手让学生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探寻、去发现例子揭示的规律,则可形成学生举一反三、阅读同类文本的能力。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咏物抒怀单元。茅盾的《白杨礼赞》作为这类文本的范例,教学中我们如若在“理解和把握‘托意于物’的表现手法” 这一单元核心知识处,不是由老师直接把概念抛给学生,而是有意放缓教学节奏,把理解这一核心知识、发现此类文本解读规律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寻此类文本解读的一般规律:作者所托之物是什么,文章抓住此物的哪些特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作者要借此物咏赞什么人,所咏之物和所赞之人之间有怎样的相似点,作者将怎样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其中,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如此,学生则能真正理解把握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整个过程既有学生“身”的参与,又有学生“心”的加盟,这种“身心”活动的成果,便会在学生的心灵烙下深深的印迹,真正成为学生心灵存储的东西,并进而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能力。学生此后读到这一类的文章,此前累积的经验便会如条件反射般地迸出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实践。这对于《白杨礼赞》这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确实是慢的,但对于学生此后理解此类咏物抒怀的散文,则无疑是快的。本单元后面的《石榴》《紫藤萝瀑布》等咏物抒怀的散文就可以少讲了。
综上所述,教学中,我们要用“科学效率观”指引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思想生发过程中的快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观照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注重课堂教学的“长效”与“实效”。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快”与“慢”、“高”与“低”的辩证关系,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造“降效提质”、 似慢实快,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而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