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激烈,学生在大学阶段迫切需要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综合能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目前许多高职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能力偏低,尚未具备适应社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心态,对于今后个人的人生目标没有定位,今后的职业发展如何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应以对学生今后的人生目标指导为切入点,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避免在入行过程中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
(一)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ก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加强与行业的衔接,缩短职业适应期,综合能力培养应建立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行业、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设计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ฟ双轮驱动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有效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职业适应期。
(三)加强高职教育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生及行业需求,更加客观科学地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合理安排在校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增强学习效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实现大学生的成功就业与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可以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择业观,正确定位。
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于实用主义,重功利讲实惠,缺乏长远打算、远大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没有强大的动力。缺乏奉献精神,在优越的环境下养成了只讲索取、不懂懂奉献的习惯,导致敬业精神匮乏、社会诚信形象不佳。缺乏正确开展社会交往的能力,有的学生自私心强,唯我独尊,性格孤僻,自制能力差,不善于交往,缺乏宽容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被动应付现象突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学校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是人才培养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无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然后采用生动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以有利于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注重多讲多练,培养自主能力。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堂上,教师应精讲,让学生多练;课后,让学生围绕案例和现实问题加以复习。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也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注重互动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采取多种互动方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操作能力。高职教育应加强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บ有较多的动手机会,以切实培养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此,高职教育教师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指导,展示教学成果;搞好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注重更新观念,培养创新能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高职教师应更新观念,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从事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应给学生提供创业成功的学生榜样,受到成功学生良好品质的潜移默化影响,从而激发他们创业的心理需求;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来教授学生一些创新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注重多种形式,培养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等。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交往指导,使学生掌握交往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参与学生管理、各种竞赛活动、勤工俭学、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使理论知识和交往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