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手工”新时代

时间:2024-12-26 13:14: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当“手工制作”、“纯手工”字样无意的闯入你的视线时,当商场上又悄悄的被手工制品占据高位时,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作休闲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已经进入了“手工”新的时代?而何为“手工”新时代、手工在怎样的背景下迈入了“新”的时代、手工新时代又如何诠释文化自觉理念、手工迈入新时代的意义如何等等,是本文亟欲探讨之话题。

关键词:手工新时代;文化自觉;文化自在

一、“手工”新时代

(一)何为“手工”新时代

手工意指非机器设备批量的工业化生产,而是由人工制作为主导的生产,包括生产制作生活用品、生产用品、艺术装饰品等;而手工新时代在内容上意指在当下际遇中,手工生产已经剥离了过去以生产生活需要为基本诉求的旨归,日渐显现出手工制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心灵的涤荡与回归。手工制作、手工生产早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途径了,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和参与,从都市白领至乡间阿婆,手工――成为她们工作业余的休闲,亦或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的手段,而为生计的必须参与式在当下已成为鲜见。分布规律上体现为旅游地市场为表现典型、民族地区参与广泛以及都市地区普及。在在此种背景下不得不说“手工”已经迈入了的全“新”的时代。因此,新时代的“手工”是指人们不以生存为目的而是以精神享受为旨☃归的手工生产制作,包括手工制品和手工制作过程,而不意指手工的外延产业。

(二)“手工”迈入“新”时代的背景

经济发展为根本。近年来,经济的极大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生活必须品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人们不必过分依赖于“手”去博取美好生活,精神生活需求日益被解放出来,使全民进入“消费时代”。消费奢侈品、消费工艺品、消费美食等等,为“手工”提供了展新的存在空间。

人性的自由回归。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人不再像过去一样被工业化时代的机器、流水线绑架,又逐步的回到本真的自我状态。手工制品除了其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之外,手工制作的专注过程也更多的体现出人们心灵的净化与回归。手工制作过程漫长,人们也只有在茶余饭饱之后才会主动的参与到到这种精雕细琢、费力耗时的工程中来,从而让自已在这种过程中找寻和体味自由的人性。脱离实用目的性的新时代手工,其制作过程不仅可以造成愉悦的审美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本身就构成了手工制作的一项重要目标。“超功利的无虑操作过程,使主体可以松释心灵世界并与技术客体融为一体”。①这一切都表明新时代手工爆发的内核因素。

消费习惯的转向。在中国经济腾飞之初,各种炫耀性消费充斥着整个消费市场,“手工”便成了“落后”、“土气”、“低品质”的代名词。然而,当下经济发展至人们不再过分狂热的追求物质文明,而开始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性自由时,“慢生活”这个时髦的词语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生活理念,人们逐渐厌倦了由工厂流水线生产出的毫无差别和特色的产品。而手工制品因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成品每个也不完全相同并且凝聚了制作者的创意和灵感,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受到追求个性崇尚自然的现代人喜爱。因此个性化独特化的消费转向使的“手工”制品又恢复了活力,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

二、文化自觉视角下的“手工”新时代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在当时一度成为“明星词汇”,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费孝通先生曾这样理解“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ส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②因此,文化自觉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文化的认同。首先对自身文化认同是文化自觉的起点,从而才会产生对 “本我”文化的“自知之明”。第二,文化的调适。认清自我文化的同时主动观照“他者”的文化,并对自已文化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清醒的反思,在二者交融碰撞中积极适应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便是费孝通先生面对文化“复归”与“西化”、“他化”的辩证态度。第三,文化的创新。文化是流变的,唯有创新才能使文化“动”起来,实现文化的发展,这是文化自觉的高级主动形态。

(二)由文化自在向文化自觉转变的“手工”新时代特征

关于文化的自在性与文化自觉性也有不少学者对其作出论述,如学者刘建华、李福纯在《民族文化自在性与自觉性的均衡》一文中对二者的内涵与作用进行了论述;李艳在《文化自觉的三重释义》中单独对“文化自觉的自在性和自为性”做了辩证的论述;邓素文的文章《从自在的文化到自觉的文ข化――高校教师文化批判与重塑》开篇便对“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做了二元对立的论述。综合起来,二者的涵义大致可以概括为:自在文化指由习俗、经验、常识、传统以及天然情感等自在的文化因素③所组成的自在的文化存在方式与所构成的总体文化形态,具有客观性;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有意的建构人的存在方式或价值取向而形成的文化样式,具有人为性。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最为显著的是,自在文化表现为重复实践、弱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而自觉文化表现为强烈的人为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明显的倾向。二者虽然是源与流、根与树的关系,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人们能够更加“自如”的把握自我、把握自我生存的社会,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有意转变便成为必然存在。因此“手工”在这种“必然”的裹挟下便显现出以前所未有的特征:

理性化。由于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步大众化,人们开始不再盲从所谓的“西文先进文化”,“落后的手工”也不再落后, 人们开始自觉自信的对待与自已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手工。过去被认为“很土”的东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是自觉自发的方式进入,这种“手工”复兴方式既不过于盲目,又不过于“谦卑 ”,新时代的“手工”呈现出理性化特征。 艺术化。文化自在时代,手工制作基本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表现出极大的实用性特点。而文化自觉时代,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已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题了,对精神生活的自觉追求开始凸显。手工制作再也不是为了“讨生❤活”,而是“讨情趣”,在手工制品中加入自已的创意和设计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自我个性的渠道了。因此手工制品便逐渐的脱离了原有的实用功能而转向了艺术审美功能阶段。

产业化。理性化的铺垫、艺术化的导向,使“手工”进入了产业化形态。手工制品已做为商品大量出售、手工制作过程已为体验经济提供题裁、“纯手工”字样已被商家当做“品牌”包装……诸如此类的现像,在各大旅游市场最为普遍,“手工”产业化与旅游市场繁荣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伴生关系。“手工”已进入了全新的产业化时代。

(三)文化自觉视野下手工跨入“新”时代的意义

文化自觉要求要对自我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以开阔的心胸对待“他者”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自觉的发展创新“我者”的文化,最终达到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局面,“手工”在这种的文化自觉的新时代里意义更加非凡。

“各美其美”激发人们尽可能的发扬本土文化,使优秀的手工文化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宏扬;“美人之美”告诉人们要积极的向“他者”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手工制作的技艺和丰富手工制品的样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相互交融中,人人参与到“手工”的制作与消费当中,共享新时代的手工文化,净化人们的身心灵,同时也在“手工”互动碰撞的过程中,实现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他民族的文化认可,促进和谐局面的建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