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时间:2024-12-26 13:37:2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商品肉鸭养殖关键技术

商品肉鸭是指专业化的肉用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有:①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商品肉鸭的早期生长速度较快。②净肉率高、肉质好。肉鸭上市体重一般在3kg以上,其胸肌和腿肌特别发达,产肉率高;且肉的品质好,瘦肉率高,肉嫩多汁,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青睐。③生长周期短(商品肉鸭由于早期生长快,整个饲养周期一般为42~56d)。④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肉用仔鸭的生产采用全进全出式的生产流程,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在最适宜屠宰日龄上市出售,能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施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则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商品肉鸭的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0~3周龄雏鸭的饲养管理

0~3周龄是商品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于把这段时期的肉鸭称为雏鸭。该阶段是肉鸭生长的重要环节,因为此时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完善,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必须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让其顺利地生长和发育,以发挥最佳的生产水平。

1.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的生理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短,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需要人工给温。二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因此要喂一些易消化的饲粮。三是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周龄时体重比初生时增加20多倍,7周龄时增加约60倍,体重达到3kg以上,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四是抗病机能尚不完善,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应特别注意搞好防疫及卫生工作。

1.2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肉用仔鸭生长特别迅速,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且对环境很敏感,又比较娇嫩,稍有不慎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导致死亡率增高,因此需要科学的饲养管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进雏前的准备: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保证垫料不发霉)。雏鸭入舍前24h,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要求的标准。

(2)雏鸭的选择:肉雏鸭必须来源于品种优良的健康的母鸭群,种母鸭在产蛋前经免疫接种过鸭瘟、禽霍乱、鸭病毒性肝炎等疫苗,以免雏鸭在育雏期内发病。所选购的雏鸭大小基本一致,体重在55~60 g,活泼,无大肚脐、歪头拐脚等,毛色为蜡黄色,太深或太淡均淘汰。

(3)分群: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体质好的和体质弱的雏鸭分开饲养,特别是体质弱小的雏鸭,要把它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以促使“大肚脐”雏鸭完全吸收腹内卵黄,最终提高其成活率。体质相差不多的雏鸭也应分群饲养,雏鸭群的大小以200~300只为宜。第一次分群后,雏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会出现大小强弱的差别,所以要经常把鸭群中体质太强和体质太弱的雏鸭挑选出来,单独饲养,以免“两极分化”(即因抢食抢水能力的差异,而使强的更强,弱的愈来愈弱)。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分群。

此外,雏鸭群过大不利于管理,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易出现惊群或挤压死亡,所以为了提高育雏率,也应进行分群管理。

(4)饮水:水对雏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果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都将会影响雏鸭的采食量、抗病力和生长发育。一般供给清洁常流水,水温随季节调整。可在雏鸭的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葡萄糖、矿物质预混剂、抗生素等效果会更好,既可增加营养又可提高雏鸭的抗病力。气温高,鸭的饮水量加大,要求饮水器数量充足,不能断水,同时要防止水外溢。

(5)开食:۵雏鸭出壳12~24h或雏鸭群中有1/3 的雏鸭开始寻食时进行第一次投料。投料最好选用全价的颗粒饲料,饲养效果好,如果无此条件,也可用半生米加蛋黄饲喂,几天后改用营养丰富的饲料饲喂。

此外,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饲养员平时要密切关注雏鸭的动态,要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保持稍有余料,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

(6)饲喂方法:第一周龄的雏鸭应让其自由采食,保持饲料盘中常有饲料,一次投喂不可太多,防止饲料长时间吃不完被污染而引起雏鸭生病或者浪费饲料。要少喂常添,喂食次数:2周龄以内每昼夜添加6次,3周龄时每昼夜添4次,如发现剩料则少喂。第一周按每只鸭子35g饲喂,第二周105g,第三周165g,21~22日龄时在喂料内加人25%~50%的生长育肥期饲料。

(7)准备充足的垫料:鸭喜欢在饮水时呷水梳理羽毛,会把饮水器附近的地面弄湿,使用地面平养时会使室内的垫料潮湿,因此要准备足够的垫料,在潮湿的地方及时垫上新的垫料,以保持鸭舍的干燥温暖。

(8)疾病防治:为保证鸭群的健康成长,鸭场必须有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制度,保证鸭舍的清洁和卫生,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鸭疫综合征、鸭曲霉菌病、鸭球虫病等。此外,育雏期还要防止鸭中暑和食盐中毒等。在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同时应注意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C、E等。

1.3育雏方式

肉鸭的育雏方式主要有地面育雏和网上育雏两种。

(1)地面育雏:这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种育雏方式,雏鸭直接放在育雏舍的地面上,地面上铺垫清洁干燥的垫料。

(2)网上育雏:网上育雏的最大特点是环境卫生条件好,雏鸭不与粪便直接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少;其次是不用垫料,节约劳动力;再次,网上温度比地面稍高,容易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可以节约燃料,而且成活率较高。缺点

是一次性投资较大。

1.4雏鸭的防疫

1~5日龄用2%高锰酸钾饮水;6~8日龄用万分之二痢特灵饮水;9~13日龄用万分之二高锰酸钾饮水;14~16日龄用万分之二痢特灵饮水。如遇天气寒冷,1~7日龄雏鸭在饮水中最好加入8%的葡萄糖,以增加雏鸭的热量。另外,网床上的粪便每天要打扫2次,网床下的粪便每隔3d清除一次。育雏室外每隔7~10d用生石灰消毒一次。

23~7周龄肉用仔鸭的饲养管理

肉鸭在3~7周龄称为中雏,中雏期是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且食欲旺盛,采食量大,中雏期的生理特点是对外界的适应性较强,比较容易管理,其饲养管理的要点如下。

2.1过渡期的饲养

(1)饲料:3周龄左右应依据饲料供应商的指导将雏鸭料逐渐换成中鸭料,使鸭逐渐适应新的饲料。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过渡期一般为3d,具体方法是第一天雏鸭料占2/3;第二天雏鸭料占1/2;第三天雏鸭料占1/3;第四天完全用中鸭料。

(2)转舍或扩栏:对于二段式肉鸭饲养在育雏脱温后即可安排转舍,转群前必须空腹方可转运出。肉鸭转舍时抓鸭、运鸭及新环境的不适应等均会造成肉鸭应激而影响生长,要注意尽量减少应激。转舍或扩栏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素以防止应激产生。此外,若采用网上育雏、地面育肥,则雏鸭刚下地时,地上面积应适当小些,再逐步增大活动面积。建议有条件的采用一段式饲养,雏鸭脱温后逐步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扩栏到整栋育肥。对于生态养殖的肉鸭在转舍或扩栏适应后即可放入运动场,肉鸭下水初期要有专人训练照看,下水时间由短到长。

(3)温度:除冬季和早春气温低时采用升温饲养,其余时期中鸭的饲养均采用自然温度饲养法。

2.2饲喂

根据中鸭的消化情况,自由采食或一昼夜饲喂4次,确保饲料常有且新鲜。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2.3管理

保持鸭舍清洁干燥。中鸭期容易管理,要求圈舍条件比较简易,只要有通风、防雨设备即可,但圈舍一定要保持通风干燥。夏天运动场要搭凉棚遮荫,冬天应做好保温工作。另外还应注意:①密度适当。肉用型中雏鸭每平方米饲养5~7只,随着日龄的增大,应不断调整密度,以满足鸭不断生长的需求。②光照。适当的光照有利于中鸭的生长,中雏期间应坚持23h的光照制度。

2.4防疫与卫生

中鸭35日龄前后,饲料中可添加喹乙醇(按每千克体重2mg)拌料,连喂3~5d,可防治鸭霍乱。网床每2d要打扫1次,网床下粪便7~10d打扫1次,鸭舍外每隔10d用生石灰消毒1次。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育肥期商品肉鸭的生理特点及身体状况已不同于育雏期。肉鸭自身发生了变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也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肉鸭6周龄即长为成鸭,若不改变饲料配方,继续按中鸭同样的饲喂方法亦可,但增重速度不太理想,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鸭填肥。6周龄以后的肉鸭即进入育肥阶段。育肥前,淘汰瘫、残、病鸭及体重过小鸭,并按鸭体重分为大、中、小三类,平均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只。

3.1生理特点

育肥阶段肉鸭体温调节机能已趋于完善,肌肉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处于旺盛期,绝对增重处于最高峰阶段,采食量迅速增加,消化机能已经健全,体重增加很快。

3.2营养需要

育肥期肉鸭生长旺盛,需要的能量大,此时✪可不提高日粮能量水平,或使育肥期日粮的能量水平相对降低,而肉鸭可以®根据能量水平调整采食量。因此相对降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可促使肉鸭提高采食量,有利于肉鸭快速生长,而且饲料

中能量水平的降低,也相应降低了饲料成本。育肥期的颗粒料直径可改为3~4mm或6~8mm。地面平养和半舍饲时可用粉料,粉料必须拌湿喂。

3.3饲养管理技术

(1)饲养方式:大型肉鸭4~8周龄多采用舍内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育雏期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的,可不转群,既避免了转群给肉鸭带来的应激,也可节省劳力。但育雏期结束后采用自然温度育肥的,应撤去保温设备或停止供暖。对于由笼养转为平养的,则应在转群前1周,对平养的鸭舍、用具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准备好5~10cm厚的垫料。转群前12~24h内饲槽应加满饲料,保证饮水不断。

(2)温度、湿度和光照:室温以15~18℃最宜,冬季应加温,使室温达到最适温度(10℃以上)。湿度控制在50%~55%。应保持地面垫料或粪便干燥。光照强度以能看见吃食为准,每平方米用5W白炽灯。白天利用自然光,早晚加料时再开灯。

(3)密度:地面垫料饲养,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地面养鸭数)为:4周龄7~8只,5周龄6~7只,6周龄5~6只,7~8周龄4~5只。具体视鸭群个体大小及季节而定。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加,夏季可适当减少。气温太高时可让鸭群在室外过夜。

(4)饲喂次数:白天3次,晚上1次。喂料量原则上与育雏期相同,以刚好吃完为宜。为防止饲料浪费,可将饲槽宽度控制在10cm左右。每只鸭饲槽占有长度在10cm以上。

(5)饮水:自由饮水,不可缺水,应备有蓄水池。每只鸭水槽占有长度1.25cm以上。

(6)垫料:地面垫料要充足,随时撒上新垫料,且经常翻晒,保持干燥。垫料若厚度不够或板结,易造成胸囊肿,影响屠体品质。

3.4冬、夏季育肥鸭管理

(1)夏季育肥鸭管理要点:夏季气候炎热,而鸭被覆羽毛,抗热性差,易给鸭群造成强烈的热应激,导致鸭群采食量下降、增重慢、死亡率增高。因此,夏季管理的重点就是防暑降温。在鸭舍设计、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使鸭舍朝向合理、间距开阔,以利于减轻夏季太阳的辐射,通风换气良好。鸭舍周围种植枝叶茂盛的树木或藤蔓类植物以利于鸭舍遮阳,也可采用屋顶刷白减少吸热或屋顶喷水促进散热的办法降低舍温。为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要打开门窗,并在门窗上加护铁丝网,以防兽害。

要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方法,供给充足的饮水。可在原来日粮营养水平的基础上,把蛋白质含量提高1%~2%,多维素增加30%~50%,保证日粮新鲜。在料形上最好采用颗粒料,以增加适口性。将饲喂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每日4~6次,供给充足的凉水。为减轻热应激,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应激药物,如每千克日粮中添加杆菌肽粉0.1~0.2g。

另外,要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在同样的面积上要比其他季节减少10%~15%,一般每平方米饲养商品肉鸭的总重量不能超过20kg。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2)冬季育肥鸭管理要点:冬季管理的关键是防寒保暖、正确通风、降低湿度和有害气体的含量。舍顶隔热差时要加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窗户用塑料薄膜封严,调节好通风换气口,在温度低时要人工供暖。肉鸭伏卧在潮湿的地面上会增加体热的散发,因此要经常更换和添加垫料,确保干燥。由于冬季鸭维持体能的需要增加,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在采用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鸭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修烟道,防止煤气中毒和失火。

3.5疾病防治

育肥期鸭舍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做好日常的消毒和管理工作。这段时间比较容易感染鸭瘟、鸭霍乱、雏鸭流行感冒和鸭疫综合征。因此,要搞好饲养管理,注意每天的卫生清洁,做好防疫工作。

4商品肉鸭的日常管理

用好垫料,适时清粪。铺垫料时要均匀,避免高低不平,避免饮水外溢弄湿垫料。每天都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鸭群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观察饮食

每天要检查饮水是否干净,有无污染,饮水器或水槽是否适宜,有无不出水或水流过大而外溢的现象。★观察鸭的饮水量是否适当,防止不足或过量。肉鸭采食量应是逐日平稳的增加,只要给予适量的饲料,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食完。正常情况下,添料时健康鸭争先抢食,病鸭则呆立一旁。发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应对策略。

4.2观察精神状态

健康鸭眼睛明亮有神,精神饱满,活泼好动,羽毛整洁,趾光亮;病鸭则表现眼睛浑浊,无光少神,精神不振或独立一角,低头垂翅,羽毛蓬乱,不愿活动。

4.3观察粪便

主要观察粪便的形状、颜色、干稀、有无寄生虫等,发现异常要及时诊治。

4.4观察呼吸

一般在夜深人静时听鸭群的呼吸声音,以此辨别鸭群是否患病。异常的声音有咳嗽、啰音、甩鼻等。当舍内温度或天气急剧变化、接种疫苗后,多表现呼吸道症状,应正确加以区分。

4.5卫生管理

良好的卫生环境、严格的消毒是养好商品肉鸭的关键一环。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有序不乱,经常杀灭舍内外蚊蝇。铲除场区杂草,不能乱放死鸭、垃圾和粪便。每天早、中、晚清扫鸭舍过道,刷洗水槽。对鸭舍内所有用具均应进行定期消毒,每周1~2次。场区门口和鸭舍门口要设有烧碱消毒池,并经常保✞持烧碱的有效浓度,进出场区或鸭舍要脚踩消毒,杀灭由鞋底带来的病菌。每周进行1~2次常规带鸭消毒,选用无毒、无刺激性消毒药,直接在鸭体上方均匀喷雾。

4.6死鸭处理

在观察鸭群时,发现病鸭和死鸭要及时拣出来,对病鸭隔离饲养或淘汰,对死鸭要焚烧或深埋,不能将死鸭存放在鸭舍内、饲料间和鸭舍周围。拣完、处理完病鸭后,操作人员要用消毒液洗手。

5小结

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有利于肉鸭的生长,只有满足商品肉鸭不同阶段的营养、环境、疾病防控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减少疾病及死亡的发生,提高肉鸭的成活率及增长速度,进而提高饲养的经济效益。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