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时间:2025-01-14 21:52: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文章运用行为动因的方法来具体分析和梳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思路,并在确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从强化制度制约、加大监督检查和加强教育引导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思路及措施

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即“八项规定”)颁布实施后,各级党政机关都能认真贯彻执行,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存在认识上有差距、思想上求攀比、执行上找变通和处理上难落实等问题。这在不同程ผ度上影响了“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持之以恒。因此,常态性机制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来说尤为突出和至关重要。

一、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思路

心理学家弗鲁姆(V.H.Vroom)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力量,取决于行动目标的价值和预计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和乘积,公式如下:M(激励力量)=V(价值)×E(期望)。激励理论常被用来解释如何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提高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某一目标的效价(V)或者提高实现某种目标的期望值(E),都可以产生激励行为。如果进行逆向思维,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如何抑制某种行为发生,也就是说,降低行为的效价(V)或者期望值(E)将会抑制某相应行为发生。

通过激励一般模型分析,激励某行为的发生就要增加效价或者期望值,反之,抑制某种行为的发生则可以降低效价或者期望值。因此,降低违犯“八项规定”行为的激励力量,应该从降低违犯“八项规定”行为的效价和期望值等两个方面着手。

对遵纪守法者的奖励,也不应全部是物质上的奖励。而诸如尊重、表扬、荣誉称号等精神上的奖励,不失为增加遵纪守法行为效价、降低违犯行为效价的有效办法。遵纪守法者心理上获得的激励,一定程度上具有更持久的效果,同时产生影响违犯者的效应。制度的缺失或者制度落实得不到位,制度与规定上的漏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违犯者的效价或期望值。因此,为了从根源上减少或者杜绝违犯“八项规定”行为发生,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将每项制度延伸到党政机关的各方面,各环节,提高动机者的实施成本和难度,使违犯“八项规定”者不能为,或者不值得为,从而打消念头。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使违犯“八项规定”者不敢为。只有每项制度落到了实处,才会真正发挥制度应有的规范和威慑作用。

机制是一个系统,而且该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执行“八项规定”要落到实处,必须形成机制。制度既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体现,又是社会活动的行为规则,受社会强制力支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力量的有力支持下运行。因此,什么样的活动会取得成功或遭致失败,什么样的目的追求会受到奖励或奖励,均取决于制度。道德也是一种约束引导人们行为的规范,而且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社会行为规范。但是,由于道德的约束引导相对而言缺乏强制力,一旦社会制度规则与社会道德规范发生冲突,人们往往会选择遵从社会制度规则☭,而不是选择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违犯“八项规定”操作空间,从而从根源上减少或者杜绝违犯“八项规定”行为发生。加强制度的执行力,遵从制度将得以奖励,违背制度将得以处罚,并加以宣传教育,进而分别从降低期望值和降低效价两个角度降低违犯“八项规定”行为动力。

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目标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显示了党中央整治沉疴顽疾的决心。从调查结果显示,八项规定内容已深入人心。大家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此方面的变化普遍给予肯定的同时,寄希望有更多常态化的制度跟进,特别是建立起常态性机制。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有利于杜绝监管不到位和监管死角等问题发生。一直以来中央都高度重视腐败问题,然而有的地方却依然在 “倒行逆施”,在官面上行“明修栈道”的高调宣言,台面下是一如既往“暗度陈仓”的慵懒散。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是遏制❦当前不良作风和风气反弹的重要保证。把“八项规定”细化和融入各项规章制度中去,这是建立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的关键。如果对已经形成的制度不对照“八项规定”进行认真的修改,很可能一阵风之后,老一套被重新拾起来,“八项规定”的落实成为短期行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找准容易滋生违反“八项规定”的重点环节,堵塞漏洞,重视源头治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监督上,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紧密结合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和行政监督,增强监督的整体合力;加强教育上,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结合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工作中查处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使教育趋于制度化、规范化。

三、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措施

(一)健全内控制度,使“八项规定”违犯者不能为

内控制度不单是制度规范形式上的书面文件,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的遵照执行;内控制制度建设不只是纪检部门的工作,而应是整体的工作,应寻求主要领导的支持与其他各职能部门的配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与良好的文化建设相匹配。因此,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中,内部控制制度既是加强监督的基础,又是宣传教育的落脚点。为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贯彻落实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从制度设计与建立、制度的实施与运行、制度的调整与优化等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管理。

(二)强化监督,使“八项规定”违犯者不敢为

形成从内部监督到上级监督、纪检监督直至群众监督的监督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使“八项规定”违犯者不敢为。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外部监督是多维的监督,比如上级监督、财政监督、纪检监督等管理部门的监督,不仅监督的主体是独立自由的,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且监督范围广泛,可以避免和减少监督的空白地带。但是管理部门的监督仍然只能发挥短期的作用。而群众监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群众监督是一种来自人民群众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多数不具有严格的法律形式,也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果,但它具£有监督信息丰富、及时等优点。具体来讲,群众监督特殊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监督地位的基础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和监督本质的权威性、监督形式的多样性和监督本质的权威性、监督网络的隐蔽性和监督的公正性。因此,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优越性,深入探索思考其运行机制,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加强教育,使“八项规定”违犯者不愿为

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结合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工作中查出的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要对教育的重点、频率、内容、深度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设计,对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薄弱环节进行客观评估。要依托新闻媒体、网络等社会资源打开大门搞教育,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宣传教育,调动各方面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要通过谈话谈心、案件分析、征求群众反映、新闻媒体反映和网络舆情分析等多种渠道,经常性了解领导干部思想动态,及时总结分析当前领导干部认识方面的普遍性误区,抓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要将主要工作精力用于强化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教育,集中投入教育资源,大力倡导教育与反馈的双向互动,积极创新教育形式,确保主要负责人对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认识水平、责任意识和法规政策知识都得到显著提高。注重廉政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伦理文化建设,也是党的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根据贯ฟ彻落实“八项规定”常态性机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其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崇尚廉洁的社会价值取向。其次,要明确各部门职责,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组织、人事、宣传等各部门通力协作,建成多种渠道、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信息共享的教育网络,发挥合力的作用。最后,构建日常教育与专项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教育习惯及常态化教育格局。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