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好词

时间:2024-11-10 13:39: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范文大全 > 好词 > :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的正文:

第一篇:《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 阅读答案附赏析》

定风波[五代]欧阳炯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8.词中女主人公方寸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4分)9.本词泪珠穿破脸边花和冯延巳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同是描写女子流泪,一用穿破,一用滴破,哪个更好?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8.(4分)(1)孤独寂寞:暖日闲窗映碧纱,独凭绣床。(2)惜春: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3)年华虚度:玉闺深掩过年华。(4)思念丈夫: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每条1分)9.(4分)示例一:穿破更好。滴破表现思妇泪痕点点,穿破表现思妇眼泪一直流到脸边,泪流得多,情感比滴破的程度要深。例二:滴破更好。滴破具有内敛含蓄之美,更符合深闺女子的身份。而穿破泪流如泉涌不止,感情不加节制,不尽符合息妇含羞的特点。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闺情。首句写景,暖日点时令,风和日暖,晴窗映碧,已见春深。着一闲字,便觉有情。闲,指闲散。只有在窗前有人的情况下,才会有闲散之感。这里的闲窗是说思妇看到窗外的残春光景,由于孤寂而闲得发愁。小池春水浸明霞,明,一作晴。此句写实景,亦寓愁情。冯延巳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池水涟漪,自然会荡起思妇的闲愁。头两句对仗,浸与映为互文,春水与明霞相映,景色极为绮丽。但浸字也有沉浸之意,春光如许明媚,怎不令伊沉醉呢?写到数树海棠红欲尽,思妇的恋春之情转到惜春,海棠红欲尽,正是春意阑珊时候,满地落红,使她不堪看。争忍,怎能禁受的意思。歇拍落到自己身上,玉闺深掩,玉闺,犹金闺。用金、玉字,形容闺房华贵。争忍二字界于两句之间,意亦上下贯连既不忍春事将尽,更不忍深闭闺房虚度年华。上片着重写景,景中有情,因景中有人在,但未正面写人。上结落到自身,只是用虚笔写人之所感,为下片正面写人转入抒情蓄势。换头独凭绣床,人已出矣。首标独字,正切闺情。绣床,有彩绣为饰的床。古人坐卧之具皆曰床,此处用凭字,倚靠的意思,当是坐具。方寸,心也。乱,谓心绪烦乱。肠断,极其伤心,才会感到愁肠寸断。断、乱,押韵。与上下句的关系也和上片尽、忍一样,彻上彻下。上结玉闺深掩过年华,犹是慨叹之辞,由慨叹、心乱到肠断,抒情步步深入,到实在忍不住时,于是热泪不禁夺眶而出,才会出现泪珠穿破脸边花。脸边花,写女子腮脸如花艳美。作者在另一首词中写道:好花颜色,双脸上,晚妆同。这也是写双脸如花美。词人笔触常涉及到美人泪脸,冯正中词: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韦端己词: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写法和用字都不相同,特别是在用动词上的差异,大有讲究。冯词用滴,韦词用界,本词用穿,比较起来,穿字兼有滴、界两字之妙。用滴破,想见泪痕点点,用泪界,则泪痕两线。这里用穿破,穿比滴重,既然穿破,而且直到脸边,自然也包含泪界双线,就泪痕来说,还要深些。此处只就用字而言,并不意味着评论全词和词家。词中刻划思妇的形象和心理,写到泪珠穿破,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势,谁知煞尾忽转新境,出现邻家女郎来问良人音信,教她害羞地答道: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呢!笔意活泼,情趣盎然,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深得水穷云起之妙。这首词的语言也不若作者其他作品那样秾艳。

第二篇:《苏轼《定风波》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目的:

1. 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2. 理解本词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的艺术特点;

3. 了解“披文入情”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作品提供的文本出发,“披文入情”,取得共鸣,具体感受苏轼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教学步骤: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一、 导入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东坡志林》中又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为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形成的习惯。但是,它们并不等于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当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趣。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

来具体感受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复杂心情。

二、 作品内容分析

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上。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逢雨有感而作。由此可见,这是一篇即景生情的作品。词的正文分为上下两片。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先看上片,它主要写作者在雨中的行为和感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急雨骤至,盖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并不为之所动,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自我感觉轻快无比,一点也不害怕,仿佛风雨并不存在一样,这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相呼应。大家只要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苏轼在此时吟诗啸词的具体情景,就不难体会他那淡泊外物的从容气度。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的,作者说“莫听”显然就有外物不足萦怀的意味。“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竹杖芒鞋的确很轻,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用它们来行路,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显然就差远了。所以,这里的“轻”只是作者此时心情的外化。显然,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必然另有所指,这里的“轻”字因此也必然另有含义。它们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这就需要仔细分析了。竹杖芒鞋是普通人或闲人的步行用具,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行人路上马蹄忙”嘛。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曾在《答李之仪书》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从这里可以知道,“竹杖芒鞋”是此时的苏轼的常见形象。此外,被人推搡谩骂,大家都不认得他是个官,此时的苏轼认为这是可喜的事情。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此时对于做官的畏惧与厌烦。这是可以理解的,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后来又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他人从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廷”,在知湖州的任上被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经过这些年的仕途遭遇后,他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这里的“马”与“为官”相联系,这里的“竹杖芒鞋”则与“为闲人”相联系,这里的“轻”显然就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了。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他用眼前的风雨比喻自己在仕途上遭受的打击;用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潇洒风度,比喻他遭受打击后淡泊人生的旷达胸怀;“竹杖芒鞋”喻指赋闲,“马”喻指为官,“竹杖芒鞋轻胜马”则表现了他此时“无官一身轻”的的从容自在。苏轼在遭受生与死的打击之后还能达观自解,有这种淡泊旷达的心态,实属少见。不过,在苏轼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隐痛,这也主要表现在词的这两句中。“莫”是“不要”的意思,“莫听”在这里有“劝阻”的意味;与此对应,“何妨”在这里有“推荐”的意味;两者连在一起,形成了“不要„„,不妨„„”这样的句子,由于在这里是苏轼自己对自己说,于是就有了一种自我劝解

童年的读书笔记

的意味。他这样劝解自己,实际是也是这样去做的,这也从另国庆手抄报图片大全一个侧面表现了苏轼的达观自解。正是这种痛楚让他产生了“退隐江湖”的想法,于是有了下面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封建士大夫常有这样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出仕为官”相对的常常是“退隐江湖”,由此引出了词的下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里的“一蓑烟雨”,不是写眼前景,而是道心中事。试想一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哪里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眼前的沙湖道中雨,而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遭受打击后的苏轼是想着要退隐于江湖!苏轼写这首《定风波》是在三月,到九月写的《临江仙》一词中,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样的句子,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再结合他在《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的心境,把“一蓑烟雨任平生”理解为归隐是合适的。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也与此合拍。

注: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这种解释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

再看下片。下片比较简单,它着眼于雨后,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想“退隐江湖”的心情。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一句是写实。此时阵雨刚过,天已放晴,空气清新;料峭的春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有些冷;前边的山头上,夕阳斜照,好像在向诗人致意。微冷的春风吹走了诗人的酒意,使他头脑清醒;山头的阳光又送来缕缕温暖,让他有了淡淡的喜悦。如此的文字正显示了经历风雨洗礼之后的诗人内心的平静。(这里的理解不同于教材,教材上句对句的机械理解过于牵强,且与词的下文互相矛盾。)

然而,诗人毕竟已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在这之后,他会有些什么想法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一句中,诗人不仅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方法,还化用了陶渊明的句子“归去来兮”。“向来萧瑟处”表面上是指刚才遭遇风雨的地方,实则比中考命题作文喻自己在仕途上经历的坎坷。回过头来想想这些年来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实在是阴晴莫测、安危难料,还不如陶渊明那样辞官回家,退隐江湖,那样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此时此刻,苏轼想退隐江湖的想法已跃然纸上。这一句正好与上片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相呼应。当然,这仅诗文大全仅是他当时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的一种想法而已,现实生活中的苏轼由于深受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的影响而并没有退隐江湖。

三、 作品艺术特色分析:小结

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篇即景生情的作品。纵观全词,写眼前景,想心中事,言在此而意在彼,隐喻寄托是它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三篇:《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定风波 【宋】黄庭坚》

定风波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①,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②。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此词为作者被贬黔中(即黔州,今四川彭水)时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重庆奉节县东,因地势险恶而得名。③两谢:指晋诗人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4.黄庭坚是宋代著名词人,字 ,号山谷道人。(1分)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定风波 【宋】黄庭坚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定风波 【宋】黄庭坚

A.首句起调低沉,用“万里”“乘船”二词,暗含去国怀乡之感;

B.“一漏天”“似乘船”,生动形象地写出词人恶劣的生活坏境;

C.“及至”“也”,二虚词呼应,有久雨得晴、喜出望外之感觉;

D.“鬼门关”是用地势险峻来烘托作者重阳纵饮,举杯消愁之态。

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定风波 【宋】黄庭坚文章古诗词鉴赏及阅读答案定风波 【宋】黄庭坚出自http://

第四篇:《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

题润州多景楼

刘过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腾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注释

1 润州:今江苏镇江。

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

2 多景楼:在镇江市东北北固山上,知州陈天麟建。

3 金山焦山:在镇江西北及东北,均在江中,东西对峙。

4 挹(yì):汲取。

5坐断:占据;把住。

6 收拾:领略。

7木叶:树叶。

8 神京:神州京师。此指北宋京城汴京。

9 王勃: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10 “琴书”二句:《唐摭言》载,王勃十四五岁到南方去看望父亲,经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太守新修滕王阁,设宴阁上,请客人作序文,实际上已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王勃也参加了宴会,他见座客纷纷谦让,轮到自己,毫不推辞,挥笔便成,文采惊人,在座的人无不钦佩。帝子,指滕王李元婴,唐高祖之子。王勃《滕王阁》诗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句。

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文章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出自放浪:放情、浪游。

13 凤凰台:在今南京市。李白作有《登金陵凤凰台》诗,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

14 苏杭:苏州、杭州,指今江浙一带。

15 汉沔(miǎn):汉阳、沔阳,指今湖北一带。

16 第一江山:梁武帝曾称北固山为“天下第一江山”。

17 突兀:高耸的样子。

参考译文

金山与焦山兀立江中,相对而起,面向着滔滔不绝东流的长江水。多景楼巍然矗立在水中央,眼前可望尽淮南数千里大好河山。在萧瑟的西风中我带酒乘闲到此一游,树叶渐渐黄落,时令已是初秋。烟雾尘沙弥漫了天空,北望是渺渺一片,我见不到昔日的京城,满怀忧愁。你没见到王勃的才名今天被认作盖世无双,他当时不为人知,被当成凡夫俗子,带着琴书流落到豫章;登上了滕王阁,写诗作赋,感慨悲伤。你又不见李白的才思真是人间第一,人们不知道他是神仙下凡,一旦浪游到金陵,在凤凰台作诗高吟望长安。如今我也把四海都将走遍,西边到过汉沔,东边到过苏杭。如今站在北固山的最高处,眼前没一人,独自在这里骋目游览。楼高我的思绪深远、愁苦也多,楼啊我又能对你如何?怎能够像李白与王勃一样,名声与这楼永远高耸巍峨!

创作背景

据宋岳珂《桯史》卷二《刘改之诗词》条载,开禧元年(1205年),刘过游镇江,当时岳珂在军中管粮,刘过与岳珂、章升之、黄机等人四处游览,凡名胜之处,都作有诗。这首题多景楼的诗当时最为同伴所欣赏,章升之“为之大书,词翰俱卓荦可喜”,属岳珂刻在多景楼上,因事未果。岳珂《桯史》录诗全首,字句与刘过集中所载多异文。

赏析:

《题润州多景楼》是南宋诗人刘过创作的七言古诗。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诗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

刘过《题润州多景楼》全诗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刘过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这首诗也写得很豪放。因为诗人处在国家多事之秋,对前途充满担忧,对中原沦丧充满伤感,所以豪放中又带有悲壮。

  诗前四句为一段,写多景楼的形势,起得很壮阔。诗以多景楼为中心,写它左右有金山、焦山峙立,地势险要,山下是滔滔不绝的江水,控制了淮南数千里。这样一写,为下文在多景楼上眺望抒怀作了铺垫。

  “西风把酒闲来游”起四句为一段,转入登楼远眺。诗写自己在秋天登上多景楼,极目远望,但是望不见已经沦陷的中原,悲从中来,泪流满面。这四句风格与前迥异,充满悲伤凄愁。刘过在多景楼写过好几首诗,每首都有这样的情怀,如《登多景楼》云:“北顾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也是写登楼远望缅怀中原怨愁。

  国家如此,眼前的局势又很紧张,诗人无由开怀,以下一大段便一泻而下,抒发自己胸中的抑郁之气。刘过是个爱国者,一直以抗敌复国为己任,光宗末年曾上书请求恢复中原被勒令还乡。他的诗中常常充满豪宕激越之气,渴望报国,如《夜思中原》云:“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又如《从军乐》云:“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在这里,诗人紧密切合“楼”的典故,举出王勃赋滕王阁、李白游凤凰台的故事,抒发感慨。诗尽管由楼而及滕王阁、凤凰台,因上接北望中原,总显得有所脱节,前人评刘过诗有粗疏之处,就是指这种情况。刘过这首诗在这里作了一个大的跳跃,诗表面上写阁台,实际注目在王勃、李白二人身上。王勃少年以诗文名,后落落不偶,刘过也是如此,四次参加科举不中;李白学书学剑,朝廷不加重用,刘过也出入戎马,终被摒弃。刘过正是为王勃、李白抱不平,同时结合自己身世,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忿忿不平。由古代文人的不偶,他想到自己也漂泊四海、浪游天下,如今登上多景楼,心中满腔愁绪,无从发泄。最后,诗仍以王勃、李白为喻,说自己今天在此吟诗,怎能如前人一样名传千古呢?诗感叹了自己目前的遭际,觉得实现抱负很难,所以寄希望于身后,希望也能像王勃、李白一样;可是这希望又很渺茫,他的哀怨便更进一步流露了出来。“楼高思远愁绪多”是全诗主题,也就是诗人在另一首《登多景楼》诗中所说的“景于多处最多愁”,他的愁仅仅这首诗又岂能包含一尽呢?

  全诗气势雄壮,把身世之叹,结合在登临怀古之中,由中原不见,恢复无望,引出家国之怨;由古人引出自己落落不偶,都很自然。通篇充满牢骚,却又含融不露;通篇充满哀伤,却又慷爽高昂、豪宕激越,充分表达了诗人不甘落寞、勇于进取的雄心壮志。正是这不可扼灭的志向,驱使他终身为恢复中原而奋斗。

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

第五篇:《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案:

(1)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

(2)(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二:

(1)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3分)

(2)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4)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参考答案: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2)“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3)莫听

欧阳炯定风波词赏析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