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文档大全 > :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的正文:
第一篇:《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中考对比阅读》
2009年眉山市《桃花源记》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琉璃霓裳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C
7.A
8.B
9.①这里面的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和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9-9题。(20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游三水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性嗜酒( )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4)饮少辄醉( )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4分)
(三)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05东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
(一)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分)
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8.答案: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
浅薄
的庸人。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05年南通市海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8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的样子。 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英文名句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 D.亦雅咏不辍(停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 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 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 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第Ⅱ卷(共118分)
注意事项: 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三、(23分)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7.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
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Ⅰ卷二、6分 4. C 5. D 6. D (每题2分)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
Ⅱ卷
三、23分
7.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分。每句1分)
8.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3分)
05济宁(毕)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
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板桥集》
5.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 .
②每有会意 会意 ..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 .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8.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 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5.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评分:本题4分,每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断然,绝对(根本)④宽慰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答案举例:④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
2006桂林市
二、古诗文阅读与欣赏(18分)
[阅读材料一]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第二篇:《《马说》《陋室铭》《五柳先生传》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_之一。是唐代______________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 )⑵不以千里称也(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⑷食不饱( )⑸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⑹策之不以其道( ) 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⑻执策而临之( )⑼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⑴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____________。 ⑵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研究
6.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7.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2.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陋室铭和五柳先生传对比阅读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