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启蒙
儿童音乐启蒙 近年来,很多国家在儿童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的进展。所谓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所有的智慧力量都来自于上帝赋予儿童所要完成的内在神秘使命,使得成人具有了能够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智慧。教育要从儿时抓起,那么,音乐启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在幼儿刚出生的阶段,他们所接触的音乐往往是身边能发声的玩具和大人们说话的震动声等等,这些在我们眼里并不起眼的物件却是孩子们走向音乐的开始。凭借着振动频率和次数,音的高低和长短,使他们渐渐地从不会发声到分别出发声规律,从而学着说出话来。有研究表明,婴儿降生后对音响就能产生反应;大约在5个月左右就能开始对音乐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反应和记忆力;大约在7个月就可能会模仿简单的节奏;9个月时会辨别不同的旋律;16个月可以学唱部分旋律;2岁时就会学唱较完整的旋律。因此,音乐启蒙对儿童时期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儿童对音乐认知的重要性
儿童音乐启蒙主要是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人在最早接触新事物的时间是婴幼儿时期,那一时间的孩子对生活充满新鲜和好奇,所以把音乐启蒙放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人们感情的另一种表达,它与人的生活情趣,言语,审美以及行为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身边的绿树,草地里五颜六色的花,都像是音乐在争相开放,音乐的世界里也是奇幻无穷的。婴幼儿最初对那些产生快乐的艺术对象特征是极其敏感的,经常带着孩子去听美妙又欢快的歌曲时,孩子们对音乐的感觉就是在原地挥手,欢快的摆动;但当我们给孩子听比较忧伤的曲子时,他们的心情可能随之低落。这就是音乐带给他们的心情。听音乐能使大脑得到很好的训练,越早的接触音乐,对儿童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尤为重要。
二、家长对儿童早期音乐启蒙的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理解的音乐启蒙对于小朋友来说可有可无,认为孩子们年龄小,理解音乐的能力还欠缺,但其实这种想法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是扼杀了小朋友接触音乐的最佳时机,。许多父母都这样认为:开发能力最重要的是向比自己实力更高的阶段挑战。这种说法是完全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有一些误导性,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在教育孩子时决不能采用这种培养方法,因为这种做法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当一种能力还未被培养成熟和完全掌握时就进入下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骄傲自大的心理或急于求成的处事方法,只能导致好不容易才萌芽的能力渐渐丧失,这是家长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教育得越晚,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少。
三、家长如何对儿童进行音乐训练
1.对于孩子的音乐启蒙,我们应该树立ฑ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给孩子做音乐启蒙的重要性。孩子生理发展尚未成熟,神经、骨骼也没健全,孩子不可能掌握高難度的动作;心理上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对音乐的理解也尚未清楚。所以,在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去观察,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早晨起床时可以适当放一些轻柔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一些欢快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柔美的摇篮曲。婴幼儿时期如果听音乐的机会不被提供,儿童的心灵就不可能从情感教育中萌发音乐兴趣。家长切不可以婴幼儿听不懂而放弃。只要坚持选择一些内容健康、表现力强、节奏明快、简短悦耳、且又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童谣、儿歌、现代或古典音乐等陪伴孩子,婴儿就会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像学会运用语言一样地迷上音乐,形成良好的音乐修养。
3.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组织开展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以选择一些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学唱。还可以教孩子用敲击或者身体触碰的形式训练孩子们的节奏感,如敲小手鼓或者拍拍手跺跺脚。听声音实际上就是听一种简单的音乐。如有意识地在婴幼儿身边发出声响,吸引儿童扭头寻找声源。啼哭时,敲打拍摇各种发声玩具,儿童在声音刺激感染下,就会停止哭泣,进而手舞足蹈,咧嘴微笑。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它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离不开节奏。
4.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美妙。比如身边的小动物,可以让孩子参与模仿它的行为和声音,或者在树林里听到树叶被风吹响的频率,还可以在雨天感受雨滴落下的节奏,因此,要充分利用身边自然环境中一切可用因素培养儿童的节奏感。音乐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妙的音乐具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音乐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与能力,还是幼儿身心得以和谐健康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我们进行早期音乐教育正是借助了音乐艺术的魅力,用健康、优美、积极向上的情感去陶冶幼儿的心灵,促进他们的发展。让孩子在玩乐中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音乐启蒙教育不是为了学习音乐而进行教育,而是为了开发幼儿大脑的潜能。让孩子在不懂得音乐的年龄就开始学习音乐,在玩耍中接触音乐,让音乐尽可能的去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挖掘心灵的潜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