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社会角色模式

时间:2025-01-09 20:03: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学习是学生主要的活动之一,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倍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也成为教育工作的焦点。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问题,如不知道有哪些学习方法、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和如何确立学习目标等。具体表现为老师不带领学生,学生就不会学习。

针对这类问题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即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习。教师的做法一方面是向学生灌输各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还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然而,学生所表现的问题并不单纯的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许多教师发现,有一部分的学生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学,可是他们的学习依然没有起色。

这部分学生具体表现为:作为孩子,作为学生,他们知道应该努力学习,可是他ฬ们缺乏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和行为。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原本认为学习是学生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学校环境、学习条件比过去优越得很多,家长挣钱又不容易,辛辛苦苦筹集那么高的学费,学生理应自发自愿地发奋学习;就是不为家长,起码为了自己一生的发展也应该好好学习。

老师们总是用这些话来指导这类学生,这种方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效果低微,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学生的问题当中还有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使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健康的成长,需要维护学生的心理使其健康的发展。人们借鉴了人本主义的观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研究问题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人本主义使教育教学开始走向人性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蓬勃发展。 老师们首先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明确有哪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通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了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兴趣。

学习成绩不好和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在学习当中,屡次受挫★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生不爱学习,能力不能提高,进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易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一方面积极地改变教学内容,让知识更生动形象,积极地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被关注和成功,从而促进其认真努力地学习,摆脱恶性循环。这种教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也在迅速的更新,社会上许多的成功人士像比尔·盖茨、霍金等,赋予了成功新的概念,即成功属于走在前端的人。虽然教育改革的步伐紧跟着时代的发展,但是和前沿的知识还相去甚远。

过去学生们心中的理想在这种思想的冲击下开始动摇,他们在成功中、鼓励和表扬声中发展着自己,同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底为什么而学习?现在学习的知识在社会上又干什么用?” 激励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最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从而弥补因学习兴趣造成的不足。现今,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反思,总结以往的经验,思考并尝试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动机。

在学校领域对学生的评价仍就主要是从成绩的角度出发。而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人才,社会上的成功也是多元的,用成绩这单一的评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进行“多元化”,尤其是借鉴社会上成功角色,让学生重新树立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社会角色模式的确立 学校里的学生最终将走向社会,最终要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带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衡量学生是否成功,最终要看社会效果。

那么,现在的学生将以何种角色走入社会,能否适应社会,他们在学校里并不清楚,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更是迷茫。 一个社会有自己的优缺点,它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解决矛盾和消除自身的弊端,这需要这个社会有源源不断的走在最前沿的新型人才的输入。

学校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新型人才的工厂,这就需要学校引领学生不断的了解和分析社会,让学生尝试解决社会发展的矛盾,消除社会的弊端。学校的通过这种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锻炼,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发展,还可以使学生走在社会的最前沿,直接地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今科学发展之迅速,正印证了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关于文化进化的说法。她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喻时代,上一代人为下一代人定下生活的基调,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因为老一辈人的过去就是他们的将来,这时候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第二个阶段是同喻时代,因为社会变革的加速,晚辈可以向长辈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少,转而主要向同辈的人学习;第三个阶段是后喻时代,由于社会变革的急剧加速,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和知识,年轻人因为能够“了解、经历、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从而有了新的权威。

据有关专家统计,人类在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所产生的知识总量,已经超过了过去2000年所产生的总和。很多知识的“有效生命期”正在缩短,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已经在从同喻时代迅速向后喻时代转变。

现实已经证明,社会的发展所需要新型人才,是走在前沿的年轻人,甚至是学生。 在社会上成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从学校到社会学生成功的桥梁就是社会角色。

确立未来社会上的成功角色,让学生了解和总结出这个角色所需要的特征,并相应的培养这方面的素质,是学校应完成的任务。

三、学校中的角色意识 有很多的人具有相同的才能,只是水平不同而已。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很多学生都期待老师发现自己,但是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潜力和别的同学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是他的长处恰恰在班级里是最差的。而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关注某一位学生时,往往是在班级整体的水平上选择、发现,然后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虽然也有成功的学生,而且是采用的多角度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也只是一小部分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想对自己的学校和班级贡献力量,以便于让老师看到自己的能力,让老师认为自己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受到老师的关注,体验到成功。

但是能力的发展不是全部的、均衡的,而是还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时,学校和班级也不是进行能力竞赛的地方,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被关注、体验到成功,首先需要学校或班级引领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在学校和班级里的必不可少角色。

学校里的角色有很多,班委、课代表、特长生、还有他们因自己的各种爱好而获得的绰号都是他们的角色。把这个角色利用好,就能保证学生认为自己在班级学校里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将来的社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为了学生的将来而让他们学会所有可能适应社会的能力。当然,选定成功的社会角色并不是意味着把学生定格在他们的某方面偏好、爱好或特长上,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并不是单纯的,而是几个角色的统一体,这种方法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给自己定位,并让其在自己的角色当中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另外,社会角色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该做些什么事情,该怎样做,做到有的放矢,有事情做,并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锻炼出认真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选择社会角色是以团结合作为出发点,可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是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的,要做一件事情需要大家的合作与配合,大家协同一致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

学生的社会角色不仅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又因为每位学生的职责和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差也不会遭到批评。并且,老师将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在关注和成功中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四、社会角色模式的应用 学生社会角色模式的应用方法:

1、搜集资料 引领学生了解社会的动向,并进行分析总结,确立社会将来所需的各种社会角色。充分搜集资料,把握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把各学科中前沿的问题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思考、实践,为选择社会角色方向奠定兴趣基础。

2、社会角色的确立 通过测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潜质或特长,并初步了解学生对自己将来角色的定位。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

3、社会角色的认知 让学生找到相关的资料,让他们了解自己所选社会角色应具备的特点或素质,并尝试确立相对健康的模式,为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的扮演,不断的锻炼和改正,从而养成相应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成功的走向社会和在社会上成功进行养成教育。 角色可以随时调整,并通过协作认识其它社会角色特征,学会如何与其它的社会角色共处。

5、评价机制 制定并完善学校和班级制度。首先是把“不许……否则……”的惩罚条例变成“如果……做正确(做好),就……”的奖励措施,让大家信服并效仿;其次是“多元评价”由整体的比较变为个体的比较,促使学生的不断进步;再次,淡化学校或班级舆论,各负其责,各尽其责。

五、结语 社会角色模式的作用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关注,体验到成功,看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人生价值,树立人生理想,激发学习动机,并且通过和其它社会角色的接触,了解相应的知识,培养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角色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这将意味着有 “社会对人才的影响” 改变到“人才对社会的影响”的局面,必然带动社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