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复杂 勘称绝品
三诺iFi-725音箱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设计之后,终于在两周前正式发布。这款产品不仅是2007年国内多媒体音箱市场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也是三诺历史上所研发的最为复杂的一款音箱。超过一年的研发时间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如此长的研发时间,也几乎和一些高档2.0音箱差不多了。
这款音箱的外观继承了iFi-331的造型风格,只是现代感和科技感更为增强。目前的样品皆为黑色版,不过笔者在工程阶段所见也有白色的样品,但不知道最终会否有其他颜色正式上市。
卫星箱的造型和iFi-331很相似,不过没有防尘罩,同时使用了二分频的设计。高音像同档次的产品一样,使用了丝膜结构,中音单元则为纸盆单元。
iFi-725的低音炮造型是它在外观上最大的标志,其宣传资料就以“音乐的涟漪”为宣传形象。其实这个造型也是受水的自然形态的启发。
不能不提醒大家的是,iFi-725并非像iFi-331一样是倒相式低音炮,而是ASW式。这种ASW式对低音的效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使得低音更深沉。iFi-725的低音炮箱体水波纹正面装饰面板下并不是真正的扬声器纸盆。低音炮内部为两腔结构,扬声器为纸盆、6.5英寸。不过坦率地讲,与❣卫星箱相比,低音炮用料更加实用一些,增大的口径尺寸对于iFi-725的音效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给人印象内敛朴实的音箱部分相比,iFi-725的功放部分确实是惊人地复杂。也难怪在官方的报价中,整套箱子才卖900多元,单一个功放却要700多元了。
iFi-725的功放设计为可以竖放也可以横放,不过由于一些原☂因,我们还是建议竖放比较好,因为竖放比横放更协调一些。功放盒的侧面印着一副电路图,不过这个电路图只是原理图的一部分,装饰性和纪念意义更强一些。
功放背面的接口,除了多了FM天线接口和USB TO PC接口外,大部分和iFi系列其他产品没什么不同(包括在iFi-♚32✞1上引入的M♥IC转接插孔)。不过我们注意到,iFi-725的功放提供了两组输出接口。实际上这就是iFi-725资料中所指的“2.1/2.0模式切换”。不过从内部的电路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这一对2.0接口在内部和2.1接口中的左右声道输出是并联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两对接口是对等的,可以用于连接两组输出。
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其实三诺iFi-725的“2.0/2.1模式切换”,看起来并不是真正指在iFi-725上,可以关掉低音通道,把所有的声音通过两个小卫星箱输出(当然,的确它可以做到这样工作)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关掉低音炮,两个三寸的小箱子也发不出多少低音来。它真正的作用,其实是在2.0模式下,不仅声道分配和2.1模式下不同,而且单声道输出功率和输出阻抗也不同。这样,iFi-725在2.0模式下,可以连接并用于驱动其他的中等功率2.0无源音箱,真正实现“独立功放”概念中的所谓“与其他系统自由搭配”的效果。这个功能为用户DIY属于自己的音箱系统提供了真正的可能。
下面就是SD卡插槽了。SD卡插槽使用了弹簧接口设计,这样插进去的时候卡就完全隐没在机身里,不会碍事,外观也比较好看,另外弹簧接口设计也有利于使用Mini SD等小型卡。
最下面就是各种外接接口。耳放输出、iFi-321上已有的MIC转接功能,再有就是两个USB接口。要注意的是,这两个USB接口是不同的,上面一个是USB HOST MP3接口,用途和SD卡接口一样,在上面插进U盘或移动硬盘的时候就会播放上面的歌曲(不过我个人以为恐怕不会有太多人用它,毕竟和U盘比,SD卡又便宜,用起来又方便,外观又好看)。下面一个则是单纯的USB转接。当SD卡插槽工作在MP3状态下时,它就与背后的USB接口连接,起一个单纯的转接器作用,和MIC转接接口类似。同样,前面的MIC转接也很有必要。MIC转接主要为耳麦考虑,由于线长的问题,当使用耳放时,MIC插头就够不着声卡了。
iFi-725成品的LCD屏比笔者去年所看到的样品在分辨率上高了不少,也能够支持中文显示。但是要注意的是中文显示仅限于系统功能的显示,上面的照片是待机时间的显示,此时可以显示日期、时间并支持闹钟功能。
LCD的驱动电路带有姿态感应电路,在侧置时,LCD的显示也会侧置过来,从而可以满足侧置使用时的需要。侧置显示是在使用状态中会自动侧置。另外,只有向左侧方向,姿态感应电路才会发挥作用,如果向右侧置,是没有反应的,因此功放盒左侧面四角预留了防滑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