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政治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
电力政治工作部国庆60年征文:家乡不见炊烟起
我的家乡在**省**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炊烟”,不仅是勾起我思乡的一种景象,而且还是反映我家乡变化的见证之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木柴是家乡不可缺少的燃料,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它。因为家乡不通公路,不通电,不产煤,再没有比木柴更方便的燃料。无论春夏秋冬,朝朝暮暮,每家房顶上总是炊烟袅袅。用木柴生火,浓浓的烟雾直朝眼鼻里钻,让人呛得流鼻涕、掉眼泪,房屋、家具都۵被柴烟熏得黑不溜秋的。尽管如此,只要有柴烧就算是“幸福人家”。还有许多农民因为缺柴,不知伤过多少脑筋。有的要到很远的“公山”(没有划分到户的荒山野岭)上去打柴,有的要向有柴的人家讨要或者采取其它方式交换,还有极少数村民居然采取“偷”的手段……
在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上山打柴是我最主要的家务活,稚嫩的肩膀不知留下多少磨痕。同时在我的记忆中,家乡一片片茂密的山林在刀砍斧ฑ剁下都渐渐变成了光秃秃的山丘……
打柴不仅费时误工、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不时发生伤亡事故。我父亲曾上山打柴被粗大的木柴砸伤腿脚,三个多月动弹不得。我哥哥有次打柴被柴刀砍伤手腕血管,差点丧命。更惨的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姓刘的农民打柴时不▼慎摔下悬崖身亡!
那时,在我们家乡,有“打柴担水一半工”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柴山水源”就成了姑娘们选择“婆家”最为看重的条件。
光阴荏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八十年代末,家乡修通了主公路,部分村民开始从外地运煤作燃料。九十年代初、中期,绝大多数村民用上了电,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到了本世纪初,公路逐渐向村、组、户延伸;ฒ经过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用电得到根本保障,家用电器渐入百姓家。特别是近几年来,县政府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主干道全部“黑色化”,家乡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公路;电力部门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全县人民用上了优质高洁的电能ท;村民们积极投入生态家园建设,大部分村民建起了沼气池,有的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基础设施大大改观的同时,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凸显富裕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木柴作燃料了,取而代之的是煤炭、沼气、液化气和电,既方便,又卫生。
近年来,我时常从县城回乡探亲,到处见到的是“山清水秀”的景象。放眼望去,每家房顶上再也见不着昔日那冉冉升起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