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话剧如梦之梦观后感 如梦之梦剧评范文精选

时间:2024-11-13 13:05: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5月。话剧如梦之梦第一次以中文在台北大学进行了完整演出。18年后,在上海赖声川导游的剧场也开始了演出。该剧是一场由果到因的追溯,时间跨度超越了一个甲子的爱恨情仇。话剧中的演员一颦一笑都会触动观众心弦。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几篇关于如梦之梦观后感的范文,感兴趣的人快一起来和小编学习吧!

如梦之梦观后感一

如梦之梦看完了。从买票到上演中间隔了四五个月,今早起来,感觉自己也是做了一场大梦。这梦如此漫长如此真实,一时让人竟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不是先生提早去现场排队,这次演出可能就错过了。错过是人生常有的事情,如果本人不知道,也未必有什么遗憾。然而没错过的却庆幸了,幸而有这样一个机缘巧合,与这一场如梦之梦相遇。去窥见那些久不碰触的主题,譬如生命,譬如死亡,譬如爱与轮回。

这说起来都是非常高深的词,但落实到情节,也未必有多耸人听闻。这一场八小时长篇大作,由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故事组成。故事里套着故事,就好像梦里又有着梦。你看他们都说第一个故事,是别人的故事,实则这“别人”,恰是他们自己。理解了这点,便能明白后面情节的走向意义。

看胡椒说胡歌演完这次,就合约到期,加上要出国进修,未必会再续演。啊,如果真的不演了,确实是一大遗憾。他在车祸复出后接下⌛这个角色,不知是角色要他去探寻关于生命和死亡的真相,还是他推动了角色认识到相遇与离散的无奈。他演的很好,据粉丝写的观后感,看到他干脆地吻了女演员,瞬间全场心碎了一地。哈哈,这个心碎的声音,我在远处仿佛也听到了。不过从观众欣赏话剧的角度,胡歌做得很好。现在已经不能说他是一个有潜力的演员,因为他已经很好,但我希望他能够一直做个认真的好演员。

许晴是很出人意料的,可能我对她少女心的标签印象过于深刻,没有想到她出演的顾香兰如此细腻深刻。自然的,青年顾香兰也是不差的,但是名气大的人更吸引注意吧,哈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堂子里的片段。尤其是最后一幕她与妈妈、金姨和各位姐妹道别,明知前路茫茫,却为了自由依旧要倔强前行。她脱去一身艳装,仅穿白色的睡袍离场,音乐声渐渐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远方汽车灯打来,照出她荒凉孤寂的背影。她朝中年的自己致礼,一幕已落,而另一幕未起。

值得一说的是,剧里对民国时期的堂子装饰摆设甚至各种礼仪,还原度都是很高的。因为正好在看一本讲胡雪岩的书,里面有大量江浙这种场合的描写,虽然是清朝但两相印照,感觉格外真实。里面的妈妈其实✔是台湾籍女演员演的,吴侬软语莺莺呖呖,丝毫感受不出任何异样。各位姐妹呢,端茶是端茶,走路是走路,嬉笑是嬉笑,真正杨柳扶风,女人中的女人,让我感到惭愧啊,惭愧。

故事当然是要以死亡来收笔的。但死亡即轮回,故事和故事间又有多大的不同。我庆幸的是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少了战争动荡和几许离愁,平淡中反有生活的乐趣。年少时还会去想,百年前的人生活是什么样子,千年前又是什么样子,而现在渐渐不去想了,因为当下的柴米油盐让人费心,更因为,可能是这种平淡的细节给我以“我是活着”的真实感觉。

人生无法圆满,悲欢离合,终究如梦。你是谁的梦,谁是你的梦,梦里又梦到了什么?梦终究要醒,该感谢的是兢兢业业造梦的人。梦醒了,我们就往各自的路上去走吧。去经营一个真实的世界,又或者,一场更博大的梦。

如梦之梦观后感二

赖声川的《如梦之梦》是史诗,更是佛经。

《如梦之梦》的灵感来源与创作发生于90年代,2000年5月在台北首演,直到2013年在“央华戏剧”的努力、巨资打造下才终于在华语地区重现。当年《如梦之梦》在千禧年首演时,还没有《盗梦空间》、《云图》等电影,所以剧中“连环梦”的设计与结构,如今回想起来更让人叹为观止,当然这只是《如梦之梦》的特质之一,作为一部创作于上个世纪末、首演于千禧年的作品,《如梦之梦》对灵魂有着开悟性,对历史有总结性,对剧场未来有定义性。

痴人说“梦”

从2013年《如梦之梦》在北京排戏的开始,我有幸从目睹了“造梦”的过程,随着五年的巡演,我也每年与不同行业的朋友一次次体验了这个八小时的梦,无论是坐在“莲花池”还是看台,或是剧场二楼,每次座位的不同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每一次伴随我“入梦”的人都不一样,有大学生,有影视圈的同行,也有企业家,他们的年龄与行业悬殊,但看完戏后的表情是一样的,充满着感动、证悟与超脱,叹为观止!

我曾经写过一些电影、戏剧评论,在以往的写作经验中,作品的评论或解读都力求客观冷峻,作者的身份与个人情绪尽量隐藏于文字里,要体现专业性、学术性,但《如梦之梦》是我欣赏作品后却无法提笔写作唯一的一次。首先是因为《如梦之梦》给我带来了震撼性的感动与人生思索,让我至今无法克制、冷却自己的主观热爱,这部作品爆发出的惊人力量让我遗失了传统的写作身份。

其次,梦是难以复述及讨论的,我们中国人在生活中喜欢解梦,西方也有许多解析梦境的精神分析法则。但我个人认为梦有着自己的“语法”,是人的一种生命显现的形式。正如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所说:“既然意符的机体构成了每一梦景的方言,那么梦是不可被翻译的。”所以生活中解梦更多是一种心理的安慰与现实的补偿,无过多科学性的理论支持。再次,每一次在不同的观众席看《如梦之梦》,我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这部戏的信息量实在太大,我每次看戏都会发现上次看戏忽略了一些内容或细节,与不同行业的朋友事后聊这部戏,听到他们思考与感动的点也不一样,所以我迟迟不敢下笔定文。更何况对于一个八小时、地域上跨越东西方、时间上近一个世纪的梦,才疏学浅、还不是学戏剧专业的我更难以找到戏外客观讨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而也已经有太多专业的剧评人、文化学者等知名人士从戏剧理论的专业性角度分析、评价了这部作品,讨论了赖声川的导演功力与文本内涵。我的写作动机与意义在哪里?

直到五年后的今天,2017年《如梦之梦》依旧一票难求,还有太多想看《如梦之梦》的朋友因没抢到票而留下遗憾。有很多没买到票的朋友问我:“《如梦之梦》讲了什么?”因此我终于笃定写作,用梦呓的感觉当一次“导游”,也写一些其他人没讨论的内容。所以我舍弃了以往评论的写作公式,摒弃任何一种固有的文体模板,用一个文字工匠,也是一个年轻而普通观众的身份,天马行空的主观分享我的一些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关于舞台空间、叙事文本、人物形象,也关于佛、命运、生死……

以下文字纯属我个人浅薄的观点,也绝不代表赖声川的创作本意,也希望不冒犯任何一个学术或宗教体系。一切都是我的揣摩与感悟,甚至会有错误。只是通过这些文字,获得我自己“分享癖”得以满足的愉悦感,也为读者提供一种欣赏《如梦之梦》的特殊角度。

希望这些文字能让“进出”或“路过”剧场的朋友更接近《如梦之梦》。

如梦之梦观后感三

浮生若梦

若梦非梦

浮生如何

如梦之梦

这是赖声川导演的剧本《如梦之梦》开篇的四句话,听起来非常的梦幻,让人如痴如醉的梦幻。整场话剧是从《西藏生死书》第十三章“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开头一段“刚刚毕业的医生面对患者的相继死亡束手无措,不懂得如何跨越死亡,也不懂得如何安慰临终病人”这一片段开始的,由此引出了新晋医生小梅怂恿五号病人讲述他的故事,史诗般的话剧就此展开。

关于如梦的架构,有点像《盗梦空间》,在一个梦中有人讲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故事中有人做了一个梦,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也有点像《云图》不同的故事串联起不同的空间,却没有一点违和感。

撇开内容不说,在形式上《如梦之梦》 打破了中国话剧舞台上一直以来沿用的单一舞台、面朝观众的表演形式,而大胆❅采用四面环形舞台,围绕观众顺时针走台。在佛教中环绕的东西往往被视为神圣的,在印度释迦牟尼证悟的地方有很多人绕塔而行,在西藏有“绕山”的传统,文青都曾追逐过的仓央嘉措诗集里也有“转山转水转佛塔”的诗句,围绕圣物就是佛教徒的一种朝圣,赖声川导演巧妙的把这种朝圣融合进戏剧中,把观众当作“圣人”。此外,这种环绕也体现了古老东方哲学中的轮回。

既然说到轮回,似乎跟整场戏的基点——“梦”脱不开关系,那么梦的内核是什么呢?《如梦之梦》想要表达出的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贯通古今、遍及四海的,也就是说我们无从到达的地方、无从寻找的经验、无从经历的故事,所有这一切都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自己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们生命中的故事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人生又跟另外一群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往复循环,形成一张大网,跨越时空的联系网,正是这些联系构成了我们的整个生命。台北的医生、神秘的五号病人、上海名妓顾香兰、法国的伯爵……一切的一切可能都是我们整个生命故事中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总会穿插进别人的生命里,这样才可以对自己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解读。或许这不仅仅是艺术的命题,还是真实的,实在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某一个分子可能是从上世纪来的、从法国来的、从某个不知名的地方来的,所谓浮生若梦大抵就是如此。

2013《如梦之梦》首次在大陆巡演,当然,这场空前阵仗的舞台剧创下了很多个“最”,而赖声川导演表示:如梦之梦最重要的“最”并非在器物上,它是一场最具转化性的演出。我觉得转化这个词可能过于玄妙了,剖开来说就是能走出小我和本我,从自我的纠结中解放出来,到跟你关联的他人或者外部环境中去,或许你会有所启发,所谓像梦一样的梦,就是生命本身,而有的梦必须穿插进其他的梦才可以被解释。

这种转化性能够传达给观众的具体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了解一切事物的合理性,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被一些痛苦缠绕,甚至觉得自己生不如人,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理解原因的。就会异常失落,感到不公平。可事实上我们似乎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搞清楚这种原因,五号病人的整个故事,就意在探求自己之所以是这种命运的归因,而自己的故事偶然的进入了另一个人——上海名妓 顾香兰 的故事,从香兰的生命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世,顾香兰最后感慨“人生就是一出戏,戏中好人坏人都是自己决定的,戏落幕了,走出戏院了,一切都结束了…”五号病人突然释然了,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认识到痛苦和快乐✍都有其合理性,坦然面对是最好的方式。认识到这种合理性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讲故事的人,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都没有权利给观众洗脑: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论。可是一个故事,能让我们觉醒并真实的面对自我才是最美妙的。

真正的面对自我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在往内看之前先要往外看,不然你会迷惑,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所以你要努力寻找。而如今经过一些点拨和思考之后我才发现,年轻人不需要花费大把的青春去寻找平静,因为作为一个人,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感受力,也就是说不要在没有经历过幸福之前就选择不以物喜,也不要在没有经历悲痛之前就选择不以己悲。当然,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证悟的,正因如此不要在拥有着无限激情、热血和冲动的年纪就茫然求取虚空的东西。

我一再强调自我对外界的关照非常重要,这种看似缥缈的关照其实是发掘生命通透性的根本,所谓在一粒沙中看到世界,在一朵花中看到天堂本质上并不玄幻,只是这粒沙子是谁?它从哪来?要到哪去?三个问题就是对于整个世界的探求,也是宗教与哲学的终极命题。我们用尽一切本领感知这个世界也就成为了活着的意义。从外在感知了自我与他人的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能力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也就是将自己的信仰转化为能够感知一切的信心时,联系就从心灵上的变成了物质上的,自他交换就实现了。自他交换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帮助你扎实的建立了同理心。实现自他交换可以使你不仅仅明白悲喜从何而来,更能去主动地寻找这些情绪的归因;在他人身上也是一样,完全的理解他人的情绪甚至性格是由于什么细微的故事或背景影响而来,这不容易,但绝对值得探究。

最后经过了一系列的自他交换之后,我们才能够往内看。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就提过佛教徒藏语发音“nangpa”译为“内省的人”。然而向内看时需要极大的勇气,这一点我很赞同。我同样也同意往外看过之后心性自然会收回来,从而真正感悟到自己是谁,可不幸的是,世界上极少数人可以坦然接受生命的真相,因为愚蠢的太久了,不相信证悟是如此简单,正如索甲仁波切所说“往往监狱的大门打开了,而犯人却没有勇气逃脱”。

《如梦之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话剧,其中提出的思考比如;自他交换、梦境、看见自己等等都让人深受触动和启发,然而可惜的是2016年2月份在上海的演出似乎是最后一场了,这也是事实,面对一场话剧大多数人是不可能亲临现场观看的,但可以研读一下剧本,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思考和发现。以上文字希望可以与大家真诚的分享,关于梦也关于现实,希望你我都可以真诚的对待自己,并对世界报以善意。

如梦之梦观后感四

次特地来到苏州看话剧,有77%是冲着胡歌,20%是冲着《如梦之梦》的名声,3%想着顺便来玩玩。

看剧之前对于故事本身的了解不多,只是看过之前CCTV的纪录片,了解了一点,知道是21世纪初期华人剧场最受瞩目的话剧之一。就这样还被基友一直吐槽说起没做好功课。于是在看其他评论以前,我决定先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并不是关于故事本身的观后感。

《如梦之梦》的舞台设计绝对是我看过的作品当中最特别的,四面的环形舞台增加了场景的多样性,让观众视觉中所看到的的更加精彩绝伦,角色的设置使得这个复杂的故事稍稍容易被理解。可以说莲花池就是为这个四面环形舞台而设的,坐在莲花池中观剧,就像是做了一场梦,破碎而又有迹可循,似乎置身其中,而又像袖手旁观。

我说我是个泪点奇怪的GIRL,全剧我就两个地方哭了,开头与结尾,真是矫情得真情实感不知道具体怎么形容我的感受,只是在那一瞬间会觉得内心的情感被剧情的走向抑或是人物的经历所牵引着。

11号的上本坐在莲花池5排10号,演员们讲庄如梦的故事时,胡歌就正对着我。庄如梦一步一步地建筑着自己的梦中世界,随着睡眠时间越来越长,梦中世界终于建好了,而他就离开了现实世界,不再回来。对于庄如梦来说,这两个世界可能是一样的,他在现实世界写诗、耕作、生活,在梦中世界一样如此。但对于现实世界的其他人来说,庄如梦在梦中世界继续写诗,他们却再也看不到了。望着眼前那个距离我不到5米的胡歌,我第一次看到真人的胡歌,眼泪就流了出来。

五号病人一开始也一直在睡觉,不知道到了最后,他的梦中世界,是不是已经建好了,还是说,在听完顾香兰的故事以后,他就建好了自己的梦中世界?

飞出了这个笼子,他是不是就得到了自由,还是说,只是飞进了一个,跟世界一样大的笼子?

《如梦之梦》的票很贵,苏州场的票特别贵,但是抱着“看喜欢的演员演戏简直是一件比看喜欢的歌手开演唱会更棒的最完美的事情”这个想法,我还是决定买票了。

但是在几乎整个观剧过程中,我感受到,我眼前的并不是胡歌,而是五号。那个忧郁地寻找着妻子的人,那个病得爬几层楼梯就气喘吁吁的人,那个乱说日语的人,那个执着地寻找“到底谁给他埋了地雷”的人,不是胡歌,是五号。

最后的最后,顾香兰的故事讲完了,五号的故事讲完了,我甚至恐惧蜡烛熄灭的那一刻。五号说他要把他人不好的东西吸走把自己好的东西呼出来,我只想跟他做同样的事情。想把他留下,不仅仅是留在我的心里。演员们拿着蜡烛从我身旁的过道走过时,想到蜡烛就要熄了,眼泪止都止不住,根本无法好好看他们的脸。不过观感依旧是

好了,谢幕了,五号退场,胡歌登场。看到那气质与五号完全不一样的谦逊的人,我终于看到他了。好吧让我擦擦泪,接着大力鼓掌,然后再擦擦泪,再大力鼓掌。

关于《如梦中梦》的梦结束了,但是我似乎还在做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