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企业管理的逻辑与中国企业管理的转型
西方当代企业管理的逻辑与中国企业管理的转型 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驶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领域,影响经济、企业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并且相互交织;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进步。企业管理的转型作为当代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的一个有效的办法进入人们的视野。西方作为企业管理理念的发源地,其在实施时间和方法建构上都是优于我国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企业管理思想也是借鉴西方的,因此,考察西方在企业管理中的思想逻辑,对于我国企业管理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这个时期的西方企业管理思想被称为古典企业管理理论时代。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大量涌现,对于企业的有效管理就成为促进工人提高劳动效率、实现企业有效发展的重要方面。但那个时候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们对于工人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认为工人本身是懒惰的,只要一放松对他们的监督,他们就会偷懒,因此,他们的管理思想也是消极的,主张制定严格的制度,强制工人进行劳动。这种视工人为经济人的管理理念是一种机械的企业管理观,虽然起到了其高企业组织的效率的目的,但同时也损伤了工人的劳유动积极性☼,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
(二)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如果说上一个时期的企业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科学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体系的话,在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就很明显地渗透着人文主义的色彩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代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在科学观念的指导下实施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最后却没有能挽救那么多的企业和经济?经济学家和学者们开始将眼光从单纯的物(经济的发展、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上面移到作为创造物的工人身上,并开始在工人身上挖掘企业管理的逻辑。
这个时期的学者们提出社会人的概念来取代古典企业管理理论时代的经济人概念,更加重视人的需求,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这个时代被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其中林立着科学主义管理理论体系与人文主义管理理论体系。
(三)20世纪80年代到当代
这个时期的企业管理理论被称为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它与上个时期一样,同时包含着科学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与人文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我们的这个时代,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不是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两大板块,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ข透、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面的东西。
这个思想对于前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它将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两个毫不相干、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东西糅合起来,为同一个目的服务,这带给我们一种辩证法的启示。
ท 二、中国企业管理的转型
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是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孔子讲仁者,爱人也,孟子讲仁政,莫不是这种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但另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以及方法上都主要借鉴的是西方的科学主义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自身在人本主义方面做的还有所欠缺,因此,实现我国企业管理的人本主义转型是我国企业管理当前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理念的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平稳的基础上逐步前进,总体趋势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信息化的时代面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有些力不从心。这不仅仅是因为内部外部的竞争而致,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管理的思想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崇尚人的主体性、人文关怀的国家,占我国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照理而言,在我国的企业管理理念上也应该很好地体现这样一种人文精神。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对于效率的要求,使得企业管理者只看到科学管理所带来的近期利益,而忽视人文管理所具有的潜在效应,因此,企业管理的模式往往是机械而僵化的,对劳动和技能重视的同时却对人不重视,长期来讲会损伤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效益的提高。
(二)重视人文关怀,实现我国企业管理转型
西方现代的科学主义的企业管理理论与人本主义的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对于我国的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重大。
一方面,我们的时代发展需要以科学的方式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工人的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以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时代背景对于人本主义精神的要求,我国的企业管理也必须渗透人本主义的精神,重视工人的需求,提高工人的福利,解除工人各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工人的能力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长远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我国的企业管理不能照搬西方的管理模式,要在借鉴西方优秀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情,发挥我国在人文精神方面的优势,实现新时期我国企业管理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