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

时间:2024-12-26 15:21: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的正文:

第一篇:《4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辛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笺注)卷一 4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校】

[题]“史留守致道”四卷本甲集作“留守”。《花菴词选》题做“登赏心亭”。

[兴亡]王诏本作“江山”。

【笺注】

[赏心亭]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赏心亭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

[虎踞龙蟠] 《金陵图经》:“石头城在建康府上元县西五里。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李商隐《咏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喷霜竹] 黄庭坚《念奴娇》词,题云:“八月十七日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其结句云:“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却忆至棋局] 《晋书谢安传》:“谢安字安石。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屡违朝旨,高卧东山。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废黜,安始有仕进志。时符坚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不渝。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又,《桓伊传》:“伊字叔夏,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时谢安壻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忤,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长日句] 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令狐相进李远为杭州,宣宗曰:‘比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

[江头二句] 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陆游《南唐书史虚白传》:“元宗南游豫章,次蠡泽,虚白鹤裘藜杖,迎谒道旁,元宗驻跸劳问曰:‘处士居山亦尝有所赋乎?’

曰:‘近得溪居诗一联。’使诵之,曰:‘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元宗变色。”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涛江少醖籍,高浪翻雪屋。”

【编年】

乾道五年前后(一一六九)。

以下内容源于“百度百科”

【词句注释】

赏心亭:位于建康下水门之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名胜,辛弃疾特爱登此亭眺望。留守:即行宫留守、宋室南渡初,高宗一度驻跸建康,故称建康为行宫。

危楼:高楼,此代指赏心亭。斛:古人以十斗为一斛。

虎踞龙盘:诸葛亮曾目睹金陵地形而感慨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兴亡:指六朝兴亡古迹。三国时吴国孙权,东晋司马睿及南朝的宋、齐、梁、陈曾先后建都于金陵(建康)。

陇上:田埂,此泛指田野。喷霜竹:印吹笛。黄庭坚(念奴娇):“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霜竹:秋天之竹,代指竹笛。

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泪落哀筝曲:谢安晚年位高遭忌,孝武帝曾召善乐者桓伊饮宴,桓伊抚筝唱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谢安适在座,闻歌而泪下。

【作品译文】

此言登亭凭吊古代遗迹,只落得满腔愁绪。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在哪里呢?只留下了六朝兴亡古迹。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 ;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

官谢安一代风流,晚年仍不免忧谗畏讥,至有泪落哀筝之悲。谢安将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交付给儿辈如谢玄等,自己则以下棋消磨时光。官耿耿心曲难为人知,时不我待,惟有借酒浇愁。朝来遥望江头,风急浪高,直有推翻房屋之势。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

【创作背景】

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当时他南归已经七个年头,而他期望的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而且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在一次登健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

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作品赏析】

登览怀古之作,往往以历史的变迁寄寓对国事的感慨,借古讽今,以雄深跌宕为胜。对于知己的唱和之作,往往是心语的倾诉,以诚挚深切为高。要将这两种意思打和成一片,就需要糅合两种不同的美学风格,兼有雄深与温婉。这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妙境,而本词显然达到了这一境界。

此词分以下几个方面下笔:建康的地理形势、眼前的这就是我作文400字败落景象,并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词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闷,最后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抒发内心感情基调。然后再围绕主题,一层一曲地舒展开来。“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是说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作者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

四、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据《金陵图经》记载:“石头城在健康府上元县西五里。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健康曾经成为六朝的国都。但在辛弃疾看来,此时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这里暗中,谴责南宋朝廷不利用健康的有利地形抗击金兵、收复中原饱含感情的问答异常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气愤填膺的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柳外斜阳”五句,是健康眼前的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渲染一种国势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映入词入眼帘怎能不勾起作者忧

第二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

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3、主要创作: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1.了解词人人生境遇和词作的创作背景。

2.根据课下注释,充分预习,了解有关典故内容。

【预习知识链接】

1、走近词人———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 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收复中原,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21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忧愤而逝。 2、写作背景:《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

“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具有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却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抄存》。《全宋词》存词六百二十余首。此外,他在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一、辩词注音

遥岑远目( ) 玉簪螺髻( )鲈鱼堪脍( ) 搵英雄泪( ) 二、课前熟读,体味情感,并交感受。

三、根据书下注释及参考资料逐句解读词作。(翻译词作,理解词作内容。)

四、词中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根据课下注释熟知人物事迹。

五、试找出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

【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词作艺术手法。 2、以声传情,体味作者的爱国情怀。

兵马俑观后感

【导学过程】

一.初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整体感知作者情感:你认为词作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二.再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品味作者情感。

1、词人登上赏心亭看到了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物?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

2、词人登高远望,除了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景物,还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借这些历史人物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两首词的不同。

【固学案】

1、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一两句名言。

2、请从其他词作中找出你所知道的典故与同组人员分享。

3、以“爱国”为话题,写一段精彩文字。(不少于300字)

第三篇:《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阅读答案鉴赏》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阅读答案鉴赏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建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几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特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为六朝古都:历来登临者多有咏叹。②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被疏。

8.请对“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两句进行赏析。(5分)

9.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阅读答案鉴赏

8.这两句运用了设问手法。(1分)作者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从建康的险要形势入手,对比六朝兴亡的历史遗迹,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软弱的谴责o(2分)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二(2分)

9.①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②对成就伟业的渴望:③对报国无门的苦闷。④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辛弃疾阅读答案鉴赏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当时他南归已经七个年头,而他期望的抗金复国事业,却毫无进展,而且还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词人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全词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来表现主题思想,写景时,寓情于景,感情极其浓郁;抒情时,吊古伤今,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这首词分以下几个方面下笔:建康的地理形势、如今的败落景象,并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表达词人缺乏知音同志之士的苦闷,最后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抒发内心感情基调。然后再围绕主题,一层一曲地舒展开来。

“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是说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

四、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据《金陵图经》记载:“石头城在建康府上元县西五里。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建康曾经成为六朝的国都。但在辛弃疾看来,而今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这里暗中,谴责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击金兵、收复中原饱含感情的问答异常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气愤填膺的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柳外斜阳”五句,是建康如今的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渲染一种国势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映入词入眼帘怎能不勾起作者忧国的感叹。同时词人独选此景,也正是意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构思而言,上片三个层次,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笔法,衔接极为严密。而各个层次,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和强化主题。

上片十句侧重于吊古伤今。下片十句则侧重于表现词人志不得神、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及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下片亦分三个层次,前五句为一个层次,是曲笔。次三句为一个层次,是直抒胸臆。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是比喻。各层次的笔法虽不相同,但能相辅相成,浑然符契。

style="POSITION: absolute; LEFT: -10000px"> 本文来自

辛弃疾为词气魄不亚于东坡,但这里却屡用喻指,语含讥讽,可见长期的压抑使之极度愤懑,而面对现实除了无奈更别无他法。

“宝镜”三句,笔锋又双从历史转到现实,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夜幕降临、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宝镜”,唐李浚《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这里借用此典,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保国之才无人鉴察。刘熙载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俚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姿是何敻异!”(《艺概。词曲概》)的确,“宝镜”三句,感情基调虽然悲愤沉郁,但词句却含蓄蕴藉,优美动人。

最后两句,境界幽远,寓意颇深。它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便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这两句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

“吊古”之作,大都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传称其“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即说明辛词此类作品的豪放风格。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词章。乾道四年或五年(1168或1169),作者登上赏心亭,写了这首词,送给史致道。词中感慨很深,虽是吊古,实是伤今。

上片以危楼所见的山川形胜,斜阳归鸟,引出兴亡满目的感慨。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起句作者就以突兀之势,点明牵动他感情起伏的因由。登上高楼,下临秦淮,遥望远处的长江,使他想起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他以引而不发的笔触,暂不点明什么原因“赢得闲愁千斛”,使读者揣测、捉摸不定。以“闲”字点“愁”,意欲说明他的愁闷是孤独、空虚的,又以“千斛”言其分量之沉重,给人以重压之感。从而,造成一种悬念,迫使读者跟踪追索,非得读下去不可。

“虎踞龙蟠何处是?”建康,形势险要,早有“龙蟠虎踞”之称。据《金陵图经》记载,三国时诸葛亮曾评论金陵的地理形势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作者却以疑问的语气提出,加重了感情的负荷。回答是:“只有兴亡满目。”昔年在此建都的六朝,都已覆亡,留下的只是一些朝代兴废的痕迹,不胜盛衰之感。句意来自李商隐《咏史》诗:“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接着,作者描绘眼前景物:“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柳荫下的斜阳,大河两岸寻找归宿的飞鸟,树林里的风声,苒苒西去的孤帆,触人愁肠的舟笛声……这些形象,在人们仰俯之间,就要逝去了!这一组飘忽的景物,触动了作者翻滚的思绪,从而,加深了那种吊古伤今的感情。

上片是虚笔,给读者一些形象暗示,下片作者用历史故事,抒发和表达作品的思想情绪。“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安石,是东晋名将谢安,他统率八万兵力,迎击号称百万大军的苻坚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但是,谢安有过一段不得意的历史,曾被奸佞构陷,皇帝不信任他。有一次东晋孝武帝召宴,谢安在场。一位叫桓伊的人弹筝唱歌,唱的是曹植的《怨诗》,其中唱道:“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替谢安表忠心。于是,谢安触景伤怀,忍禁不住落下泪来。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淝水之战时,谢安的儿子谢石和侄子谢玄,率兵迎战,当捷报传来时,谢安与客人下棋,他十分从容的说:“小儿辈遂已破贼。”由于被皇帝猜疑,不为世用,只有在棋局中打发日子,忠信见疑,不为世用,如今辛弃疾的境遇,与当年谢安的处境,是有相似之处的。胸怀大志,又是栋梁之才,归宋六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与听哀筝而落泪的谢安发生共鸣。

接下来:“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感情的负载就沉重了。“宝镜”,有人解释为“月亮”。李浚的《松窗杂录》载:“渔人于秦淮得古铜镜,照之尽见脏腑……”在这里,作者所指,应是那面古铜镜。因为辛弃疾从沦陷区归宋,被视为“归正人”。“归正人”受歧视,被怀疑有异心。所以,作者登临赏心亭,面对秦淮河,便想起秦淮渔人那面宝镜来了。他恨不能得到“宝镜”,以明心曲啊!现在呢?宝镜寻不到——无法表明心迹,而年纪却快老了(碧云将暮),更无人来一起饮酒消愁。

结句:“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这两句是说:从赏心亭远望,江头风大浪险,有使房屋倾倒之势。这里暗喻国势危急,是点睛之笔。姜夔说:“一篇全在结尾,如截奔马。”这个结尾,突兀而又有余意,耐人寻味。

从这首词作来看,辛弃疾的艺术个性已经形成。他以沉郁悲壮的音响,热烈豪放的气势,走上词坛。抒豪情、叙壮志,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象这样的一支曲子词,就是一支救亡曲!(贺新辉)

第四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①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②,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③,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④,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①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②“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③断鸿:失群孤雁。

④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1发现自己)“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阅读答案附赏析

(2)简要分析词中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怀。(3分)

【参考答案】

(1)用比喻,将远山比作玉簪和螺髻,写出山的多姿。(1分)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

念奴娇登健康赏心亭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