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_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

时间:2025-01-14 05:48: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文档大全 >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_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_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的正文: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_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

  诗风虽然与诗人的经历、人格、精神面貌、文化修养等方面关系密切,但外界山川景物的感召襄助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下面请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

  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

  谢灵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派的真正开创者,后世的山水诗作家在创作诗歌的艺术特色中都或多或少对谢灵运有所继承。柳宗元也不例外,他在永州、柳州创作的山水诗在艺术表现和精神实质上,都与谢灵运有密切关系。二人山水诗艺术特色表现出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密工巧的诗艺

  就从创作艺术而言,谢灵运崇尚告别童年作文写实,在描写山水时注意深刻刻画山水之貌,极具写实之能。而在写实的同时足可见其精密工巧的诗艺,例如他的名作《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这首诗具铺叙之能,也极具写实之能,他笔下的美景有:晓雾,鲜花,涧水,溪流。在描写这些景物之时,谢灵运利用工整的对偶使本诗增色不少。例如这一句“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对偶十分工整贴切,“岩下”对“花上”“云”对“露”“合”对“泫”。不仅用词恰到好处,而且词性相同或相近,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意思一目了然。从这里我们可以很自然地看出谢灵运精密工巧的诗艺。

  柳宗元的山水诗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他的《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这首诗为铺叙写景之作,且与谢诗相比,柳诗铺叙渲染的诗艺略胜于谢诗,柳宗元把界围岩水帘的色调、声色以及山川美景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水帘、青苔、绿草、新月这些美景在他笔下有了灵气,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而且在描绘的过程中工于对偶,如描写水帘的形象是“歊阳讶垂冰”,水帘的色彩是“的皪沉珠渊”,声音是“百日惊雷雨”背景是“古苔凝青枝,阴草湿翠羽”。这些诗句对偶十分工整,若没有精工细刻绝对达不到如此境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柳宗元继承了谢灵运写诗技艺,他们二人的山水诗皆表现出精密工巧的诗艺。

  二、精细淡雅的诗风。

  谢灵运与柳宗元都因为无法完成自己的理想而寄情山水。在模山范水之时,二人都表现出精细淡雅的诗风。

  谢灵运在游玩时写下不少山水诗,同时谢灵运的山水诗极具风容之美,他的诗句极具画面立大志感,而且十分淡雅。例如《过始宁墅》中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青涟”,这句诗极具风容之美,画面感关于诗歌的作文很强,幽石在蓝天白云的怀抱里躺着,新长的翠绿的竹子在水边随风摇曳,这是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构成这幅画面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诗人用字典雅,“幽石”“青涟”二词极具诗意。谢灵运在其他诗作里面同样有淡雅的诗风。“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白花皓阳林,紫器晔春流”“初篁苞绿花,新蒲含紫茸”等等,这些诗句用词典雅,具有精细淡雅的诗风,极具风容之美。

  柳宗元的诗同样具有这个特点,他的诗中美景佳句随处可见。如在《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中诗人将游踪所至的盛景一一点出:太阳照在静静的洲渚上,洲渚上晶莹的银沙耀眼夺目,飞鸟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头顶,游鱼身披彩鳞,在清澈的水里游玩。这里很少使用奇特的意象以及华丽的词汇,也没有用夸张的手法,但其笔下的景物朴素之中足见其豪华。柳诗用字高雅,很好的吸收了谢灵运精细淡雅的诗风。

  柳宗元在学谢的过程中又不自觉的对谢诗进行发展,加上两个人性格,喜好,遭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二人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又呈现出诸多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谢诗情景理分离,柳诗情景理相融

  谢柳二人在描写山水景物抒发情感时表现出不同的抒情方式。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写景与抒情说理分开来写。例如《石室山》,这首诗共16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前六句,主要描述石室山的美景。中间四句为第二层,这一层为叙章节,写此地此景长期不为外人所知。最后六句为第三层,这一层主要目的是抒情说理,这一宁静的境界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人遇山而乐,山遇人而乐,人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同喜同乐。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分明,作者先写景,然后叙事,而写景叙事是为抒情作铺垫,最后抒情说理,情景是属于割裂的状态。

  柳宗元在处理景与理的关系时,一改谢灵运山水诗景理相斥的特点,他在写景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融入自己的感情,达到情景交融,看似简单的诗句后面往往游诗人复杂的感情在里面,形成了与谢灵运迥然不同的风格。如《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这首诗能够很好的做到情景交融,前面的六句诗以写景为主,但是这里的景并没有“模山范水”而是这些景物中融入了作者的愁思:繁露、寒月这两个物象首先给人以凄凉,寂静的感觉。泉流水声,山鸟偶叫声又打破这沉寂,在这个不眠之夜,面对此景愁绪何人不生?最后“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寂寞,忧思,无奈渗透于整首诗中。全诗没有一个“愁”字我们却处处感受到诗人之“愁”。这首诗真正做到了景理相融。

  二、谢诗色泽鲜艳,柳诗暗色清冷

  山水诗的画面感很强,不同的作家给我们的展示的山水画面各不相同。谢灵运与柳宗元也是如此,由于二人在用字、设色方面不同,山水诗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钟嵘在《诗品》中认为谢灵运“才高词胜,富艳难踪”。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作在工笔画的设色上为“艳丽”。谢灵运笔下所描绘的山水诗大多是比较幽静的地方或者很少有人知道,《宋书·谢灵运传》中记载:“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里,莫不备尽。”由此可见,谢灵运选择的地方是幽静的。然而,谢灵运能够把这幽静的环境描写的绚丽多姿,他笔下的这类山水诗在视觉上色彩鲜艳,感觉上清新自然。他多用一些色泽鲜艳,清丽的词来写山水诗。例如《晚出西射堂》中有这样四句来描写山水:“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诗人利用山的绿色为底,枫叶红色为点,雾气的朦胧神秘美,构建了一幅绚丽,明艳的山水画。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谢灵运善于选取鲜艳的,亮丽的色彩来描写山水诗,他的诗风应该叫“艳丽”而柳宗元对相似的景物却有不同的风格。柳宗元游览之地多为别人未曾涉足,或者很少有人来,而且这个地方比较幽静。但与谢灵运选择类似环境中,柳宗元的山水诗却有另外一种风格。他的诗多以冷色为主,而且他喜欢用“寒”字来描写景物,例如他在《南涧中题》中写到“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这两句以羁禽、寒藻为意象构成一幅清俊深幽的画面。水澡本为绿色植物,诗人却加了一个“寒”字,一下子把画面的色调降成暗色,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又如《与崔策登西山》中写到:“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这里写作者早晨登山,看到白露,细竹以及江面上闪烁的日光,整体感觉没有寒意,而后面作者又写到“遥风递寒筱”,竹子本是青翠的,却偏偏加一“寒”字,给人以寒冷,俊俏的感觉。由此看来,柳宗元在用字和设色方面与谢灵运不同,他更喜欢选取幽冷俊俏的景物,用字深沉,色调偏冷,他的诗歌风社会实践调查格用暗色清冷形容更合适。

【李白的时代是哪个皇帝】从时代背景看李白诗歌风格形成的因素

摘要: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时事著就英雄”。生活在唐朝盛世,特殊的时代(历史)背景,铸就了一代文学巨擎——“诗仙”李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改变由盛转衰终至灭

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_柳宗元诗歌艺术风格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