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时间:2025-01-13 13:19:4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引言

2007 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Paul McCauley 给出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影子银行是经营借贷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类似于传统银行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产生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其源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随后影子银行逐渐成为了金融改革发展的补充系统。进入21 世纪之后,美国影子银行的资产规模开始超越传统银行,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一般而言,影子银行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影子银行设计了不同的投资产品,执行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银行的功能,因此在美国影子银行也被称为平行银行。

我国影子银行的起步较晚,2004 年类似于上述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率先出现在国内的商业银行。尽管起步较晚,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却十分迅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够完善,造成我国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存在较大差异,这直接促使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和过度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警告中国关于影子银行的风险,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在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方面持续发酵。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有多大、促使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如何监管影子银行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

二、影子银行的基本特点及其风险机制

影子银行的基本特点。自从提出影子银行的概念之后,其就被广泛地应用在金融领域,有关影子银行的一些基本特点如下:

1、期限的不匹配。影子银行不具备吸收存款的渠道,然而它却可以吸收安全系数较高的基金并将其贷出。这意味着影子银行是将短期债务提供给金融市场作为长期资产使用,使得影子银行面临更高的风险。

2、高杠杆性。影子银行没有最低准备金的要求,因此其操❧作的杠杆较高。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影子银行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创新出许多高杠杆的产品,随着全球化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这种信用的扩张逐步变成了一种系统风险的来源。

3、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影子银行在产品的结构设计上十分复杂,综合考虑了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其销售在场外市场进行。由于其拥有证券化的背景,因此信息的不对称性也是影子银行产品的重要特征。

4、监管的缺失。在风险监管领域,传统的商业银行接受着监管当局和巴塞尔协议的监管,他们必须确保相对充足的保证金,公布业务和账户的风险。绝大部分的影子银行不受监管系统的约束,其不必考虑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也不必公开金融地位的细节,这使得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遭受外来冲击时抵抗力减弱,同时也使得影子银行之间的ฉ竞争加剧。

影子银行的风险机制。

明斯基时刻是资产价值崩溃的时候,其主要特点是经济的长ป期稳定可能引起债务和杠杆的同时增加,进而增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最终经济陷入到了去杠杆化的长周期中。明斯基时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投资者承担大量ฒ的债务,同时拥有持续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第二阶段,尽管投资者仅能支付利息费用,然而他们仍然能够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张;第三阶段,只有金融资产价格的风险爆发能够补偿债务,这也被称为庞氏骗局。明斯基通过揭示经济从稳定到危机的运动规律而闻名。为了迎合监管需求,传统商业银行采取了以下方法:在金融衍生品市场购买信用风险对冲工具,比如CDS;继续发行那些流动性弱但稳定的现金流; 将结构性投资工具发展转化为信用风险,并且取得大量的投资收益,这些工具是基于多种流动性、风险和盈利能力共同设计出来的。在这种高风险的业务中,影子银行仍没有被监管机构监管,也没有被强制性地设置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各种风险。在影子银行系统中的信用委托链持续扩张和延伸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成为金融模型的假设,信用链的崩溃ง也将波及影子银行。

三、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

影子银行起源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影子银行也具备上述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但也具备一些特有的特征,这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金融系统和其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影子银行和其运行模式也存在差异。中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主要基于衍生品、证券化和再证券化工具,其产品主要是银行信贷的信用创造。然而,中国的大部分影子银行局限于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领域,通过在机构形式上的改变,传统的银行融资转变为直接的民间借贷,比如股权融资。

第二,以影子银行的规模来看,美国的影子银行已经成为主要的信用创造者,并且深刻地改变了金融结构和金融运作模式。中国的影子银行起步较晚,早期的非标准信托和农村资金合作社已经拥有影子银行的一些特征。直到2004 年,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财富管理产品拥有一些典型的影子银行产品特点,在2005 年中国开始出现信贷资产证券化。

第三,从影子银行扮演的角色来看,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加速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改变和美国金融系统市场化进程,这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然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影子银行局限于直接融资的传统领域,影子银行仅仅是一种商业银行业务的替代。因此,影子银行有利于金融的多元化,更好地迎合了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影子银行是我国传统银行系统的有效补充。

第四,不同于美国和欧洲影子银行的创新能力和高杠杆性,过度创新和高杠杆并非是中国影子银行的特点,这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展和缺少衍生金融工具,改革和杠杆空间不大。

第五,由于美国和中国不同的环境,两国有关引起影子银行风险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在中国,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化不会成为影子银行的主要形式,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活跃在民间金融、非标准的资产证券化、私募基金和其他一些灰色监管领域。因此,民间金融的盲目发展和监管措施的缺失将成为中国影子银行的最大风险来源。

四、影子银行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 年到2014年,国内社会融资规模从28,629 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64,773 亿元人民币,增长规模巨大,与此同时,银行的存贷比从2001 年的64.9%仅增加到2015 年的67.24%。这表明银行信贷不能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同时也间接看出影子银行的扩张规模不容小觑,但是在影子银行领域仍有许多参与者,包括信用公司、私募股权基金、小贷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典当公司和其他的投资金融机构。以上机构并没有被严格的监管,因此统计这些影子银行的规模具有相当的难度。随着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其对于金融系统的影响将变得越来越大。

总之,影子银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的改革产物,它有效促进了金融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然而,影子银行在关于宏观调控机制及其有效性的影响方面,威胁着金融安全。首先,在金融市场,以满足金融资产和金融产品的需求,影子银行创造出信用产品,进一步地促成了资产的价格,最后形成资产泡沫、降低了资产质量;其次,影子银行的活跃也会加速全社会的资金流动速度,从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调节。另外,影子银行体系内各种金融资产的创新是为了规避监管和暴利产品的追求,它的价格会影响官方的利率,并对实施的政策意图造成有害干扰;最后,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将会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错配,破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五、小结及建议

尽管我国影子银行的实际规模难以确定,监管措施和监管体系缺失,但是影子银行在近几年来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不容否认。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规模也引发了极大的关切,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影子银行也表现出不同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特征。我国影子银行是在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和监管体系缺失的环境中产生的,同时我国影子银行并没有过度改革和高杠杆的特征。

根据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特征,本文给出了几点关于避免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建议:

监管机构应该制定影子银行股权资本比例来降低风险;

银行类似信托计划和金融产品的资产负债表外活动通常是以股票回购和银行资产的担保为支撑,但不能转移或规避预期风险,相反,这会增加风险的混乱性和隐蔽性。监管当局应该加强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控制金融风险的消极影响;

影子银行应该被纳入到监管体系,其行业经营数据也要定期公布;

构建合法合规的平台系统来支持影子银行,完善投资银行行为规范,修改有关金融产品的法律和法规来改善金融环境。

总之,影子银行的存在有其积极的一面,影子银行推动了金融发展的改革,然而,信用的过度扩张和非常规的发展将会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因此,完善相关法规和规范监管,以保证我国影子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