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科学与人的技术

时间:2024-09-20 11:42: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一直以来,成为“科学”巨人的问题干扰着国人,如从诺贝尔奖颁发以来,没有一个在大陆土生土长的并在中国大陆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国人获得过科学类的奖项;又如钱学森关于大师的思考;中国大陆对基础科学的贡献等等。本文试图从科学和技术的属性出发,提出“大自然”的科学与“人”的技术,将科学和技术的属性进行界定,为科学研究给予新的内涵,并赋予科学管理的新理念。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大自然 人

Na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man

WEI Yanghua

(College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All along, a "scientific" Giant interfered with people's problems, such as the Nobel Prizes since no one on the mainland and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native Chinese who won science awards in China; and Qian Xuesen on Masters thinking; Chinese mainland contributions to basic science and so 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part from the proper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nature" of science and the "human"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attribute to define, giving new meaning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o give the new concept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Key words science; technology; nature; human

我国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教育一般都统一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史。不少的科学史研究人员也认为科学和技术在在发展早期密不可分,即便是现代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相互促进。当然也有不少科学史学家将两者分割来看,并对两者作出不同的描述,也出版了专门的著作,对科学的发展作了详细的分析,如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上的科学》,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梅森的《自然科学史》等。但鲜有学者对科学和技术的属性进行分析。

一直以来,成为“科学”巨人的问题干扰着国人,如从没有一个在大陆土生土长的并在中国大陆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科学类的奖项;又如钱学森关于大师的思考;中国大陆对基础科学的贡献等等。本文试图从科学和技术的属性出发,对科学和技术的属性提出新的解释,给予新的内涵,并赋予科学管理的新理念。

1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尽管汉语词典给了科学的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中“科学”被解释为: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辞海》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但关于科学概念的定义是科学史上的难题,①②多数的学者侧重于描述科学的特点和性质。③

技术是指技艺、手艺等,《哲学大辞典》定义技术为:一般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它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及方法的总和。可见,技术是运用了科学而为生产需要所产生。

当然,很多学者还提出了其它的不同特点,如成果形式、研究方法、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

2 关于古代中国的科学

2.1 封建制度问题

封建集权 ϡ制不可能产生推理论证严密的精密科学所需要的逻辑学。❅集权制摧毁了市场经济萌芽,大部分发明、创造、技术只是为了满足皇权、朝廷和上官的需要。集权制抑制了个人的思想与自由,抑制了不同的声音,所以集权制下对科学的思考,个人科学技术的萌芽的发展是无益的。 强大的集权统治,中国的知识分子依附于政权,鄙视科学的发明和创造。集权制导致社会大部分资源向朝廷和皇权聚集,所以人们看中的是读书为官,所谓“学而优则仕”,并且使得以做官为目的读书目的论一直延续至今。

但集权制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社会大生产中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基础的、必要的条件。所以古代中国技术的辉煌都得到了中外科学家的高度认可。

2.2 文化问题

儒家不重视科学。正如上文所述,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论语・子路》中樊迟向孔子问如何种庄稼,孔子不仅不作答,而且斥樊迟为小人。孔子认为自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弟子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不是种田、种菜等具体的、务实的农业科技等。

其次,古代中国人以道德修养为核心,将其它的修为作为道德修养的辅助手段。例如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是主张“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佛教中提倡从善,洗尽罪业,跳出轮回等,都是以道德修养为核心而进行的。

再次,“学以致用”阻碍科学的出现。《易经》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这为中国古代一直就强调“学以致用”埋下了科学的炸弹。在这种认识观的指引下,中国人的活动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有所用”。而从事认识与发现自☢然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分子和科学活动却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甚至,这种“有所用”一直被不少的民众被解释升官发财、公侯万代等等。

2.3 教育问题

在集权统治之下,中国古代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即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完善于唐代,至其被取消时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科举制度把读书、求学和为官紧紧地绑定在一起。古代的教育实质上是“有所用”的。

再次,古代的教育只是少部分人的教育,社会文盲程度极高,所以没有广泛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来源。

3 现代科学的起源

现代科学的起源与宗教密不可☑分,这一点有诸多的学者做研究,并有不少的成果。科学与宗教也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历史上,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都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并在教廷里面任职。伽利略和教宗乌尔班八世马佛奥・巴贝日尼是要好的朋友。在1669年牛顿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以前,剑桥或牛津的所有成员都是经过任命的圣公会牧师。查理二世特许可牛顿免于担任神职,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牛顿的宗教观点与圣公会信仰之间的冲突。换句话说,牛顿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当时的牧师是不一样的。

现代诸多历史解密也反映了,宗教并没有对科学进行扼杀,而是适当鼓励科学发展。1533年,在罗马举行了哥白尼天体运行的讲座,教宗克莱孟七世和一些主教出席了讲座,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位主教还写信给哥白尼,希望他尽早正式出版他的作品。所以学者对于哥白尼是否受到过教会的压迫是存在争议的。事实上,主教们是承认科学观察的结果,宗教也在不断使用新的科学知识,因为宗教的“宇宙”和科学家观测的结果必须是符合的。因此现❤代科学起源于宗教,依附在神学上,但其实质是一种有别于“人”属性的研究。科学的研究不是研究人类社会,不是为“人类”而用,而是研究“大自然”的规律。

4 大自然的科学与人的技术

尽管近代以来,还有不少科学家依然有所谓的“上帝”信仰,爱因斯坦也曾公开说过: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但已经爱因斯坦所言的“上帝”已经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上帝”,它实质上指的是“大自然”。在他们心目中最纯洁的,公正的,中立的是“大自然”,它不依照人的意志而改变的,与“人”相互独立。

“大自然”的科学和“人”的技术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正是源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是“大自然”的,科学研究是纯洁的,公正的,中立的,不应该具有人类社会的功利性,是纯粹的“大自然”研究。而技术是“人性”的,是有用的,是目的性强的,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依附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是人类独立发明的。

开展科学研究应该秉承去“大自然”属性:纯洁、公正、中立,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性、功利性。不能以“人”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去管理科学――限定目标、方法、过程、成果。

4.1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的文化氛围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社会建立一种纯洁、公正、中立,不带有任何的目的性、功利性的文化,要尊敬“纯粹”的科研人员,就不能以钱财、官位、职务、职称等来衡量一个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事业地位。“学而优”要能够有多条出路,包括从事纯粹的、“大自然”的科研工作。

4.2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的教育氛围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从幼儿园到大学,到研究生教育的各级教育阶段都培养以“兴趣”、“求知欲”为源动力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纯粹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技哲学界提倡一种“无用”的科学,就是针对当前科学研究功利性太强,太注重科学研究的有用性。“无用”的科学的倡议实质上就是要人们尊敬科学研究的“大自然”属性,不附庸于人性。

5 大自然的科学与现代科研管理理念

“大自然”的科学要求科学研究要剔除“人性”、“社会性”,即在制度上要给予科研工作者的自由,减少人为的、功利性的干预。增加“纯粹”科学研究(区别于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减少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计划,不搞任务型科研、竞赛型科研等。将“大自然”的科学人员与“人”的技术人员区别对待。

注释

① 李醒民.科学是什么[J].湖南社会科学,2007(1):1-4.

②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6.

③ 杨博文,谭祖雪.自然辩证法新编[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97.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