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影视对古典名著的改编

时间:2024-12-26 01:47: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影视等艺术门类从来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而共同发展的。其中,古典诗、词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直接产物;古典戏曲是文学与艺术诸门类融合后出现的综合艺术;而古典小说的形成与传播,因其文体文备众体,既体现了文学、艺术之间的交互发展,又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再创作的重要基础: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题材母题和丰厚的精神主题。

现代影视正是看中了古典文学名著蕴含的经典价值,自产生至今,对其不断地吸收、借鉴和发挥,改编并创作出大量的经典影视剧作品。如1966年越剧电影《红楼梦》、1987年香港电影《倩女幽魂》、1995年前后香港喜剧片《大话西游》等都是电影史上的奇迹,在当时乃至后来很长时间都被奉为是同类题材的经典之作。而改编自名著的经典电视剧则有央视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等。但其中亦不乏背离原著的糟粕之作,尤其是近年来,影视界对古典题材的改编虽热度不减,但整体创作却朝着戏说、神剧、雷剧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回顾现代影视对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过程中,归纳其呈现出的不同特征,深入思考古典文学名著与影视的密切关系,以期探索出未来影视剧改编的新路和大致趋势。因中国电影和电视出现时间、发展程度、产生影响等均有差别,故在分析时将区别论述。

古典名著在现代的改编,电影先于电视,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出现了三次改编热潮:第一,1949年以前,以上海、香港为中心,《红楼梦》、《聊斋志异》、《西游记》等作品多次屡屡被搬上银幕,数量不下数十部。这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注重对原著故事性的把握,而缺乏对其神韵、内涵的再现。第二,1950年至1980年,以香港、台湾为中心,掀起电影改编的高潮。以《红楼梦》为例,✘这一阶段共出现了20余部改编电影、戏曲电影。改编电影的数量众多,其水平自然参差不齐,但总体来说,多数作品只是借用原著中的人名和背景,故事则讲述的是当时的社会时事。其中更有少数作品为了迎合市场和部分观众的口味,过分张扬原著中对于爱情和两性关系的描写,如备受诟病的香港电影《红楼春上春》。第三,1980年至今,随着电影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中国大陆为核心,兼及香港、台湾及日本等地,电影改编、翻拍热潮空前高涨。这一阶段不仅改编地域大为扩大,而且电影改编的对象也从《红楼梦》等少数几部扩展到大量的古典名著,唐传奇、元杂剧、明清章回小说、三言二拍等名篇佳作都步入了现代电影编剧、导演的眼帘,从而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电影佳作。而且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改编趋势愈演愈烈。众多改编电影中既有忠实原著的佳片,也有对于原著的另类解读,反映了新时代人们思想文化、审美心理的多元性。

晚于电影产生的中国电视剧,在其五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古典名著的热衷也是孜孜以求。梳理其改编史亦呈现出三大阶段:1980年以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香港、台湾电视和电视剧,对古典题材稍有涉及,如百集电视剧《红楼梦》。1980年到2000年前后,改编类电视剧进入发展黄金期,尤其是中国内地掀起了电视改编古典名著的第一次高潮。从80年代的《西游记》、《红楼梦》,再到90年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作品的改编基本忠于原著,在当时乃至今日都受到多数观众的一致好评。2000年至今,电视人对改编古典名著的再创作热情依然持续,从而掀起了新一轮改编的高潮。如《聊斋志异》在这一阶段就诞生了5部改编风格不尽相同的电视剧。在改编名著的同时,随着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电视剧又出现了翻拍高峰。李少红执导《红楼梦》、吴子牛重拍《水浒传》、高希希接棒《三国演义》、张纪中瞄准《西游记》,这些作品于2008年先后播出。但观众对于此次的创作却热情不高,演员选择及表演、人物造型、情节设置等方面都在一段时期内引起人们的热议,其中批评要多于褒扬。

现代影视剧之所以钟情于古典名著的改编,究其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古典名著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名著二字,已表明该作品在传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评价,已经过了历史和众人的筛选,因此,对古典名著的改编和拍摄,容易激起观众的观赏和讨论热情,容易营造未播先热的舆论氛围。古典名著所包含的故事模式基本符合影视剧的剧本构成。突出的人物塑造、集中的矛盾冲突、成熟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社会背景,这些都成为现代影视剧本可以直接借鉴的成品。这相对于自我原创尤其是创作符合古代历史文化背景的宏大巨制来说,无疑是一种讨巧的尝试。况且,这也符合目前市场对于效率过分追求的趋势,影视剧的投资方和创作团队都希望能达到短频快的效果。今天的创作环境下,已很难想象一个团队还能花费几年或十几年只拍一部作品的状况。

典文学名著因为自身的诸多优势为现代影视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相应的,现代影视剧不断出现的改编热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生于古代中国的文学名著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普及。就四大名著来说,据不完全统计,自建国以来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版本达到数百种之多,而最畅销版本的总印量已达千万册。如人民文学版的《三国演义》,截止2007年11月30日就已出版达到741万册。此外自上世纪50年代初尤其是1985年至今,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岳麓书社等多家知名出版单位,先后出版了众多适合不同审美层次的名著版本:连环画、插图本、校评本、漫画本、注音本、缩减本这固然与出版名著不仅不用交付版税和稿酬且还能获取巨额利润相关联,但前提之一是这是由影视剧的热播而带来的观众、读者的阅读热情所带动的。

回顾影视剧对古典名著改编的过往,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更长的时间里,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态势还将持续,甚至在未来某个时段还会掀起新的高潮。但改编类影视剧作要在现有成就基础上再出精品、经典,至少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首要问题,如何在现代文化产业环境下重塑古典名著。产业化是文学、文化在市场环境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未来影视剧的产业化如何扭转目前过分看重票房、收视率而忽视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的现状,如何重现古典名著在新环境下更大范围内的有效传播这些问题ฌ的解决都在于社会资本持有者和影视创作者要始终意识到作为公众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感,努力发掘古典名著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引导受众接受精神的正能量提升。

其次,古典名著研究者如何转变观念并探索古典名著传播的新途径。影视剧对古典名著的改编和借鉴,这是古典名著在现代传播的方式之一。研究者应走出书斋和单一故事文本,在肯定、接受这种创作方式的同时,在相应的理论领域加以合适的引导,给社会大众营造正确、ฃ浓郁的文化氛围。

总之,影视剧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是搭建文学在其他艺术形式间传播的桥梁,在很大范围内促进了古典文学、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国人的精神生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