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视角下的国际反倾销纷争

时间:2024-12-25 15:42: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限制措施被频繁地采用。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频繁采取反倾销手段来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基于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可知,文化差异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反倾销属于一种经济或法律行为,它的发动形成、磋商解决也与文化有关。中美两国在语言及非语言行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文章在分析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态度之后,进行反倾销博弈分析,对文化差异在反倾销中的影响进行论证。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归纳启示,并从文化视角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管理;反倾销;博弈

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它是一种经济或法律行为,它的发动形成和磋商解决与所涉及国家的文化有关。中美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也就导致中美两国在反倾销的立法、发动、磋商方面存在差异。从已有的理论研究来看,对于反倾销的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制度、法律、经济等领域,对文化管理这一因素研究不多。因此,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研究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一、文化差异与行为差异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霍尔将文化分为“强 ϡ环境”与“弱环境”。“强环境”文化中的大部分信息需要传播参与者通过环境推测出来,而“弱环境”文化中信息内容则由所传递的内容直接表达。美国文化属于“弱文化”。它强调个人主义,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十分直接明确:中国的文化属于“强文化”,推崇以含蓄婉转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

一方面,文化差异导致了行为差异:另一方面,行为差异也体现出主体所受文化的不同。由于文化间的差异,中美两国人在行为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因而东西方人行为方ห式差别很大也就有源头可寻了。反倾销措施属于一种经济或法律行为,它的产生也与中美文化间的差异有关。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一)美国对华反倾销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反倾销更加频繁

©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涉案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ส品结构比较集中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较广。主要包括化工、钢铁、机电等其他行业,但结构又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在化工、冶金和金属制品等领域。与此同时,中国的机电产品也是美国反倾销的重要目标,涉及该行业产品的案件数占案件总数的14.3%。这些都说明美国对华的持续反倾销在分布较广的大情形下,有着相对集中的特征。

(三)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力度不断加强

三、美国对华持续反倾销的文化因素分析

(一)文化差异在反倾销立法中的影响

美国人重视法律与契约。最先考虑的是“规则和法律”,而中国人则习惯根据“情、理、法”的次序来解决问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在反倾销的立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中国的反倾销法出台较迟。实施的力度不够,对待国外的反倾销通常采取不抵抗的态度。我国国务院于1997年3月才颁布了一个《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而美国反倾销法出台于1916年,历经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目前以《反倾销条例》、《反倾销实践和程序规则》、《1930年关税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为核心的较完备的反❣倾销政策法规体系。

(二)文化差异在反倾销发动中的影响

跨文化经济交往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在整个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个人的思想、言行无疑深深地打上了本国文化的烙印。中国的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忽视出口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后续改进,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美国人提倡实用主义,力求通过创造更多的物质来满足其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着眼于未来。所以,美国人要求其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从中国进口低价产品,出现了美国对华发动持续反倾销。

(三)文化差异在反倾销磋商及解决中的影响

跨文化经济交往活动的开展必须以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而语言的文化因素又制约着交流的正常进行。例如。中国采用“马拉松”式被动型的决策,在应对反倾销时。中国企业消极、不抵抗,没有果断的采取措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此外,中国企业大多存在“搭便车”的思想,在遭遇反倾销时往往应诉不利。这就在客观上刺激了进口国通过反倾销措施来阻碍中国产品的进入。这也是直接导致一系列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基于文化差异的美国对华反倾销博弈分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