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冲突

时间:2024-09-20 16:33:3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交际方式。除了语言交际外,非语言交际在实际的交际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功能出发,讲述了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语冲突、空间冲突、时间冲突。倡议大家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弄清楚不同的文化群体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不同意义,做到“听其言而知其行”,又要“观其行而知其言”。对对方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以防止和消除非语言交际的冲突与障碍,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冲突

导论

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形式相互结合来完成的。梅拉宾1971年提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占93%;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提出,65%的交际活动是通过非语言方式完成的。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人类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需要注意非语言交际的使用。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所谓非语言交际,是指文字语言交际行为以外的一切表现形式,是交际者通过使用自身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过程。

2.非语言交际的功能

非语言交际除了传递感情之外,主要有5个方面的主要功能:重复、代替、加强语气、自相矛盾和控制行为。

重复:我们可以用非语言方式重复我们口头表达的意思。比如说,如果有人问你最近的超市在哪里,你可以告诉他超市在南边,同时你用手指着南边来重复你刚才说的话。

代替:我们可以用非语言交际来代替语言交际。比如面对一场精彩的摇滚演出,你可以不用扯着喉咙喝彩,而是充满敬意地静静地坐在那里欣赏。那么你的表情就会自然而然地传递出:你很欣赏这场演出。

加强语气:非语言交际可以加强用语言交际所表达的感情。比如我们对客人说,很高兴见到你,同时我们跟对方有力地握手,就可以让客人感受到你真的很欢迎他的到来。

自相矛盾:非语言交际所传递的信息经常跟语言表达的信息自相矛盾。比如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的朋友会问你感觉怎么样,你一般会无精打采地说“我很好”。这个时候,你的朋友实际上感觉你并不是太好,而你却说“我很好”。

控制行为:我们用非语言交际告诉对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父母用严厉的眼神交流制止正在淘气的孩子做某些危险的动作;老师通过拍手要求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听他讲话。

3.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冲突

美国学者霍尔1984年提出,文化层面的交流一般都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方式来实现的,因为模仿和观察是学习本国文化的两种主要途径。非语言交际是一个微妙的但是同时又是无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太清楚我们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因此,掌握其他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决定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的规则却受制于文化的变化。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就不同,交际行为就会有诸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 研究非语言交际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最为现实的意义是要解决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这些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包括体态语冲突、空间冲突、时间冲突等。

3.1体态语冲突

体态语是研究身体运动与人类交际活动的学科,也称身体语言,最早是由Birdwhistili在他的专著《体语学导论》中提出的,它指人们在实际中有意或无意使用的姿势和动作。包括面部表情、眼神交流、手势、身体接触等等。

3.1.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非语言交际方式。中国人总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就写在他自己的脸上。在交际中,我们通常从其他人的面部表情观察并推测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指出通过面部表情我们可以轻易地感觉到六种基本的感情:吃惊、恐惧、生气、厌恶、幸福和悲伤。

在跨文化交际中,相同的面部表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思。比如说,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微笑就是快乐的意思。但是在日本,微笑并不仅仅表示快乐,它也是避免尴尬和不快的一种方法。比如说,不管情况时多么的令人悲伤,日本人总是对着客人微笑。即使是在朋友们赶来见她的即将离世的丈夫最后一面的时候,这个妻子也会对朋友们微笑。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能准确把握面部表情的确切含义,就能够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1.2眼神交流

莎士比亚说:“your lips tell me no, but there is yes, yes in your eyes.”这句话相当准确地描述了人类交际中眼神交流的作用。眼神交流,不仅能给对方传递信息、反应交流双方的性格特征,而且也能流露出我们在想写什么。心理语言学方面的治疗师相信,当我们的眼睛向上、向左移动时,我们是正在回忆一些我们以前见过的东西。同时当我们的眼睛向上、向右移动时,我们是在想象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事情。Argyle认为,紧ฎ盯不远处的一个人看可能是想邀请那个人讲话,然后被盯的这个人也回盯第一个人,就意为着他接受了这个人的邀请。另外眼神交流在朋友们之间普遍一些。讲话时一直在试图进行眼神交流的人看起来更真诚一些。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规则可能是不 ϡ一样的。比如,在北美,一บ个男人紧盯一个女人是很不礼貌的;但是意大利男人如果一直紧盯一个意ข大利女人,这个女人并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在中东,尤其是阿拉伯地区,人们认为在交际中,紧盯着一个人,显示了对这个人的尊重。因此正确地运用眼神交流是决定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3.1.3 手势

手势语是指在日常的交际中我们所使用的,用手部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意思的一种ϟ方法。不同的文化环境,手势语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用拇指和食指做成环形,在北美意思是可以;在日本意思是钱;但是在法国人们就认为是零;而在马耳他人们眼里,却是邀请某人跟自己同性恋。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弄清合作伙伴国家的手势语所代表的含义,这样才能促进跨文化交流顺利有效地进行。 3.1.4 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主要指碰触、拥抱、接吻等等。不同的国家,接触习惯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中国,身体接触比较频繁;而在英国,人们一般不怎么进行身体接触,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对方,一定要道歉。而在中国,如果是商务性的活动,一般只是握手。但是在泰国,如果合作很顺利的情况下,分别时,如果是同性,泰国人不但会给你拥抱,而且会很深情地在你的左脸和右脸上亲吻。这些身体接触,对于中国人来说就会很不习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谨慎对待、深入了解合作方的身体接触习惯,避免尴尬的产生。

3.2 空间冲突

空间学是研究在交际中人类如何使用空间的科学。根据美国霍尔的交际距离说,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交际距离分为四种情况: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亲密距离为45厘米以内,表示交际双方的关系非常亲密,包括拥抱、接吻等等;个人距离为45厘米-80厘米,一般是指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社交距离为1.3-3米,一般是工作场合的熟人和陌生人;公共距离为3米及视力可达到的范围,一般是指进行演讲的场合。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背景、性别、关系、话题,会有着不同的交际距离。比如,以一臂长短的距离来衡量,北美人感觉很舒服,拉丁美洲的人却还想再走近一点,而日本人和中国人却觉得这个距离太近了。距离差异常常会导致交际中的误解的产生,比如说北美人和阿拉伯人做生意,北美人会觉得阿拉伯人侵犯了他们的私人领地,而阿拉伯人却在抱怨北美人在交际中态度过于冷淡。因此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来选择不同的交际距离进行交际,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3.3 时间冲突

时间学是研究我们在交际中如何使用时间的学科。为了知道确切的文化背景下的确切的时间概念,Kluckhohoi&Strodbeck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

以过去时间为导向的文化群体比较注重传统和历史。这种类型的群体在制定商业计划时会有惯例为标杆,不鼓励改革创新,如果必须要改变,他们就会依据过去的经验教训来做调整。中国是典型的以史为鉴的国家。阿拉伯也是如此,任何想要改变的人就会被大家认为是冒犯穆斯林的人。

以现在时间为导向的群体只把当前的时间作为考量标准,比如说珍惜当下。他们提倡享受当下,不必担心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巴哈马的公交车时间表就是以现在时间为考量依据的,公交车司机可以自行决定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他们也可以在任何他们想停车的时间停车。如果司机觉得饿了,他可能就直接回家吃饭了。

而以将来时间为导向的群体为了实现目标会强调计划性这一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他们提倡改革和创新。Adler称,美国属于以现在和将来时间为导向的国家。美国商人可能会有一个5年或者10年计划,但是他们在考察员工工作表现的时候,却是以月或者周为衡量周期的。一个员工有可能因拙劣的表现在周末被开除;而日本人是以将来为时间导向的国家,所以他们的雇佣体系一般表现为终生雇佣制。

结论

随着中国跟世界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联系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在重视语言交际的同时,也要重视非语言交际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方式跟我们是一致的,什么情况下跟我们是不一致的。在跟不同地区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一定要提前弄清楚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弄清楚他们的非语言交际方式都代表什么样的含义,做到“听其言而知其行”,又要“观其行而知其言”。对对方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以防止和消除非语言交际的冲突与障碍,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M]. New York:Anchor Books,195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郭明晨.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3, 96.

[4]许玉, 黄骅, 钱辉等.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与非语言交际[J].学问,2009.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