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

时间:2025-01-13 05:47:5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诗词 > :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的正文:

第一篇:《秋水资江千顷碧 梅峰千里沁烟萝 ——古代名人梅山旅游诗一瞥》

秋水资江千顷碧 梅峰千里沁烟萝 ——古代名人梅山旅游诗一瞥

阅读天地

0622 1642

秋水资江千顷碧 梅峰千里沁烟萝

——古代名人梅山旅游诗一瞥

近千年来,梅山这块湘中宝地之名胜古迹曾引得四方骚客,游踪广布,诗赋联翩,佳篇层出。试摘录数首如下。

描绘梅山山川景物诗赏。

章惇的《梅山歌》对梅山人文景观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是第一首完美的梅山旅游诗。其中“开梅山、开梅山,梅山万仞摩星躔。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巅。肩摩直下视南岳,回首蜀道犹平川”,写尽梅山之险峻;“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畬田。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长藤酌歌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 ,则是对梅山地区民情风俗的概述。

开梅山建县后800余年,官至两江总督的陶澍(下梅山安化人),写过一首《东坪道中望熊山诗》:“何群山之莽苍兮,突一支以高仰。岸然奇伟不可干,空中一落九千丈。嵯峨从古少人行,支搁日月如灯檠。六月寒气竖毛发,白昼放出雄雷声。上有蹲虎立豹之雄关,下有崩虹裂帛之潺湲。野猿山狖欲上而无路,往往啼啸悬岩间。”刘显的《游熊山庵诗》:鼎湖仙去剩禅宫,策杖逢秋兴不穷。一带人家红树里,数声僧磬白云中。泉盘曲涧常飞瀑,鸟度长天不碍空。封禅传疑休要论,且寻灵药问崆峒。张麒《秋日登熊山诗》:重冈叠嶂锁丛林,策杖清秋试一临。寒瀑流成千涧静,宿云开见万山深。古皇剑去岩扉冷,仙女踪沉石气阴。归路夕曛横古寺,暝钟风送落遥岺。这些诗在都大气磅礴地描绘了大熊山的宏伟壮丽。

同样山光水色,各诗家写来各有情趣。

郭祥正(10351113)于宋熙宁五年权邵州防御判官,从章惇之荐,参与开梅山之役。他在《酬运判毛正仲(渐)》和《狄淬伯通席上二首》中都有记载:“请说相逢在何处,上下梅山成昨游”;“梅山曾共听蛮鼙,又看汀洲白鹭飞”。然由于他自负是:“低徊却入邵陵幕,梅岭招降建城廓。论功第一遭众谗,断木浮沉委沟壑。”因而有“数奇不独李将军”之叹,他在《再游花山》(花山在新化城西郊三里许)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这种怀才不遇的情绪。全诗云:“去年来时春未归,枯林杈芽露老枝。今日重来春已去,秀叶茂密藏黄鹂。山家景物新换故,世事尘埃朝复暮。白头迤逦谢轮蹄,青冢绵联老狐兔。令人归兴如浮云,早向江山乐贱贫。不须访道赤松子,但爱鲈鱼并紫蒪”。郭公最后归隐于青山县。诗集三十卷名《青山集》,为当今《全宋诗》所采录。郭祥正的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为“真李白后身”。苏

轼亦与之极友善。

内容与郭诗《再游花山》相近而情绪迥异的是章惇的《过石槽铺》诗。章诗前四句:

“瘴霭潜消瑞气和,梅峰千里沁烟萝。

情人短信大全

人逢双堠虽云远,路在好山宁厌多”。

关于梦想的名人故事

是描写很值得留连忘返的“梅峰”。

清代,新化有位直抒胸臆的大诗人欧磵东,也用旅游诗来发泄胸中郁郁之气,他的《舟行望梅口诸山》是其代表作。全诗为:

寒流沿岩西复东,扁舟出没烟萝丛。

溪山四转云木合,虽有去路知何从?

我来已历万山险,而此尤觉体势雄。

一山未尽一山出,满眼变化烟岚浓。

冈峦绵亘不可辨,但见青苍一气相溟朦。

我知造物有深意,非独险峭夸神工。

瘴乡文物颇岑寂,别假藻饰难为功。

拚将物外数百里,插此千叠青芙蓉。

客行涉此亦偶尔,未能便学东园翁。

蓬窗日永作酬对,一杯聊泻苍茫胸。

孤村傍晚风亦静,回坡影落澄潭中。

醉窥潭影忽大笑,山青照我衰顔红。

舟人相顾窃指似,客今醉矣樽罍空。

先生椅枕默不应,卧看华月生东峰。”

而比磵东先生稍长的陈锡周,其诗风平和,又另有一番风趣。他的《次韵梅溪杂咏》云:

爆竹声中庆万家,韩诗伴枕独搜遐。

潮平舟活溪通浅,春到烟浓草带芽。

涩勒一湾风碎玉,热汤三沸雨飞茶。

清香满路添油润,处处新梅雨后花。

此外,清代刘振翥的《渔村》,又是描写资水风情的淡雅之作。其诗云:

杉皮屋子对清溪,新织丝罾曝短篱。 日暮半江风欲定,绿阴深处放鸬鹚。

新化的秀美山川,永远是文人墨客们胸中之畅快、笔下之绘画!

第二篇:《历代旅游诗词选》

历代旅游诗词选

文天祥在《指南录》中有一首题为《泰州》的诗:

予至海陵问程,趋通州凡三百里河道、北与寇出没其间,真畏途也。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诗里的天目,指的是姜堰市城区北郊的天目山,为西周古城遗址。据《泰州志》记载:“天目山,州治东四十五里,高二丈二尺,周二百三十步。王仙翁诛仙尝隐是山。”该山形为覆钵,上有二井,相对如目,故名天目。有东晋道士王冶率群仙飞升处、鹿女台、寺观等传说和遗址,为“海陵八景”之一“天目晴岚”所在。

文天祥来姜,是仓皇至此。德佑二年(1276年),文天祥出使元军,为元相伯颜扣留,押解北上,途经京口(镇江)得以逃脱,可是受到制置使李庭芝的怀疑,只得从真州(仪征)、扬州转到高邮、泰州南下。文天祥一路颠簸于三月十一日到达泰州,第二天早上乘船去通州,刚走十里到塘湾时,听说元军骑兵走过不久,只得返回待到晚上再走。午夜时分,月光淡淡,春风习习,船正欲停泊在天目山下,岸上惊问何人,得知是当朝丞相文天祥时,欣喜之至,盛情款待。姜堰人对他的礼遇和理解,令他受到慰藉,心头千波万浪,遂吟成激越的《泰州》诗,他相信天目山会为他作证的。

文天祥南下心切,虽然前途仍充满千难万险,但他短暂停留后,在叮咛声中告别了姜堰,告别了天目山。十天之后,文天祥从通州出海,再度起兵抗元,转战南下,终因独木难支,战败被俘,不屈被害,留下了《指南录》和“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诗篇。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当代著名艺术描写海的作文家石林畅游溱潼后题诗作曲,发出了由衷的赞美。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二适先生不愿做亡国奴,将家眷寄养于溱潼岳父

家,只身随立法院西迁重庆,直到抗战胜利后,1945年深秋,才重返

故里,这一去竟达七、八年之久。高二适归心似箭,回乡途中,怀着

对家乡和亲人的强烈思念,写下了《溱潼道上闻子规》一诗:

出蜀希闻子规鸟,回乡初见杜鹃花。一声肠断溱湖水,何事将归不问

家?

流离之苦,思乡之情,令人感动泪下。

吴嘉纪有“有船田父皆为渔,十口五口依菰蒲(菰:池沼里的草本植

物,叫茭白)”之句,尤为写实。

明吏部侍郎储罐在古镇水云楼读书,据传当年储巏在水云楼读书的时

候,曾留下一则上联,联曰:“一眼望三湖,湖南湖西湖北口”。多年

来未有人能对出比较好的下联。几年前溱潼名士王庆农先生曾对出较

满意的下联:“孤舟荡双桨,桨起桨落桨高低”。

郑板桥登水云楼题下“得来湖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的名联。

孙乔年溱潼八景诗词选

东观归渔,东观是一座道士庙,里面的菩萨甚多,足有七、八个系统。

他们毗邻而居,俨然象是大杂院。因该庙座落溱潼镇东头,所以称东

观。沿东观围墙外二米处,便是东大湖,一泓清水澄澈见底。每当夕

阳西下,渔舟唱晚,渔人之乐,饶有情趣。其诗云:

苍茫暮色夕阳斜,三两渔舟泊水涯,白发引觞儿绕膝,醺醺红面映流

霞。

南楼读书,古寿圣寺,俗名河南寺,南寺,在镇南,与湖南村、湖北

口、湖西庄隔湖相望。寺内有三间两层大楼名水云楼,取其云水苍茫

之意。水云楼建于明代。道光《东台县志》称其为溱潼古迹,并且绘

了一幅图附在志上,观其图,可见当年水波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

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水云楼原来四角翘起俗称“泛角”,

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后来主持僧大更和尚重砌,改为不“泛角”。据

说明代吏部侍郎储巏少年时曾来此楼读书。故“南寺书楼”又称“南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

楼读书”。南寺已成为溱潼粮食仓库,水云楼不复存在。此景意境,

只能从诗中去体会了。

登临纵目瞰三湖,帆影迷离戏水凫,料得储君居此日,课余闲睡一尘

无。

西湖返照,“西湖返照”与“堤柳春莺”,两者要从“堤”说起,明代

泰州盐官杨澄为方便运盐,沿泰东河筑堤一条,史称杨公堤。据《东

台县志·杨公堤记》中载,堤高七尺,树以万柳等云云。堤长百余里,

柳树成荫。“堤柳春莺”的景色,可想而知。溱潼西北角(即现在盐仓

库),当时为纤夫的“茶岸”。因“茶岸”地处西大湖,连接夏家网,

那滔滔白浪,汪洋一片。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在湖面上,景色诱人。

盈盈绿水映长虹,倒影楼台镜底红,片片去帆风力饱,秋芦似雪映丹

枫。

北村莲社,北村即现在溱潼医院西边广场主席台处。溱潼北村有一大

家,姓朱,过去在北村建屋几楹,以为别墅,因门前有两口池塘,栽

满荷花,每逢盛夏,荷叶亭亭,莲花朵朵,集社吟诗,畅饮高歌,抒

发情怀,故称为“北村莲社”。后来朱家在北村又建一座阁子,供奉

地藏王菩萨,庙名北禅院。人们泛称北楼。从孙进士的诗章里,不难

看出,“北村莲社”这一景点,在他写诗的时候,即已湮没了。

十里荷花今已无,芳塘遗迹尽糊涂,闲谈昔日社中景,雅士群居诗酒

娱。 石桥明月,溱潼镇中原有横贯东西的一条夹河,河上东、中、西有三

座桥,中间一座是石拱桥,俗称中石桥。东西二桥都是板桥,称东板

桥、西板桥。东板桥易石是清末的事,西板桥易石是民国12年的事。

笔者以为“板桥秋月”是指东板桥, “石桥明月”是指中石桥。东

板桥临近东大湖,每值秋高气爽,水波不兴,星河明月,万籁俱寂。

此间,大有杭州平湖秋月之胜,所以叫“板桥秋月”。

中石桥确另有一番魅力,此桥拾级而登,足有二十级台阶。抬头

望明月,低头窥倒影,明月水中游,那如醉如痴的景色,怎不令人叫

绝。

自从夹河填平后,三座桥均废,孙乔年诗中的“石桥明月”便成

为历史陈迹了。

拾级平登入太清,冰轮普照万家明;长空寂静钟声远,此际无余

物外情。

花影清皋,“花影清皋”即“花影清潭”,是指蒋家潭。原名蒋家窑,

当年这里住有一大户姓蒋,所以窑、潭俱姓了蒋。蒋家潭的水面较宽,

潭深,且有一泉眼。1929年天旱不雨,河水尽涸,独蒋家潭不干。

多少年来,溱潼人考究饮用蒋家潭的水,因其水清澈甘醇。潭边辟有

花园,泉清花美,令人赏心悦目。蒋家潭居水边高地,故又称“花影

清皋”。诗是这样写的;

满庭花卉一灵泉,碧水清澄镜面圆,月下阶前僧去后,闲听窗外水涓

涓。

禅房修竹,孙进士所指的禅房修竹,笔者以为是北村禅院的幽静所在。

孙进士是乾隆四十六年的进士,退隐回乡来游溱潼,当是嘉庆年间的

事,此时正是“北村莲社”之后,北村禅院已初具规模;孙进士咏诗

“北村莲社”是向往的口气,说的是往事,陈迹是指莲社。那么,“禅

房修竹”该指何处?当时,北村禅院西侧内,确曾有个竹园,且有几

座和尚的骨殖塔。所以,“禅房修竹,实则为北村禅院的一部分。

曲径当途树竹篁,一竿挺拔入禅房,等闲争说风光好,毕竟虚心赋性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

凉。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

绿院垂槐,绿院即西院,是座和尚庙。相传,几百年前,有一和尚在

这里栽了两棵槐树,一棵正栽,一棵倒栽。两树似有灵性。一棵高屋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

建瓴,枝条四覆成荫。一棵巍巍参天,高有数丈,绿荫如盖。庙内拥

有十一架梁的大殿,中供千手观音,并砌有“听槐轩”。绿树院由此

得名。遗憾的是倒栽的一棵,毁于抗战时期伪军的刀斧下,仅存的一

棵成了此景的唯一证物。其诗云:

数年四季勿衰颓,绿叶纷垂伞盖成。不仅游人堪玩赏,薰蒸炎热好乘

荫。

清代著名词家江阴蒋春霖和水云楼曾有过一段渊源。蒋春霖罢官后,

寄居楼中有年,寝馈于斯,吟咏于斯,家庭闹矛盾纠纷亦于斯,水云

楼成为词翁晚年坎坷遭遇的见证者。

满 庭 芳

秋水时至,海陵诸村落辄成湖荡。小舟来去, 竟日在芦花中。

交响乐红旗颂

余居此既久,亦忘岑寂。乡人偶至,话及兵革,咏“我亦有家归木得”

之句,不觉怅然。

黄叶人家,芦花天气,到门秋水成湖。携尊船过,帆小入幕蒲,

谁识天涯倦客,野桥外,寒雀惊呼。还惆怅,霜前瘦影,人似柳萧疏。 愁余空自把, 乡心寄雁,泛宅依凫。任相逢一笑。不是吾庐。漫托

鱼波万顷,便秋风难问莼鲈。空江上,沈沈戍鼓,落日大旗孤。

翁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和今天的溱潼完全一个样子,找不到任何

区别。词序云:“秋水时至,海陵诸村落,辄成湖荡。”那里的秋天,

原本是一片汪洋,烟波浩渺。海陵是今泰州市的旧称。或曰,水云楼

坐落在溱潼镇,而词叙却云“海陵诸村落”,是否另有所指?不知溱

潼镇,原来就叫“溱潼村”,也是一个小小的村落。③后来淮南盐务

发达,水运繁兴,盐引经过溱潼到泰州监坝过掣,人烟才逐渐稠密,

成为市区,“溱潼村”的原名,乃为“溱潼镇”所代替。鹿翁称“海

陵诸村落”,既包括溱潼在内,又兼及附近的墟落。“湖荡”是这一

带水网地区的特定称呼。“余居此既久”五字很重要。根据蒋鹿潭的

行迹推测,自咸丰六年卸盐大使任后,只有一个很短时期在东台县居

过,有一个较长时期定居在一个地方。“余居此既久”,正与考查行

迹所得的推测相吻合。词中“到门秋水成湖”亦是写实。出溱潼南寺

山门十数步即可系舟。故南寺的山门虽设而常关,出入皆经由北向的

小门。 “泛宅依凫”句,更显出溱潼的特色。凫是水鸟,俗呼为野

鸭。溱潼周围为大小湖泊所环绕,兀居水中央,秋熟以后,栖息着成

群结伙既肥且腴的野鸭。明清之际,东淘诗人吴陋轩《溱潼》诗云:

“溱潼水雾中,屋上栖野鸭。苹花莲叶遍里巷,野鸭飞下争唼

喋„„”(见《陋轩诗》卷五)溱潼是野鸭的家乡,至忘机不避人,栖

息于人家屋上,这一自然景象,凡涉足溱潼之人,有目皆睹。作者童

年时寄迹溱潼,虽乏乌鬼黄鱼,日日可食,然荐盘野鸭,至秋尽几无

日无之。至今思此,食指频动。

其《水云楼词》自问世以来,所获评价甚高:“尽扫葛藤,汇纳

百宗,蔚为变徵,家数类别,冠冕一朝,清词有斯,可谓至极”; “有

清一代以《水云》为冠,亦无愧色焉”;更有“倚声家老杜”之盛誉。

与水云楼关系密切的另一位名士是谢孝苹,字鹿炯(1920年-1998

年),海安谢王河人,194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史研究员,为当代历史学家、古琴学家、词学家。1937年至1938年在

水云楼省一临中读过两年高中,

关于旅游的名人诗句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篇:三句话恐怖故事
下一篇:七言绝句大全

TAG标签:诗句名人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