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小企业集群生产为特征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向
一、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转型
天津市自行车产业从衰落到重新崛起的过程是脱胎换骨的产业再造过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天津自行车产业发生了四个根本性转变:
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1990年到2001年,天津自行车产业从只有飞鸽集团惟一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为近千家中小企业,这种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天津自行车产业已由国有完全垄断转变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竞争性市场结构。同时也意味着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转变:即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对行政配置资源方式的替代。
生产组织方式出现了根本性转变。与国有自行车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道路根本不同,2ฏ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自行车产业中民营经济的发展走了专业化群聚生产的道路。为分离专业化所带来的分工经济和规模效益,600多家民营企业分别在北辰、 シ东丽、西青和武清王庆坨镇自行车工业园区落户,该园区聚集了247家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厂家。其整车生产中所需的零件的95%以上由园区内的零部件厂商提供。
三、基于产业链☿的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升级主要体现在:
由产业链关系所形成的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方面。 现代 产业集群升级首先在于集群内的企业顺应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要求,加强特定生产链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集群内每一个企业只能从事产业链中非常细小的环节,分工协作程度逐渐提高,使产业价值链的充分细分,形成价值链“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这种由产业“价值链”连接成的产业格局,将整个产业集结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使之成为功能细化、分工明确、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联合舰队”。天津自行车产业正是当国有大企业陷入困境时,在私人企业中出现的一种自行车生产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与传统的自行车生产方式不同,可以简称为“组装模式”。采用这种模式,自行车整车企业只需把握自行车生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组装,而将其他零件的加工变成外在化市场采购。由此,自行车的生产过程就形成了纵向分离,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过程。每一单个企业生产的环节大大减少,所要求设备、资金和劳动力也都大大减少,企业的规模、产量和生产时间也都缩小。传统的自行车生产方式因“全”而“大”,新型的生产方式则因“专”而“小”。
在低成本扩张方面效应优势。由于“专而小”,“组装模式”在生产上就可节约成本,节省时间、还可按照定单要求加工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产品,能够适时地满足市场需求。又由于这种生产方式投资小,进入成本非常低,很容易为私人企业所采用。因此,在短短几年间,以散件组装为生产方式的私人自行车小企业就像雨后春笋般,在天津的近郊区迅速成长起来。乡村私人企业成为自行车产业的主力军。
产品质量好,种类齐全。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自行车产业集群每年进入市场的自行车品种、花色约在2000种以上。如,天津市飞鸽自行车已形成八大系列、200多种款式的多品种产品竞争优势。通过几年来大力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使产品结构,尤其是品种花色的变化均位居全国的前列。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集群内企业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目前集群主导产品全部通过ISO9000、ISO9001认证,有的品牌连续多年获得 中国 市场十大畅销自行车、天津市名牌产品等称号,天津市自行车产业正是凭借一流品质、一流品牌、一流服务畅销国内外市场。
在工艺和设备方面,自行车产品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十分明显。天津是自行车产业的发源地,在其成套生产制造技术,尤其是关键的七大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近几年产业集群发展中,各企业纷纷在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企业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引进或研制生产设备。如,富士达公司从 台湾 引进的全自动组装线、烤漆线;天津捷安达车业公司引进的台湾、荷兰等国家的焊接架叉线、全自动锁轮机及空中轮网储存线等均为具有国际标准和水平的自行车组装设备。集群内企业在技术、工艺、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全面升级有力地保证了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
在管理方式方面,生产过程、工艺和技术的全面升级必然带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集群内企业在全面更新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引进了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管理方法。今天,当走进企业中已经见不到因陋就简的厂房和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厂区、厂房和合理的部局,很多企业采用“5S”管理方法和清洁生产方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纷纷建立全国或区域营销 网络 ,全面建立代理机构和连锁店,建立配送中心实施 计算 机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