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

时间:2025-01-13 06:43: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的正文: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篇一:2016年吉林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不会推倒重来

 2月14日,有网络媒体报道了吉林教师职称评聘中途被作废事件,引发了当地不少中小学教师的不满。中国教育报记者今天就此采访了吉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报道并不真实,所引用的文件也仍在论证阶段,没有真正实施。 

  该网络报道称,按照吉林省政府下发的职称文件,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材料已基本于2015年底交由各县、市审批完成。然而,今年1月9日左右,有人收到消息,省里又下发新通知,要求顺延到年后开学再评聘,而且将增加答辩考核、择优评聘制度等环节,淘汰率为30%—50%。这意味着,原本初步通过职称审核的教师,很有可能会被淘汰。 

  报道中还引用了一份由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与教育厅人事处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预通知》,落款日期为1月5日。正是这份文件引发了各方关注。 

  看到报道后,很多教师对此表示不满和不解。他们认为,参加了职称评聘,过程合理、合法,而且市、县已经审批完毕,只差省里这个环节,就可以确认、发证。本来以为职称到手不过是迟早的事,但现在连申报的材料都要作废,好不容易经过的层层选拔也要重来,实在接受不了。这两天,有教师向所在教育主管部门表达不满意见,也有的通过网络发声,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针对大家的反映,今天下午,吉林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召开专门会议,说明并澄清有关职称评聘工作的情况: 

  一是网上传的《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预通知》文件还未公开印发,只是内部征求意见。 

  二是1月5日的会议是按照国家有关新的文件精神召开的,由市、州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征求意见会,并不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要“推倒重来”的会。此次会议中,相关部门给参会人员发放了预通知,征求各单位意见,但并不代表文件就会实施。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工作人员认为,正是这份“征求意见稿”被泄露了出去,才导致了大家的误会。 

  吉林省教育厅和人社厅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在适当时候通过媒体向全省广大中小学教师说明情况,吉林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不会“推倒重来”。(记者陈帆波2月15日发自长春)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篇二:2016-2017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条例【全文】

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分为六个阶段进行,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2016年4月)

  1.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传达国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本市改革工作。

  2.加大对改革工作的宣传。通过新闻发布、网络互动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社会宣传,明确改革的意义和内容,使广大教师理解改革精神、了解改革内容、支持改革举措,努力营造保证改革平稳推进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2016年4月-5月)

  1.核定专业技术岗位。按照国家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和我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市人力社保局及区人力社保局按管理权限,核定副高级及以下各级教师岗位比例及数额。

  2.开展人员过渡工作。学校统一登记过渡人员,按照隶属关系报区人力社保局、教委核准,由区人力社保局、教委复核确认。

  第三阶段:推荐阶段(2016年5月-6月)

  学校考核推荐。学校完成教师职称(职务)过渡工作后,根据已核定的本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和可聘岗位情况,按有关程序向评委会差额推荐拟聘人选。

  第四阶段:评审阶段(2016年6月-8月)

  1.梳理评审专业,专家换届调整。梳理现行中小学教师评审专业。各区对评审专家进行换届,调整后的各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专家库,纳入全市职称评审专家库统一管理使用。

  2.组织听课答辩。各区组织专家开展听课答辩,考核评议工作。

  3.召开评委会。相关部门按管理权限召开评委会,开展相应级别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的评审工作。

  第五阶段:聘用阶段(2016年9-10月)

  1.验收评审结果。市区两级人力社保局按照管理权限对评审结果进行验收。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结果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批准。区人力社保局会同区教委向社会公示评审结果。

  2.学校聘用。根据公示结果,由学校聘用,并按区人力社保局的有关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市人力社保局对聘任情况进行备案。

  第六阶段:检查验收总结(2016年11-12月)

  全面总结改革工作。各区评聘工作结束后,要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对工作中的相应政策规定、工作程序的操作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教委共同组织检查验收各区改革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做法和经验,形成改革工作报告,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篇三:2016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

2016吉林省中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讲课答辩题目及答辩人答题要点:

抓住新课程,多元化,为学生服务,教师角色转变等关键词

1、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教师要有坚实的教学基本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情绪。

2、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请你说一说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有什 么意义?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 典型,典型引路,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 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 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 意见; (3)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 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 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 请你谈一谈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育学生有什么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表帅作用在教育过 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5、对“开放式课堂”你是如何理解的?

主要是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 课堂教学模式,多形式,多渠道。

6、你对新课程改革有什么体会? 改变单纯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的结构体 系。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7、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促进的 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8、教学原则包括那些?(答对四项得满分) 答: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 则 E 循序渐进原则

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答:提出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涉及教学进程、规划板书 内容。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困生”? 答:在表扬中鞭策“学困生”进步。在鼓励中引导“学困生” 提高。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11、谈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有关要求: 教师答辩内容要从所给答辩题目中选出三个进行回答。根据答 题要点展开回答。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 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 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 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 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 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 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 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 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 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 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往以学科为本位 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 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由以学科 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 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 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要求详答)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 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快节奏生活挂,关注本身就是最 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 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 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这一改变包含 什么意义? (要求详答)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标准” 是国家指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 统一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 “课程标准’ ’ 是一个“最低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完义 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不

是精英教育,是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 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师 教学关注的焦点,而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 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指导性的、 弹性的, 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要求在理解的基 础上答对要点) (1)开人生哲理故事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 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 技能和 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 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

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 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 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 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要求答对要点, 简要叙述)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 的开放性与生成性。首先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要向生活经验 开放,向自然开放;不应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科学知识,应向人类的 命运、人类的道德层面以及人的价值领域开放,向学科前沿开放。其 次,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 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 生与开发的过程。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 方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 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 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的重要目 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 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 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 判断、 比较、 选择

, 以及相应的分析、 综合、 概括等认识活动, 结论就难以获得, 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与方法。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认知轻 情感,重教书轻育人,这种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缺陷。 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 即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 为本位。学科本位论的错误不在于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 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 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意味着 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道德 生活和人格养成。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要求答对要点, 简要叙述)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 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 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好每一位 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又是一个发展还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

人,这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极大的责任。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入来对待,还学 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 量的时间与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 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应成为我们对待 学生的基本态度。要承认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坚持“把成人 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要适 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而不能把自己的 意志强加给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 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无法替代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 事物、自己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外部的影响与支持。 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 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 担责任。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要求答对要点, 简要叙述)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 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

可能 的,也没有必要。而且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 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更复杂化了。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 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检 查、激发、指导方面,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研究 成果、经验或理论送上门来,然后不加思索地加以应用,而应该自己 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 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各种理 论与实践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 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 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 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要锻 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 进行评鉴, 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进行评价。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 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 于学校、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 应当从专业型、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要求在理解的基础 上答对要点) 1、服务。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 展。要服务得好,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服务对象上,尊重每一 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要尊重那些发 展迟缓的学生,真心真意地看待他们,了解他们,关心、爱护、帮助 他们。同时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鼓励,使每一个学生 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调控。新的教学改革实施以后,师生关系更亲切了,学生的 思维更加活跃了,但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维发散开 去难以集中,教学任务完不成;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难 以兼顾,等等。这种开放的教学对教师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问题,及时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引 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 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而 帮助则更为具体一些,如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成的 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

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等等。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 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 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 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教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 学生成材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尊重并倾听 家长的意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协调一致。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提示:答对要点,简要叙述) 1、 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 如何挖掘教材, 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 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新的理念。 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 系。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充 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 的引导在后”为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心理 发展的特点。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 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 现代教学主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提倡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 自主讨论、 自主选择、 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 神,开发学生的潜能。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问题

是打开思维的钥匙, 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 有问题才有自主、 创造、 发现、体验。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教师要问的得 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问 题应由学生自己生成,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 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 什么样活动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教学的规律,结合学生 的兴趣特点巧妙的安排。 十一、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有何意图?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体育节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 去教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 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 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 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十二、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提示:答对 要点,简要叙述)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课程改革后,课 本上的问题有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强,往往是若干个小问题组合 而成,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既有兴趣,又难以下手,教者 把握得不好,就会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处理得恰当,可激发他们 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找准切入口——分解问题,理清思路。让学生在问题的分解中,掌握到编题的意图,这样,学生便能灵 活地学会自我提问,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问题具有典型性, 代表性。所以教学过程中,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篇四:2016年教师职称改革方案:2016年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2016年教师职称改革方案:2016年教师职

称评定标准

2016中小学教师职称统一为三级

8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16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我学会了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