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实效中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实效中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德育方面会进行很多的探索,那么到底怎样把德育寓于实效中呢?可从以下四点去体会:
一、德育需要关注学生需要什么
只有一切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德育工作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成绩,为了好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物质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对孩子的精神成长需要却关心的较少。特别是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家中看父母的冷面孔,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讽和教师的不满,难以得到心灵上的关心。尤其是现在学校分层次教学,一部分总成绩较好却有部分科目不行而只能在较差层次学习的学生,心理上负担过重。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父母忙于生活奔波,难以得到物质、精神上的关心;而富裕家庭,父母同样忙于财富奔波,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心灵沟通。同时,现在单亲家庭较多,这种家庭的孩子,很多得不到父爱、母爱。作为班主任,应该对这些学生建立心น理档案,在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温暖,感化他们。
高中的成绩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学生要经常面对失败或成功,学生最需要的是安慰或鼓勵,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与应有的肯定。作为班主任,应该拿起表扬的武器,努力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还要给予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
二、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在高中教育中,由于教学内容较多,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必须采取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应当坚定地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人对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在学习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结果表明,由于教学方法好而使学生印象深刻的居首位。有的学生列举教师采用了直观教具,有的学生列举教师采用了游戏、竞赛等方法。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采取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听、认真记、愿意接受,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向上。学生最感兴趣、印象最深、接受效果最好的课,往往是教学方法运用最好的课,这和新课程理念注重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灌输在课堂的每个环节,让学生热爱课堂,热爱学习,时刻让学生充满干劲。
三、寓德育于学生的习惯养成中
现在很多学校走班教学,对学生的监管比较薄弱,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对培养学生过硬的综合素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走班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这很容易使学生早晨到校和中午回教室时不能入座即学。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在下晚自习的时候准备好早上要看的内容,上午、下午下课后准备好下午、晚自习要复习的内容,晚自习要做的题提前要翻到做的那一页上,听听力前也要将那一页准备好,听完听力后及时对答案,避免听完后没有收获。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不是特别适应,以为班主任只是说说而已,因此可以安排班长每次放学后对学生的桌面进行检查,通报没有按照要求做的ม学生的名单,慢慢学生就养成了提前准备、入座即学的好习惯。对于中午宿舍的学习,安排宿舍长每天通报一名学习最认真的学生,并且教师还要不定期去宿舍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与宿舍长通报的一致。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学生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及时地珍惜时间学习。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成长中受益匪浅。
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领域也是宽广的。重要的是,班主任应该用心去观察,潜心去挖掘,精心去设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从点点滴滴做起ส,形式不一定要隆重,但一定要做到学生的心坎里,从教师自身的行为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