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没有贵族?
在土豪与权贵层出不穷的当下中国❥,许多人呼唤着✘贵族和他们代表的“贵族精神”。放眼全球,保留皇室的英国尚有封爵传统,法国则主要是从大革命之前一直延续下来的贵族家庭,二战后取消华族制度的日本也仍有武家末裔传承。
可是中国,近世中国有过贵族吗?有人认定这个阶层千年之前就已消亡,也有人打捞着史海钩沉,试图找出那些或明或暗的身影。
唯血统论
贵族阶层是否存在,关键在于当时社会对于血统与出身的态度。
毋庸置疑,古代中国曾有贵族阶层。春秋战国时代里的某某公、某某侯、某某伯,直至某某君,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都是贵族。他们有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有着宁死不辱的荣誉感,有着“礼、乐、射、御、书、数”等技艺要求,纵然未必是精英,却从出身上就被人高看一眼。
例如孔子,殷商王室后裔,祖上是死于国难的宋国大司马孔父嘉。他17岁那年,虽然家境贫寒,尚无官职,却被鲁国高官孟子评价道:我听说圣人的后代即便不做国君执政,也一定会有德才显达的人出现,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年少好礼,他不就是所谓的德才显达的人吗?
然而彼时的贵族阶层是脆弱的。同是封(土)建(国)制度,后世的欧洲贵族靠领地与财产立身,先秦的中国贵族靠的却是接近中央权力。昔日孟尝君的父亲田婴受封齐国薛地,想要筑造大城,却被家臣提醒不要发展私家势力:如果您能长久得到齐国的庇护,何需兴建薛城?如果您失去齐国的亲信,纵然薛城高可接天,又有什么用呢?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族的辉煌时代终结于秦皇汉武的强力中央集权,六国后裔或被杀戮或遭流放,汉初功臣也或遭清算或被除爵。毕竟,专制的帝王需要的是奴仆,需要的是“如臂使指,莫不制从”,奴仆或指头太大了✯,未免不好操纵。
贵族们的第二个辉煌时代始于汉末,兴于魏晋,门阀制度带来了累世公卿的局面。东汉时期选士,先看族姓阀阅,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常常能获得优先。魏文帝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将士人品定之权交付在政府的中正手里,本意是改变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物、影响选举的局面,却仍然阻止不了中正评定时看重家世背景的情况。所谓“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由此而来。
当然,士族的兴盛并不仅仅因为掌握了人脉,也在于垄断了文化资源。当时书籍仍属稀缺之物,较之平民百姓,藏书丰富的世家之中自然容易诞生人才。东汉末年,中原世族颍阴荀氏,一门八子俱有令名,人称“荀氏八龙”;江东世族吴郡陆氏,从陆逊到陆抗,再到陆机、陆云,也是人才辈出。到了晋代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不仅仅把持了一时朝政,也留下了千古文名。
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唐宋之后的印刷术,结束了世族对教育和选拔制度的控制。于是在唐朝最为尊贵“五姓七望”之后,再也见不到长久繁盛的贵族世家,阶层流动日益频繁,唯血统论逐渐失势……
那是中国最后的贵族,后人这样说。
教化代替血统
“平等与民主是现代性不可扭转的大趋势,复辟贵族制无疑是一条死路,出路在于如何在平民社会之中发掘贵族的自由传统,在没有贵族的☒时代重建贵族精神。”华东师大教授许纪霖如此说道。诚然,近代以来,教化开始取代血统,成为贵族的标志,欧洲如此,中国亦然。
当我们将视线转移到清代以来的文化领域,就会发现,那些熟悉而响亮的名字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贵族,不再因家财万贯或是权势熏天而为人熟知,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以文化成就垂名。
世家身份,对于这些文化名家而言,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心底的自豪感,和对己身的更高要求。
在谢晋导演位于绍兴上虞的故居里,留有多块写着“东山谢氏”的牌匾,其中一块为余秋雨所题。据余氏回忆,直到谢晋请他题字,自己才将“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系起来”。那是谢安、谢灵运的谢氏,那是“东山再起”“旧时王谢”的谢氏。老导演不常谈及出身,但他内心却一直以此为荣,还曾到东山登山祭祖。
类似的,作家金庸(本名查良镛)出身海宁查氏,民国教育家查良钊、诗人穆旦(查良铮)都是他族兄。海宁查氏兴盛于康熙时期,号称“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却在雍正朝经受文字狱的重创,幸而未遭灭门,到乾隆时期又逐渐恢复,一直延续至今。金庸在其武侠作品中多次提到海宁与查家先祖,甚至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选作《鹿鼎记》通篇的回目名称,心中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可见一斑。
除了上述这些家族,还有新会梁氏(梁启超、梁思成),义宁陈氏(陈宝箴、陈寅恪),德清俞氏(俞樾、俞平伯、俞正声),无锡钱氏(钱玄同、钱三强、钱穆、钱伟长、钱基博、钱钟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家族数百年的时光沉淀。单看查氏一家,就有澹远堂、双遂堂、查浦书屋、得树楼等多座家族图书馆,金庸曾说:“家中藏书很多,幼时虽然看不懂,但找书很方便。”
写到这里,很难说本人毫无欣羡之意,但更多的,还是望着这些名字时,心中升起的一股文化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