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享价值论

时间:2024-12-26 13:09: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剩余价值,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党的主要文献中没有用过,有关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也很少出现。但是,在理论界、在报纸杂志中还是常有争论,大概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范畴。

第二种看法: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还有剩余价值,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有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商品经济,还有商品、货币、价值。有商品、有价值,就会有剩余价值。

第三种看法: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剩余价值的经济物质基础,但是可以不用剩余价值的概念,可改用多余价值、净增价值、经济剩余,或者称作剩余产品的价值,等等。

以上各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近似于第三种看法,但又不同于第三种看法。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可以不使用剩余价值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多余价值、净增价值或经济剩余,最好称之为共享价值。以下试析之,欢迎批评指教。

一、对原教科书关于剩余价值定义的质疑

社会主义不应有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的观点,实际上是受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剩余价值定义的束缚。有关政治经济学读物中说: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而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句话来源于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

马克思曾经给剩余价值下过这样的定义: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我把这个增值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马克思还说过:剩余价值就是商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马克思还认为: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不能认为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马克思实际上认为,剩余价值是个一般范畴,它是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马克思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为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

由上述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具体阐述来看,不能说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经济范畴,也得不出剩余价值一定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这一结论。

二、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剩余价值的物质经济基础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存在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如果这个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就必然以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

剩余劳动是指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剩余劳动是一般范畴,任何社会都存在剩余劳动,社会主义也存在剩余劳动。马克思说: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马克思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存在剩余劳习孔在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内,使这种剩余劳动能够同一般物质劳动所占用的时间的较显著的缩短结合在一起。剩余劳动时间,即使没有资本存在,社会也必须不断地完成这个剩余时间。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必须有剩余劳动。第二,社会主义为了防止和应付意外事故必须有剩余劳动。第三,社会主义为了养活由于年龄关系还不能参加生产的人也必须有剩余劳动。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来看,也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剩余价值。我们也同意某些同志的看法,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存在剩余价值,但是,为了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相区别,最好不用剩余价值ฃ这一概念。那么,用什么样的价值概念呢?

三、共享价值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和体现

用共享价值来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新创造的价值,确实可以比较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所有,所以M被称为剩余价值,并且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M作为共享价值,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

共享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我们知道,商品价值是由C+V+M三部分组成的。C是生产中己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V是生产过程中己消耗掉的劳动力价值。这两部分都需要补偿,所以C +V是补偿价值;多余下来的M是劳动新创造的价值,这部分需要重新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所以,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构成中,虽然也有M这个多余部分,但为了区别于资本主义,最好不用剩余价值这个概念,而用共享价值这个新概念。

四、共享价值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首先,共享价值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坚持马克J恩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己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第二,己消耗的劳动力价值;第三,剩余价值,这实际上是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全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所以,马☒克思把它称为剩余价值。

马克思说过,攫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由C+V+M三部分组成,但M能不能再被称为剩余价值呢?这是在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但未决的问题。

共享价值论的提出,为M在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一个比较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经济范畴。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所以成为共享价值。这既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其次,共享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天经地义的。在社会主义社会,M是劳动者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理该首先由劳动者自己享有,但是其他要素的所有者也参与M的共享,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允许混合所有制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实际上,共享价值论决定¢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应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

最后,共享价值论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支撑。

改革和开放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开放的成果,共享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即共享价值。共享价值论的提出,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活动和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综上所述,共享价值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剩余价值的争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共享价值论这一新提法,不是很有把握,供研究讨论。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