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信访治理体系 提升现代信访治理能力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信访治理的历史渊源,分析了当前信访问题本质、特点,明确了信访治理的目标,介绍了现代信访治理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构建现代信访治理体系,提升现代信访治理能力的有力举措,对维护信访民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访 治理 体系 能力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各利益阶层群体已经形成,社会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大量社会矛盾积压在信访时空领域,信访部门成为社会问题的汇集地,党和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与挑战。我们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形成制度化良性互动渠道,构建现代信访治理体系,提升现代信访治理能力,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好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一、我国信访治理的历史渊源
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信访制度雏形,形成了官纳言于民,民诉言于官的沟通机制,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本,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靶,西周有下访之制,宋朝设鼓司,明朝有登闻鼓院,清朝设京控之途,对于了解民情,缓和矛盾,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开明程度,但主要依靠贤能权威治理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信访治理工作主要经历了大众动员型、拨乱反正型、安定유团结型与和谐建设型历史演变。
二、当前我国信访问题本质、特点及治理目标
1.信访问题本质
当前我国信访问题本质主要是非敌对非对立性人民内部矛盾,物质利益矛盾是其主要诱因,生计问题是其主要表现,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权益,实现人与社会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建立在对党和政府基本信任基础上的。
2.信访问题特点
当前信访问题的特点表现为信访诉求原因由直接侵害向间接侵害转变,诉求目的由维护权益向谋取利益转变,时空表现具有集中化积累和突发性,信访行为过激与趋缓并存,网络信访日益成为主流。
3.信访治理目标
要在党与群众,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间构建国家与社会信访治理体系,通过解决群众困难,维护民众权益,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民众参与能力,实现社会民主,达成社会共识,促进个体发展,维护公共秩序,使社会各阶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合作互动、多方共赢的和谐社会关系。
三、现代信访治理相关基础理论
1.西方信访治理相关理论
①善治理论:着眼社会治理公共利益最大化,通过信访人参与,推进协商民主,形成政府与公民间良性互动,达成国家与社会治理最佳和谐状态。
②理性经济人假定理论:假定信访人为理性经济人,具有主体内在利益需求自我自利性,按照成本收益理性法则追求谋取利益最大化,以程序公正为保障满足信访人合理需求,实现信访人实体利益公正。
③帕累托原理:以不失去损失其他利益为条件,获取更多利益,激活存量,扩大增量,降低信访成本,提高信访收益,实现信访目标价值最大化。
④德尔菲法原理:利用专家知识智慧经验,通过匿名征求,反馈补充,集中量化等步骤进行信息交换,整合信访资源,作出评估测量,预防突发事件,减少信访矛盾问题可能造成的危害损失。
2.信访标准化质量管理理论
从信访工作整体全局出发,以信访问题解决为导向,制定系统统一标准,引入质量管理理论和体系认证,以信访法治化为基础,以质量目标为核心,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工作平台为载体,建立优质高效运转体系,整合信访资源,规范信访行为,优化信访程序,为信访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实物质需要。
3.信访心理软管理理论
社会心理心态对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用心理学方法洞察不同信访人的心理动机,判断信访人心理需求,探索心理调适和价值整合办法,强化信访人理性认知,疏导信访人情绪,使信访人树立正确的观念、态度、意志,摆脱错误的观念、态度、意志控制,以积极思维方式,获取积极主观体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有的放矢地化解信访矛盾。
4.信访预警理论
运用现代实证社会预警方法,以信访问题状况为主要指标,按照信访问题发生处置规律,通过数据处理和信息标志,对信访问题进行监测、评估、研判、预测信访行为发展趋势,预报可能引发的问题,化解原生矛盾,防范次生矛盾,提升信访预警能力,避免事态扩大,将信访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构建现代信访治理体系,提升现代信访治理能力
1.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工作路线,当前仍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坚持群众路线,尊重民心民意,维护公平正义,倡导人文关怀,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夯实党和政府的民意基础。当前脱离群众是社会信访系列问题的主要根源,应建章立制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基层调研,改进工作作风,畅通民意渠道,设立群众工作站,建立群众工作台帐和民情民意档案,发挥信访群众接待中心作用,实行群众来访第一责任人制,开通信访热线,开展视频接访,实施代理接访,实现信访问题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2.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信访机制标准化建设
从信访治理价值目标出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的精神归皈和理想人格为终极关怀,遵循信访内在逻辑机理规则,实现信访工作目标前馈,资源整合,程序规范,各项制度相互衔接有序运行。积极推进信访工作质量绩效管理标准化建设,强化责任,权责匹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信访工作机制,重点规范基层信访基础工作,健全信访沟通回应制度,搭建信访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网上受理信访常态化。同时,建立信访心理疏导机制,将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引入信访工作,发挥心理咨询功能,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引导社会心理心态。接访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提高素质,改变作风,倡导人文关怀,透知信访人行为目的本质,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信访人不良情绪,帮助信访人克服心理失衡思想误区,纠正失范行为,正确行使正当权利。并成立心理服务机构,健全心理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心理疏导室,开展信访心理教育培训,普及个人心理健康知识,发挥社会第三方支持系统作用,创造理性平和、自尊尊人、友善和谐的信访社会心理氛围。应组建信访舆情研究部门,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实现预警联网,开展舆情汇集、分析、评估、排查,及时化解信访矛盾纠纷,防范降低信访社会风险。同时,要提升信访条例价位,制定信访法,明晰责任主体,明确功能定位,规范信访程序,开辟救济途径,完善信访配套机制。 3.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化解涉法诉信访矛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
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构建宪政民主体制,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信访矛盾的能力。努力实现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保障信访合理诉求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得到合理解决,让信访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科学立法,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健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贯穿于立法全过程。积极开展立法ด协商,建立违宪审查制度,防止地方部门利益法律化,强化执政党执政行为的合法性合宪性,从法治源头上减少信访矛盾问题产生的机会。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管理统一领导协调,建立权责统一的综合执法体制。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标准,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实现行政执法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建立行政诉讼法院,健全行政复议审理机制,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纠正不当违法行政行为,减少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信访矛盾纠纷。
坚持公正司法,尊重保障人权,规范司法行为,以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建立法院立案登记和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制,完善司法救助救济援助制✯度,探索司法机关人财物统一分离管理,强化司法监督,实施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活动的渠道,保障司法独立、公正、权威,巩固信访治理的法治防线。
积极开展全☭民普法守法活动,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增强守法契约意识,强化法治在信访治理领域中的基础作用,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为信访矛盾合理解决提供法治环境和有效路径。
4.创新社会管理,共建信访社会大治理格局
以增进民众福址为出发点,以民意为基础,以民主协商方式创新社会管理,解决信访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加强协商民主,坚持协商于决策前,协商于实施中,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职能,拓宽社会协商渠道,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推进信访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应构建信访治理社会网络,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信访共同治理,支持社会主体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发挥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信访治理中作用,增强社会自我调控能力,形成防范社会信访矛盾冲突的安全阀。完善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源头治理,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给农民等弱势群体以公平公正的国民待遇。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理念,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净化民风民俗,提升公民精神境界,形成人道、人本、和谐的信访道德文化氛围。
5.完善群众自治,消融体制内基层信访矛盾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扩大基层群众自治,推动群众自治体制创新,形成村居民会议最高决策权、村居委会执行权、村居民监事会监督权三权分立制衡的自治体制,探索乡镇自治新模式,将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群众自治体制内。积极培育发展壮大社会组织,改革社会组织挂靠审批制度,提高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优化社会组织利益表达功能,增强社会组织话语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制定规则、规范行为、调节纠纷、协调利益的功能。同时,政府及司法等部门应充分发挥维系规则的职能,防止因规则失范失效而引发社会组织内部及之间的矛盾冲突,埋下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隐患,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公民自治社会,通过公民社会自我调节自行消融化解大量的基层信访矛盾冲突。
6.整合政府职能,消除信访矛盾的政治诱因
应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治理方式,优化治理结构,增强公仆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信访资源,提升信访级别,完善信访机构,充实人员经费,建立政府与信访群众的缓冲带。将公民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作为政府决策的法定程序,引入第三方考核考评,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防止重大决策失误。同时,构建利益诉求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规则维系机制、责任倒查终身追究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优化政策环境,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联动,统筹督查督办,改变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失职渎职不作为官僚臃肿状况,提高信访治理维稳效益效能。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立政府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规范内部流程控制,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推行权力清单目录,公开权力运作流程,严禁法外设权,消除权力寻租空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努力实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提升政府公信力,消除信访矛盾问题产生的政府、政权、政治诱因。
7.强化民主机制,提升执政党信访治理成效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人民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党员凝聚民心的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整合力、战斗力,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工作的成效。应改革党的权力结构,发扬党内民主,增强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性,防止独断专行,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民主管理,形成权力、权利、权益的均衡制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人民民主促进党内民主,推动国家社会信访治理民主化、现代化。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应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严惩打击报复行为,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基本权利,维护党内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畅通党的组织渠道,净化党的队伍,集聚精英人才,把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充实到信访工作领导岗位上。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应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健全反腐综合监督机制,强化纪委反腐领导权,清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和部门权力挚肘,严格执行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严惩腐败行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清除党肌体上的毒瘤,根除信访问题产生的党内土壤,提升执政党信访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