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语文》之路应该如何走

时间:2025-01-01 09:09: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从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国文课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必修课开始,《大学语文》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百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历了由立到废,再立,到小高潮,到不温不火,到现在的“边缘化”。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是当下过分重视“就业”,重视科技、经济、物质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边缘化;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97-02

2013年11月25日人民网转发了来源新京报的一篇文章《大学语文现状:91所高校仅3成将其设为必修课》,此文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缘起于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改为选修课。其实,人大并不是国内第一所将大学语文由必修变为选修的高校。文章的采写者孔悦指出:“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公布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调查显示,在全国91所高校参与的调查中,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的仅有34.8%,62.5%的高校大学语文课时在32个或更少。”我们实际了解到的情况更不容乐观,高校中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高校的比例,应该远远低于3成,甚至有些高校根本就不开设大学语文。

一、大学语文的命运何以至此

从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国文课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必修课开始,《大学语文》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百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历了由立到废,再立,到小高潮,到不温不火,到现在的“边缘化”。我们不禁要问,大学语文的命运何以至此?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处长洪大用分析了人大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人大从2007年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学校发现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中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和专业脱节等多个问题。人民大学“大学汉语”课程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在其他的高校中这样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从主客观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原因,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个社会对母语教育重视不足;其二,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语文出现了发展中的小高潮后,大学里不断增加类似“名著导读”、“影视鉴赏”等方面的课程;其三,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的选择脱离生活,教学方法陈旧等。

笔者在高校中文专业任教,我所在的高校是部分专业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发现,现在不只是理工科的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足,即便是学习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因为就业难的原因,逐渐对自己的专业心灰意冷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文化素养教育的缺失。早在1992年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所长文辅相先生在《东西方大学文化教育削弱的共同趋势及对策》一文中就指出:东方和西方的许多大学,文化教育日渐削弱的现象很普遍。突出表现在人文教育被科学技术教育所取代;以现代文化基本取代传统文化;以知识教育基本取代素质教育。文辅相先生对文化教育削弱后的潜在危机忧心忡忡,指出“如果我们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继续对文化教育忽视,那我们将在未来的世纪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此状态发展下去,后果是明显的:其一,物质与精神的反差扩大,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精神却悄悄地走向失落;其二,学历与素养的相关性减弱,也就是说,高的学历并不意味着高的文化素养;其三,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不平衡加剧……缺乏‘素养’,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协调难以得到改善,相反,人的素养的低下将使一个人失去内涵,一个国家失去尊严,整个社会进程大大放慢,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不平衡加剧。”

笔者带着被指责引用量过多的风险将文先生的部分观点陈列如上,在我的高中阶段,文先生就预见了我们当下的状况。笔者经历了高中、ว大学、研究生的学习和十多年的任教,我所接触到的学生,我所看到的,我所听到的,我和同仁、朋友、学生、周围不熟知的人在闲话心声或不经意的一两句调侃中,大家都在感慨: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老师怎么了,我们的高校怎么了?我们的大学,我们 ☺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缺失了一些东西。有心的学生会茫茫然地问:“老师,我们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为什么要读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无心的学生来上课只不过是为了得到学分。有些老师竟然也问我:“为什么要学习那些古代的东西,学生学了有什么用啊,能帮他们找到工作吗?”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唏嘘不已。

于是我向《大学》求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者十五岁人大学,相当我们的高中阶段,可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都在为顺利度过、夺取“独木桥”全面备战,近些年的高考改革,尤其是语文的改革力度很大,注重“大语文”的功用,但细审之,向正确答案靠拢的教学思路依然在主导着我们的课堂。既如此,那我们就寄希望于教育的下一个阶段。但经过十二年奋战的莘莘学子,向往的自由、多彩的大学,又开始为“就业”而忧。从高考报志愿开始,到进入大学,家长、学生、社会关注的更多的是“某个专业好不好就业,某门课程学习了之后能拿多少学分,能考取什么样的资格证书”。急功近利不应该是出现在教育的领域。教育要传授知识⌛,但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如果是那样,我们和动物又有何区别。教育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知善、知礼的仁人,然后才应该是“才”。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明德”之子,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育对象去发现那粒种子的存在,逐渐成长成具有独立人格的自己。

二、《大学语文》的改革之路就在我们脚下

也许只有到事物发展到白热化的时候,我们才会静下来反思。社会对我们的大学生依然抱着很大的期望,不然他们不会反问“还大学生呢,就这素质?”因为他们对大学生抱着期许,故而才会有失望的感叹之声吗,希望这种失望的信号不会再进步一扩散下去。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文先生的文章中提出的对策探讨之道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那么今天我们成长起来的一代应该是精神和经济都富足的一代。下面我还是会不厌其烦地把文辅相先生文章中提出的对策简略陈述:首先,文先生认为应该提高大家的认识,转变一些片面的观念。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不分伯仲,而且应该把科学教育放置在宽广的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在科教教育中蕴藏文化教育,可以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次,文先生认为学校的学科环境和课程结构要进修调整,从根本上扩大大学生的文化气氛。高校的在学科设置,加大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学科群的综合性大学的比重;在学校的课程结构上,应当精心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并将其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最后,文先生认为,要想真正地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应当从选择和培养教师做起。加强大学文化教育特别是兼施双重教育,需要一支文化根底较厚、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队伍,大学生的文化教育最终只不过是一句空话。 时至今日,人文类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我校是部分专业的必修课,可即便是必须课,与专业课相比,那不过学生一日三餐之外的甜点,如何让这些份甜点起到滋养之效,我们的老师在摸索中前行。去掉甜味剂、去掉防腐剂,百分百的纯天然,才能成为有益健康的营养。我校开设大学语文的老师都是70后和80后年轻教师,我们不想成为花瓶。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方法的使用、各个专业พ学生的特点,对这些,在课前、课后和闲聊时,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时而会自嘲地说:“我们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是啊,我们不是单纯地为了讲课,而更想当作“事儿”来做。上课时会细心观察学生的反映,把那些能够把学生带人情景,引起共鸣的地方,课后一一记录下来,不断地加以积累。并且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因为我们的老师都很有亲和力,学生很愿意和我们说知心话,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教学中所做的只能算作是尝试,以下把我们尝试后所得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得到有识之士的指点。

第一,下里巴人远比阳春白雪更能引起共鸣。

“之乎者也,呜呼哀哉”已矣,但历史的声音不能因为它的逝去,就忽视它的存在。一个人如果没了记忆,他将会迷失在“我是谁”的问题中,一切于他而言是陌生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了对历史、对文化的记忆,那真的会国将不国也。其实那些逝去的从没离开过我们,就如同遗传密码一般,存留在我们的血液中。人性不会有古今的限制,也不会肤色的限制,差别只在途径不同。其实从古到今,从域外到境内,人类对善、对真、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只是有些时候我们忘记了最初的目的罢了。

第二,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

学习中文的老师感性思维很是发达,语言文字的功底也蛮不错的。语言是最经济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但也有缺陷,主要是缺乏形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之长,弥补我们之短。我们所教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都有良好的绘画功底,“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孟春、“满城春色关不住的”仲春,“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情,他们都可以让其跃然纸上。“(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学生可以用三、四幅画将孔子教育作为学生的儿子孔鲤的画面展现于前,每个学生都会在画作中加入自己对父对师的那份温情。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