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还记得2009年有一个很火的词“蚁族”,这个词最初就是用来描写在北京一群毕业了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暂时聚居在一个很狭小的地方的情状,并且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也说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就是这句话赢得了全场最热烈、最持久的掌声,可是四年过去了,蚁族还依然存在,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学生就业变得这么困难呢?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两个视角来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我们一直认为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环境,买卖双方的调节可以由市场来完成。但当今社会我们却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因为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被明显得分割成为两个部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市场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一级市场的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较多;二级市场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粗暴、个人晋升机会也比较少。因此相应的就会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由于两个市场环境待遇相差太大,所以就会有一部分人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选择在第二市场就业,这部分人相对于二级市场就是自愿失业,对国家整体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对于这些人本身有时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再返回来想要进入一级市场就很困难了,一方面是来回找工作会有沉默成本,消耗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样的搜寻在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但在短期来看是零收益的,因为这段时间你没有任何的产出,反而有不少的花费,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我们的求职过程中。另一方面,一级市场中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这有点类似城乡差异,城里人多多少少会有点看不起乡下人,一级市场里的一些公司也会认为,求职者是能力不行才会到二级市场就业,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在里边。
其次,目前国内许多企业或者行政机关的晋升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起薪就显的更为重要,如果起薪太低,想要几年后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薪资水平是很难的,起薪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质量的好坏,起薪水准也是未来工资收入的一个保障。因此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很多时候也不适用,大部分毕业生都渴望一个相对较高的起薪来作为自己的就业首选,而一级市场正好满足这一特点,这又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打破头也要在一级市场谋求一席之地。
再次,一级市场可以决定使用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是高工资将激励员工更加勤奋的工作,对于劳动者不仅仅是因为高工资带来的高收入,还有就是一旦他们离开一级市场,他们就再难找到这么高的工资,在享受过高工资待遇后,他们同样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愿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在二级市场就业。而对于一级市场的主管,他们在面对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候,不会选择降低工资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完成自己预期的目标,因为他们认为低工资,低待遇会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长久来看将会把自己拖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一级市场往往采用少数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低素质劳动力,这样也会导致一部人非自愿性失业。
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句俗语,刚刚恢复高考的那段时期,我们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后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到现在又变成“学好数理化,还得有个好爸爸”,话粗理不粗,简单的三句话就能很形象的描绘出不同时期,社会对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需求量,“数理化”可以简单代表人力资本,“❤好爸爸”则代表社会资本。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却少之又少,那时候考上一个大学,真的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整个社会国家对于知识分子极为尊重,所以只要学好“数理化”,有了较强的个人能力,就完全不会发愁找不到工作,学好“数理化”走到哪你都是“香饽饽”。
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者,无论是通过高考进入行政部门,还是借助改革开放的契机自己创业的,到了这个时候都已经有所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所以他们不想自己的孩子再经历一次,中国人的家长总是无形中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溺爱,于是这时的年轻人要不可以直接接手父辈的创业成果,要不就通过父辈的关系,轻松进入到各个行政机关,享受公务员的铁饭碗待遇,他们有着父辈打下的基础,也就是有很强的社会资本,而这时那时只学好“数理化”的年轻人是无法与这群人相比的。
一¿直到最近这六七年,国家开始整顿腐败,滥用职权的现象,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都逢进必考,不再是一个批条就能把领导的孩子安排进国家的公务员系统,都得通过考试,于是提升大学生个人能力又被提上议程,个人不努力,即使有个“好爸爸”也是没有用的,但在这个全民考试的时代,能考试考高分的人也不占少数,可是能考高分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笔试阶段靠得是个人能力,可是在好多面试的环节中还☪是有一定的活动余地的,这时“好爸爸”就又有用武之地了。这是针对逢进必考来说是这样,但把视线放的更远一点,好的家庭条件往往对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高考是很公平的,农村里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但那些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还包括家庭的熏陶,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呢?
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们个人目前还真的是无奈为力,我们不能改变它,只能去深入了解它,然后按照它的运营规则去适应它。但在国家层面,却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面对一年比一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就像滚雪球一样,会日积月累越滚越大,直到有一天实在支撑不住,一旦炸开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是时候在国家管理市场理念上做一些改变,政府除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市场的运作,更多的交给市场去处理,是时候拿出魄力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其实也算不上牺牲,应该是收回一些人的特权,来保障市场的正常运作,不用那么在意表面的功绩,好看的GDP增长也许给外国人看有点用,但骗不了自己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不用硬撑着要达到什么样的增量,让市场自己去进行优胜劣汰,在未来才我们才能走上一条正常发展的道路。
面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抉择,其实现在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没什么好挣扎好抱怨的卐了,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就目前的国情来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重要,但是社会资本很多时候是不由自己掌控的,当然大学生可以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但在毕业之后想用到自己的社会资本确实不现实,所以大学生应该做的只有一个,就是好好培养自己,让自己拥有更高的能力,让别人觉得你有更高的增值空间,这样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军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