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从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和企业用工需求分析等角度阐述了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ช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现状 对策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1 当前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研分析
为全面客观的了解淄博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我们对部分中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研情况:
1.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在“比较倾向的职业取向”调查选项中,选择依次为:国有企业、外企、私营企业、政府机关公务员、自主创业,比例分别为:23%、20%、19%、21%和17%。随着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不断持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转变了旧的就业观点,逐步抛弃铁饭碗等不切实际的想法,选择到企业就业的比例达到62%。注重工作的稳定性,选择国有企业、公务员选项的达到44.8%,倾向于在民营企业中工作的毕业生只有19%。而民营和股份制企业恰恰是当前招聘市场的用工主体。选择自主创业的仅有17%,凸显了毕业生创业就业所面临的困难。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 在“就业渠道”选项中,家人介绍和招聘会分列一、二位,分别占35%和24.3%,学校推荐及其他途径,占40.7%,凸显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缺乏,是制约当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在“就业考虑因素”中,注重个人发展空间的38.6%,薪金待遇与福利,占33.3%,专业对口、工作地点的分别占17%和11.1%。同样,在“第一份工作中最看重的因素”中,是否具有个人发展空间高居榜首,占到了40.8%,其余依次为:能否学到技能、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个人兴趣。更加注重个人发展空间,显示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鲜明个性和时代特点。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薪酬待遇与福利 在“目前月收入”调查选项中,有50.3%的毕业生月收入在1500-2500元,33.2%在2500-3500元,3500元以上的有16.5%。同2013年淄博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515元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福利待遇在毕业生“就业时首先考虑因素”中居于第二位,占到了33.3%,仅次于个人发展空间的38.6%。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点 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调查选项中,选择没有工作经验、竞争激烈、学历不够、专业难对口的分别达到26.5%、24.8%、24.6%和24.1%。由此反映出,毕业生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表现为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不足、学历不够等客观原因。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根据统计,有59.5%的大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即开始学习有关就业知识,考虑就业问题,有91.3%的毕业生表示有就业指导需求。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数量的矛盾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增长放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2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及就业指导问题 ①专业及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发展变化需要。许多高校课程设置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部分专业毕业生严重供大于求,毕业生培养数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②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和实际需求脱节。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依然延续传统方式,以灌输方式为主,实践动手环节缺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思维,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足。③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仍是薄弱环节。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容易流于形式,课程缺乏实质内容,操作性、实践性较差,难以吸引学生,造成毕业生自身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难以达到就业指导的目的。
2.3 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①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亟待加强。在求职过程中,忽略了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思想上不重视,各方面准备不足,知识储备欠缺,职业能力缺乏,往往ศ在求职过程中败下阵来。②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一是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在校期间不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导致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欠缺。二是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一些毕业生对于以后的就业仅有模糊的打算,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三是缺乏求职技巧。由于就业指导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表现得不够自信,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3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①大力发展经济。经济繁荣是实现就业的基础,要坚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扩展就业渠道,从而带动就业的增加。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还很不充分,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1%,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过60%,而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淄博市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只有39.3%。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③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毕业生创业就业。继续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创业帮扶政策,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实训、提供创业服务、推荐创业项目、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具体措施,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工作。 3.2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大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积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就业困难的专业,严格控制招生数量,而对于紧缺专业,则要大量培养。开设面向各个年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发展,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既能满足长远的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3.3 规范用人机制,促进就业公平 ①依法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要逐步加大国有单位用人的规范化、社会化、市场化,尤其是行业垄断程度较高和准入门槛较高的国有企业,更应该担当起就业的社会责任;政府部门要增强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招聘的透明度与公平公正,让更多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毕业生充实进来,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②贯彻执行就业与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能按照劳动法规要求对待毕业生,但在部分单位和行业存在性别歧视等现象。其次,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有时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好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4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①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竞争,竞争意识是每一个毕业生的最基本素质,面对当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应当放下思想包袱,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做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②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破除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思想,努力适应社会要求,不断发现和把握机遇,树立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念,在不同的行业、岗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顺应社会职业流动特点,多锻炼、多实践、多积累经验,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发现和把握机会。同时,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扶持项目,勇于自主创业。③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尤其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毕业生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就业模式,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只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大学教育只是毕业生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生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信念,努力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术兵.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高职就业率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
[2]张永欣,白玉翠,孙秀梅.开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09).
[3]潘文利.试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