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金融工程创新的概念及分析
摘要:在研究了国际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市场的现状和动态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培育资本市场完善法律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丰富金融工具、逐步完善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世纪我国的金融工程创新应借鉴国际经验,以风险防范为前提,以引导与监管为保证,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效率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兼顾国际通用性与国情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整体把握和科学引导。
关键词:WTO;金融工程;理论创新;金融发展;金融工具;金融体制
1引言
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危直接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迈进了一大步,而如何制定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新战略,充分利用WTO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金融体系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金融工程创新的原因在西方金融理论界有多种说法,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因素。从金融工程创新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工程创新的内涵实质[1]是指在金融领域内部,对经营管理体制、市场资金交易机制、金融商品供给和组织结构等方式进行的创造性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金融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扩张一大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世,9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专业银行商业化和建立金融市场形成了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大约有80%的资金是通过银行实现资源配置的;但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是非常原始的。这就预示着资本市场在中国将会经历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我国的金融体系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在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 就已初露端倪,它标志着现代金融对经济的渗透力与影响力日趋显著,标志着社会财富与经济发展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资源越来越金融化了。
2金融工程创新的概念内涵
金融工程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①金融工程创新的主体是金融机构;②金融工程创新的目的是盈利和效率;③金融工程创新的本质是金融要素的重要组合,即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重新组合[1,2];④金融工程创新的表现形式是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和金融工程理论创新的实践。在此背景下,作为金融改革和金融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总结,金融工程创新的理论也获得快速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金融工程创新被人们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综观各种金融工程理论创新的评述,金融工程创新的概念可概括为如下几种观点:①认为金融工程创新就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明显的创新、变革。”或者认为金融工程创新“系指各类新品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以及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②认为金融工程创新是“在金融领域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一种新的组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改革。”③认为金融工程创新就是金融领域内的创新,它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手段方面的创新。④认为金融工程创新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金融工程创新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创新。狭义的金融工程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工程创新是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调节方式。比较分析上述对金融工程创新概念的各种表述,均从不同侧面概括了金融工程创新的范围、创新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这些阐述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上述关于金融工程创新的定义内涵均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金融资源的动员和分配是动员和ด分配社会物质资源的前提,而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即金融效率的实现是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3金融工程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金融工程创新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一方面高速发展,一方面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既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又大量吸引外资,扩大外贸;这就需要有适当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来配合。而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对经济的驱动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迫切需要金融工程创新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金融ก工程创新使金融工具多样化,从而资源配置方式增多,能有效引导金融部门实现最优化经营;同时,也使筹资者有较大选择余地,可减少筹资成本,降低筹资风险。企业不再仅仅是通过向银行借款来筹集资金,还可以通过上市和国际融资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对减轻目前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及其导致银行压力过大局面的改善,对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非常重要。金融国际化的要求。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国金融业的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西方各国的许多金融工程创新都是在这一浪潮下出现的,而金融工程的创新又推动了世界金融业全球化的进程。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固步自封必将落后于世界。我国逐步打破封闭的金融环境与体系,顺应世界潮流,建立开放的金融体系势在必行;而从金融工程创新入手,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的进程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规避风险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风险规避的内容已经大不相同。从6 0年代开始,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就面临着巨大变化,其中通货膨胀率高和市场利率的急剧上升及变化无常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比如,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英等国通胀率均达两位数以上。长期高通货膨胀率带来了市场利率上升的剧烈波动,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在60年代中期一直低于5%,以后节节上升, 70年代在4%~11.5%之间波动, 80年代则在7%~15%间波动。短期市场利率的上升给长期证券造成资本损失并带来负收益;利率风险的增加则降低了长期证券的吸引力,也使持有这类资产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为避免和降低利率风险,金融工程创新主要反映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上;特别是大量可变利率债务工具的开发,如可变利率存单、可变利率抵押契据、可变利率贷款等。进入90年代后,各国通货膨胀压力大为缓解,但是,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经济金融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国发生的金融动荡和危机不可避免地会波及到其他国家,比如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近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都对其他国家产生了连带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又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在上述背景下,金融机构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断要求开发新业务,创新金融工具,使金融工程创新在90年代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活跃;而风险防范的重点则从利率风险转移到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
4金融工程创新存在的问题
金融工程创新对我国发展经济的意义和作用重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金融工程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工程创新层次较低。在金融领域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与竞争性企业相比,金融开放度依然较低,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中仍受到行政性的不当干预弱化了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和利润的追求;国有银行在金融企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对竞争的压力不敏感。而金融工程创新的动因是驱利性和竞争的压力,没有这内外两个因素的刺激,更深层次的创新就缺乏驱动力。我国现已出台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实践,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不利于金融业的成长,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结构不平衡。我国在发展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采取了“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的政策,货币市场规模小、交易主体及交易品种少,市场发育滞后,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国债市场相对发达而企业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发育滞后,股权市场、期货市场有待发展。金融市场的发育不足影响了对市场融资需求的满足能力,同时也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金融工具品种少,投资不方便。据统计,1995年我国金融工具构成中各种存款占79.2 %,债券占7.5%,股票占4.7%,缺乏直接融资和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3,4]。金融工具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这也是造成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从而造成银行压力过大的原因之一。
5金融工程创新的策略
金融工程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工程创新,是指金融市场的主体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积极主动进行的旨在提高金融活动绩效的创造性变革,是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狭义的金融工程创新则仅指金融工具和手段方面的创新。金融工程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市场创新,包括市场主体自发进行的工具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ฃ新等;制度创新,包括金融制度、金融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金融发展则是指金融体系的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它不仅是单纯的金融业务量、资产数量、从业人数等方面量的扩张,而且是金融效率、效果等方面质的改进;金融发展最终表现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行业交互上升到更高的水平。金融工程创新和金融发展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创新是金融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金融发展又反过来可以为金融工程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金融发展
是目的,而金融工程创新是手段。从金融工程创新走向金融发展,再由金融发展走向新的金融工程创新,达到更高水平的金融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逻辑。金融工程创新发展与应对我国加入WTO的挑战,根据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进度表,我国金融业利用政府保护而加快发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此,在过渡时期应尽可能缩短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差距十分紧迫,而金融业的全面创新是关键。为此,政府必须全力推动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金融监管机构应进行调控手段与监管方式的创新,金融机构则十分需要进行包括观念、组织、技术、工具、业务在内的创新。而另一方面,加入WTO为我国的金融工程创新也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创新动因来看,创新起源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入WTO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将转化为创新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借鉴国际金融业的先进经验和新做法。从创新类型来看,创新分为吸纳型创新和原创型创新。我国的金融工程创新一直是以吸纳型创新为主;加入WTO后,融入金融全球化浪潮则为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总之,能否更快更好地进行金融业的全面创新,利用好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5,6],加快金融发展,是我国金融业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为了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活动,需要大力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处理好审慎开放与适度保护。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贸易自由化是WTO的宗旨,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也是我国政府的庄严承诺;对金融业重重政策保护和垄断的传统做法当然会不合时宜。但开放总是有条件的开放,保护也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应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对民族金融业实行适当的保护。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其他国家的经验,结合多边服务贸易规则和规律,合理利用WTO规则赋予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保障条款、例外条款以及逐步自由化等条款,制定有关金融服务贸易的适度保护措施,这应是我们应对加入WTO挑战的战略安排之一。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制度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不同国家金融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根本原因往往是制度资源不同。金融制度创新是最重要的金融工程创新,是其他金融工程创新的基础。首先,政府应按照WTO的规则,修订、废除、新增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提供制度保障,使金融工程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尽可能最小,创新活动成果的相关权益有保证,从而激发相关主体进行创新的动力。改革金融宏观调控体制。金融工程创新必须有较大的自由度,由此宏观上应实行以间接方式为主的调控机制。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②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企业,包括各种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③调控机制市场化,通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基本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间接调控宏观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④经营动力利润化。⑤金融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市场化,实行间接调控,政府不直接干预金融企业经营活动,给金融企业一个宽松的环境。驱利性和竞争将促使金融组织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推进金融业市场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及由此引起金融业务的变化,将使得金融当局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金融中介经营活动的自由度,并促使金融业市场化,主要表现为利率自由浮动、外汇交易自由、资本流动自由、金融业务自由等。利率自由浮动是指国家放松利率管制,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更多地由市场决定,是金融业市场化的先导,能促使资金流动向最有利的方向优化配置,继而使借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而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应用,则更进一步加速了利率自由浮动的进程。外汇交易自由是金融业市场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是放宽或解除外汇管制,让资金国际间的输出入有较大的或完全的自由;这对于开拓国际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市场极为重要,有利于国内的资本和企业“走出去”、国外的资本和企业“引进来”,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大都取消了对资本输出入的限制,完全禁止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国家已寥寥无几。金融业务自由,是指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使用的金融工具等业务经营活动由银行自主决定,有利于开展竞争,提高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
6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和的进步,已初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主体也具备了初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是我国金融业持续地进行全面金融工程创新的结果。然而,我国金融业开放发展起步较晚,在改革上也受到宏观经济体制与环境的制约,目前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金融业的创新活动也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金融工程创新的特点是:金融工程创新表现为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政府供给主导型;触及传统体制与金融运行中主要矛盾的深层次金融工程创新较少;缺少明晰的金融工程创新发展目标,随意性较大;以吸纳型金融工程创新为主,发展进程不平衡。总之,对我国金融工程创新必须加强引导、整体规划,加强创新的力度与深度。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型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前者是一种需求拉动型,后者是一种制度供给型。我国金融工程创新活动的典型特点就是政府在金融工程创新活动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呈现明显的制度供给型制度变迁特征。这一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会逐渐减弱,但短期内不会消除。所以,尽管国际金融工程创新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创新主体的需求拉动,但是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们仍然要十分关注政府推进金融工程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金融工程创新要素中,信息是纽带、人力是主导、技术是支持、管理是保证。只有当创新资源为一定创新目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时,金融工程创新活动才能启动和有效运行。这种有机结合的过程就是金融工程创新资源整合的过程。用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有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创新的直接目标,即产生若干个新型金融工具,还是创新的间接目标,即创新价值,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管理。金融工程理论创新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要使这一系统的发展既有明确目标又能运行良好,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整合策略。金融工程创新资源整合策略的功能在于使金融工程创新所反映的活动处于有效管理的运行之中。因此,整合策略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系统发展的明确目标;同时,用科学的方法调控整合过程,使其达到有方向、有序地和谐发展。金融工程创新资源的整合反映创新活动和创新过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创新资源整合策略的深化,就是要进一步把握金融工程创新活动过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奠定金融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道格著,杨捷译:《华尔街—如何运作及为谁运作》[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7-39。
[2]唐旭、戴小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71-75。
[3]陈开全、兰飞燕:《高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40。
[4]兰邦、华何歆:《美国非传统股票期权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J];《经济管理》2001,57-60。
[5]伍海华:《金融创新论》[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11-15。
[6]李健:《金融创新与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