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时间:2025-01-13 05:35: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近年来,随着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存环境恶化问题的日趋严峻,环境保护思潮越来越成为当下的理性诉求,“生态”命题成为全球焦点,生态纪录片也因此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持续关注。作为“人类的生存之镜”,生态纪录片这一新兴的纪录ย片形态致力于人与生态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探寻,进而呼吁人类关注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建构整体生态意识与和谐生存理念,它是∞人类生态观念的影像表述和文化表征。

作为我国思想文化瑰宝的中国古典美学,深蕴着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美,这与生态纪录片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恰恰不谋而合。纵观当今数目繁多的生态纪录片,尽管创作者们都遵循现代美学进行影片的创作,但在风格及特征上仍然可以发现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质与½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存在诸多契合。

一、“意境”与生态纪录片的诗情画意

ﭢ中国古代诗画艺术一贯注重对意境的追求和营造,进而传达一种韵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中国古典诗文的创作提倡借景抒情。《诗经》中的“比兴”,旨在通过“言他物”来“发心志”,即托物言志。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意象的组合,便营造了一个悲凉又伤感的凄美意境,达到了情寓于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曼妙艺术境界。意境更是中国绘画的内在精髓所在。传统水墨画不讲究灭点透视,不以明暗表现形体,也不追求物体外像的肖似;而是讲究写意传神,强调抒发一种主观情趣,注重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的高度完美统一。故中国传统画所体现的意境通常是空灵又意味深长的,使观者能够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3]。

虽然生态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仍然是纪实性,但由于其自身的观赏性、阐释性等特性,故较其它题材的纪录片而言,它的画面往往带有诗意美的特征,更注重对意境的美学追求。中国大型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用精妙流畅的影像语言生动描绘了一首首时而悠扬低沉、时而欢快愉悦的生命之歌。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生命三部曲以及《海洋》更是打造了唯美动人、诗意浪漫的生态纪录片优质范本。导演用镜头中爬行的虫、翱翔的鸟、游曳的鱼,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同时,展示了大自然最和谐动人的优美篇章。其影片画面色彩浓郁、诗情画意、唯美流畅,配以时而生动传神、时而天籁动人的背景音乐,实现情与景的交融,营造诗意的完美意境,进而用这种“美”去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环境的思考。《迁徙的鸟》的色彩基调清新明亮、淡雅怡然。影片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优势,巧妙地用虚实结合传达出意象之外的意蕴。《海洋》展现了几近上百种海洋生物的灵动美:优雅纯洁的水母群、翩翩飞舞的海鸟、欢快跃然于海面的海豚、气势凛然的鲸鱼群,镜头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美,烘托着爱与生命的主题。

二、“众生平等”与生态纪录片的普世关怀

两千多年前佛教便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随着佛教在唐朝的兴盛,这一佛教教义也逐步演变为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典美学生命观之一。所谓“众生”,分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有情众生指一切有感情和意识的生物,包括动人、动物等;无情众生指没有感情意识的众生,如大地河川、草木瓦砾等。“众生平等”意为,宇宙间万物,有情众生之间、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本质上都是平等的,既无高低贵贱之分,也无聪明愚昧之别。佛教竭力教化人类爱护花鸟虫鱼,是要人们远离罪恶,而存仁爱慈悲之心。

“众生平等”强调了生命的可贵,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与尊崇,打破了主张人为万灵之首、万物皆受人类主宰的“人类中心主义”赋予人的至高无尚的优越感。而作为最直接展现人与自然的表达方式的生态纪录片,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表现手法上,也处处体现着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悲悯体恤情怀,折射着爱与温情。

在《迁徙的鸟》中,导演除了利用航拍技术拍摄大全景,去再现世界各地优美别致的自然风光外,还在近距离拍摄中,尽量与拍摄对象平行,保持平视角度,避免居高临下的俯视镜头,以体现一种平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导演将摄像机安置在鸟的身上,观众仿佛变成了候鸟中的一员,随群鸟一起在万丈凌霄展翅飞翔,穿过风雪,历经千山万水的阻隔飞向遥远的故乡。庄稼地里,收割机隆隆地驶来。丛中嗷嗷待哺的小鸟,还未学会飞翔。这时镜头切换为小鸟的视角,收割机在它的眼中是那么庞大、那么势不可阻。就这样,一个幼小的生命终结在了机器的轰鸣声中。整组画面带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和无尽的思索。在《海洋》中,一只远古爬行动物海鬃蜥爬上了岸,驻足凝望。远处腾空而起的火箭发出的光芒映入了它的眼中。同样是视角的转换,这组镜头的震撼力也是无可比拟的。它带来这样的启示:与其竭力探寻宇宙深处的世外桃源,人类还不如多去关注身边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

与国外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我国的生态纪录片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纪录片人应充分借鉴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以构建中国生态纪录片鲜明的民族识别性,从而打造独具东方艺术底蕴的优质生态纪录作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意境”杂谈》,《光明日报》1957年9月16日。

上文就是论文网给您带来的美学论文:浅议从中国古典美学看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