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辩证观看科技汉语节奏

时间:2024-09-20 19:59: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辩证观与汉语的节奏

辩证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最为重要的一个代表,它在上古文献《周易》、《老子》中都有很鲜明的体现。《周易》以事物相生相克为基本思想,“阴”、“阳”为对立要素,事物的规律都在阴阳对立的系统中变化发展,由此具体化为太极、八卦等。웃《老子》不仅记录了大量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哲学思想,在文字上也运用了诸多如“利害、大小、多少”等由两个单音节组成的固定短语,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些短语逐渐固定为早期的双音节词。

那么,汉语节奏是如何体现这种文化上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呢?

从语音的角度看,音步为最小的表意语音单位。冯胜利(2008)曾指出,远古汉语的韵素音步逐渐转变为音节音步,为节奏所作用是其主要原因。上古汉语虽然以单音节表义,但是常出现两个意义对立或相近音节前后呼应的形式。《论语》中孔子弟子的名、字是一个代表,如“宰予字子我”中“予”和“我”语义相近前后呼应;“狄黑字皙、曾典字子皙”典表示黑色,皙表示白色,则是语义上的对立关系。

除了这种音步对应的小节奏之外,上古汉语的对立性还体现为语音段大节奏的对应。四言体,是诗经最具代表性的节奏表现形式,我们对《诗经》的统计结果显示,其中76.72%的诗更是采用通篇四言,如:

(1)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诗经・周南・螽斯》)

而这种复沓连章的形式,则几乎涵盖了《诗经》所有篇章。

唐诗节奏的另一方面为句内停顿,ผ《唐诗三百首》收录五言诗中,95.23%通篇为[2-3]式节奏;七言诗中98.85%为[4-3]式节奏。这也证明了中古时期诗歌在平仄格式和大节奏模式上都遵循节奏章法。

随着时间的发展,汉语在语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话中逐渐丢失了复辅音,产生了声调,标准韵律词也由单音步变化为双音步,然而对立统一的原则仍然在汉语节奏中有很鲜明的体现。如老舍的《月牙儿》一文中:

(2)我老想帮助妈妈,可是插不上手。

(3)因为接触的男子很多了,我根本已忘记了什么是爱。

现代汉语常出现这种二合一的构句形式,节奏的对立体现了语义的整体统一。

二、科技汉语的节奏

汉语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词汇或为古代学者命名,或为中西学者共同译著,又多采用意译的方式,如“函数(function)、弧度(radian)、坐标(axis)”等,它形成了科技汉语含有大量古汉语词汇、句法的特点。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教☿材总计1171句中古汉语成分出现多达891句,我们可以窥见文言成分对科技汉语的影响。

科技汉语常以对称形式组语,如“设”和“则”的前后呼应、“以……为”的使用等,与对立统一观念紧紧相连的汉语二合一的节奏在科技汉语的表现尤为鲜明。

语言是传递意义的声音和书写符号的整体,索绪尔认为,这个系统里语音符号是构成每种语言的词的基础。类似地,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认为无论一种语言有无文字记录,语言都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机制。可以说,语音是语言交际的自然媒介,书写则属于言语的范畴。

节奏作为语言交际中语音的一个方面,认识其特点,可以使学习者更直观地了解一些汉语独特的表达。如,英语只用“in”的短语,汉语则要说“在……中”,这里“中”在节奏上与“在”前后呼应;我们说“红红的”合法,“很红红的”却不合法,由于“很红红”破坏了汉语二合一的节奏形式;“虽然……但是……”等句子连词在英语等语言中单个使用,而汉语更多前后句并用;在科技汉语中,把握朗读节奏也可以达到区分 和 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理科知识时,一方面要掌握知识本身,另一方面又要阅读难于理解的汉语讲解,把握节奏的特点可以为我们阅读科技书籍找到一条有效的通径。同时,随着汉语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接受学历教育,读懂专业教材成为学习中巨大的难题,从节奏角度来了解汉语有助于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找到长难句的大层次,从而学好大学课程。

总之,语言和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汉语,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丰富科技汉语教学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手段和技巧,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它也不失为是一种用更简单的方式来理解掌握汉语的方式。

参考文献:

[2]廖继莉(2005)《唐诗声律研究》,博士毕业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3]老舍(2011)《老舍经典作品》,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