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康教结合中音乐教育的运用

时间:2025-01-13 21:25: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音乐教育在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跨越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被特殊儿童感知,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重要钥匙,ซ并作为媒介,起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或康复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音乐课需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在教学实践中,律动唱游课和综合主题课两种课程教学方式不同,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也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音乐教育;康教结合

音乐是一种抒发、表达、寄托情感的艺术,它跨越了语言、智力、行为的障碍,密切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活。在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能被特殊儿童所感知,成为打开他们心扉的一把钥匙。目前音乐特殊教育的对象普遍是自身存在某种生理或心理缺陷的特殊儿童,如:智障、听障、视障、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大多伴随智力发育迟缓,从而导致其在理解力和执行力上要比普通儿童更弱,而普通音乐教育模式,在很多地方与特殊儿童的发展并不相适应,难以有效开展教学及促使特殊儿童达到提高音乐修养和开发音乐才能的目的。音乐特殊教育模式不同,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媒介,以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或康复为目的,通过教学干预发挥补偿与矫正的作用。从音乐的功能来说,音乐本身具有引导人情绪的作用,能调动人体的良好能动反应,强化感官协调统合,使人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音乐特殊教育干预,能极大激发特殊儿童的潜能,达到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特殊儿童本身在接受教育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音乐课的开展在教材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上,均需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接受性,以提高特殊儿童的参与程度。

一、律动唱游课

律动唱游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技能的课程,它通过活泼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音乐,可以起到协调身心发展,促进缺陷获得补偿的作用。律动唱游课适合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这基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且特殊儿童受智力影响,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大脑神经存在惰性,心理上缺乏期待,其感知积极性不强,知觉速度缓慢,接受能力弱,对普通的讲授课、欣赏课很容易感到枯燥和压力。律动唱游是动态教学,肢体律动简单,用拍手、跺脚、走、跑、跳、造型姿态等进行音乐表达,是培养学生乐感和训练肢体感官协调的极佳方式。且儿童的能动认知很多是在动作中发生的,并产生于活动操作。律动唱游课可以利用人体对音乐的节奏本能,有效缓解大脑神经的抑制状态,使人获得欢乐情绪,并在积极的动手、动口、动脑和音乐实践中,获得全身肢体感官的发展。律动唱游课开展的约束性较小,灵活性强,在促进特殊儿童康复补偿上适用性更加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正确的社会行为和情绪行为特殊儿童受认知、行为、沟通方面的影响,在习得正确社会行为方面普遍存在困难,并伴有特殊情绪行为,如哭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不守秩序、随意活动等。而律动唱游本身是一种快乐的音乐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良的情绪行为通常会有明显的减少或消失,通过教师的良好引导,增加一些分享、合作、遵守秩序、礼貌行为等活动体验,可以很好的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利用“问候歌”,学生可以认识其他人的名字,习得正确的问候行为,学会等待和遵守秩序,这过程带来的愉悦感会使特殊儿童更愿意去参与配合,自我情绪也在不断改变,这就潜移默化形成一种强化行为,让他控逐渐变成自控,让学生从注重ϟ自我转为注重他人行为及整体活动,从而增强正确社会行为能力。

(二)协调肢体运动技能律动唱游通过利用节奏因素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结构和动机,学生在简单的走、跑、跳、停、摆动、点头、舒展中,练习到精细和粗大肌肉的运动技能,对环境的积极反应,也增强了身体的自我意识,其平衡感、空间感、方向感、偏侧感、敏捷性等都得到了锻炼,使自身的肢体运动更加协调。

(三)培养沟通交流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低下是特殊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音乐本身与语言存着在较紧密的联系,利用节奏、速度、音高、力度、旋律、歌词等都能帮助语言进行表达,通过听、说、唱,可以很好的矫正语言方面的障碍,而音乐指令(包括手势、声势)的接收与反馈则大大增强了理解信息和接受指导的能力,从而促进了非语言沟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轻中度的语言障碍儿童可以发展语言沟通能力,而重度语言障碍儿童则可以增强其非语言沟通的能力。

二、综合主题课

音乐综合主题课,是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把音乐的思想教育、美学教育、音乐欣赏等与生活中的知识教育、技能技巧训练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较差,他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生存教育,而不是文化教育。音乐综合主题课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以音乐学科知识为主线,辅以其它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在音乐中习得更多社会常识、生活技能,增强他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生活适应、社会适应✯能力。音乐综合课适应有一定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学生,其教学过程经常会涉及到文化知识的理解、姐妹艺术学科的融合、常识基础及劳动技能的操作等等,学科交叉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既然是以生存教育为目标的综合主题课教学,那么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通常以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经验为素材,从日常生活上来入手。考虑到特殊儿童理解能力较差、记忆容量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生理特点,每节课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接受量不宜太多,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并按一定的接受梯度形成一个个合理且容易掌握的主题,每个主题之间即要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并遵循小步子与循环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感知速度。音乐综合课是极具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如:可以将音乐用绘画、场景、联想、表演等形式进行表现,编唱朗朗上口的歌谣引导学生进行技能操作,运用折纸、手工制作拓展生活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情景,刺激他们的感官体验等等。音乐综合课融合了其他学科的教育,意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补偿缺陷,作为媒介作用的音乐,可以更好的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把学习的愉悦性与知识的实践性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的多种感知协同能力,学习了生活技能,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都得到培养和提升。不管是律动唱游课还是音乐综合课,都是希望利用音乐来帮助特殊儿童矫正身心缺陷,培养他们的情感,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音乐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既有教育的意义又有康复补偿的作用,然而我们并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也不能将彼此孤立,因为二者在许多方面是互相交叉渗透的,它们同时存在,但又有着不同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正确的认识到二者的意义并将其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挖掘特殊儿童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丹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意义探寻——以视觉障碍儿童为例[J].科教文汇,2009(03).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2月.

[3]孙韵.孤独症儿童音乐教学方法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4]滕飞.浅论智障儿童的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7.

[5]连赟.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

[6]王雪峰.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的反思[J].北方音乐,2011年12期.

[7]连赟.论特殊音乐教学法的缺失及对策[J].艺术百家,2011年S2期.

[8]谢燮.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作者:吴小茵单位:广州市社会福利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