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9世纪文学中的“宗教”与“革命”情结
摘要:19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分为两大类: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两类文学均受❅18世纪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影响,认为人天生拥有理性,它促使人不凭借任何外在的力量去认识真理,在肯定人的理智的同时又肯定人性的自由与权利,导致了19世纪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宗教”与“革命”情结的存在。
关键词:19世纪;欧洲文学;宗教;革命
十九世纪,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因其时代的新旧更迭,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们接受了现代文明及新观念, 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美好而典雅的东西, 融合了新旧文化,呈现出一种难以企及的和谐之美。这种美, 在艺术上表现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 在思想上则表现在对于传统基督教的继承(并不因科技而摒弃传统)和对人性觉醒、反抗的“革命”形式的赞扬与批判,使十九世纪文学的主流思想达到一种既不是宗教蒙昧、又不是没有信仰, 既不是单一的血腥斗争,也不是没有人性光辉的完满境界。
一、“宗教”与“革命”起源
19世纪,科学与技术的突破给西方以上帝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带来了致命的冲击,尤其是科学带来的理性思考、个性觉醒,更是导致了人们对宗教思想兴起一种全盘的否定或批评。就其宗教地位而言,物质的满足相对带来精神的空虚,面对社会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寻求一种内在精神的依托, 宗教是其中一个重要选择。然而,工业革命及科学的发展, 理性意识的兴起、人性自由和权利的追求,让人们对传统的宗教产生了怀疑, 从社会而言,人们对宗教的接受已经从一种全盘的肯定走向全盘的否定或者是个别的虔诚。因而虔诚信教依然是19世纪的一个重要标志, 却体现出一种世俗化的倾向。
而在同一个世纪,除了宗教是社会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革命也是这个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情结”。就19世纪西欧国家来说,英国王朝的更替,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工业革命的发展,物质与精神、权利与意识、地位与自由的冲突,导致人们举起“革命”的口号,以其血腥的战争方式(显性)和反抗意识的方法(隐性)去追求被社会及统治阶级抹杀或压迫的天然的人性的解放和自由。这种社会发展以及阶级统治所带来的人权、人性的不平衡性,催生了时代的革命――人权的战争或人性的反抗。在十九世纪,这种反抗主要表现为个体意识的反抗和阶级集体意识的反抗两种方式。
19世纪的文学,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在时代的牵引下,其主体思想、内容形式都受当时历史人文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体现着“宗教”的思想与“革命”的情结。
二、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与“革命”情结的形式及意义
19世纪欧洲文学所呈现的两类不同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在“宗教”思想和“革命”情结两方面的不同区别。简单地讲, 浪漫主义文学的宗教思想在文学中主要体现为:思想上主张重新建立宗教信仰, 理论上崇尚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诗学, 创作上竭力表现理想的彼岸精神世界, 重点在于充分发挥想象力, 抒发个人内心孤独、悲悯等悲剧性的宗教情感。而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倾向于描写☮现实的生存状态, ☻再现时代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原貌,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而在这表达的过程中,作者内在的宗教或者说是精神信仰会时不时地体现在作者描述的语言中。
那么这种“宗教”文化的思想与当时社会矛盾也就是社会革命相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善与恶、恶与善的辨别与取舍判断。而在我看来,19世纪文学体现的“宗教”与“革命”的情结主要呈现为以下关系,如图: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中,“宗教”和“革命”几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题,甚至在不同的作品中,宗教与革命处于一种善恶难辨的地位。而这种宗教与革命善恶难辨的处境,在小说中,又主要分为一下几种形式:
1.血腥的战争方式与仁慈的宗教思想
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法国大革命中下层阶级通过血腥战争的革命方式来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这种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小说中,作者用了大量阴暗、冷涩的词来形容下层阶级的革命者,如德伐日太太,她的家庭毁于两个贵族纨绔子弟之手,她的亲人被杀,她有数不尽的仇恨需要泄愤,仇恨让她整个人处于一种血腥的形象,她可以杀害无辜的平民,她可以宣判无罪的贵族,这种“革命”带来的权利的背后,是数不尽的人命。革命在狄更斯的笔下,不再是光辉的。在这里,“革命”是看不尽的罪恶。同样的,狄更斯在双城记里也描写了宗教式的善,比如卡尔登,他聪明、有才气,但是他颓废、放荡不羁,在这样一个人的一生中,很难想象他会拥有一些人性美好的东西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嫌弃的人,在为了心爱之人幸福的情况下,顶替了代尔的死罪,走上了断头台,为爱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这似乎又是冥冥之中宗教思想大爱的引导,牺牲自我,成全他人。在这个时候,人们内心所信仰的神灵,是社会走向温暖、人性散发光辉的原因。在这里,作者是宣扬宗教思想,贬低血腥革命的,而这种战争的革命是显性的革命情结。
2. 隐性革命斗争下的阶级对抗和愚昧宗教下的仁爱思想
在这里,主要举例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虽然作品是通过金钱的罪恶来暴露社会的黑暗、人性的冷酷。但是在作品中,贫困的大学生拉斯蒂涅,他因生活的窘困羡慕上层贵族奢华的生活,所以他利用姑姑的关系认识了子爵夫人鲍赛昂,走入了上层贵族阶级,间接认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因为提出了“高老头”这个禁忌的话题,被大女儿所拒绝来往。在子爵夫人的教导下,大学生拉斯蒂涅和高老头的二女儿玩起了情人游戏,正式认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拉斯蒂涅走进了高老头的人生。正是这段苦难的人生,让拉斯蒂涅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残酷。就拉斯蒂涅羡慕上层贵族而想要进入上层贵族这段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隐性下的一种革命战争形式,只是它没有血腥、没有暴力,是下层阶级对上层阶级的一种冲击,正是因为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不满,才会追求一些自己看起来奢华的事物,这种革命是一种阶级的颠覆,是贵族与平民的权利的战争。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宗教思想下的愚昧仁爱带给人们的痛苦,隐性革命战争下带来对阶级权利的丑恶再现。 3. 隐性革命下的意识反抗和丑恶宗教下的反人性思想
隐性革命下的意识反抗主要是指个体反抗,因为就19世纪西方文学来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要求维护自身权利所带来的一系列有关女性独立意识的优秀小说,所以这里单独提出意识反抗下还包括女性意识。也就是说,隐性革命下的意识反抗主要分为个体反抗和女性反抗。针对宗教思想所体现的不同色彩,这里主要以司汤达的《红与黑》以及勃朗特的作品《简爱》本书来阐述宗教思想与革命情结的形式。
第一种,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所体现的宗教思想引导下的教会势力和革命反抗意识带领下的热血青年。在作品开头,作者就以巧妙的手段介绍了红与黑代表着什么,红色代表着骑士,黑色代表着教会,这是文字的表层意义,而深层意义红色代表的是热情、是青春、是活力;而黑色代表的是黑暗、是沉闷、是阴冷。结合表层意义和深层含义,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红与黑》一书中,崇尚骑士精神的于连面对残酷黑暗的教会势力将会有怎样的悲惨的人生和结局。在本部作品中,作者对宗教是持批判态度的,宗教势力的扩大,束缚了人的思想、扼制了人性的发展、钳制了人性的力量。宗教不再是心灵意义上的善,而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残酷迫害和损伤。而革命,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它是让人青春而富有活力的一种催化剂,它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于连作为个体对生活对未来对世界的一种征服与追求。
在这里,宗教是丑恶的、是旧质的、是人性束缚的凶手;而革命,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是人性散发活力的希望。
第二种,隐性革命斗争形式下的女性意识和丑恶宗教下的反人性思想。这里主要举例《简爱》一书中,简爱与她表哥圣.约翰相处的生活片段,约翰是典型的宗教教会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宣传宗教思想,宣传仁爱与宽恕,但是在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严肃、冷酷的传道者形象,甚至他在对简爱求婚时,也是一付缺少人类情感的麻木的状态,因为简爱是能够帮助他成就其事业的人。在这里,作者把约翰成功塑造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传道者,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当时宗教的批判和否定,更不用说作者在前半部分所描写的简爱在教会学校里生活的凄惨情景,细腻深刻地揭露出教会的残酷与无情。而简爱,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她没有家庭背景,只是一个孤儿;她没有身材美貌,只是一个教师;她没有金钱珠宝,只有一身傲气;她没有爵位权利,只有一个信仰。简爱用其女性自身所特有的方式面对生活,用其自身特有的革命情怀对抗舅母的虐待、对抗宗教的迫害、对抗爱情的伤痛。我们可以感受到,简爱这种自强不息、坚定不移的生活观,散发着女性意识的动人魅力。在这里,宗教的丑恶抵不住女性斗争的坚毅。
三、总结
以上三种宗教思想与革命情结的形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宗教作为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而革命作为人性光彩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在文学的世界里结合,构成了不断的冲突与矛盾,勾勒了宗教与革命善与恶的转换和对立,在浪漫和现实的境界里,静静描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