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改革的基础教育

时间:2024-12-27 16:23: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课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课程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课程变革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校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课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要起到什么作用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课程处处长刘兼认为:课程改革追求的第一目标应该是,使课程的内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它作为知识的载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获,但却是儿童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如: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生活中的数据”一节,突出了在数学学习中渗透对学生保护环境的教育,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让学生经历搜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又如: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是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试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体会น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过去,往往把课程本身的价值强调得过高,好象是课程本身的建设比人的发展更重要。对此,中央教科所所长助理田慧生博士曾形象的比喻:我们的教材好比一盘菜,我们的目的只是尽可能地把这盘菜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精致、非常完美,至于这盘菜有没有营养价值,好吃不好吃,是不是适合人去吃,我们都可以不去考虑,就象一个婴儿面对做的是世界一流的牛排不能吃一样。

新一轮课程改革就要解决课程在人的发展过程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重点:一是把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首选目标;二是试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学生主动探索、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三是把数学引向生活,强调数学跟人类现实生活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使数学学习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基础;四是突出数学的本质,讲究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专家达成共识:

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此,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最符ถ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最有价值的知识,要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观念呈现给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课程就是一个知识的载体,我们只要负责把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传承下去,课程的功能和任务就完成了,所以几代人学的知识大同小异。在设计编写课程时,只是考虑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如学科体系是否严密,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每一个知识链条之间的环节是否完整,内在逻辑结构是否相连等等,就是把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变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得了,是否负担过重等。教科书呈现的方式是陈述式的,大量的是简单地、直接地把知识的结论、规律、原理等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记忆来加工掌握,至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可以忽略不讲的。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知识内容本身进行进一步的梳理,解决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解决以什么样的最有效的方式将最有价值的知识呈现给学生的问题。这就需要转变课程观,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考虑课程的设计。以数学为例,就是要把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中要把握好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前瞻性。从理想课程逐步转变为实践课程。即从理想课程→管理者的课程(国家课程)→课堂实施的课程→学生获得的课程。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几次落差、几次衰减,一些好的理念到了现实的课程中可能会衰减的荡然无存,依然如故。因此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需要课程专家、行政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目标,追求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人的再生产,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超越现实,为将来的信息化社会做好一切准备。

传统的学科本位论的主要表现是:

一是过分的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以致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二是只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各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三是只强调学科课程、学科教学,而忽视活动课程、活动教学的作用。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与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性、潜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已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主流词汇。如上海的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体会到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知识增长的主流。譬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宇航科学、认知科学、脑科学、心理科学等已成为新的主流科学,认识到数学方法和电脑技术在诸多学科中运用的意义。

2、坚持注重“双基”,扩展和丰富“双基”

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几十年来我们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条件下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相对比较高的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在坚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的研究和实践。学会阅读学习,既是学习社会化社会个人基础学力的核心,又是信息时代接受学习的基本要求。我国已经加强了语、数、外等基础核心课程的教育。

3、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要解决问题。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的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特殊的难题。怎样解决?只有在课程改革中,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德育能够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不仅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建筑雕塑、服装、校训、校风、教风、班风、学生守则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

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靠什么来驾驭和利用科学技术呢?专家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了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并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已出现了加大人文学科课程份量的趋势。

4、课程设置趋于个性化和多样性

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灵活多样,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学校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结合是21世纪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都需要中小学课程改革走多样化的道路。

人的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最本质属性。近年来,上海等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对研究性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趋于个性化和多样性的一个具体体现。研究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的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ธ践能力的一种课程。研究性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自主选题、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是一种科学的、先进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做中学”科学教育计划的启动,将逐步改变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地“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

怎样正确认识教材的多样性呢?

首先,应当坚持统一的基本要求这个前提,明确多种多样教材的'目的。其次,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也不等于数量化,多样化教材必须与差异性、层次性结合在一起,亦即多种多样的教材必须是各具特色的,相互之间在编制风格和适应对象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分。第三,还必须和课程教材的可选择性结合起来,使不同特色的学校甚至不同特点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对各种课程教材作出合理的选择。只有这样的教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结合。在对学生评价是,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而非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深刻内涵就是要动态的考察学生的主动建构和生成的过程。对于习惯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要手段的教师来说,实施形成性评价确实困难,一是在教育评价的观念上难于认同,二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配套的目标体系还不够具备和完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观念对待每个个性不同的学生,坚信学生是发展的,差异是正常的。其次,应该认识到人的精神成长是不可测量的,评价也只能是一种价值的评估与引导。再次,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和意志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也不能以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地位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必须是针对学生个人的内在发展需要进行的。

5、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重

综合课程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是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科学的高度分化和综合 ϡ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向着协同化、综合化方面发展。二是人们面临的问题的解决,要求人们寻求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各门学科的共同协作,如环境问题等。三是客观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四是儿童身心发展仍处于未分化阶段,其生活现实有综合性。跨学科开设综合课程,是当今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它是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有利于减轻课程门类过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划分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不同阶段的综合课程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的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一些,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到了普通高中阶段,随着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分科深化的课程体现出的巨大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世界各国在普通高中阶段都比较重视分科的教学,普通高中的综合课程应该是在分科的基础上的综合,应该成为分科课程的有效补充。

6、课程管理体制的弹性化

根据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在国家保持对中小学课程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将进一步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可能会成为21世纪初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专家和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为当地经济和文化服务,应该体现学校特色、个性和办学方向,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广阔空间。校本课程要追求个性化、弘扬个体个性、培养创造力。

7、课程改革将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淄博市去年3月在全国率先实现“校校通”,周村区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的建成使用,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搭建了平台。周村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年活动的开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机遇。在信息时代,教学方式的变革可能是这个时代中要发生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将围绕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