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化学的论文
生物化学是高职医学院校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组成和化学变化规ย律的学科,其内容抽象,知识点繁杂。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生物化学的论文,欢迎借鉴!
摘要:根据医药创新人才特点,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课程设计、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施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灵活应用知识和技术发现、解决问题能力,为农村医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全新思路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创新实践;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其研究内容和技术理论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个领域[1]。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医学基础学科,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不断涌现,分子生物学更是将整个生物学及医学理论与实❤践全面推进到分子水平。当前“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日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促使教育理念、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体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2,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医学生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其创新能力,创新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是亟待探索的重要任务。本项目组根据北京农村医药创新人才教育适应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特点[4],面向三年制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专业,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课程设计、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实施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为农村医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全新思路和实施途径。
1项目教学模块的建立
结合北京市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教材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建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遗传信息传递三大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确定实施项目,教研组共同设计项目提纲与教学活动,制定教学实施标准和要求,建立教学效果评价考核体系。
2项目教学模块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采用分组协作方式制订项目方案
教学对象为三年制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专业专科定向班学生,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培养模式。教学中根据生源定点社区或卫生⚥院地理位置将学生分为昌平、平谷、房山、延庆、密云5个小组,由组员自主推选组长。首先组长组织全组成员集体探讨并选择创新项目,明确小组分工;其次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收集整理资料,参考教师给定的项目提纲,写出项目初步实施方案;最后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并完善项目实施细则,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实施同一个项目。
2.2生物大分子的ღ结构与功能模块开展知识竞赛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是生物化学的基础,比较好理解。针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开展网上知识竞赛,奠定学生生物化学学习基础。如针对蛋白质和核酸内容,选择一些理论基础较好、知识面广、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和教师一起设计知识竞赛题目。知识竞赛采用在线测试方式,充分发挥我校BlackBoa✔rd平台的交互性、实用性、开放性优势,学生在线提交答案并得到实时评判。结果表明,这种在线竞赛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得快、记得牢。
2.3物质代谢模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物质代谢是动态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物质代谢异常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为了更好地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制订了针对糖尿病、脂肪肝等常见疾病和患者生活习惯的调查问卷,要求每组调查员进入社区、卫生院对代谢性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员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以临床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实验为基础,分析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预后以及诊断、治疗、预防,从生化角度理解血糖在体内的代谢及调节过程,总结实践活动成果。这项活动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了学习满足感和成就感。
2.4遗传信息传递模块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以中心法则为主线,针对DNA、蛋白质、基因信息的调控、基因工程等相关知识,开展“基因工程、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专题讲座。讲座时间约1小时,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积极讨论,师生交流互动,拓展知识面。
2.5学习成果展示汇报
生物化学三大教学模块涉及不同知识领域、研究方法。可在适当的时间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汇报活动,活动方式包括知识竞赛、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演讲比赛、小论文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项目完成情况,展示作品成果,反映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掌握的技能。
3教学效果评价模式
3.1问卷调查
开展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使教师和学生能力同步提高,教师能力提高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学生能力提高体现在协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协调发展。
3.2量化考核
课程考核不再采用单一的试卷成绩,而是采用综合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占30%,包括知识竞赛成绩、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实验成绩(含基本操作技能考核)、课外网上学习测试评分等;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客观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主观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新的考核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
4结论
针对不同知识模块选用不同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连续两年同一专业同一层次学生综合评价成绩优良率从8%提高到16%,不及格率从11%下降到8%。针对代谢性疾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了对糖代谢、脂代谢等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夯实了基础。另外,通过参观定点社区卫生院,学生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向、工作条件、工作待遇都有了明确认识,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在活动中分工合作,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小组成员间通过有效沟通,思想不断碰撞,创造能力也不断提高。因此,当前北京市农村医药人才教育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着眼点,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育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刚,马文丽.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2]罗世英,周乐,吕小华,等.基于网络平台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研讨式教学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64-66.
[3]蒋传命.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8):35-36.
[4]韩飞舟.农村山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