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分析

时间:2025-01-14 06:17:3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隋唐以前的日本人形象非人类

隋唐以前中国文人眼中日本人的非人类形象

隋唐以前,中国古人把日本人分为两类,一是类似仙人的长寿仁者,二是人兽狗头的兽类,《三国志》和《后汉书》都对此有过描述。在古代,日本所处的东方被称为东夷。当时,人们对东夷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也不明白具体的区域划分,不知道日本是东夷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汉书》中的《王制》就有 ☹对东夷人的介绍,他们认为东方被叫做夷,东方的人,就好像树木的根,万物都是从根而生,所以天性柔顺,那里的人仁义、长寿。中国古人将人的性情与当时日本所处的方位联系起来,以自我文化为中心,塑造了东夷人仁义、柔顺的形象及人兽狗头的兽类形象。江淹在《隧古篇》中描述的倭国人就有异于常人的模样和体型。他认为,地处东南的倭国人,赤身裸体,身上有神秘的文字,侏儒身材,身高1 米,牙齿发黑。

隋唐以前日本人非人类形象形成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人对日本人的形象描写停留在非人类阶段,主要是因为在隋唐以前,人们对日本人的形象知之甚少,对日本地域的概念也模糊不清。他们认为,日本所处的位置是海外仙山,生活在那里的不是神仙便是妖怪,而能被中国文明化接受的人,就是仙人,即长寿仁者;反之,文明化接受不了的人就是兽类、妖怪。这两种形象,都是中国人依据自身想象、以自我文化为基点创造出来的,前者为理想化想象,后者则是丑化的产物。前者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属于乌托邦形象,后者则属于意识想象。对于异国了解越少,人们心目中他国人的形象就会更多地以自我形象为中心,非人类的形象就是日本人形象在中国早期的主要特征。

二、唐宋时期日本人形象人类

唐朝文学作品中日本人的人类形象及原因

唐代时期,中日贸易往来频繁,是中日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最密切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公元847年,就有张有信等47 人前往日本,此后,更有加入日籍的中国商人。据统计,当时来唐的日本人多为文化人、僧人,他ฟ们与中国文人交往甚密,许多中国唐代诗人都与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多赠送日本友人的诗篇。

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为日本人形象的转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仔细探究唐代文学中日本人由非人类到人类形象的转变,其除了受这些诗人的影响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文化的熏陶。首先,中国人信奉儒家文化,日本人对儒家文化的普遍接受是促进其形象转变的主要原因。在古人看来,能否接受儒家文化是判断他者是否文明的标准。很显然,日本跟上了文明的步伐,符合文明的标准。其次,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虚心接受、勤奋好学的形象给唐朝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形象学角度分析,日本人的形象是自我形象的复制或投射。历代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而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普遍接受,是化夷观念在异国理想化实现的过程。化夷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文明改变四夷的非文明,结果是对日本人想象的转变由非人类到人类。

宋朝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

宋代,中日官方交流极少,但民间往来比隋唐时期更加频繁,欧阳修的《日本刀歌》、苏轼的《鳆鱼行》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虽然此时出现了刀等武器,但当时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出现有关日本战争的描写,而更多是描述日本的僧人形象。与唐代想比,这时的僧人描写多是刻画他们一心修佛、为佛献身的精神。如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就赞扬了日本僧人安觉刻苦修佛的精神,为了在佛学方面学有所成,他在中国待了十余年,书中写道:其视此僧,怠有愧色。除了僧人,宋代还出现了唐代没有的日本商人形象。文学作品对这类商人形象的描述几乎雷同,都是只图暴力、狡猾奸诈,即现在俗称的奸商,这类商人形象到元代逐渐发展为倭寇形象。

三、元后文学作品中日本人的倭寇形象

元朝文学作品中的日本人倭寇形象及形成原因

元朝时期,中日两国关系恶化,但民间交流依然较为频繁,贸易和佛教是双方交流的主要方面。此时的僧人不再像宋代那样潜心学佛,而是涉猎多个方面,如朝圣、游历名山大川、学习印刷术等。一些文学作品也表现了僧人天性善良的形象,如杨维桢的《送赠归日本》。

除此之外,元代还出现了非人类的倭类形象。倭患始于元代,他们多凶猛,习水性,善进攻。吴莱在《论倭》中记载:其人率多轻悍,其兵又多铦利,性习于水若凫雁,然又能以攻击为事。而吾海道之兵,擐甲而重戍,无日不东面望洋而叹。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影响了沿海居ภ民的日常生活,更伤害了元人对日本人的感情,丑化日本人形象的文化便随之而出。蕞尔日本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蕞尔含有弱小、贪婪、贫穷、强悍等含义,而小日本一词便由此演变而来。

明代日本人丑恶的倭寇形象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遭受倭寇之祸最为惨烈的时期。明代中叶以后,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更加猖獗。此期描写倭寇形象的小说有洪楩的《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喻世明言》中的《红拂记》《杨八老越国奇逢》等。《杨八老越国奇逢》描写了倭患给明朝人民带来的不幸,书中写杨八老的所见所闻:但见,舟车挤压,男女奔忙。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声息至近,唬得八老魂不附体。进退两难,思量无计,只得随众奔走 虽然倭患惨烈,但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尚有仁德的日本僧人形象,王行的《思缓堂》、王恭的《赠倭僧》就描写了日本人的正面形象。

明朝时期,国人对日本人形象的认识并没有形成一言堂,基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文人ღ对日本人形象的描写分为善恶两类:一类是具有仁心的僧人,他们依然是善良的传播者;一类是丑恶无比的倭寇。此时与元代不同的是,文人对僧人的描写逐渐褪去了理想的外衣,侧重于描写他们的思乡之情;对倭寇的描写则更加犀利,从非人类描写转化为兽类描写。

清朝文学作品中日本人形象的新变化

清朝时期,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日本仁义的僧人形象较之明代越来越少,近乎消失,而描写倭寇的小说却明显增多。据统计,描写日本人形象的通俗小说在清代多达40 多种。小说中除了有传统的倭寇形象,还出现了武士,奇淫日本人,主要代表作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魏秀仁的《花月痕》、吕熊的《女仙外史》等,其中,《女仙外史》中就有描写奇淫日本人的段落。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有一部分中国文人得以到达日本本土,此时,出现了以本土日本人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描写,主要代表作有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日本杂事诗》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日本本土的自然风光、政治文化、历史宗教,这是中国人首次基于现实准确地描述日本人形象。

清代小说中的倭寇形象较之明代有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描写倭寇,更具有贬斥意义,从ฆ原来的小丑变为更凶恶的凶丑贼丑。清代小说中出现了异常凶悍残暴的倭寇将军,《倚楼重梦》对倭将有过这样的描述:利害得很,倭帅多谋足智,用兵如神。清代小说中还出现了非人类淫倭,他们除了烧杀抢掠外,还奸淫中国妇女。《女仙外史》就有倭寇淫侮中国妇女的描述:遥见枣园内两个妇女,被两个倭酋按在地下奸淫;外面无数倭奴围绕着。

四、日本人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线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人对日本人的一些认识不是空穴来风,有的甚至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找到源头,这些文学作品见证了日本人形象在中国的变迁。结合20 世纪中国文学史,可以总结归纳出日本人形象在中国发展的两条轨迹线。

仁者类:非人类仁者仁者僧人、学者等仁者形象20 世纪商业时代,守时、执著、温和的日本劳动者形象或学者形象。怪异类:兽类奸商倭寇20 世纪中国文学中非人类的日本鬼子形象。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