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机制不足及建议
[提要]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正常行使其政府职能的经济保障。因此,在税收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税收征管机制,对于保证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从1994年实行新的税收制度起,国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税收征管机制,以便更加符合国情和实际需要。在税收实行近20年中,税收制度有了很大的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缺陷,影响着税收的行政效率。
关键词:税收征管机制;税收行政效率;税收环境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税收与其他方面一样都讲求效率。而在政府当中,政府行政的执行效率便是政府日常工作状况的综合判别指标,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便是说市政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办尽可能多的事情,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人财物的消耗。在税收制度中,税收环境的好坏优劣是一个国家税收法制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税收行政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不仅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能够正常运行政府职能的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税收征管机制对于保证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税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税收征收和使用不透明,税收制度制定的民众参与度低,以及税收使用和监管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正性,导致税源流失。而税源的流失除了对国家,对广大人民也是一种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国家的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跟随政府的改革创新步伐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进步。因此,加快建立起一套税收与征管机制相互协调发展的税收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本文主要从税收征管机制匮缺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证,同时借鉴发达国家中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积极经验,为使我国的税收征管机制水平进一步提升给予几点对策。
一、中国税收征管机制的不足
1、税收制度制定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民主性不强,使得税收征缴不能完全保证人民大众切身利益,因而使人民大众缴税的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税收征收效率。税收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人民是纳税人,税收制定的相关标准应符合人民大众的需要,应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从19☯80年个税的开征开始,到2008年,起征点由800元调整至1,600元,再到2011年9月,起征点又再次调整到3,500元。这说明,个人所得税正在整个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完善自我,调节人民贫富差距。但是,在经济飞速✫变化的社会下,个税起征点高低应以保证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主。目前,我国在制定相关的税收标准的同时召开听证会波及范围小,不能完全代表大部分纳税人的想法,有时会导致纳税人脱离纳税人的义务。
2、税收征缴制度的非透明化,税种多、杂、乱,征税标准模糊,缺乏公信力。在我国税收制度当中,纳税制度明细规则不够健全,纳税标准模糊,纳税人对于上缴多少税,上缴的税都收管到哪里,并不清楚。国家的税收制度普遍存在着不透明的问题。例如,人们在对服装、餐饮的消费过程中,多少钱是餐费,多少钱是税收并不清楚,国民的消费习惯已经将物品的价位等同于物品本身的价位和消费税的总和。在消费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掉了税费,这就导致餐饮、服装行业十分容易出现偷税漏税和暴利的现象。同时,我国赋税品种多、杂、重复等弊病的现象逐渐显现。联想这些年不断出现的月饼税、烟花税、房产加名税等等,都不断地反映出我国相关税收法律和政策建设的滞后性,无法做到以民为本。
3、税收收缴及花费过程中来源和去向并不透明,使广大百姓很难相信税收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但义务相对于权力来说,公民☭在纳税之后有权利知道税收的真正用途。由于国家的税收总额以及税收如何分配等一些关键性数据的公众开放性不够,导致税收数额不透明,威信力不强,影响力不足。因此,税收使用的不透明性,大大挫伤了公民的纳税积极性,从纳税的外部环境来看,这样便逐渐导致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运行。
4、税收征缴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够。税务机关管理水平落后,领导干部以及地方保护主义都严重影响执法力度,由此便造成一些税务机关执法不严不公,没有了依法治税的公正与刚性。中国作为一个法治国家,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切实履行的义务,但是对于税收的征缴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税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冗余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二、改善措施
1、在税收制定过程中应加大纳税人的参与范围,加强民主性,加深税收部门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在纳税过程中真正做到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因为税收自身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个特征,因此如果能够在征税的过程中来约束纳税人的行为,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那么税收的行政效率就越高。但如何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让纳税人积极主动地纳税,其本质就在于税收的标准要符合纳税人的根本利益,要保证纳税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
2、强化税收征缴制度的透明性,规范税收种类,避免税种繁杂、过重。以消费税为例,明确消费税的种类,消费的金额以及相应的纳税的金额,将物品本身的价格和此物品相应应纳税的金额分开,给消费者以明晰,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明白多少钱是物品的金额,多少钱是税收,让纳税人清楚纳税。此外,对于一些新型税种纳税,例如上述的月饼税、烟花税等物品在纳税前,相关部门应提前明确告知纳税人,征税的理由,征税的途径,征税的标准和税收的用途,让消费者纳明白税,纳放心税。同时,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引进良好的税收机制,比如及时计算你的消费税,或者可以在一个月的几天中有特定的免税日,或者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ت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消费税率,这样既可以保证纳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又能够保证税源流失的减少。
3、明确税收花费过程中的具体细则,转变税收征管模式,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收征管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受制于国家的税收思想、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社会劳动的生产发展水平。它不仅应与国家税制的具体内容相匹配,而且还应与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协调,否则当全社会发生改革发展和变化时,不仅会影响税收法律的实际效力,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进步。对于纳税人来说,由于缺乏对税收去向的了解,纳税人与政府之间易产生不信任、抵触的情绪。而税收征管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所以,转变税收征管模式,明确纳税税收的用途,加强政府的公信力,增强纳税意识,是使征税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科学保证。
4、提高国家税务监督部门的执法力度,同时加强民众自身的监督力度。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税务部门投入税收征缴工作中的人力必然会相对要多一些,必然会加大税收征收的成本和税务监管的成本。由此一来,必然导致公民纳税成本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尽可能做到以最小的花费去取得最大的财政收入,使得每个纳税人能够以最少的税收来完成全部的纳税义务。同时,在征税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部门等都应该尽可能相互给予方便,最终使得税收的成本最小化。所以,除了税务机关要依法征税,监管税收,纳税人要依法纳税以外,还需要全社会各界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对税收工作应充分认识并且了解税收政策的权威性和法制性。这样,税务部门才能切实做到依法征税、公正监管,纳税人也才能真正切实的依法纳税,国家税收行政效率才能切实提高。
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税收的环境、税收的标准、税收的制度以及税收的使用情况都对税收的行政效率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细化税收环境,优化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提高人民素质对于弥补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不足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时间与理论还是有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实现追求税收效率最大化是目前我们所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谢芬芳.税收环境因素对税收行政效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8.
[2]张美萍.税收成本分析[J].浙江大学,2004.
[3]习甜.邓子基的社会主义治税观[J].当代财经,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