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理论下《聊斋志异》文本统计及其女性形象分析

时间:2025-01-13 05:36:5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聊斋志异》全书,连附录计算在内,一共有496篇。这496篇故事,我们以卷为单位,以人物形象的性别为分类依据,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显示,以男性形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有284篇,占到了总数的59%;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篇目则只有44篇,占总篇数的9%;男性女性同样作为主要主人公描写的篇目有155篇,占32%。基于这样的统计数据,基于社会性别理论意义上的思考,我们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篇目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使人们对生存在男权文化重压下女性的生活生存境况也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聊斋志异;社会性别理论;统计;女性形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连附录在内一共496篇小说。其中,蒲松龄借众多非人类的故事,影射人间,浑然天成。读着发生在花妖狐魅中间的故事,恍惚使我们置身其中,宛若亲历。正是基于《聊斋志异》的迷人,研究者甚众,研究方向也各有不同。我们看到,蒲松龄怀着极大的热情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这些女子的喜欢。可是,蒲松龄生活的年代是男权至上的年代,他能够超越时代之局限吗?接下来,笔者将试着用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来解析《聊斋志异》,以人物形象的性别为分类依据,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篇目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寻出一个别样的聊斋世界,权当抛砖。

一、社会性别理论对《聊斋志异》研究的影响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性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切中要害地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传统的性别观念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决定的,直至后来人们对女性的固有理解,也都是源于其生理因素而形成。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并非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另外,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如男高女低、男优女劣)、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等等,更主要的ღ是社会的产物。并且,这样的思维定势形成后又反过来通过宗教、教育、法律、社会机制等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巩固,在国家参与运作下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社会期待模式化。[1]

我们认为,在社会性别理论引领下,我们原本理解的世界将被改变。在这一领域内,我国的李银河、李小江、杜芳琴、鲍晓兰、魏国英等学者已经有众多引介和论述。我们还知道,在文学鉴赏领域,也有学者使用该理论来分析男女不同生理性别作家的创作,以及文学作品中不同生理性别的人物形象所暗含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因素。在这一方面,诸如刘思谦、王晓路等学者堪称权威及系统尝试并研究的引领者。在文学研究领域,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研究,正在不断地蓬勃发展中。

再回到《聊斋志异》研究领域。根据对相关资料的爬梳整理,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搜集整理蒲松龄相关文献并做研究。这一方面,做得最早的当属同是淄川人的路大荒先生。先生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积极搜求蒲松龄遗稿,先后得到淄川天山阁主人王敬铸辑佚的《聊斋遗文》、《聊斋套色画册》和《般阳诗萃》等珍本书籍。后来,他又搜集到了同治乙巳抄本《聊斋志异》原本和《四六文集》。其中,以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直到1936年,在当时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先生介绍下,认识了上海世界书局的赵苕狂主编,先生所编的划时代巨著《聊斋全集》遂由该社出版。该书收录蒲松龄的诗文650余篇,俚曲10种,并附有《蒲柳泉先生年谱》,成为自光绪年间耿士伟对蒲氏遗书结集之后最全面的“聊斋”全集。

第二,考证型研究。这样的研究,有的是基于对蒲松龄身世、族属,有的是基于某些写实性质的篇章。早年,留美博士归来的哲学和史学大家胡适先生曾经对蒲松龄做过一些考证。胡适在其“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理念引导下,对“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进行考证。如今,做这方面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山东大学的邹宗良先生。邹先生就蒲松龄一生中的诸多细节经历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史料搜罗,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蒲松龄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样的考证和梳理,让更多研究者和读者走近了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第三,校点评译等研究。在此方面当推张友鹤的“三会本”《聊斋志异》及但明伦的《自批聊斋》。另外,针对今人的审美趣味及阅读习惯翻译聊斋,蒲松龄纪念馆的刘玉湘先生与目前就职于淄博师专的王光福先生合作,进行了诸多尝试,也是可圈可点。

第四,对《聊斋志异》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此种研究,在聊斋研究中蔚为壮观,他们有的从思想情感角度鉴赏,有的从艺术表达角度赏析,各有千秋。而笔者最为欣赏的,莫过于同是作家,又为学者的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先生对聊斋的解读和赏鉴。

罗列这些《聊斋志异》研究的方方面面,我们发现要想使得《聊斋志异》研究在更广阔的研究领域驰骋,还应再独辟蹊径。如今,已经有星星点点的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性别理论的精神来分析并研究《聊斋志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文中笔者要做的,就是不仅要对《聊斋志异》的496篇小说进行分类整理,还要进一步对女性形象小说的特征及其文化根基进行分析和研究。

我们知道,生理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不会因种族、民族、地域或国别而有所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社会变迁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制度、经济制ღ度以及不同社会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性别关系。所以,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类整理并统计的手段,来分析在蒲松龄生活的清初年代的社会性别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二、《聊斋志异》的分类整理和统计

本部分的分类统计和整理,本人已经在《女性学视角下〈聊斋志异〉文本统计及其男性形象分析》 [2]中有所展示。在本文中,为了给读者一个非常具体的分析以加深印象,考虑再三还是将这一部分放到其中。在此略作说明。

(一)关于分类统计的说明

我国清代著名短篇小说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3]全书,连附录计算在内,一共有496篇。这496篇故事,笔者以卷为单位,以男性形象为主的篇目、女性形象为主的篇目、以及男女均为主要形象的篇目为分类依据,进行了分类统计。

进行这样的分类统计,是有一定的思想指导的。我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故事、并选择主要的描写对象时,并没有特别在意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但是,通过我们的分类统计,将会使我们了解到作者潜意识层面的心理暗示。能够理解这样的暗示,对我们了解那一时代的男性与女性的现实生存状况会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另外,我们在做统计时,还有一个例外,即故事纯粹是奇闻异事,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人物。这种故事,我们把其单独剔除出来。在本项统计中,我们一共剔除出13篇。其实,在《聊斋志异》中的属于奇闻异事类的故事远不止这13篇。还有一些奇闻异事类的故事里出现了人物,人物在这样的故事中,不是故事的叙述人,就是这一怪事的目睹者或经历者。笔者以为,尽管在这些有人物的奇闻异事类故事中,人物没有鲜明的特征或情感表达,但是据我们统计,这些故事里面的目睹者或经历者、叙述者基本都是男性,这其实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笔者需要对此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我们对那些有人物出现的奇闻异事类故事也统计到了相关的类别中。

(二)以卷为单位的分类整理和统计

卷一共42篇。其中有17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0%,分别是《考城隍》、《耳中人》、《山魈》、《J中怪》、《偷桃》、《种梨》、《蛇人》、《斫蟒》、《雹神》、《僧孽》、《妖术》、《野狗》、《三生》、《鬼哭》、《灵官》、《鹰虎神》、《蛇癖》。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11篇,约占26%,分别是《画壁》、《咬鬼》、《捉狐》、《宅妖》、《王六郎》、《劳山道士》、《长清僧》、《叶生》、《四十千》、《成仙》、《王兰》;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1篇,约占26%,分别是《尸变》、《喷水》、《瞳人语》、《狐嫁女》、《娇娜》、《焦螟》、《新郎》、《王成》、《青凤》、《画皮》、《贾儿》;女性为主人公的有3篇,约占8%,分别是《犬奸》、《狐入瓶》、《真定女》。

卷二共40篇,除去《海大鱼》、《猪婆龙》没有任何男女主人公外,还有38篇。其中专讲男人的故事14篇,约占37%,分别是《金世成》、《石》、《义鼠》、《张老相公》、《造畜》、《小官人》、《某公》、《快刀》、《酒友》、《九山王》、《遵化署狐》、《吴令》、《潍水狐》、《龙》。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3篇,约占8%,分别是《陆判》、《丁前溪》、《张诚》;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4篇,约占37%,分别是《董生》、《庙鬼》、《婴宁》、《聂小倩》、《海公子》、《凤阳士人》、《耿十八》、《珠儿》、《胡四姐》、《祝翁》、《莲香》、《阿宝》、《红玉》、《林四娘》;女性为主人公的有7篇,约占18%,分别是《地震》、《水莽草》、《侠女》、《汾州狐》、《巧娘》、《口技》、《狐联》。

卷三共45篇。其中有21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7%,分别是《江中》、《戏术》、《丐僧》、《蛰龙》、《汤公》、《阎罗》、《单道士》、《小髻》、《西僧》、《老饕》、《汪士秀》、《于江》、《鸟名》、《谕鬼》、《泥鬼》、《梦别》、《番僧》、《赌符》、《李司鉴》、《五l大夫》、《黑兽》。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7篇,约占16%,分别是《道士》、《伏狐》、《李伯言》、《黄九郎》、《霍生》、《刘海石》、《雷曹》;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1篇,约占24%,分别是《鲁公女》、《胡氏》、《连琐》、《白于玉》、《连城》、《小二》、《宫梦弼》、《狐妾》、《阿霞》、《毛狐》、《翩翩》;女性为主人公的有6篇,约占13%,分别是《苏仙》、《金陵女子》、《夜叉国》、《商三官》、《庚娘》、《犬灯》。

卷四共40篇,除去《瓜异》、《龙无目》没有任何男女主人公外,还有38篇。其中有18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7%,分别是《余德》、《杨千总》、《促织》、《柳秀才》、《诸城某甲》、《库官》、《酆都御史》、《雨钱》、《秀才驱怪》、《龙取水》、《小猎犬》、《棋鬼》、《捉鬼射狐》、《蹇偿债》、《蛙曲》、《鼠戏》、《寒月芙蕖》、《酒狂》。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6篇,约占16%,分别是《罗刹海市》、《田七郎》、《水灾》、《续黄粱》、《头滚》、《念秧》;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2篇,约占32%,分别是《青梅》、《保住》、《公孙九娘》、《狐谐》、《姊妹易嫁》、《辛十四娘》、《白莲教》、《双灯》、《鬼作筵》、《胡四相公》、《泥书生》、《土地夫人》;女性为主人公的有2篇,约占5%,分别是《产龙》、《妾杖击贼》。

卷五共43篇,除《狮子》没有任何男女主人公外,还有42篇。其中有14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33%,分别是《螳螂捕蛇》、《小人》、《酒虫》、《木雕美人》、《布客》、《义犬》、《鄱阳神》、《骂鸭》、《柳氏子》、《侯静山》、《钱流》、《郭生》、《梁彦》、《龙肉》。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4篇,约占10%,分别是《阳武侯》、《赵城虎》、《武技》、《孝子》;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22篇,约占52%,分别是《秦生》、《鸦头》、《封三娘》、《狐梦》、《农人》、《章阿端》、《金永年》、《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阎王》、《土偶》、《伍秋月》、《莲花公主》、《绿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上仙》、《金生色》、《彭海秋》、《堪舆》、《窦氏》;女性为主人公的有2篇,约占5%,分别是《A媪》、《长治女子》。

卷六共45篇,除《山市》没有任何男女主人公外,还有44篇。其中有18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0%,分别是《潞令》、《魁星》、《厍将军》、《河间生》、《铁布衫法》、《白莲教》、《缢鬼》、《狼》、《刘亮采》、《山神》、《豢蛇》、《雷公》、《饿鬼》、《阎罗》、《董公子》、《周三》、《鸽异》、《冷生》。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4篇,约占9%,分别是《大力将军》、《杜翁》、《吴门画工》、《向杲》;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6篇,约占36%,分别是《马介甫》、《云翠仙》、《颜氏》、《小谢》、《胡大姑》、《美人首》、《萧七》、《乱离》、《考弊司》、《大人》、《聂政》、《狐惩淫》、《江城》、《孙生》、《八大王》、《戏缢》;女性为主人公的有6篇,约占14%,分别是《绛妃》、《跳神》、《林氏》、《细侯》、《惠芳》、《菱角》。 卷七共39篇,除去《赤字》没有男女主人公外,还有38篇。其中有14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37%,分别是《罗祖》、《刘姓》、《郭秀才》、《死僧》、《牛疖》、《梓潼令》、《阎罗薨》、《颠道人》、《僧术》、《鬼令》、《杨疤眼》、《龙戏珠》、《阎罗宴》、《役鬼》。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2篇,约占5%,分别是《牛成章》、《金和尚》;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7篇,约占45%,分别是《邵九娘》、《巩仙》、《二商》、《沂水秀才》、《梅女》、《阿英》、《橘树》、《青娥》、《鬼津》、《仙人岛》、《禄数》、《柳生》、《冤狱》、《甄后》、《宦娘》、《阿绣》、《小翠》;女性为主人公的有5篇,约占13%,分别是《镜听》、《金姑夫》、《胡四娘》、《商妇》、《细柳》。

卷八共43篇,除去《禽侠》、《鹿衔草》无男女主人公外还有41篇。其中有23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56%,分别是《画马》、《局诈》、《放蝶》、《男生子》、《黄将军》、《三朝元老》、《医术》、《藏虱》、《梦狼》、《夜明》、《夏雪》、《鸿》、《象》、《负尸》、《鞠乐如》、《司文郎》、《钱卜巫》、《采薇翁》、《诗谳》、《小棺》、《李生》、《陆押官》、《蒋太史》。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8篇,约占20%,分别是《化男》、《紫花和尚》、《周克昌》、《盗户》、《某乙》、《崔猛》、《邵士梅》、《顾生》;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9篇,约占22%,分别是《钟生》、《嫦娥》、《褚生》、《霍女》、《丑狐》、《吕无病》、《姚安》、《邢子仪》、《陈锡九》;女性为主人公的有1篇,约占2%,分别是《鬼妻》。

卷九共49篇,除去《大鼠》、《蛤》没有男女主人公外,还有47篇。其中有29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62%,分别是《于去恶》、《狂生》、《沅俗》、《辽阳军》、《张贡士》、《孙必振》、《邑人》、《元宝》、《研石》、《武夷》、《张不量》、《牧竖》、《富翁》、《王司马》、《岳神》、《药僧》、《皂隶》、《红毛毡》、《太医》、《牛飞》、《刁姓》、《郭安》、《义犬》、《杨大洪》、《查牙山洞》、《安期岛》、《沅俗》、《鸟语》、《陵县狐》。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5篇,约占10.5%,分别是《佟客》、《单父宰》、《于中丞》、《王子安》、《金陵乙》;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8篇,约占17%,分别是《凤仙》、《爱奴》、《小梅》、《抽肠》、《张鸿渐》、《折狱》、《云萝公主》、《天宫》;女性为主人公的有5篇,约占10.5%,分别是《邵临淄》、《绩女》、《农妇》、《乔女》、《刘夫人》。

卷十共25篇。其中有7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28%,分别是《王货郎》、《疲龙》、《真生》、《彭二挣》、《何仙》、《席方平》、《曹操冢》。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5篇,约占20%,分别是《布商》、《牛同人》、《三生》、《贾奉雉》、《龙飞相公》;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2篇,约占48%,分别是《神女》、《湘裙》、《长亭》、《素秋》、《胭脂》、《阿纤》、《瑞云》、《仇大娘》、《五通》、《申氏》、《恒娘》、《葛巾》;女性为主人公的有1篇,占4%,是《珊瑚》。

卷十一共39篇,除去《蚰蜒》无男女主人公外还有38篇。其中有16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2%,分别是《齐天大圣》、《衢州三怪》、《拆楼人》、《大蝎》、《司札吏》、《司训》、《黑鬼》、《于子游》、《男妾》、《汪可受》、《牛犊》、《三仙》、《鬼隶》、《王十》、《外国人》、《石清虚》。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6篇,约占16%,分别是《任秀》、《王者》、《某甲》、《王大》、《大男》、《曾友于》;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3篇,约占34%,分别是《冯木匠》《黄英》、《书痴》、《青蛙神》、《晚霞》、《白秋练》、《陈云栖》、《织成》、《竹青》、《乐仲》、《香玉》、《韦公子》、《嘉平公子》;女性为主人公的有3篇,约占8%,分别是《段氏》、《狐女》、《张氏妇》。

卷十二共40篇,除《鸟使》无男女主人公外,还有39篇。其中有18篇专讲男人的故事,约占46%,分别是《二班》、《车夫》、《乩仙》、《苗生》、《蝎客》、《雹神》、《老龙船户》、《^鸟》、《古瓶》、《元少先生》、《薛慰娘》、《田子成》、《土化兔》、《果报》、《韩方》、《桓侯》、《新郑讼》、《秦桧》。另外,属于男性为主人公,女性为次要人物的故事在本卷中有8篇,约占20%,分别是《毛大福》、《李八缸》、《周生》、《刘全》、《公孙夏》、《李檀斯》《、李象先》、《一员官》;男性与女性同为主人公在本卷中有10篇,约占26%,分别是《杜小雷》、《王桂庵》《寄生附》、《褚遂良》、《姬生》、《粉蝶》、《锦瑟》、《房文淑》、《浙东生》、《博兴女》;女性为主人公的有3篇,约占8%,分别是《青城妇》、《纫针》、《太原狱》。

附录共6篇,其中《蛰蛇》、《晋人》、《龙》、《爱才》等4篇均为专讲男人的故事,另外《丐仙》、《人妖》等2篇为男性与女性同为故事主人公的情况。

以上统计,可以概括为如下图表:

三、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女性形象分析研究

(一)女性形象在聊斋的所有篇目中占据比例极少

在《聊斋志异》中纯粹只描写女性形象的故事只有44篇,占总篇数的9%,即使再加上男性女性作为同样的主要主人公描写的占32%的155篇,描写的女性形象的篇目也就只占据了41%的份额。9%对59%,41%对91%,这个差距非常巨大。

笔者以为,这应该是社会现实的准确反映。西哲说,小说是真实的唯有人名是虚假的,历史是虚假的唯有人名是真实的。《聊斋志异》看似天马行空,写了那么多关于花妖狐魅的非人类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背后,影射的却是千姿百态的现实人生。不同类型篇目所占百分率的对比,正说明了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当中地位差异的悬殊。 刘思谦在她的《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中说:“无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语言中,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都不包括女人,她们在人和历史的范畴中是不在场的缺席者。文艺复兴、启蒙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抽象的人,如果具体化一些则仅指男人。” [4]是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男性依靠着自己的生理优势一直占据着霸权和统治地位,并且对此早已习惯和习以为常。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强调的,存在即合理。基于这样的所谓全民心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这样的一个惊人的巨大差异基本是熟视无睹。男人把女人拘囿在家庭中,因为她们所谓的生理劣势,女人能够进入的社会领域只有家庭,则没有男人不可以进入的社会领域。

我们再审视一下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依然会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能够写到女人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

(二)女性主角精彩篇目相对较多

这一点,与我们统计的男性形象的篇目,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笔者在其他文章中曾经提出,在《聊斋志异》中,能写到男人的篇目几乎占到了全部,男性形象较为清楚的篇目占到了91%的高比例。可是,我们所能够记忆并喜欢的男性形象却非常少。相反,在纯写女性只占9%,能清楚写到女性形象的也就只有41%。但是,就精彩篇目来说却比那些以男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精品篇目要多许多。换句话说,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聊斋故事☃的精品率远远高于以男性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精品率。

当代作家史铁生写过一篇很短的随笔――《女人》。在这里,笔者把这篇随笔的大部分文字抄录于下:

我在读一位女作家的散文时,曾写下过一段感想:

尤其今天,要经常听听女人的声音。因为,这个世界被男性的思考和命令弄的已经很有些颠三倒四不知所归了。

我从小到大总相信真理在女人一边。不是以为,是相信。这信心,可能是因为母亲,也可能是因为爱情。无论是因为母亲还是因为爱情,终归都是因为艺术。女人的心绪、情怀、和魂牵梦萦的眺望,本身就是艺术之所在。比如一个孩子落生时,一个疲惫的男人回家时,这时候,艺术的来路和归途尤其见得清楚。

我想,这不是以男人为坐标来看艺术,这是在雄心勃勃的人类忽然坠入迷茫的图景中发现了艺术。[5]300

在这里,我们比较同意史铁生的看法。在艺术的世界里,女人是常客。所以,尽管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创作了大量的篇章来描写男性形象,但却因为不够艺术而不被读者看好。相反,那些描写女性形象的篇章,充满了艺术性,也就较受读者欢迎。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正视。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女人一直处在被规定的状态。先是女人的行为,后是女人的思想,都一步步落入了男人规定的窠臼。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女性气质,其实并不是女性生来就自身带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存发展中,不断被规定好了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谓女性气质。另外,在女人被形成女性气质的过程中,一直处在“被看”的位置。女人是在不断“被看”中,被艺术的。

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女☠人能够走进艺术的世界,完全是歪打正着,是以被动的方式闯进艺术殿堂的。男人带走了女人的自由和主动思考,带走了女人的主体性,上帝必将会补充给女人另外一样东西。在笔者看来,这就是女人之所以亲近艺术的来龙去脉。

在《聊斋志异》中,就有许多直接描写被男性看的女人。比如《瞳人语》中的方栋对待“容光绝美”的“二八女郎”,《阿宝》里面那个生有枝指的孙子楚以及同伴对待阿宝的态度,都可以说明问题。

(三)有关女人的故事丰富多彩

在《聊斋志异》中,有关女人的故事丰富多彩,涉及到很多方面。我们看到,女人尽管只是生活在家庭这样的一个狭小逼仄的小圈子里,但她们却活得相当丰富而多彩多姿。这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各色奇女子应有尽有。

聊斋故事中有报仇抱怨的豪女子,如《商三官》中的商三官,《庚娘》中的庚娘。商三官在即将嫁人之时,父亲被恶霸害死。哥哥们寄希望于官府的清明,却杳无音信。商三官则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她推掉了自己的婚期准备为父报仇。女扮男装的三官进入戏班,在给恶霸演戏时,引恶霸对其起邪念,最后在无人的房间里将恶霸杀死。商三官被蒲松龄赞为“女豫让”。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以此可见,蒲松龄对商三官此举的赞佩。这是为父报仇的例子,庚娘则是为夫报仇的例子。庚娘与丈夫在战乱逃难时结识了王十八,且王十八时刻对庚娘有所垂涎。后来,王十八借机把庚娘丈夫、公婆推下水,准备霸占庚娘。庚娘机智地躲过王十八的百般纠缠,推托必须办酒席结婚。庚娘用计把王十八灌醉,然后杀死了这个对丈夫和自己不轨的所谓朋友,为家人报了仇。此外,还有另类的报仇女子,比如细侯,因富商从中作梗使其成了富商的女人,当其得知实情后,亲手把她与富商的孩子杀死,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丈夫满生身边;比如侠女,既对顾生有好感,为其生孩子繁衍香火,但又不同意这门婚事,原来是因为满心想着替父报仇。

聊斋故事中有报恩的情义女子,比如奇丑无比的乔女,在丈夫死后孤苦无依。可是拥有良好家世的孟生看重她的品德,要娶她,即使乔家要把漂亮小女儿嫁给她也不换。后来,孟生得急症死了。乔女为报知遇之恩,帮助孟生的遗孤保护家产和田产,并任劳任怨地把孤儿乌头抚养成人。

聊斋故事中有捉弄人的伶俐女子,如《张鸿渐》中的舜华,《小翠》中的小翠,还有《狐联》中两个不知名的小狐女。在张鸿渐最落寞并被押送京城的时候,舜华像一个天才的演员,将两个押送的公差玩弄于鼓掌之间,使张鸿渐两次安全逃脱;小翠更是在游戏和玩闹之间,把公爹的政敌王给谏好好地戏弄了一把,甚至把他送上了充军的路;两个不知名的小狐女更是有意思,她们主动地向一个据说是名士的读书人――焦生投怀送抱,为了拉近距离,二者还出了一组颇具戏弄意味的对联让焦生对,焦生的木讷和缺少墨水,令这两个漂亮的狐女连戏弄都没有心情继续了。 聊斋故事中有能笑的可爱女,如《婴宁》。在小说中天真可爱的婴宁,她喜欢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笑,她“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笑又作,倚树不能行”,“浓笑不顾”,“放声大笑”,“孜孜憨笑”……一个可爱又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爱笑少女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聊斋故事中有温柔的贤惠女,如《嫦娥》中的嫦娥,《画皮》中的太原生妻。嫦娥作为宗子美的妻子,同意宗生纳妾,且非常快乐地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太原生妻更是在丈夫领回家一个来路不明的女人时,没有嫉妒,只有提醒。后来,丈夫被画皮女鬼所害,她便不顾形象和那个疯颠和尚对她的侮辱,愣是把丈夫从死亡的前线上拖了回来。笔者看来,这样的贤惠是畸形的,违背人性的。

聊斋故事中有泼辣强悍的虎女,如《江城》中的江城。江城对独居在家的丈夫招妓进家,发现后是“摘耳提归,以针刺两股殆遍,乃卧以下床,醒则骂之”。后来,丈夫的朋友随便评价女人,且口气十分猥亵,她便偷偷地把巴豆投至汤中,让这些恬不知耻的男人泻肚子。在笔者看来,胭脂虎的由来一定有她的原因,笔者有专门的文章《虎迹累累为哪般》 [6]讨论这一问题,在此不赘述。

聊斋故事中有不守妇道的出轨女,如《犬奸》中的贾某妻,《贾儿》中的商人妻,《成仙》中的周生妻。这些妻子出轨的对象则令人匪夷所思,贾某妻是与犬交;商人妻是与狐交;周生妻是与仆交。关于她们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举动,笔者将在专门的部分探讨这一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在这些细节设计的背后,充分展示了男人对女人出轨的痛恨态度,并且是心理阴暗的。说到这一点,我们还应该提一下《成仙》。《成仙》中的周生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与仆有私的结局是,他杀死妻子并把她的肠子挂在了院子里的树上。笔者认为,这一行为不仅狠毒,而且变态。丈夫能三妻四妾,妻子们都要欣然接受,以示贤惠;但如果妻子要来个第三者,他们则恨不得让这些女人都不得好死。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聊斋故事中有勾心斗角的心机女,如《恒娘》。故事中说洪大业有一妻一妾,尽管妻子朱氏比妾宝带漂亮,可洪大业偏偏喜欢小妾。邻居家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妻子恒娘长相一般,妾很漂亮,但丈夫却偏偏只喜欢恒娘。朱氏便向恒娘讨教,恒娘不仅帮朱氏分析男人的心理,还为朱氏出谋划策,教其“易妻为妾”大法。我们看到,在这样的故事里面,尽管妻子凭借智慧战胜了小妾夺回了男人,我们依然感到女性生存的悲哀和无助。

聊斋故事中有情深意切的痴情女,如《连城》中的连城,《阿宝》中的阿宝。其实,在《聊斋志异》中像这样的痴情女的形象有很多,这也是蒲松龄极力刻画并推崇的女性形象。这些女人不仅貌美如花,还善体贴人,最重要的是,为了丈夫她们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四、小结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聊斋志异》中除去那些没有明确标示出有男女主人公的部分奇闻异事的篇什13篇,余下的483篇小说中,只有44篇专门描写了女性形象,再加上男性女性均为主人公的155篇,能够把女性作为形象来刻画的小说接近200篇。

在这近200篇聊斋故事中,蒲松龄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女性生存生活的百花园。在这个百花园里,我们感受着女人的快乐,女人的忧愁,女人的情谊,女人的缜密心思,女人的缠绵悱恻。蒲松龄用心的描绘,让人们生动地了解了各色的女子形象。

就蒲松龄来说,社会集体无意识尽管影响着他,使他在不自觉中就根深蒂固地表现了生活和社会中的强者――男人。也就是说,蒲松龄在创作这些男性形象时,只是出于一种自觉意识,并没有处心积虑地营造。相反,关于女人,千百年来人们在男权意识的影响下,从来没有人正眼审视过女人,更没有发现女人的可爱和重要。可是,蒲松龄没有,他发现了女人的美好,发现了她们的作用,发现了她们与男人一样拥有的情感。正是基于此,蒲松龄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想必是花了心思的,于是那样的故事和篇章也就有趣多了。

笔者认为,蒲松龄能够把她们作为平等的有生命需求的人来写,足见其思想的进步性。蒲翁对她们的欣赏,也可见社会对女人的理解在不断地朝着健康的方向而努力。但是,在另外的很多小说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蒲松龄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甚至是对จ某些女人生存方式的不满。比如他们对虎女和出轨女的态度,并不见得那么友好,就可以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1]社会性别理论词条[EB/OL].百度百科,[2013-08-05].

http:MMbaike.baidu.comMviewM1050622.htm.

[2]李志红,毕研花.女性学视角下《聊斋志异》文本统计及其男性形象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4,

(1).

[3]蒲松龄.聊斋志异[M].长沙:岳麓书社,1988.

[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1998,

(1).

[5]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

(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李志红.虎迹累累为哪般――评《聊斋志异》之《江城》篇[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

(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