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时间:2024-09-20 21:27: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正文:

第一篇:《关于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关于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

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57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的家风家规家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农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办理 提 案 人:梁留科

主 题 词:农业,科技体制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美丽的相遇

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嫁接农业传统产业或独立发展成为新兴农业产业的过程。它以可物化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依托,通过培植农业科技产业群,以科技产品占领市场为手段,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和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集研究、开发、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推进农业向商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以河南省为例,一是农业科研条件不断改善,实力逐步增强,兴建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培养造就了一支力量较强的农业科技队伍;农业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引进到依靠自主创新的转变,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处在全国先进行列,生物技术部分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运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众多小麦、蔬菜优良品种,在国内大面积推广,经济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二是重点建设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开发、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催生了一批主导产业,搭起了科技与农业、农村、农民相连接的桥梁。如焦作博爱孝敬园区经过几年的示范发展,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蔬菜设施栽培产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漯河龙堂园区,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10万亩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南阳宛城潦城园区应用植物脱毒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与天冠集团合作,依托其乙醇燃料工程项目,建立了30万亩燃料乙醇原料——脱毒红薯生产基地,为农民增收1亿多元,使20余万农户农民受益。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农业生产形势的重大变化,现行科技体制、科研方向等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推广主体相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科研人员,并未真正将农业科技产业化作为科研工作的主体,往往满足于理论研究、论文的发表,较少考虑农业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多元化的科技投入及回报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研单位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科研

手段和条件落后,以至于高级科研人才严重流失;科技推广服务相对滞后,技术中介组织疏于管理等。同时,作为农业科技产业化主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企业规模小,档次低,产品竞争能力差,市场份额占有率低,辐射力不强,带动效应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税负过重,企业扩张乏力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建议: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强化农业科研管理。一是要以市场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要围绕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这一目标,加快建立机构布局合理、学科结构严谨、人员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开发体系。对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应赋予其自主经营销售权,为其申领生产经营许可证提供方便;二是科研单位要确立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规范科研行为,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立项,要通过专家论证或投标、中介评估,择优委托;要建立项目绩效体系,加强跟踪、检查,实行项目主持人制度等,以提高科研活动效率;三是要鼓励农业科研工作者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因地制宜选好科研项目,使科研更贴近生产实际,科研成果更便于转化推广。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科技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要坚持择优发展战略,加速优势产业发展。要根据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抓好区域布局,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适宜区域集中,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和产业生产链。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家扶持龙头企业政策的各项措施,并考虑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促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打造龙头企业、精品名牌,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竞争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一是要切实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现实决定了农业科技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各级财政安排的科技和农业经费中应保证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保证其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要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成立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基金,支持农业高科技研究,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奖励科研人员。三是通过税收、贷款、市场准入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四、完善农业科技产业化的中介组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是科技与应用、生产与消费不可缺少的纽带,是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助推剂。一方面中介组织通过认真评估和筛选,可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中介组织更了解企业、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农业科技与市场的衔接。一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的法律法规,规范其行业行为。加强管理、着力引导各种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技术评估机构以及技术经纪机构等农业科技中介组织,为加速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转让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农业企业特别是广大农民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二是要因地制宜,加强区域中介机构建设。要根据资源和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健全区域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

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三是要积极培育技术市场,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研成果开发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组织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转让信息网,使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

五、发展农村教育,培养现代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的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农业科技产业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应高度关注农村教育。在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实行公办与民办并举,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扩大高中的数量和办学规模,发展优质高中和职业高中,让尽可能多的初运动会广播稿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习。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尤其要加强对青年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要继续运用政策、法律、经济等手段,组织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配合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面向农村、农民开展科普活动,举办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注重实效的讲座、培训班,为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多办实事、好事。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

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最近,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XX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

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现在的30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

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 主要是“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一所(农科所)、一校(农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各网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面,缺乏配套性协作。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全县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4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70.3%,乡镇一级占29.7%。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伸相抵触。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

二、虽然运转,但措施配套脱节错位。 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也被压缩。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三、虽有服务,但层次很低囿于表面。 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二是服务质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

建设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途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一、针对多成份、多门类的农业经济格局,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的主攻点放在村一级。 根据桃江县实际,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建成头轻(县一级)、腰硬(乡一级)、腿粗(村一级)、脚大(科技示范户)的宝塔型结构。这是近期内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笔者的思路是: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减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方面发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经济实力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抽薪。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特点,配置畜技员等。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

二、针对多层次、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工作机构,分解职能,从实处起步,把服务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 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镇)一级,机构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果、试验科研成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并落实。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推广;也可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针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把科技培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质的问题,难以适应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如何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接受程度,现阶段除了加强农村劳力的培训、教育外,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要把科技培训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队伍,使之遍及全县所有村组。二是农技人员要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用田头讲座、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县农业技术学校,应把培训重点优先放在村农技员和“两户”队伍上,并逐年轮换,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针对多机制、多功能的农村经济服务实体,把经营的出发点放在无偿或低偿服务上。 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应端正指导思想,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立足“围绕服务搞经营、办好实体促服务”,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对常规、普及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开方配药、适用技术实行低偿服务,高难技术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乡(镇)一级要合理配置好服务与经济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况下,力争使多数民办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推广工作。

第三篇:《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2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健全完善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县人大组成调研组,于20**年6月至7月开展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先后召XX县级涉农、编制及人事等部门座谈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赴XX区、彭水县和四川XX县学习其先进经验;并实地到悦崃、鱼池、龙沙、大歇、石家等乡镇调研,听取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4+2”农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县、乡两级农服机构、畜牧兽医站为基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用人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公益性农服体系基本健全

全县有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77个,从业人员3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39人,占61.8%。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公益性服务。

1.县级服务机构。现有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13个,其中农委组成机构3个(畜牧局、辣椒办、烟办),农委直属管理事业机构9个(科教信息科、两芋办、特色产业办、农技服务中心、农环站、水产站、植保植检站、马铃薯研究发展中心、农机推广站),直属县委党校管理的县农广校1个。县农委所属事业机构56人,技术人员26人;畜牧局39人,技术人员10人。

2.乡镇服务机构。现有乡镇农服中心32个,编制184名,实有152人,缺32名;乡镇畜牧兽医站32个,编制153名,实有140人,缺13名。农服中心内设农技、农机、水利、林业等岗位,行政归属乡镇人民政府,业务上分别接受农委、水务局、林业局、扶贫办等部门指导。乡镇兽医站由县畜牧局直管。

(二)社会化农服体系日趋完善

1.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其中部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12个,县级示范社20个,农户入社率44.6%。涉及全县种养、加工、农机等领域,主要为农户提供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

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2. 深入推进县校(院)合作。自2015年10月与西南大学合作以来,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县校(院)合作“石柱模式”。现有县校合作办公室1个,辣椒、黄连、莼菜、魔芋、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专家大院4个,研发中心1个,实行了“一院一镇一部门”对接工作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科开运动会的作文技到农户家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牢固树立“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共引进和培育县级龙头企业3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涉及全县种养、农产品加工、营销等领域。

4.多途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近五年来,通过“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养农民技能型、经营型、生产型人才15940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培训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科技带头人等实用技术人才2000余人;现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万余人次。

二、四川XX县,本市XX区、彭水县有益经验

经市农委推荐,县人大组织考察组赴四川省XX县和我市XX区、彭水县学习取经。XX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先行先试县,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涪陵和彭水是我市农业科技服务相对较好的区县。综合起来,其主要经验有以下四点:

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文章关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出自2015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各乡镇农服中心很少再招专业技术人员。尽管近3年加大了招考力度,计划招聘农业专业人才34人,但实际只招录对口专业人才16 人,不到计划的50%,且大多留用县级机关,各乡镇农服中心充实的年轻人多为非农专业,无法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目前,因人员到龄退休和提拔,全县乡镇农服中心、畜牧兽医站缺编45人,平均每个乡镇至少缺1人。

——人员编制结构性失衡。与其他区县相比,我县农服机构编制表面上看不算少,但把其他区县单设的乡镇水利、林业站计入后,我县的编制数总体偏少,且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一是全县各乡镇事业机构之间人员不平衡。全县乡镇人民政府的事业编制总数为692名,其中农服中心184名,占26.59%,畜牧兽医站153名,占22.11%,财政所152名,占21.97%,文化服务站44名,占6.36%,人口计生服务站59名,占8.52%,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100名,占 14.45%。就农服中心承担农业、农机、水利、林业等多项职能来看,每个岗位仅占编制总数的6.65%,其编制数相对较少。二是各乡镇农服中心人员编制不平衡。四川省XX县每一个农服中心都定编8人,规模相等。而我县大的镇有10人,少的仅4人。三是农服机构内部各专业编制不平衡,相对而言畜牧兽医编制较多,水利、林业编制较少。

第四篇:《2016最新服务站工作总结》

2016最新服务站工作总结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站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连锁化经营”的发展目标,开展农业科技110工作,加强制度建设,我站共有人员8人,明确分工、实行站长全面负责制,技术人员建立值班与“出诊”服务登记制度,划片区负责。轮流值班人员利用农业科技110电话,做好来电来访登记和技术跟踪服务工作,配备了工作车一辆、摩托车2辆、电脑一台、测土配方仪一套电子显示屏、触摩电脑等一批硬件设备,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宽带上网,智能化系统收集信息和省植保庄稼区院信息,季节每天利用电子屏流动播放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控技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土壤样本速测,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依据。全年为全镇农民提供水稻、冬种瓜菜、菠萝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将近1.5万亩。一年来共接待来人来电咨询服务4600多人次,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服务2600多人次,解决生产上疑难杂症62例,挽回经济损失168万元。

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行全方位科技服务

为了提开科技110服务的能力,我站建立农业科技110技术服务组,在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通过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成立了由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行业的18名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科技服务的服务组,才取了针对性、时效性和效益性地开展农业科技110的服务工作,建立以每个村有一个服务点,由农校毕业生或村主任担任组长。每个村3—5人农校毕业生和农民技术员组成农业科技110服务队伍实现了科技110与千家万户的连接,达到了村村有科技110联系户和科技范示点,形成了覆盖全镇农村的科技服务网络。

三、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帮助种植户掌握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更好地给农民和用户传接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农民和种植户的种植水平,我站和镇政府及横山村科技示范村投入资金兴建了二家多媒体功能的培训中心。今年以来,邀请海南省植保站和有关专家,共举办了26期冬种瓜菜、稻秆还田、菠萝连种高产栽培、笼椒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全年现场技术指导和接受技术培训人数达2860多人次,免费发放技术资料3800多份,使农民掌握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水平。

四、创建科技110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致富

我站坚持创新理念,以“服务站十合作社”、“服务站十农户”的服务模式,建立了灯笼椒、西瓜、冬瓜、青瓜、菠萝、杂交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不同的农作物示范基地,面积达1000亩,带动当地一批农民走上致富道路。我站对示范基地进行全程技术指导,随时跟踪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我们不断探索,才取多方努力,成功地“防治灯笼椒发生病毒病”使灯笼椒每亩达到万元经济价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及钾镁肥,使杂交水稻亩产达到550公斤,使示范基地有比较好的经济收入,赢得了农民的信赖。

一年来,我站在农业科技110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力量与技术水平尚未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科技示范村、服务站,服务点建设与规范管理尚未完善。

今后,我站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