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手段促进小组建设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情况来看,可谓喜忧参半,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科课堂教学的问题,还涉及到组员合作的模式、日常的分工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德育教育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对学生进行适度宽容,这三个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笔者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其能力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与他人和集体被列为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对中小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中,学生的集体意识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呢?笔者在实践中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一些经典案例来启发学生对集体意识的感性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笔者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集体意识的案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源于多个国家的事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都阐释了集体意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案例,使他们对集体意识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第二阶段,通过身边的具体实例来深化学生对集体意识的理解。集体意识不仅仅是思想观念层面的东西,它更应该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笔者通过列举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使学生对集体意识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能够转化为自觉行动。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他人或集体的矛盾。学生们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小矛盾、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特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随着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频繁,往往会发生思想观念上的碰撞。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集体意识ต的提高。
二、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
温馨的班级氛围,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它就像一个家庭,可以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温暖和快乐,这为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笔者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促进了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
第一,为困难家庭的学生募捐,引导学生开展互助行动。在开学之初,笔者了解到班上有两位同学的家庭条件不好。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笔者就组织学生把班级的废旧报纸等杂物收集起来,并动员学生把家中一些废品带回学校,将这些废品变卖之后的钱用于资助这两位困难学生。同时笔者还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为这两位困难学生争取得到富裕家庭力所能及的资助。通过这一系列行动,困难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学生们体验到了互助互爱,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第二,怀念远去的同学,珍惜同学友谊。笔者所带班级中的某学生突发病离世后,我班的全体师生自发开展了募捐活动。离世学生家长非常感激学校的这种做法,将这笔慰问金用于购买书籍放到班级上供学生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受到深深的感染,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成为班级中的一种强烈氛围,弥漫在学生中久久不散。学生之间的关系分外融洽,整个班级暖意融融。
第三,照顾学友,促进真诚友谊的建立。笔者所带班级中有一位女生与同班同学比较疏远,而与一些不良少年有所来往。在寒假期间其因骑摩托车外出而摔断腿,开学后依然没有康复。很多教师和学生十分关心这位同学的身体和学习状况,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嘘寒问暖,并主动为其补课。在其回校初期,很多同学轮流为其打饭、洗碗,照顾其生活起居。在此期间,这位女生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其不但回归到正常的集体生活轨道上来,而且还收获了毕生难忘的真诚友谊。
三、对学生进行适度宽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ฟ论,认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指的是个人都期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指的是个人实现理想、抱负、志向等方面的需要。初中生年龄较小,属于未成年人,其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但他们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而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各种各种的小错误,例如由于疏忽大意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喜欢在教室里吃零食,上课不注意听讲而是打瞌睡等等,这些现象司空见惯。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往往不是声色俱厉地去指责这些学生,而是对他们进行适度宽容,即使在批评学生时也要考虑其情面,尊重学生的感情;同时笔ฒ者还会深入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面对学生在教室吃零食的行为,笔者选择了宽容的态度,因为在笔者看来学生正处于生长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能量,喜欢零食也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对于零食引发的垃圾问题,笔者特意在教室设置了专用垃圾箱,要求学生严格保持教室卫生。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笔者也不是进行打击、批评,而是与其耐心的谈心,帮助其找出并克服学习中的各种障碍,鼓励其进步,尽最大可能发现其身上的优点。当然,笔者对学生的宽容并非是无原则的纵容和溺爱,而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度宽容的大环境中,学生也会深受老师的影响,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等各方面有所差别,适度宽容的态度可以使小组成员的相处更加和谐,从而提升小组同学的友谊,推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学习形式,它在国内很多中小学乃至高等学校中已经开始推行,但有不少学校的实施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它们没有充分重视德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