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未来表演趋势探究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黄梅戏作为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一员,虽然其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受众群体层次,都没有京剧那样的深远影响和耀眼魅力,但是黄梅戏在现如今也已经从稚气逐渐走向成熟,从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表演逐渐向戏曲艺术气质表演过渡,已经正式作为当代的戏曲艺术进入大雅之堂,这也象征着黄梅戏进入了其发展历程中最辉煌的一页。日趋成熟的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不论是其表演形式还是艺术特色,无不体现出大家的风范,也让人从中寻出一些其未来的表演端倪,不禁让广大黄梅戏爱好者对其未来的表演有所期待,对其未来的表演趋势有大胆的推测。
黄梅戏作为安徽戏曲艺术的奇葩,在21世纪的当下信息时代,更应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戏曲艺术。这不是妄加推断,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所向。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必然使人类对艺术领域的关注和兴趣逐步提升。黄梅戏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独特的艺术表演样式,在众多的艺术表演形式中独树一帜,而且以其日趋成熟的艺术特色,获得了持续发展的พ价值和动力。黄梅戏要想在众多的艺术表演形式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就必须在秉承和发扬自身独特艺术风格的同时,在今后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力求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审美标准和习惯合拍。要始终充满活力,力求得到群众的喜爱。所以,黄梅戏要以一种超越行当、超越程式、戏曲歌舞化的表演趋势,在21世纪被人们更加热爱,并且更加发扬广大。
一、超越行当的表演
这是黄梅戏演员为了达到一种收放自如而且出神入化的理想表演意境,突破戏曲的行当表演限制,吸取并且运用一些话剧和影视艺术中的表演技巧,而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这在现如今的黄梅戏表演中已经运用得纯熟自如了,有的演员甚至突破性别的制约进行反串表演,如大家都熟知的黄梅戏女演员马兰在《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等。这种超越行当的表演不应该仅仅是极少数演员的个性表演形式,而应当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剧种对演员的要求,全体黄梅戏演员都应该对这种表演形式有自觉意识。超越行当的表演,不是对行当表演的摒弃,而是在行当表演基础上的创新,是为了将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戏曲人物塑造得更完美。在今后及其未来的日子里,黄梅戏的超越行当的表演一定会使黄梅戏表演♛更趋完美。
首先,ถ从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来看,黄梅戏最初是简单的独角戏行当表演,而后历经长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当下的游刃有余的行当表演风格。按照黄梅戏的行当发展规律来推测的话,黄梅戏的超越行当的表演风格将会是既合乎情理又自然而然的未来表演发展趋势。
其次,从黄梅戏的表演风格来看,黄梅戏力求真实、尊重情感体验,其表演洒脱、无拘无束,这种朴素、自然、充满真实情感的表演风格绝不是刻板的行当表演所能体现的。黄梅戏较京剧等剧种显得年轻、极具发展潜力,更能有效地吸取其他优秀传统剧种的精华,而且在当代话剧及影视的影响和熏陶之下,黄梅戏正在力求传承和发展自身的独特艺术风格,弥补自身的不足。伴随着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黄梅戏也在逐步寻求影视方面的发展,这在无形之中密切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这也必然促使超越行当的表演风格占据主流,成为时尚。
二、无程式化表演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固有表演形式,蕴含着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些基本规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程式。黄梅戏作为戏曲艺术中的一员,也有其自身的程式化表演方式,但是因为黄梅戏比其他剧种年轻,并且出自民间,其固有的程式化表演少而且没那么精炼,与传统的优秀剧种京剧、昆剧等的完善而又华丽的表演程式体系显然无法相提并论。然而,黄梅戏虽然没有完美的程式化体系,却遇到了重要的发展时机,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优秀艺术表演的同时,逐渐使自身的表演特质更加强化,有了跨越式的提升,逐渐形成符合自己风℃格的无程式化表演形式。
首先,从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来看,黄梅戏最初没有表演程式,而后出现简单的表演程式,随之逐步发展并且日趋丰富,但这种发展进程也并没有定型。由于黄梅戏出自于民间,乡土气息浓重,表演风格又趋于无拘无束,所以,黄梅戏的程式化容于其自由洒脱的表演中,而且这种无形的程式化表演既与音乐节拍、戏剧情节严丝合缝,又顺应观众的欣赏和审美口味,于无形中塑造着自身的表演风格,使表演与生活化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使黄梅戏表演更富有时代气息,迎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现 如今,一些黄梅戏题材的音乐剧等也在作有益的尝试,力求黄梅戏的无程式化表演风格更具特色,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此,我们要充分给予关注和支持,黄梅戏只有不断的改革、发展和创新,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其次,从黄梅戏演员自身来看,黄梅戏演员是表演的主体,也是表演程式的具体体现者,舞台表演艺术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一旦舞台表演结束,表演形象即刻不复存在,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不可再现的,所以,表演程式也不是绝对的。黄梅戏演员的表演自然、洒脱、富有弹性,如果其与同样生活化的影视或者话剧表演风格相一致时,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出现,这种表演方既有别于黄梅戏的传统表演程式,又区别于影视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是与剧种及演员的表演风格紧密相连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也逐渐会发展成为黄梅戏今后及其相当长一段内在表演形式上的新追求。
三、歌舞化的表演
载歌载舞是黄梅戏表演的一个重要的特色,也是其之所以广受观众热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未来的表演中,黄梅戏不但要保持和不断发展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特色,更要使其更加强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观众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习惯。只有这样,黄梅戏艺术才能得以稳步发展,永葆青春和活力。
首先,从当代的黄梅戏表演实践来看,众多有识之士已经在很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为突出黄梅戏优美动人的唱腔而创作的黄梅戏清唱剧《孟姜女》、强调黄梅戏舞蹈功能的黄梅戏《徽州女人》、放大黄梅戏歌舞特长的黄梅戏《秋千架》等。这些富有创意的大胆尝试将戏曲的、民族的音乐、歌舞等融合起来,用以强化黄梅戏的歌与舞,以便将黄梅戏的观众群逐步壮大,实现观众层面的有效拓宽,在给广大黄梅戏爱好者提供更具魅力的黄梅戏作品的同时,更加彰显出黄梅戏的特色。这种实践对黄梅戏未来的表演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将对黄梅戏的未来发展趋势起到导向作用。
其次,从对黄梅戏的探索来看,黄梅戏的歌唱艺术极具潜质,黄梅戏好听、好唱,这是黄梅戏的音乐价值所在。黄梅戏兼具流行性和通俗性,而且音乐旋律契合现代人的心灵节奏,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而且,黄梅戏《秋千架》的出现,使黄梅戏音乐剧初显胎形,有人大胆提出:将黄梅戏改造为中国的乡村音乐或民族歌剧。这个大胆提议极有前景、极具诱惑力。《秋千架》为黄梅戏的歌唱艺术发展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行动起来,循着这条发展轨迹,强化歌舞在黄梅戏中的比重及作用,找出歌舞形式与戏曲程式、戏曲外框的最协调形式,为黄梅戏的歌舞化特色进行积极探索。这不仅是时代审美的需要,更是黄梅戏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