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分析
地方债务的井喷式扩展源自2008年的超常规经济刺激计划,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但是绝大部分配套资金需要地方政府自行筹集,加之各个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自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需要地方政府借助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渠道来筹集资金,地方融资平台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但由于管理混乱,某些融资平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债务风险问题,2010年7月30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相关事项的通知》,对融资平台开始了清理整顿工作,融资平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从高帅富到屌丝的转变。但仅仅又间隔一年多,在2012年初,关于融资平台的发展道路又出现了转折,发生了两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故事,首先,美国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危机是意料之中,但是随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导致中国经济快速下滑是意料之外,2011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危机甚至超过了2007-2008年度;其次,融资平台在2011和2012年的兑付高峰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如此多平台公司的债务无法按时归还是意料之外的。而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宏观调控的政府开始转向稳增长的政策,地方政府跑部委、上项目,新一轮的地方投资热情高涨,而地方债务扩张之路似乎要再上征程。
一、地方融资平台规模分析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别,不论是地方债务总额还是平台数目,不同机构所作出调查结果也有所差异,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国家统计署分别公布了各自的地方融资平台的统计数据。银监会口径下9万亿多,央行认为不超过14万亿。根据审计署统计,6576家融资平台债务余额为4.97万亿元,占全部债务余额的46.380700需要注意的是.审计署平台贷款统计不仅数量最小.而且贷款余额也最小,仅为银监会数据的1/2强,而银监会的统计数据中是不包含铁公基及教育医疗行业平台公司的,因此,我们认为平台贷款的规模可能要比审计署的结果大,原因在于可能存在某些公司未被审计署认定为融资平台。
二、地方政ช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分析
根据银监会披露,2010年ฒ6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9.09万亿元,但是经过随后两年各家银行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平台贷款余额只降不升,截至2012年3月平台贷款余额7.9万亿。而根据审计署的披露,有358家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借新还旧方式偿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1059.71亿元,借新还旧率平均为55.20%;有148家融资平台公司存在逾期债务80.04亿元,逾期债务率平均为16.26%。
首先,平台贷款集中度高,到期偿贷风险大。由于大量平台贷款在2009年发放,这些信贷在2011-2013年进入到了还贷高峰,约有53%的存量贷款应当在这三年偿还。尽管表而上看债务高峰期将将在2013年过去,但是有两大隐患仍然令人担忧:一是为了度过2011年和2012年的还债高峰期,监管部门默许了对平台贷款进行展期,推迟了还贷高峰期的到来,仅仅是滞后了风险,没有真正缓释风险。二是地方政府为了响应稳增长,纷纷上马新的投资项目,必定产生新的债务,☂这些新增政府债务也将在2015年左右开始暴露风险,因此,中国债务危机远远没有离我们远去。根据海通证券的研究,考虑到2010年底的存量地方债务还本付息和新增债务还本付息,2011-2013年总计需要还本付息近10万亿元,2015年为达到3.5万亿元,这一年将真正迎来平台贷款还贷高峰[海通证券:《中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和影响》,2011年11月15日]。
其次,平台贷款余额仍然偏高。自政府开始对地方政府平台进行清理整顿之后,有关监管机构对于平台贷款相关数额的统计比较隐晦和敏感,我们只能从各个银行的业绩发布会和相关权威媒体的报道中寻找细节信息进行汇总。从媒体披露出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有趣的现象,自从银监会发布了降旧控新的平台贷款原则和总量控制的标准后,银监会2011年9月和2011年底公布的平台贷款数据都为9.1万亿,相比总量控制之前的2010年底的9.1万亿,实现了总量不增的目标,但更加令人疑惑的是,2012年3月人民银行通过媒体渠道公布的平台贷款数额竞然下降到7.9万亿元,比2011年底下降30%,结果令人可喜[财经网,《平台贷余额降至6.1万亿今明两年集中到期》,2012年08月09日]。我们认为平台贷款数据之所以下降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统计口径的问题,2011年银监会公布的为平台贷款的全口径统计,既包括平台内的,也包括按照退出类进行管理的一般公司贷款,其中纯平台类贷款为6.2万亿。而2012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只是笼统的说是平台贷款7.9万亿,如果我们大胆假设这7.9万亿仅仅是名单内的平台公司,那么2012年一季度平台贷款恰恰增长了30%而不是下降30%。第二个原因是银行通过信托等表外业务实现了平带贷款的乾坤大挪移。我们根据四大商业银行公布的全口径数据侧而证实了第一种猜测,根据四大行2012年的中期业绩发布会的统计,2012年四大行融资6月末平台贷款的余额共计约2.6万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了近0.5万亿元,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约25%,基本符合我们之前作出的平台贷款增长30%的推论,其中中行2012年平台贷款余额4225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276亿元;建行2012年6月末平台类贷款4425.98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128亿元;农行2012年6月末平台类贷款余额4142亿元,较2011年末增长145亿元,工行6月末平台类贷款余额4142亿元,下降23亿元,这是四大行里唯一实现平台贷款下降的银行,另外,其它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四大行统计数据来源✌自经济参考报,《四大行上半年平台贷余额达2.6万亿》,2012年9月3日。当然,四大行平台贷款仅占全部平台贷款的1/4,无法涵盖全部平台贷款,可能无法完全体现平台贷款的动态变化,但是这已经是我们目前通过公开媒体能够掌握的最为详尽的数据,我们认为四大行的数据基本能够反映银行业的整体运营状况。]。
为了进一步深入平台贷款规模,我们使用平台贷款集中度衡量平台贷款的ล相对规模。通过比较可知,2011年底,平台贷款在整个银行公司贷款中的比例为22.17%,其中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平台贷款的相对规模都分布在10%-14%区间,拉高整个行业平均值的原因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由于其职责所在,国开行成为平台贷款的重灾区,早在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的平台融资贷款余额就已经达到了1.39亿元,占当时全国平台贷余额的32% , 2011年11月份,国开行的平台贷款约2万亿元,占全国平台贷的比重21%,根据其2011年报的总贷款规模,国开行平台贷款约占信贷总资产的36.19%。
最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表外化趋势明显。从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极低,2011年,银行业平台贷款不良率仅为0.8%,甚至低于整体贷款1.0%的不良率,2012年不良率进一步降低,2012年6月中国银行平台贷款不良率为0.33%,交通银行更是报出了0.19%超低融资平台不良贷款率。为何平台贷款不良率如此之低,这就涉及之前在平台规模下降时的第二个猜测,即平台贷款的表外化转移。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政信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占比22%的基础上,三季度继续高歌猛进,共发行产品107只,募集资金372亿元,这两个数宇分别占三季度集合信托的26.35%和30.62%。政信项目的高歌猛进尤其特定的背景,一方而,监管层的表态使得银行不敢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再大方地施以援手,但是由于经济形势下行,地方政府为此上马大量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巨大,在银行融资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借助机制灵活的信托方式进行融资成为了另外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