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应具备的意识及能力
[摘 要] “互联网+” 环境下,编辑出版活动出现了稿件来❅源多样化、出版形式立体化、出版资源价值化等新特征,为适应这些新特征,编辑应具备用户意识、大数据意识、跨界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营销意识,并需要拓展信息筛选与整合、互联网应用等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 出版特征 编辑意识 编辑能力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4-0045-03
Consciousness and Capability of Editors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Qi Guo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Shenyang Agrญ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110161)
[Abstract] Under the“Internet +”environment, editing and publishing activities emerge from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iverse sources of manuscripts, the dimensional form of publication, and the publishing resources value etc. Therefore, editors should have consciousness of users, big data, collaboration trans-field, innovation and marketing. Meanwhile, editors should learn and improve some new professional abilities.
[Key words] Internet+ Publishing characteristics Editing consciousness Editing capability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显示“互联网+”时代正呈加速度地来到我们身边。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为各个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出版行业也不例外。要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出版与数据化、网络化的融合发展[2],编辑需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快速学习和提高业务能力。
1 “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出版的特征
1.1 稿件来源多样化
传统出版的稿件来源主要依靠作者投稿、编辑等稿和适当约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每一位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的使用者都可能成为“互联网+”出版的作者,任何人在网络上发布的原创作品都可能成为“互联网+”出版的稿件来源。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更新,每一秒都可能有作者和稿件产生,这为编辑提供了无限可能。编辑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平台来寻找作者和稿件。这就是“互联网+”出版的优势,且被传统出版编辑发现并应用到新出版中。
1.2 出版形式立体化
传统的出版活动,编辑人员只需要将选题、策划好的稿件编印成纸质版发行,局限于文字和静态图片。而在“互联网+”时代,还可以通过动态图片、音频、视频甚至互动网页等形式,更形象、更深刻地呈现出版内容。色彩和音能让人类大脑更迅速地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容易记住并回忆起来,从这方面说,“互联网+”出版物给受众的认知感更强,阅读效果更持久。互联网与各种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媒体,编辑的出版活动更加复杂,一个选题可以演变成不同类型媒体产品和形式呈献给读者。
1.3 出版资源价值化
传统出版物成本中,复制成本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互联网+”出版物的生产部分,虽然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复制环节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代出版者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云计算工具和互联网,能获取精准全面的市场数据,甚至能有效预估市场,这能规避很多没有价值或价值较小的出版项目,提高有效出版率。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原理,“互联网+”出版物的边际收益远远大于边际成本,即多销售一份出版物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多复制一份出版物需要投入的成本,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出版物的每一次销售都是收入,可以用来抵消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成本,每一次销售都会将出版资源的利用价值扩大,这能让出版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1.4 市场供需平衡化
“互联网+”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出版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出版传播形式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种模式,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互动和评论的平台。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出版业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时代,纸质出版逐渐减少,数字出版大幅度增长。“互联网+”出版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供求平衡,即购买力=生产力,这就不存在库存、退货率的问题,更不存在眼前让很多出版单位头疼的运输费、仓储费等问题,“零库存”不再是梦想。众筹模式、按需印刷和自出版等新型词汇就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对出版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1.5 出版环节联动化
出版活动是一个整体,不论是数字产品还是纸质产品,抑或其他类型的产品,面对的都是广阔的市场,有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子。互联网的发展使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对出版的生产环节产生重大影响,还对与其相关的流通和资源整合环节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与出版业的融合,会让这种因子更加活跃,控制起来更加困难。例如,电子书与纸质书相比,其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盈利模式和读者对象都有很大区别。所以,这就要求出版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够观察到复杂的市场背景下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且熟悉不同类型产品的运作规律和方法。在市场化的今天,市场营销能力也是编辑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 2 “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应具备的意识
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以网络和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3],给受众带来更加炫目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体验,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数字化、图像化、碎片化转变[4]。作为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情感,强调开放、平等、共享和互动,专注于精细、极致的产品性能和快捷、贴心的个性化服务。简言之,要具备符合新出版运行规律的新意识。
2.1 用户意识
用户意识是“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应具备的核心意识,即编辑在出版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以多样化、爆发式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的阅读习惯、消费习惯随之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传统的读者变成了用户。建立在免费、公开、平等、参与基础之上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要求从业者必须对用户的体验、情感等有深入了解,对数字出版行业来说,这种用户思维就体现在关注读者对出版物的选择、体验和反馈上。用户意识下的出版业要以读者为中心,编辑进行选题策划不能再像传统出版时代那样,出什么读者看什么,而是要转变意识,读者看什么出什么。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制作电子书或者手机阅读应用时,用户体验应该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要从细节出发,以质取胜。
2.2 大数据意识
出版行业与大数据的结合无疑会给自身带来巨大优势。自从2013年“大数据元年”进入人们的视线,大数据便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各个行业纷纷与大数据结合,将用户所有可能的数据资料利用起来,使得本行业发展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准化。出版企业应该重视掌握的用户数据,提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将这些数据与选题策划、设计、发行等结合起来,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充分运用客观、科学的数据指导编辑出版活动。
2.3 跨界合作意识
“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必须具备与不同行业跨界合作的能力,跨界营销、品牌延伸、衍生品开发等,都是拓宽出版业盈利模式的创新手段。互联网使得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各行各业的距离不断缩小,依赖性逐渐增强。对出版行业来说,“闭关自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转向开放式的生长模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编辑而言,就要具有开阔的眼界和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可以与各行各业联系沟通,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合作。
2.4 创新意识
创新是“互联网+”环境下出版的重要特征,也是编辑工作开展的原动力[5]。面对媒体融合的新环境,编辑需要突破传统的纸质载体束缚,综合运用智能信息采集、语义分析、多终端内容生成、交互设计等现代编辑工具,处理数据、图像、视频、流媒体等多种内容元素,实现内容与载体的灵活组合,提供动态可持续的、有创意的信息产品和服务,避免同质化出版。
2.5 营销意识
传统出版一直强调编辑营销化、营销编辑化,营销的重要性是无可非议的。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物信息到达读者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销售量,因此,营销意识的核心是快速准确传递出版物信息的意识,要让受众第一时间接收到出版物的出版讯息,了解出版物的价值所在。但营销不仅针对受众,营销意识也ซ要渗透到出版的每一个环节,从针对作者和稿件的营销到对自身编辑水准、编辑素质的营销,再到对出版企业品牌的营销和面对受众的营销等,只有保持营销意识,才能在各个环节打败竞争对手。
3 “互联网+”环境下编辑应拓展的能力
3.1 筛选整合信息,开发多类型选题的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有海量的难以归类和分析的信息,所以编辑要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的检索,要具备信息选择能力,能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制作成适合读者阅读的出版物。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稿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稿件筛选能力,能够从大量网络作品中选取最适合和最有价值的作品进行编辑和利用[6]。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得单一化的出版模式远不及多媒体出版产品的盈利丰厚,所以编辑在选题时要具有综合策划能力和娴熟的转换能力,能游刃有余地把同一内容设计制作成纸质出版物、电子书、适合手机移动终端阅读的出版物等类型多样的出版产品。
3.2 市场预测及产品包装设计与销售能力
数字出版市场的复杂多元,要求编辑有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的出版社、期刊社、笊纾还是网络运营商,都面对着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种类的市场都有各自的盈利模式,操作程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多样的市场营销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预测能力、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市场预测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运作的出版物有较为准确的市场判断力,能够对出版物做出准确的经济价值评估。产品包装设计能力要求编辑能够根据出版物的内容及其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和消费需求选择合适的装帧设计,从封面、版式设计到文字的表达方式、情感诉求,都要与内容匹配并贴近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产品销售能力要求编辑能够通过一系列产品营销策略,促进产品销售,延长出版物的市场生命周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互联网+”时代,编辑可以借鉴互联网口碑营销方式,建立多元化、即时性、精准的信息传播渠道,除了传统的平面广告、印刷品宣传、营销活动宣传外,还可以制定专业知识服务平台,借助二维码、微博、微信、App、微店、微商等促进社交平台与传播平台的有效对接,拓✯展营销传播渠道,提升营销传播效果,实现营销传播的即时化、互动化[7],利用精准营销策略使出版物在众多产品中一鸣惊人。
3.3 互联网应用能力
“互联网+”时代,编辑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应用能力,不仅要能熟练使用QQ、邮箱、微博、微信等各种在线沟通工具,还要能利用网络进行市场调研,如问卷星、问卷网、第一调查网等。网络问卷调研具有省钱省力、精准度高的优势,编辑可以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和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问卷,可以利用调研网站或者软件自带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在问卷结束后迅速获得分析结果,从分析结果中发现市场机会。此外,编辑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各种信息,基本常识类问题可以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取答案,但文献、数据、事实类疑问一定要通过信息检索来核实。要多利用数据库检索信息,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多关注专业相关或出版方向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必要时做好记号或笔记,需要时才能更快更精准地获取信息。
注 释
[1]谢誉元,冯炜.“互联网+”对出版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编辑之友,2015(10):26-30
[2]胡涛.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编辑转型[J].中国编辑,2016(1):48-51
[3]白林.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内容编辑体系的变化[J].出版科学,2016,24(1):34-38
[4]冯杰.如何实现传媒融合发展[J].传媒,2014(9):25-26
[5]查丹.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现状及优化路径[J].出版科学,2015,23(1):24-26
[6]郭籽.“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6):26-27
[7]李建周.“互联网+”时代出版编辑能力素养[J].传播与版权,2015(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