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

时间:2024-12-27 03:14:5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教案 > :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的正文:

第一篇:《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思品政治试卷及答案》

2012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一、生活情境辨识

1.小辉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B.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我 D.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2.小强在200米决赛的冲刺阶段,被邻道的小亮拉了一下,裁判老师也没察觉,致使他以0.1秒之差痛失冠军。为此,他非常恼火。作为小强的好朋友,你会建议他

A.去找学校领导发泄怒火,要求处分裁判老师

B.立即找裁判老师大吵大闹,要求重新比赛

C.先冷静下来,再和小亮一起去找裁判老师说明情况

D.立即找到小亮,用拳头给自己解气

3.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喂,这只鸡腿给你吧,我不想吃了。” “我不要。咱自己挣钱哩,买得起。谢谢啊!”从这段中学生与农民工的对话中,你懂得了

①做人要自尊,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②帮助他人,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

③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不必太在乎他人是否尊重自己 ④好心不一定被接受,以后就不去帮助他人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千错万错都是老师的错”,这是当下一些教师时常遭遇的尴尬。因此,有的老师怕惹“麻烦”,即使面对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不敢管。对此,你的想法是

①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②如果学生是未成年人,即使有 错也不能处分 ③要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④老师要合理合法地管理 学生,不能放纵,也不能体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小雨和小杰分别报名参加了某项社会调查比赛,小雨提出两人合作,被回绝了。当 小杰在访谈中屡屡受挫时,善于交际的小雨主动帮助了他。后来,两人互通信息, 取长补短,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双双获奖。从这个案例中,你体会到

A.合作就要妥协,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个性

B.竞争不忘合作,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

C.竞争是残酷的,有竞争就不应有真正的合作

D.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合作,不要竞争

截至2012年5月,由寿光市政府投资购置的320辆新标准校车全部投入运营,基 本满足了接送学生的需求。回答7-8题。

7.对寿光市政府的这一举措,下列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施政为民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这是社会对他们的特殊保护

C.这是依法维护学生生命健康权的具体体现

D.这能从根本上保证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8.严防校车安全事故,除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外,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乘车规则 ②参加安全演练,提高自护能力 ③拒乘机动 车辆,步行上学下学 ④发现非法营运校车,及时举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右边漫画《冰火两重天》给你的启示是

①商家应诚信经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要求 ②侵

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仍有发生,普法力度需要加强

③经营者和消费者是一对“冤家”,其矛盾不可调

和 ④应全面建设消费友好型社会,让消费维权少

点难、不再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某校向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50名的学生和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与众不同的 红校服,以便和普通学生区分开来。对此做法,你的看法是

①侵犯了普通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②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③违反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④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有一位父亲,他的教子经验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 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对这位“中国狼爸”的做 法,你的评价是

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有效就值得肯定

B.以牺牲孩子个性自由和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C.他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正确履行了抚养教育的义务

D.他的教育目的虽然正确,但教育方式不妥

12.2011年,我们身边悄然出现了一批平常但不平凡的“哥”:挺身而出,将撞伤交警 的肇事车围住的“逼停哥”;自费创办反毒网站,誓将公益禁毒进行到底的“反毒 哥”……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培养自己的正义感就要

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②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③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1年10月,属于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WWW.K618. CN)正式开通上线。该网站集中了大量丰富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全部免费提供给 未成年人使用。假如你向同学推荐该网站,你会说

①未来网是针对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弱,易被不良网站侵害的现实而建设的 ②未来网专属于未成年人,我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不受任何约束

③未来网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共同营造良好的

未来网文化环境,做到文明、理性、绿色上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右图反映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了新的跨越。你认为其原因是

①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②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③结成了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藏族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 艰苦创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凯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B.不赞成。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16.读“„十五‟与„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六大方面实现程度平均提高百分点比较图”,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②我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有所加大

③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尤其要加大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50年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之中。回答l7-18题。

17.《“雷锋精神”五十年演进史》一文写道:20世纪60年代:雷锋=真善美;70年 代:雷锋=爱憎分明;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2l世纪:雷锋=?你认为下列人物能注释这个“?”的有

①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

②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

③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孟佩杰

④面对被两车碾压的2岁女童小悦悦,事不关己,漠然而去的l8名路人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的烟台女孩刁娜、在珠江边勇救落水女子的菏泽小伙牛 作涛、义务“反扒”40多年,被誉为“农民神捕”的六旬村民朱守营……被这些

“山东好人”的大爱感动后,你肯定也会做到

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

②寻找机会,只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把雷锋精神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有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7014元的医疗费,个人只掏了9804元”;“l5年个人缴纳l.5万元,每年能领2018.4元农民养老金”;“2005年下岗,二次创业成功后带动200多人实现就业”。读了高密市这三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后,你的感想是

①党和政府特别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②解决了民生问题,就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③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⑧ D.①②③

20.2012年3月26日至29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国家领 导人第四次会晤”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主张,赢得了

各方充分认同。这表明

A.世界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B.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C.我国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起决定性作用

D.我国愿意并有能力承担作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

第Ⅱ卷

二、生活问题解析(4小题,共60分)

21.反思成长历程 巧解爱的冲突(12分)

下面是小明和妈妈近期所写日记的部分内容。

日期 小明的日记 妈妈的日记

4月20日 估计老妈是为了让我多些学习时 间,一声不吭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 子,我很反感。老妈早晨5:30就 起床做饭,为表示我的不满,我故 意吃了很少。儿子即将毕业,为让他免受奔波之 苦,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 很辛苦地调剂饭菜,想让儿子吃得 营养可口,可他并不领情。

4月26日 老妈期望我考上最好的高中,可每 到考试我总感觉“压力山大”,越 想考好越考不好。而且最近复习效 果一直不好。我该怎么办呢?儿子成绩中等,但为了让他变压力 为动力,我早晨又叮嘱他:一定要 上最好的高中。可儿子一句话没说, 摔上门就走了。 5月10日 这几天和一女同学结伴上学,被老 妈撞见。回家后发现我的QQ异 常,经追问,老妈承认偷看了聊天 记录。我暴怒,说:“既然您不相 信我,我干脆辍学!” 最近看见儿子总是和一女孩在一 起,我的第一反应:儿子早恋了! 回家后利用平时“观察”到的密 码,看了他的QQ聊天记录。儿子 发现后很恼火,扬言要辍学。

第二篇:《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思品政治试题及答案[1]》

2012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一、生活情境辨识

1.小辉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B.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我 D.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2.小强在200米决赛的冲刺阶段,被邻道的小亮拉了一下,裁判老师也没察觉,致使他以0.1秒之差痛失冠军。为此,他非常恼火。作为小强的好朋友,你会建议他

A.去找学校领导发泄怒火,要求处分裁判老师

B.立即找裁判老师大吵大闹,要求重新比赛

C.先冷静下来,再和小亮一起去找裁判老师说明情况

D.立即找到小亮,用拳头给自己解气

3.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喂,这只鸡腿给你吧,我不想吃了。” “我不要。咱自己挣钱哩,买得起。谢谢啊!”从这段中学生与农民工的对话中,你懂得了

①做人要自尊,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②帮助他人,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

③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不必太在乎他人是否尊重自己 ④好心不一定被接受,以后就不去帮助他人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千错万错都是老师的错”,这是当下一些教师时常遭遇的尴尬。因此,有的老师怕惹“麻烦”,即使面对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不敢管。对此,你的想法是

①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②如果学生是未成年人,即使有

错也不能处分 ③要用恰当的方式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④老师要合理合法地管理

学生,不能放纵,也不能体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小雨和小杰分别报名参加了某项社会调查比赛,小雨提出两人合作,被回绝了。当

小杰在访谈中屡屡受挫时,善于交际的小雨主动帮助了他。后来,两人互通信息,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

取长补短,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双双获奖。从这个案例中,你体会到

A.合作就要妥协,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个性

B.竞争不忘合作,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

C.竞争是残酷的,有竞争就不应有真正的合作

D.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加强合作,不要竞争

截至2012年5月,由寿光市政府投资购置的320辆新标准校车全部投入运营,基

本满足了接送学生的需求。回答7-8题。

7.对寿光市政府的这一举措,下列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

A.这是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施政为民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这是社会对他们的特殊保护

C.这是依法维护学生生命健康权的具体体现

D.这能从根本上保证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8.严防校车安全事故,除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外,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乘车规则 ②参加安全演练,提高自护能力 ③拒乘机动

车辆,步行上学下学 ④发现非法营运校车,及时举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右边漫画《冰火两重天》给你的启示是

①商家应诚信经营,满足消费者的所有要求 ②侵

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仍有发生,普法力度需要加强

③经营者和消费者是一对“冤家”,其矛盾不可调

和 ④应全面建设消费友好型社会,让消费维权少

点难、不再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某校向学习成绩排在年级前50名的学生和部分进步特别快的学生发放与众不同的

红校服,以便和普通学生区分开来。对此做法,你的看法是

①侵犯了普通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②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 ③违反了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④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有一位父亲,他的教子经验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

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对这位“中国狼爸”的做

法,你的评价是

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有效就值得肯定

B.以牺牲孩子个性自由和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C.他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正确履行了抚养教育的义务

D.他的教育目的虽然正确,但教育方式不妥

12.2011年,我们身边悄然出现了一批平常但不平凡的“哥”:挺身而出,将撞伤交警

的肇事车围住的“逼停哥”;自费创办反毒网站,誓将公益禁毒进行到底的“反毒

哥”……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培养自己的正义感就要

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②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③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④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1年10月,属于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WWW.K618.

CN)正式开通上线。该网站集中了大量丰富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全部免费提供给

未成年人使用。假如你向同学推荐该网站,你会说

①未来网是针对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弱,易被不良网站侵害的现实而建设的

②未来网专属于未成年人,我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不受任何约束

③未来网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共同营造良好的

未来网文化环境,做到文明、理性、绿色上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右图反映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

了新的跨越。你认为其原因是

①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②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③结成了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藏族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 艰苦创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凯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倍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B.不赞成。宪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16.读“„十五‟与„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六大方面实现程度平均提高百分点比较图”,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②我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有所加大

③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尤其要加大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力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50年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植优美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之中。回答l7-18题。

17.《“雷锋精神”五十年演进史》一文写道:20世纪60年代:雷锋=真善美;70年

代:雷锋=爱憎分明;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2l世纪:雷锋=?你认为下列人物能注释这个“?”的有

①数十年在天安门广场捡垃圾的刘玉珍老人

②发现大火时没有独自逃生,而是逐一拍开邻居房门的12岁小姑娘夏娟

③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带着养母上大学”的孟佩杰

④面对被两车碾压的2岁女童小悦悦,事不关己,漠然而去的l8名路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冲入滚滚车流救下受伤女子的烟台女孩刁娜、在珠江边勇救落水女子的菏泽小伙牛

作涛、义务“反扒”40多年,被誉为“农民神捕”的六旬村民朱守营……被这些

“山东好人”的大爱感动后,你肯定也会做到

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道德要求

②寻找机会,只做有益于社会的大事,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把雷锋精神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④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奉献中体验快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有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7014元的医疗费,个人只掏了9804元”;“l5年个人缴纳l.5万元,每年能领2018.4元农民养老金”;“2005年下岗,二次创业成功后带动200多人实现就业”。读了高密市这三个普通家庭的账本后,你的感想是

①党和政府特别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②解决了民生问题,就能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③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⑧ D.①②③

20.2012年3月26日至29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和“金砖国家领

导人第四次会晤”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主张,赢得了

各方充分认同。这表明

A.世界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B.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C.我国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起决定性作用

D.我国愿意并有能力承担作为世界发达国家的国际义务

第Ⅱ卷

二、生活问题解析(4小题,共60分)

21.反思成长历程 巧解爱的冲突(12分)

下面是小明和妈妈近期所写日记的部分内容。

日期 小明的日记 妈妈的日记

4月20日 估计老妈是为了让我多些学习时 间,一声不吭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 子,我很反感。老妈早晨5:30就 起床做饭,为表示我的不满,我故 意吃了很少。儿子即将毕业,为让他免受奔波之 苦,我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 很辛苦地调剂饭菜,想让儿子吃得 营养可口,可他并不领情。

4月26日 老妈期望我考上最好的高中,可每 到考试我总感觉“压力山大”,越 想考好越考不好。而且最近复习效 果一直不好。我该怎么办呢?儿子成绩中等,但为了让他变压力 为动力,我早晨又叮嘱他:一定要 上最好的高中。可儿子一句话没说, 摔上门就走了。

5月10日 这几天和一女同学结伴上学,被老 妈撞见。回家后发现我的QQ异 常,经追问,老妈承认偷看了聊天 记录。我暴怒,说:“既然您不相 信我,我干脆辍学!” 最近看见儿子总是和一女孩在一 起,我的第一反应:儿子早恋了! 回家后利用平时“观察”到的密 码,看了他的QQ聊天记录。儿子 发现后很恼火,扬言要辍学。

请从以下三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如三题都答,按前两题评分(每题6分)。

第三篇:《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X老函字[XXX]X号《关于开展全X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我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全县各系统和单位就老干部工作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现有老干部XXX人,其中分布在机关单位有XX人,事业单位(含自收自支)XXX人,企业单位的XXX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XX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XXX人。

一、老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重心。几年来,我县老干部工作在省市局、县委和组织部的统一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全体老干部的配合支持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解决了老干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并做了大量细致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上满意,老干部满意。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老干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加强领导,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组织保证。要想落实好老干部政策,必须要紧紧地依靠县委。几年来,我县几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始终把老干部工作做为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把落实好老干部“两个待遇”做为党和人民交办的神圣历史责任去完成。县委专门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议事规则,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县各部门。因此,全县上下普遍都建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组织,并由一把手分管老干部工作,形成了一级抓给一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县委还按照《省(市、区)离休干部“两费”保障工作责任书》承诺的内容,把离休干部“两费”保障工作放到整个社会保障优先地位来安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县委分管领导及组织部领导每年都定期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在工作中,县委还形成了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部门协调会、书记办公会、县长办公会、常委会研究落实老干部工作。每两个月听一次老干部工作汇报,平时有事随时调度,每半年对老干部工作进行一次督查的工作惯例。组织部把落实老干部的“两个待遇”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考核记实,随时调度,跟踪督查,定期通报,明确规定哪个部门老干部工作出现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当年不能评先选优,不能提拔重用。

(二)千方百计,开拓进取,把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实好

解决好老干部生活待遇,是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落实好老干部生活待遇,还必须敢为人先,既要结合实际,又要有超前意识。几年来,我县通过企业挖潜、系统筹集、向上级争取、财政兜底、机关干部捐助、调整开支单位、出售固定资产等措施,先后出台了八条政策、十条措施,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在省里31、32号文件下发之前,就先后分两批将19名困难企业老干部拿到社保开支;10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老干部由财政局代扣,老干部局代发工资;为4名企业单位的抗日老干部办理了公费医疗;用固定资产为10名企业单位老干部办理了终身保险。在省3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将其它企业的186名老干部也全部拿到社保开资,实行了社会化发放。为了使国营农牧渔林场这些长期游离在财政和社会养老统筹之外的老干部离休费有保障,我们在全省率先通过参加终身养老保险的形式,将不能保证开支的42名国营农牧渔林场的老干部拿到社保开支,从而解决了老干部的离休费发放问题。老干部医疗统筹机制启动后,我们结合我县的实际,相继调整了医药统筹费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2015元提高到了现在的3000元,离休干部也全部参加了医药费统筹管理。为加大医疗统筹费的征缴力度,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经过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联合督查,缴费形势良好。县医保中心还加强对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费的管理,主动到企业征缴老干部医药统筹费,并按时向定点医院预拨医疗统筹费,以此来解决定点医院常年垫付离休干部药费缺口部分。定点医院在管理上,建立了严格的医疗制度。严把住院、开方标准,老干部所用药价格均记入老干部健康档案,使医疗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同时,还强化了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制定了医护人员的服务准则,做到了老干部有病应治必治、合理诊治、合理用药,使老同志就医放心、满意。我县目前已经相继建立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医疗费、财政支持的“三个保障机制”。

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

(三)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政治保证。为了活化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拉近老干部同我们的距离,加深老干部同我们的感情,密切老干部同党组织的关系,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县委组织部等五部门还为此下发了《关于加强退(离)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一是增强针对性。根据老干部年龄大、身体差等特点,结合工作实际,不搞“一刀切”,采取适应老年人特点的形式,组织学习、参加重要会议、参观考察等,让老干部了解国策县是,使他们在思想上跟上时代的步伐,行动上支持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与时俱进”。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支持者。二是强化预见性。主动走近老干部,关心老干部,做老干部知心朋友,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同老干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实行一岗

双责,落实包保责任,把工作的触角从原来被动地坐在机关里解决问题,下伸到老干部居住的社区,延伸到老干部的家中。第一是变上访为下访。工作中做到“三必访”,即经常性走访、重点访和节假日访。第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工作中做到“四必到”,即老干部患病必到;老干部病故必到;老干部再婚必到;老干部遇到意外和困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四)典型带动,大力宣传,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是二次创业全面实现小康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因此,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发挥老同志在改革、发展、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一是献计献策。组织老干部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充分利用老干部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丰富经验,为党委和政府出主意,当参谋,献计、献策。二是发挥余热。部分老干部主动担负起社区关心下一代和居民学校工作。在社区内为下岗职工寻找再就业出路,做失足青少年转化工作,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上,发挥自身的余热。三是典型宣传。在全省老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我县有3名离退休干部和一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受到表彰。结合全省老干部“双先”会议精神,我们在全县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了“学先进,做奉献,积极发挥作用”的活动,以此激发离老同志发挥作用的热情。

(五)求真务实,严格要求,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的自身建设

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文章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出自二、老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老干部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单位脱离老干部年高体弱、居住分散、活动不便的实际设立党组织。根据我们掌握,离休干部党员中,只有1/5左右的人还有参加组织活动的能力,而这些单位却实行的是老干部党员和在职党员混编支部(占80%以上),而在职党员开展的活动都与本职工作有联系,老干部感到不方便,活动的针对性也不强。二是一些部门的领导认为,老干部年龄高、身体不好、行走不便,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组织工作抓不抓都不影响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因此不主动抓老干部党建工作。使老干部有组织无活动。

三、未来五年老干部工作的总体设想

1、针对离休干部年龄偏高(平均78.9岁),身体多病,行动不便的特点,我们认为今后五年老干部工作的重心应向生活待遇落实倾斜,重点解决老干部医疗问题,以保证老干部能安度晚年。同时,要加强和完善医疗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要召开相关部门、单位协调会议,研究制定改进和完善老干部医疗管理补充规定,逐步形成业务主管部门、医疗经办中心和定点医院共同管理,合理制约的运行机制。

2、离休干部党建工作应重在老干部身体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参加必要的党内会议、重大事情的通报、重要文件传阅、节假日慰问、召开座谈会和到老干部家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等形式。要追求活动的质量,而不要按部就班地抓组织活动,强调活动的时间和数量。

3、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要从老同志的志趣和特点出发,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文明、健康向上、有吸引力的丰富多采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休干部的人数逐年递减,而退休干部人数却逐年递增,按照中组部文件中“从今年起退休干部统计工作由各级老干部部门负责”的要求,我们认为今后要把全县副局级以上的退休干部开展活动工作抓起来,纳入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管理范围,而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仍由原单位负责。

4、根据吉办发[2015]22号文件精神,我们要对企业离休干部实行集中管理服务。按照县委的要求,我们将组建机构,全员接管,成立企业离休干部集中管理服务中心。调研等基础性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企业的缴费能力情况对全县企业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分类,从明年起正式接管。同时,要力争解决企业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问题。

5、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完成上级局下达的调研课题任务。要围绕工作重点

关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各类报告

,要着眼于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工作创新,着力于解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为县委当好参谋。同时,还要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以调研成果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6、切实改进老干部工作队伍的工作作风,抓好干部职工培训。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思想,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老干部中去,不回避矛盾,解难题,办实事,求实效。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坚持和完善有关制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四篇:《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今年寒假我利用在苏州作为大学生义务教幼儿剑桥少儿英语的机会,以新升社区为主做了社区少儿文化生活的调查。
前言:
当今社会“文化”这个词的涵义不断扩大,其间的意义也越来越深刻,而且随着房地产业的火热和高涨,一个又一个新型社区产生的了,而社区文化也成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文化之一,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
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载体。社区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力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基层生活文化,特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文娱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是美化社区的社会环境、展示社区居民精神风貌的民心工程,是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社区文化是以社区为依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宗旨,以文化教育、知识传播、娱乐美育为基本功能,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指导以提高全民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态。
现实意义:
社区少儿文化生活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少儿文化生活对于下一代培养,对于提升社区整体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有传播一般文化的功能,还肩负着形成社区凝聚力、塑造社区乃至一个城市形象的任务。社区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广场、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凝聚人心、融洽感情、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园地,成为社区少儿的感情驿站。努力把先进文化这个“魂”纳入文化活动这个“体”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社区少儿在社区文化中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熏陶。
调查对象的背景:
狮山街道新升社区服务中心概况:
一、社区概况
新升社区于2001年5月26日正式成立,社区党组织于2005年1月正式成立,是高新区第一个规划成立的社区,也是高新区范围内第一个试点成立党委的社区。社区地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其北临玉山路,西临珠江路,东临汾湖路,南临竹园路,占地总面积约0.46平方公里, 新升社区包括新升新苑、世纪花园、颢景天下三个住宅小区,有 148幢楼, 5537户住户,居民大约有17800人。社区内有派出所、幼儿园、小学、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新港物业管理处和各类商业网点等,绿化面积达43%。社区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位,平均文化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为35岁。
新升社区居委会原位于新升新苑商贸楼的三楼,面积总共只有260平方米,居民来社区办事及老人来社区活动非常不方便。社区的用房问题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经上级领导的努力争取下,于今年11月搬入新的居委会,面积总共约有1400平方米,
二、社区机构设置
社区网络健全,社区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52人,居住在社区的党员达900多人。居委员下设人民调解委员会、文化体育委员会、社会保障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及80个居民小组。另外还有社区科普协会、计划生育协会、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居家养老中心等等。
三、场地设置
新办公楼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主要有服务大厅、图书馆、主任办公室、居家养老中心、康复中心、老年活动室、警务室等。服务大厅大约260平方米,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地点,主要开展党务工作、社会保障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为居民提供计生服务、劳动保障、退管服务、医保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为居民办理社保补贴、居民医保、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失业人员登记以及办理《老龄证》、《高龄证》、《残疾证》、《最低生活保障》、《生育服务卡》、《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全国流动人口婚育证》、《就业登记证》、《再就业优惠证》等证件,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是整个社区的核心。
图书馆是苏州图书馆在社区设立的分馆,投入5000册新书,并定期交换和增添图书,向持有苏州图书馆有效借阅证的社区读者免费开放,并与苏州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实行统借统还。同时将“共享工程”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方式,送到社区居民身边,使社区居民不仅可以阅读电子图书,查询信息;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观看各类艺术表演、专家讲座、学习相关知识,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健康快捷、内容丰富的文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为社区的青少年提供了阅览区域,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老年活动室是社区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一个娱乐场所,内设5只方桌,老年人可以在活动室喝茶、聊天、谈心、下棋,从而使他们走出家门,融入到社区中来,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康复中心是一个社区居民健身的场所,配备了三套健身器材,居民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居家养老中心主要将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家政服务。
二楼主要有多功能厅,党员活动室、舞蹈房、兴趣小组活动室、五位一体,文化中心、档案室等。多功能厅大约有80平方,主要用于各种的会议召开, 各种文化表演活动的开展以及评书专场的演出等活动的开展。舞蹈房是社区为时装队、拳操队、舞剑队等文化娱乐团体提供的排练场所,兴趣小组活动室是社区为书画社等文化娱乐团体提供的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是开展党建工作的场所,主要用于每月的党员学习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从而提高社区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使社区党员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因此,对于新升社区进行的调查很有代表意义。

分析调查对象:

社区少儿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为多样如:免费培训班、社区读书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师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讲座等等。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党员义务教儿童书法工艺评弹等等;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区相结合,教少儿英语等科目,以多种活泼形式展开;三、社区内部服务,如播放电影和少儿图书馆等等。
据在新升社区的调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愿意为社区少儿活动免费讲课,帮助提升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大学生报名参加社区义务服务的也很踊跃,从学校统计数据显示,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需要的人数。而大部分社区的硬件设施还是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从大学生义务服务教少儿英语口语这一块来看,活动开始社区报名人数有五六十人,而少儿参加人数有二十多人,参与率百分之六十左右,新生社区少儿总人数来看这个数字还是比少的。
存在主要问题:
从调查看,主观方面:认识、参与度,客观方面:行政管理和经费,这几方面是社区少儿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一、认识和参与度方面:
社区居民方面:对于少儿教育方面越来越为重视,不信任社区,怀疑义务所含的水分,认为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都会打折扣,而且家教业的兴起也让家长们对一对一教育更为信任,一对多教育却害怕有问题,大学生教学经验不足是家长的主要担心。
社区管理方面:宣传难以覆盖全部,宣传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并不是每家每户都知道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目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认为参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对他们来说没有影响,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也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他们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据调查,许多城市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人数不到四分之一。同时,学校组织方面,整个进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如学生临时有急事替补是个问题,问题考虑不够全面。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内居民和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些居民具有来源广、成分杂、认同感弱的特点。原有的失地农民虽然住上了商品房,但面对着拆迁和职业变动,思想也出现大变动。而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虽经过社区工作的专门培训,缺乏社会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其工作方法多是行政方法。
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位制”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所造成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给社区文化建设资源实施共享设置了重重障碍,使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在对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握上,存在着重物轻人的思想,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性大,缺乏对人才资源的研究开发。加之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归属意识、参与意识不是很强,因此,对社区文化建设资源的共享缺乏积极的互感互利的态度,如少儿图书馆并不是充分利用的。
(二)、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对有形资源重视多,对无形资产利用少;对现有资源使用多,对潜在资源挖掘少;对自家资源管得多,对盘活资源协商少。社区居民更注重自身的资源,对于少儿教育方面更是习惯于亲自教育或是聘请家教,亦或是报培训班等。
总结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于社区少儿教育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可以从多方面给予提高,如以宣传、教育、培训为手段,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其方法是:
一是聘请高校教师为社区居委会在岗人员提供“充电”机会,采取培训、讲解和总结交流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其管理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是大力宣传,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通过宣传栏、布告栏、社区网站向居民公告社区工作状况,大力宣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宗旨。
三是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社区阅览室,增加少儿藏书并配有专职管理员,鼓励儿童利用图书馆。
四是组织社区进行儿童歌咏比赛、交谊舞活动、健身活动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导儿童间接触和交流,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用评估方法,群众赞成不赞成、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为最高评判标准,以群众的认同感、参与率和满意度作为评估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指标。评估方式。可以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孩子和家长的想法,目标以文明向上、安全健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保障机制、创新等。
六、开展成果展示和教学者经验交流会,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成果,让家长了解和信任社区举办的活动。同时家长还可以旁听、试听,如果觉得可以再把孩子送到社区学习,参加各项活动,也可以丰富孩子生活,拉近亲子关系。
经费方面,社区只能充分利用社区义务工作者和党员老人,同时和社会各界义务工作者包括一些企业和大学生,在帮企业宣传的时候也能给大学生提供时间机会。
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和谐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发展方向、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丰富社区少儿生活要不断开拓创新,规范、指导、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使和谐社区建设在科学、合理的标准指导下稳步扎实推进,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实现和谐社区构想打下坚实基础。
一次完善的社区调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实践活动让我锻炼了自己,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深入了解城市社区发展情况,同时在教学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做出贡献奠定了一定基础,这次实践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教育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实行了多项倾斜政策,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增长;我国的广大农村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5亿农村学生被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很多农村学校告别我的狗狗了危房和泥巴桌,用上了崭新的教学楼和课桌椅。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有了初步提高,长年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被有效地遏制。总之,我国农村教育发生的喜人变化有目共睹,令人振奋。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峻紧迫。这些问题的不懂解决将阻碍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中华民族振兴教育的百年大计。

xx大学“青春建功走xx”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xx乡的实地考察研究,在对xx教育现状考察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其当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教育发展实际与自身专业所长,寻找相应应对措施,最终对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望,希望更好服务和发展xx的教育事业。

一、教育现状

在xx一周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走访、考察、咨询、搜集资料、查阅资料等途径获取了部分xx地区教育现状的资料。

xx乡下辖九个村,每村都各有一所小学,而仅有xx村即乡政府所在地拥有一所初中,全乡无高中。全乡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但初中毕业即辍学现象较为严重。2012年全乡考取本二及以上35人。

走访xx乡西坪小学

二、存在问题

(一)教育观念方面

1.政府导向层面

教育我们通过走访下坝村、河沟坝村、西坪村等村落的村委会、小学、普通的百姓,以及与各中小学老师展开座谈了解到当地一些领导干部教育观念比较先进,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在思想上比较重视,对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工作力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效果并不明显。由于xx属于全国贫困乡,经济发展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出现“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发展”的情况。着力去抓最容易出政绩的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等,而对于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不够重视,使地区发展易出现“经济发展一手硬,社会事业发展一手软”的现象。

2.农民思想层面

当地农民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封建意识较浓,而重教意识淡薄,这使一部分人们的思想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在一部分农民看来,祖祖辈辈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耕作生活,玩泥巴种庄稼读的书再多也没用,识几个字就行了;另一种极端是“学而优则仕”论。在这一部分农民看来,上学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要“学”就要“优”就要“仕”,就要考上大学,在外面找个待遇高环境好的体面工作,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样,“成绩好就读,成绩不好就不读”,读到初中就辍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部分农民“重男轻女”的观念十分严重,这使许多女孩子都早早地辍学。

(二)办学形式方面

袖珍学校较多,农村办学点多而散。在办学形式方面,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xx,由于农村多分布在崎岖不平山区,而且以散居形式居多,交通极为不便,造成了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极为困难。因此目前,xx地区的办学点并不少,几乎达到了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而在xx乡里有一所初中。但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显著,xx的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再加上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把子女带到了城市上学,这些原因造成农村学校的生源锐减,偌大的校园里人迹稀少,空荡荡的教室内书声零落,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在xx的一个偏远地区有一所所谓的小学只有一名老师和八个学生,还有一些学校年级出现了断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中只有三到四个年级。学校是个需要人气的地方,教师对着面前的三两个学生提不起劲头教,学生也没有比学赶帮的热情。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这类袖珍学校今后的发展前途也很尴尬:如果政府加大对它的投入,似乎不值得;如果不管它,它将一直落后下去。

(三)留守儿童方面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已逾1 .2 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 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而我们的实践地xx乡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很多年轻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于是,我们很直观的在赶集集市、庙会上看到一个老人带着可能是自己家儿女的一群孩子,而年轻的青壮年极少。放眼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现状堪忧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留守小孩”,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

2.情感关爱缺失

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

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篇“留守儿童”的作文《我不喜欢月亮》,让人感受到一股从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亲情思念。在很多人眼里浪漫而美好的月亮,却成为令他们痛苦的存在之物。作文中写道:“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每个月的十五都会圆,而我的家人却没有团圆。我是那么的希望父母能够和我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看月亮。”据此,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察觉,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

其次,“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3.家庭教育匮乏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一些打工父母的不良“职业”对自己的孩子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在寒暑假期间,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未成年,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做假证传单,教孩子逃避检查和被抓后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对于这种害人害己的违法活动,一些父母却是积重难返,执迷不悟。可悲的是,耳濡目染,更加上亲身经历,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这将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人生道路。

4.学校独木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 % 考入普通高中,10 % 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 % 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应相互配合,协调一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有的地方大人赌博成风,孩子也跟着学。有些孩子经常赊账购物,无形中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有的甚至小偷小摸,给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发现这些孩子犯了错误,经耐心教育效果不佳而需要家长配合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的“监护人”,却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性格特点等了解不够,无法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四)理想信念方面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正确的理想信念既是人们追求奋斗的远大目标,又是催人奋进、使人献身的巨大力量,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大意义。一个人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否则就会颓唐堕落;一个国家民族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有共同的志向,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团结进取,否则只能各行其是,成为一盘散沙、乌合之众,甚至走向衰落。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理想建设,把它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在“四有”中,邓小平首先强调的一个就是“有理想”,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事业,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我们在xx对青少年儿童的探访中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几乎没有一个美好的想法,根本没有一个哪怕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想法,更别谈理想信念了,这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学校对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严重缺失是不无关系的,如果一个孩子连理想都没有,何以能够成为一个四有新人,何以走出大山,何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让大山脱贫致富。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甚至比知识文化教育的落后更为可怕,而这些就是在xx真实存在的问题。

(五)师资力量方面

虽然国家正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每年都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及选派教师、学生到农村进行支教以解决农村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据我们所走访的情况来看,农村教育目前依然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教师资源配置失衡

所谓教师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是指教师资源在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科之间配置不均,导致即使在教师总量充足的情况下某些地区、学校、学科教师仍然短缺,仍然无法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现象。乡镇很多学校不是倒闭就是与其他周边县城较好的学校合并,原因是很多学生家里是从事田地的、家里没有很多钱供他们学习,再加之他们很多人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一般情况下,只读到初一或者初二,很少有全部完成学业的。因此,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也就集中到县城和乡、镇较好的学校。然而,县城和乡、镇中心学校待遇和条件都比较好,教师就比较多,甚至超编。而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则很缺教师,很多学校基本是“一人一校”,有的甚至一个公办教师也没有,只得请代课教师上课。还有现在许多乡村学校的教师一般是以老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其次,而中年教师几乎很少能看见。在学科方面,乡村许多学校的语数外、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老师居多,而音乐、美术以及心理方面的老师非常缺少,这就让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许多乡村教师只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他们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很少,有的甚至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上讲台,他们就缺乏相应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许多教师是由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还有一部份是顶替进来的,这些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普遍偏低。虽然近年来给予教师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他们的学历达标率虽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培训质量低,很多培训也只是走走过场,不少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地提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很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一问题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充分暴露出来。

3.教师待遇普遍偏低

农村教师除了每个月微薄的工资,其他的福利待遇基本上就不用提了。自从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村财政部门对教育事业很少支持,几乎没有拨过款,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基本都是借债或者由乡村村民自己投资进行的,有的学校债务越来越重,有时候都自身难保,教师哪还敢奢望什么年奖、月奖、津贴和福利。

4.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目前,农村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在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各中小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较差,地处偏僻,很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当地工作,教师缺少的问题突出。由于教师严重缺少,因此教师的补充主要是从农村选拔,然而农村骨干教师相继调走,这就使得农村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六)教育设施方面

农村教育设施是指向农村教育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保证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总和。农村教育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为农民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是关系到农民农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使用期限较长的物质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农民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条件。

可是我们从各位学校的校长以及学生那里了解到,xx各村小的软硬件设施极为落后,小学教室多为危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很多学校还缺少图书室、实验室、音乐美术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和场地等等。在农村学校的软件方面,普遍存在办学理念落后、学校管理粗放随意。由于软硬件条件的不足和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他种种原因,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与城市的学校相比更有明显差距。如:农村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偏低,差生比例大,学生辍学率高,升学率低,素质教育也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建言献策

(一)教育观念——三级转变

针对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首先政府要有一种责任意识,要逐渐改变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重视教育,在工作中加大教育工作的力度,从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和孩子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学校要承担起扭转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缺点,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励志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尤其对于贫困家庭孩子的重要性。第三,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要绝对重视,部分家长要改变读书无用的观念,要从心底里支持孩子读书上学,深刻领悟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把农村教育从根本上,从意识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办学形式——集团效应
针对农村办学点多而分散的状况,农村中小学要实行合并集中战略。针对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多而分散、生源稀少、质量不高的状况,要实行合并集中战略。具体做法是:

1.学校分布学区集中化

取消现在每个行政村都有小学的制度,将相邻的三两个行政村划分为一个学区,每个学区只设一所小学,该小学应设在对外交通便利的地点。这种做法必然使部分学生的上学距离增大,可做如下解决:以村村通公路为基础,每个学校配一辆校车,开通学生公交。高年级学生可实行寄宿制,低年级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早晚可乘车上下学。还可打破学区和行政村的界限,实行就近入学。

2.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农村中小学实行合并集中后,学校数目大大减少,学校规模明显扩大,这不仅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教育投入,更重要的是每个学校都可享有规模效益,既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又可和其他学校共享教育资源。比如:在乡里相邻较近的学校可共享图书馆、实验室甚至优秀教师。还有突出的一点好处是,合并后的学校集中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可以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使教师可以安心从教。

(三)留守儿童——多边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比较好的建议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在xx的某些村里已经有了这些转变。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长:教子之责,悉心担当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 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三年级英语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政府:营造环境,助育良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加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既是一项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应该严格依法办事,以有效的措施督促民工及其委托的子女监护人从守法的高度,正确处理外出务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把“留守儿童”的辍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确有困难的,地方政府也可通过适当补贴及其它措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巴、游戏厅、录像厅等,加大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针对“留守儿童”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伤害的情况,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给儿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四)理想信念——科学培养

针对儿童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状况,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定型,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而又缺乏理性的认识,加之涉世不深,因而抗干扰能力还不强,在把握人生方向、思考复杂的社会问题、探索国家前景和世界走向时,难免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感到迷惑和费解。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更应摒弃简单生硬的“填鸭”式、强制灌输型教育方式,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把讲道理和办实事结合起来。要通过组织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其实感觉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五)师资力量——合理配置

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从我国实际出发,国家应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为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按时到位并且合理地使用,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他们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只有当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保障,才能够真正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农村教育的质量才会有保障。除了国家应增加农村教育经费外,还应该把农村教育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支援。号召城镇居民捐资;社会团体捐助实物,如图书、工具、办公用品、仪器以及砖水泥、石灰和木材等建筑材料。

2.合理配置教师结构

首先,要确定农村学校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进行配置。然而对于新增的教师要让农村学校优先满足,然后根据各学校对于教师专业要求进行配置,要保证每个学科有专职的教师在编制数量方面,对农村学校编制的设定要考虑人口密度、学校规模以及课程数等因素,即应以班级为基数计算和配备,同时将附加编制折算到正式编制内,适当进行调整,以确保农村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

3.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差,因此,要全面搞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有少数农村教师可以将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多数教师并不能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部分教师甚至对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理念完全不知道。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达到相应的学历,还要有创新精神,对于知识、观念的更新要有进取精神。因此要以新课程理念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为主要内容,开展好农村教师的全员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4.提高教师基本待遇

要想让农村教师安心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就要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把实施农村教师的安居工程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来,有条件的可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农村中心集镇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心乐教;另一方面,要落实对农村教师进行生活补贴的相关政策,使之和城区教师同工同酬,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助标准,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

(六)教育设施——保障健全

针对教育软硬件设施落后的状况,继续推进农村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狠抓教育质量。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要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建设?我们的回答是:一般城市学校具有的设施设备,农村学校逐步都要有;城市学校所具有的先进管理制度和方法,也要在农村学校推行。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为县级政府,但xx乡作为贵州省贫困乡,基本上都是靠吃财政饭,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义务教育“一费制”后,资金缺口更大,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等,虽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央、市里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县(区)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特别是市政府应切实均衡各县(区)财力,逐县(区)核定并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现阶段可尝试建立市级财政为主,县(区)级财政为辅,两级财政共同承担的分担机制,以保障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另外,应尽快建立健全对教育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机制,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和“雁过拔毛”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学校和县城学校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对口支援力度,共享优秀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成果展望

(一)阳光课堂温暖人心

在湄潭县xx乡的第四日,我们来到下坝村,遇到了一群年幼的寻梦者以及,志愿为他们筑梦的大学生们。年幼者,是xx乡未来的新希望;大学生,是xx乡反哺故乡的感恩人。他们之间的对话,不只是知识与智慧的传递,更是乡情与梦想的传承。就是这样一群大学生,放弃了宝贵的暑期时间,着急了周围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学生,义务的给当地的中小学生补课教学,而这样的活动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为之起名“阳光课堂”,阳光课堂的地点设在村委会的会议室,因为这是全村唯一拥有多媒体的地方,虽然这还是上级部门财政援助的设施。也许,在这里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每一个孩子蓬勃的朝气,感觉到每一个大学生那浓浓的感恩之心,他们不求任何回报,只想为家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如今,这个爱心义举只是在下坝村施行,第一步我们要把它推广到xx整个乡,再到湄潭、遵义、贵州直至全国。我们也希望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得到各方的鼓励、借鉴及发展。

(二)远程教育点亮xx
在和xx乡的教师代表的座谈会上我们了解到,由于xx乡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较为不便,学生上学出行困难,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无法学到最先进最优质的知识及理念,因此建立远程教育体系成了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终端设备(卫星下载装置,计算机,投影仪,光盘刻录设备等)、网络传输系统(即光纤线路连接)、资源库(包括天网;国家教育部信息中心资源库;互联网等)。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使用,通俗的理解便是:通过网络传输系统,各校的终端设备对资源库提供的教育资源进行接收或选择,经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整合,提供给课堂教学或学生学习所用。

农村的教学点或不完全小学有了适用的教学光盘,也就等于请到了优秀教师,农村的孩子们就有机会享受到优质教学,教师也有了观摩教学、学习提高的机会。中心校、完全小学可以通过卫星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收看空中课堂节目,进行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城乡中学的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学生可以利用它上课、学习信息技术、上网浏览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它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备课、教研等,还可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应用这些设施可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这种远程教育的模式希望能在xx逐步落实,也希望这种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能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得到推行。

远程教育的提议得到了乡政府领导的肯定

(三)支教合作筑就新生

我们xx大学硕博足迹团队作为一个纽带,率先串联起了xx大学和xx,也使xx与xx大学结为对子,我们将在以后的长期时间里利用我们丰富的教学资源,对xx乡的各个学校提供最先进最科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把最好的教育送到xx。同时,每年的暑假,我们都将派出实践团队到达xx进行考察学习,利用我们的知识,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并提出我们的建议,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对xx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尽我们的微薄力量。

第三篇 “山魂水韵”——xx文化发展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文化方面的匮乏,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中之重,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文化软实力,丰富乡镇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生动体现。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20 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运动”主张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进行改造。建国后,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入新世纪,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具有新的内容和发展目标。2005 年11 月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国家已经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把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种特定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剧、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在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xx大学“青春建功走xx”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xx乡的实地考察研究,在对xx文化现状考察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其当下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文化发展实际与自身专业所长,寻找相应应对措施,最终对实践活动进行成果展望,希望更好服务和发展xx的文化事业。

一、文化现状

在xx实践近十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xx乡下属的九个村落,赶上了每逢农历3日、8日的集市,参加了湄潭地区一年一度的乡会,深切的感受到了当地深深的乡村分化气息。

(一)地理环境

xx乡位于湄潭县城最北端,驻地距县城约55公里,东与凤冈县交界,西邻绥阳县,北接正安县,辖9个行政村52个村民组,居住676余户2.68万人。

xx乡总面积149多平方公里,由于山地较多,耕地面积仅2.78万亩,其中田1.65万亩,土1.13万亩,人均耕地只有1.04亩。xx乡多“雷区”、“雹区”,雷、雹灾害时有发生,自然环境较差,气候条件恶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较频,除红星水库和仁合水库的灌区生产条件较好外,其余大多数地方均属“靠天吃饭”,这给该乡的农业生产和安全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调整也因此受到制约。

xx乡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间,在校学生4900多人。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再加上居住较为分散,严重制约了该乡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影响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xx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属较差之列,全乡境内无油路、水泥路,通村公路共约7公里,其余全是坑坑洼洼的泥石路,交通较为落后;总之,xx乡由于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属省级一类贫困乡镇,各方面的建设都急需提高。

(二)方言文化

长期以来,地处夜郎古国腹地的xx乡,由于地势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受外界干扰较小,如今保留下来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在我们本次的团队中,为了能够与当地乡民更好的交流,特意挑选了一名贵阳的同学,但在一路上的考察采访中,我们能明显听出我们贵阳同学和当地乡民的语言差异。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开放,xx乡外出打工的人不断增加,xx乡当地的方言收到外界交融的情况越来越突出。有不少从西坪村走出来的农民工,虽说乡音难改,但很明显已带有贵阳、浙江、广东等地的口音,我们叫贵阳腔、浙江腔、广东腔,可谓南腔北调。如果不对当地独特的语言文化及时加以研究和整理,很可能这种文化现象就会像西坪蟠龙阁一样,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xx当地的独特方言是一种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值得研究和传承。系何人作为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产物,一方面,由于自己承受的迁徙离别之痛,使得xx人不愿看着别人比自己痛苦,所以天生具有善良的一面,具有包容性;另一方面,由于xx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落后,期盼发展的愿望使得xx人希望能得到外界的关注,于是在xx人的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质朴好客的本性和乐观敢为的闯劲。系和方言,正是这种文化的承载,是一套比较纯正、完整,而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

据当地乡民介绍,xx乡及周边村民大多不是土著民族,而是来源于北方汉民族迁徙。而当地土著民族(主要是苗族)在大批汉族迁入后,也被汉化。所以当地方言虽处夜郎古国腹地,但其语系仍属北方语系。而解放后推行的普通话正是以北方语系为基础进行标准化的。所以,现在xx人在外打工,能很快适应社会,与外界沟通语言障碍较少,打工仔中成功者也不乏其人。

(三)人文古迹

xx字库塔坐落在xx乡场东500米的河道弯曲处,距县城北54公里处。xx场座落在群山环卫的大坝边缘,洪渡河的源头,弯曲的洛河傍街而去。出街口200米,是一座单拱券石凉桥,桥两头有多级踏道,昔日桥上建有木构风雨歇凉二重檐阁楼,已经拆毁。过桥300米到达塔下,此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冬月,距今195年。几次险遭毁损,幸得保全至今。当地流传,“桥是弓、塔似箭”,是镇北面的狮子山之宝。尽管是传说,但弓桥塔影给边陲的xx乡增添一道文物风景。

(四)文化宣传

在xx的文化宣传方面,我们从到达xx,就在xx主大街的两侧围墙看到了很多宣传墙画。

同时,据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xx乡多次开展党政、文艺、科技等多内容、多形式的文化传播活动。

如在去年九月,xx乡政府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丰富和活跃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凝聚人心、激发斗志。乡党委、政府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篮球友谊赛,由各村党支部主城各支代表队,经过3天的激烈拼搏,各村党支部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并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评为一、二、三等奖及组织奖的代表队予以表彰。

同样是在去年九月,乡政府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通过举办“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和各族人民好;活动以“创建文明中国茶城,唱响美丽多彩贵州”为主题,进一步强化市民文明创建意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创建“文明中国茶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加强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本地音乐人才、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进一步宣传、展示xx特色文化,不断提高xx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xx社会实践的十天里,我不仅被这美不胜收的山色所吸引,更被xx深厚而浓郁的乡村民俗文化所折服。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再感受当地优良文化的同时,没有忘记我们团队“青春建功走xx”的主题,没有忘记“科技帮扶”的实践目的。通过近几日的考察及走访,对xx的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下几点问题,并给予了一些建议及展望。

二、存在问题

(一)生活文化方面

首先,通过近几日对xx乡及下属村落的考察,我们能够发现,乡政府对整个xx乡的乡镇建设及周边下属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城市街道干净整齐,房屋也基本都得到了翻修和重建,过去纯木质结构的老房屋只在山间比较偏僻的地方还在被村民使用,其他都已经建成了崭新的专房。虽然现在xx乡建设的十分漂亮,但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总觉得好像少了点儿什么。

在乡间生活的十余天,傍晚茶余饭后,乡间街道上基本已经没有人了,夕阳下的乡镇多多少少显得有点儿领情,乡民们也没有太多的业余活动。全乡除了少数政府及学校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店铺经营者,大部分乡民都是白天从事农业种植,或在邻乡打一些零工,晚饭后街坊们凑在一起打打麻将,老人们搬了小板凳,三三两两坐在自己门前或附近带带孩子,拉拉家常,晚饭后,乡里的大部分店铺都已经打烊了,有些伙计在整理店铺。

我们一对人偶尔晚饭后走在乡间有些过分宁静的路上,会回想起家乡城市里夜晚的车水马龙,霓虹夜影,唠起各自在家的“傍晚时光”。城市的老百姓们多会晚饭后在自家附近的公园或社区广场里跳跳健美操,扭秧歌儿,孩子们会学习滑板等休闲体育项目,年轻人有在广场中央组队踢毽球、打羽毛球等。

那么与城市相比,xx乡缺少的恰恰就是开展多种方式丰富乡民的业余生活。当然,这里所指的并不全是“傍晚时光”。相信家在乡村的人们都能深切的体会到,在乡村里,每年最忙的要数春播和秋收,其余的时间,除了在政府任职或经商的村民,大部分人都是现在家里,看看电视,打打牌,业余的休闲娱乐生活是十分单调乏味的。而且由于经济等原因,像xx这样的山区乡镇也很少开展类似露天电影这样休闲活动,经济的落后,交通的不便利,使得乡镇的文化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这种种原因,更使得丰富xx乡乡民们的业余生活面临着层层阻力。

(二)思想文化方面

在农村现存的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国家对农村文化宣传政策的进一步加强提高,各地乡镇政府对文化宣传内容、形式的丰富和完善,以及农村人民对文化宣传建设中思想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等。

1.农村群众思想落后

农村群众思想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体观念淡薄

农村群众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逐渐淡漠,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道德意识弱化,“日子越过越好,人情越来越淡”这是农民普遍反映的一个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向钱看”的意识越来越浓。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有了钱就可获取一切”。

(2)改革信心欠缺

农村群众对产业结构调整信心不大。致富缺技术、增收缺项目、投入缺资金的“三缺”现象依然严重。许多群众一方面表现出对实用技术的浓厚兴趣,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由于文化低,接受能力差,对实用技术难于掌握。很多农民认为增加收入的最大障碍是“缺科技”;少数人认为“信息不畅通,不知道种什么”。很多农民种什么养什么都是看着别人来,呈现出盲目跟风的现象,一旦市场有波动,则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多数农民没有创新意识,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潮流,参与变革的主动性、勇气和信心都不足。

(3)进取决心不足

农村群众小富即安心理依然存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好转,大部分群众客观上具备了再发展的资金和物质基础,但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束缚,农村绝大部分群众宁愿选择将现金存在银行,而不是选择乘势而上,进行农业深度开发生产,或向非农产业转移,放弃了投资发展的大好机会。四是社会公德心差。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对集体组织的学习、文化活动、义务劳动漠不关心,即使参加了也中途退场。只关注自家庭院环境,无视大环境,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垛、猪圈乱放,侵占集体地方,破坏路树等公益设施,不注重绿化、环保。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考察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投入明显不足,无场所、无设施、无人才;二是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差,农家书屋个数少,没有独立场所,资源共享工程利用率低,村级文化活动室落后,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活动、知识的需求;三是村里对宣传思想文化重视不够,力度不大,措施不多,机制不活。

因此,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重点需从抓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抓好农村文化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入手。

(三)文化宣传方面

现在全国有很多像xx这样的乡下,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乡下多是留守儿童以及上了年岁的留守老人,较高年纪的孩子都是去湄潭县城读高中,因此留在乡里的多事一些不识字的老人,和识字较少的年纪较小的孩子。因此类似于宣传强化这样的宣传方式便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文化、党政、科教宣传方法。

其次,由于在像xx这样的偏僻地区,大部分普通村民家里没有良好的电视收视信号;而且xx的交通不便利,村民们不能每天都阅读到报纸,因此,宣传墙以及宣传栏等成为了当地村民们学习党的新政策、了解多彩世界、认识新科技、学习新知识的窗口。那么仅仅是以宣传墙为主要宣传方式的党政文教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宣传板墙虽然能以大面积色彩风俗的水粉画吸引乡民们的注意力,达到普遍宣传的效果,但由于其绘图面积较大,更新不便利等使得其在宣传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通过对xx近十天的时间考察,发现当地除了宣传墙外,其他的宣传形式较少,在宣传内容上,多是对政府下达的乡村新政策进行了简要相关宣传,缺少对于新科技、常规安全教育、生活文化娱乐等方面相关的宣传专题。这样,宣传就缺乏一定的多样性、广泛性、普知性、以及影响性。

(四)特色旅游方面

虽然我们在xx生活的时间很短暂,但xx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以及特色产业文化深深的吸引着我们。从商品缤纷的赶集到人头攒动乡会,这无一不向我们展示了xx地区的淳朴民风,xx乡间的秀美山色,xx山间有些破败却蕴含味道的木质老屋,以及大片广阔的茶叶、烟叶以及当地特色农业的实验种植田。

xx烟叶种植田、茶叶种植田

那么,如何能在好好保护xx地区原有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将这些特色文化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发扬开来,成为了xx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xx实践的这几天里,我们也相继走访的周边乡镇,考察了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与xx相邻的凤冈县,我们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茶叶种植地,散步在这些茶园周围有大大小小茶庄不下八、九十家。这些茶庄不仅仅用于生产当地有名的湄潭翠芽和毛峰、毛尖几种茶叶,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将这些茶庄、茶园旅游化、观赏化。依着本地种植的特色茶叶,以及三十几年的茶叶生产基础,不仅为本地的茶叶生产、销售带来了良好的效益,还通过发展茶叶种植、加工、生产旅游销售一条龙式经营方法,带动了当地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宣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让山区以外的人,认识了湄潭,了解了湄潭,欣赏了湄潭,向往了湄潭。这无论是对于凤冈的经济发展,还是本地文化宣扬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凤冈现存的这种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经营销售模式,正是在xx需要大范围推广的。

xx,作为一个集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乡镇,不仅要围绕其周边现存的文物古迹及有没的自然环境开发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根据xx当地的特色种植经济(即茶叶、烟叶、特色农业),并对其不同生产对象相应发展民俗、经济、旅游一条龙式经营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宣传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广作用。

xx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特色经济发展只有被世人所认识、所了解、所欣赏、所向往,才能得到人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才能使得这秀美山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得到更具升华的发展。只有将xx当地的淳朴、致纯的民风介绍给世人,才能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保留像乡会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和纯粹性。

三、建言献策

(一)乡村文化——去粗取精,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尤其是乡村文化观念早已深入渗透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成为农村各项活动的背景因素。因此,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关键,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那么,想要使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正视乡村文化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找准浓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1.保护传统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农民世世代代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方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能使当地的农民群众自小受到得天独厚的文化熏陶,同时他们对自己祖先的智慧也会充满自豪,从而建立起稳固的维系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纽带。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下来,也就把老祖宗的优秀品质留下来了,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当务之急是要调集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农村当地文化积极分子的力量,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当前仍然活跃的要发扬光大,对散落在民间的要收集整理,对濒临失传的要及时抢救,想方设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重整河山”,力图形成一定气候,再现当年辉煌。

2.打造特色

对于乡村文化,必须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打造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为乡村文化注入时代活力,是增强其自身生命力的根本条件。这就要结合新时代的主旋律,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创新其形式,丰富其内容,创作出反映农民现实生活、颂扬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文化艺术作品,做到“老调新弹、老歌新唱”。特别是要与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步伐相合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大力营造乡镇企业文化、致富创业文化、村落集镇文化等新型乡村文化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为此,乡村文化的发展也要体现乡土气息、反映地方特色。尤其是要重视挖掘乡村文化的市场价值,通过市场运作,打造出乡村文化的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文化的社会化、规模化、项目化、产业化发展,使乡村文化不仅能创造出社会效益,也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如风景名胜、革命圣地的旅游文化以及以土特产、工艺品、民间艺术的推介为内容的展销会、艺术节等。

3.夯实基础

夯实乡村文化的发展基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发展乡村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出成果、见实效,对此,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一要广泛宣传,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让全社会了解、关心乡村文化;二要加大投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政府投入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和有影响的乡村文化活动;三要培养人才,稳定和充实农村文化工作队伍,重点培养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乡村文化骨干;四要建设阵地,努力创造条件,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好文化馆、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同时鼓励热心文化活动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等。

(二)思想文化——对症下药,方式多样

1.抓好宣传

一是发动各类媒体,实行全方位宣传,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利用传统宣传手段的同时,要在宣传方式上有所创新。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农民参与的力度。二是继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让农民在活动中了解党的政策,认清自己的职责。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鼓励并帮助农民编排文艺节目,把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到节目当中,寓教于乐。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宣传部门的功能,调动农村老年协会、计划生育宣传队等社会积极因素直接入户宣传,把党的政策、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直接传达给农民。

2.增强效果

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增强工作的效果。一是要注意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将工作渗透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中来。二是设计好载体,严格抓当前正在开展的争创中心组理论学习排头兵、文明使者在行动、全民读书、宣讲团、“十星”创建和道德信贷工程等活动,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三是要与掌握致富本领相结合,帮助群众学习科技实用技术。

3.变通形式

适应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兴趣特点,开展思想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既能满足群众的各种兴趣爱好,又能广泛吸引和激励群众,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明辨是非,提高觉悟。要顺应群众需求,因势利导,把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与培育和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结合起来。一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建设,满足农村群众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优秀、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二要利用重大节日,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三要充分发掘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身体力行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首先要求党员干部思想得纯洁高尚,能够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农民的信任,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才能够成为他们可以效仿的榜样。否则只会使农民越来越不信任党,越来越不配合党的工作。首先农村干部要把农民当亲人。乡镇干部应该多下乡,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农民所需,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农民感受到干部与农民心连心。其次农村干部自身要廉洁公正。“公生明,廉生威”,干部公正无私,群众才能信服;干部廉洁自律,百姓才会敬仰。三是农村干部要能够带领农民发展生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懂技术、会经营,能够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干部,即使什么都不说,农民也会信赖他、坚定地跟着他。四是农村干部要重视文化事业。一个懂得繁荣农村文化的干部,必然是一个目光远大、有担当、真性情的人,农民在这样的干部率领下,会很快成长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三)文化宣传——加大力度,改革创新

1.加大投入

继续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加快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农家文化大院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设施建设。

2.改善服务

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发挥公益性事业单位服务群众的用作,开展流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文体服务,以优势服务吸引群众,扩大服务范围,发挥资源优势;二是多方联合,组织、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共享农村宣传思想文化资源。

3.创新体制

创新体制机制。高度重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对农村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给予空间,村设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员,纳入国家转移支付。

4.着力宣传

大力发展农村宣传思想文化产业。积极扶持热心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大力扶持农民剧团发展。加强培养并充分发挥文化体育协会的作用,以协会带活动,以活动促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宣传思想文化的繁荣。

5.畅通渠道

畅通宣传思想文化渠道。建立健全村民学校,开设村民讲堂,开办村民论坛,提供村民相互交流的场所,通过交流转变思想观念。恢复农村广播,增设乡村有线电视端口,让农民充分了解地区发展情况和精神面貌。

(四)特色旅游——充分利用,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种,是指乡村地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活动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物态、礼态、心态等内容。它具有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又具有不同的个性。

自然性。乡村地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区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水光山色、耕作习俗、民俗风情等无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产性。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扩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等加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

纯真性。旅游业是一种产业,因此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旅游,经营者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对乡村旅游文化少加干预,保持其纯真性。如家庭旅馆是当地农户把闲置的农屋稍加整理,不豪华、不高档,但干净、卫生、舒适、安全。这样,无论其外观还是室内设计风格都与周围环境和村落整体气氛协调一致,并且游客的饮食是农家的家常便饭,品味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脆弱性。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碰撞、取舍和融合。到乡村旅游的游客多数是城市居民,从现代化的进程来看,游客本身所携带的文化是“强势文化”,而乡村旅游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这样在乡村旅游活动过程当中,“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

因此,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可以注重以下几点策略: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1.旅游、生产相互促进

旅游与生产双重功能由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生产性,因此,在进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不要顾此失彼,要以生产文化为本,不断丰富生产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第一产业的生产文化,也包括相应的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文化。这样可以降低旅游业脆弱性的影响,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在发展生产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从而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以生产文化带动旅游文化,以旅游文化促进生产文化,获得生产与旅游双丰收。

2.软、硬环境统筹兼顾

“硬环境”与“软环境”双重建设,旅游文化的“硬环境”是指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旅游文化的“软环境”是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文化活动的质量水准。“感觉”是市场需求主体游客追求的主要对象,乡村旅游文化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中任一环节建设不力,都会使游客产生不良的感觉,甚至使游客否定整个旅游产品。因此,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既要重视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农舍、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畅通的交通与通讯设施等硬环境的建设,也要重视当地居民友好热情的待客态度、优质的服务水平、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活动等软环境的建设。

3.文化、休闲完美契合

实现游客休闲与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双重目标。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还要以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只有让当地居民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受益,才能培养居民热情友好的待客态度,避免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也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文化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加多彩的文化,加深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美好体验,提高游客的重游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自然、人文双重保护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自然方面是指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作业场所。要严格控制游客规模,防止土地板结、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害虫天敌动物无法正常生存等。这就需要对游客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制定法规来限制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当中的过激行为,并且要适当调控游客规模与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当发生冲突时,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当地居民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性。

四、成果展望

乡村文化孕育的乡村文化观念以农民为载体、为中介,参与农业各个过程的循环,影响农业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衍生性和渗透性,成为新农村建设活动的背景因素。传统的农业文化观念落后、封闭、固化、狭隘的特性及愚昧的认识、冥顽的习惯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农村文化建设,要不断吸纳、整合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促进乡村文化观念的嬗变,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文化的要求。

(一)内外结合,形成基层宣传新策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在促进乡风形成、增强农民素质、改变农村面貌、丰富农民生活、凝聚农村人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但当前乡村文化的现状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在发扬传统、切合时代、体现特色、打造品牌、夯实基础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完善,并着力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文化宣传策略。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群众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准备把握农村群众思想动态、方向,对创造性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对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走基层、听民声、促发展”百日大调研活动中,通过深入xx地区的细致的调研,初步掌握了农村群众的思想动态、方向,科学地提出现阶段农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方式方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思想保障和文化动力。

(二)文化产出,打造文化产业辐射体

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我国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走与生态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好山、水、寺庙、村景和各种古迹遗址的优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才能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由于乡村旅游业是一个对地方经济关联度最高、综合性强、辐射面最广的产业,它以投资的乘数原理效应拉动了地区、镇的交通、道路、桥梁建设,以及农村通讯网络的形成,拉动了服务业、副业、养殖业、环保业、乡镇企业等行业的发展,必将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放出夺目的光辉。所以我们一定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大环境,严禁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并举,将“三高投入”(高经济、高人才、高科技投入)与“三高效益”(高经济、高社会、高生态效益)紧密结合,提高乡村旅游的高科技含量,走一条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现代乡村旅游。

相信xx乡政府能够在未来几年的进一步发展中,跟进国家发展的步伐,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本地区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本地农民的整体思想、文化、政治水平;根据当地民俗民风、人文古迹、特色经济等多方面的特点,合理利用本地及周边地区资源,将科技、文化、经济联合起来,为将xx打造成为集经济、教育、文化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乡镇而努力。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一、调查的背景



留守儿童问题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而产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的留守儿童已突破5800万人。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得到特殊关注。十二五规划中这样写道,“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艾滋病孤儿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很多,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缺位、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教育缺乏以及由此造成的学习成绩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价值扭曲。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在政府部门、学者、舆论及社会大力关注的情况下,经过了这么些年,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又如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将出现哪些新问题?这引起了我们的遐思!



单纯静态地调查当时当地节点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希望尽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收集调查信息,通过比较这些年的变化,检验相关举措的执行情况,了解留守儿童诸多问题的解决情况,抓住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问题,摸索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变化线索。对社会、政府当局提供资料,为其决策提供依据。由此我们调查小组成立。



我们是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由商学院09级辅导员杨美琴老师作指导,商学团委学生主要干部及在全院范围内选拔的志愿者共同组成。我们的主要工作分为两块:一是对小学生进行志愿支教活动,二是对当地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希望我们一边调研一边对这些留守小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人间的温暖。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位于湘潭县西南方向,东与锦石乡相邻,南与排头乡接壤,西与湘乡市相望,北与石潭镇近邻,是彭德怀元帅的故乡。全镇辖30个行政村,38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为9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15亩,其中水田29624亩,旱土2491亩,总户数10276户,总人口37583人,云回公路贯穿其中。乌石镇现有外出打工人员17853人,占总劳动人口的78.4%,留守儿童6748人,占总儿童人口的84.5%。


我调查小组于2011年7月6出发,历时六天,7月11日返校。我们事先查找资料、设计好问卷,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访问法、观察法,对乌石镇中小学生、乌石镇政府、乌石镇景泉中学、乌石镇四美学校及当地农民和工商业者进行采访调查。我们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8份。


二、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乌石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总数2156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832人,占总学生数的84.97%。四美小学现有学生197人,留守儿童169人,留守儿童比率为85.79%;景泉中学2011年学生总数447人,留守儿童375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84%,寄宿的留守儿童214人,上学期间不乏有辍学转学人2011年共计22人,且成绩优秀的仅仅8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3.80%。总结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关于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结论。


2.1留守儿童就学状况



留守儿童小学生的就学率较高,中学生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调查近8年来的数据,我们知道,2003年到2011年,小学生的就就学率均保持在99%以上,波动幅度小,说明留守儿童小学教育得到了较好保障。相对于小学生,中学生的情况则不那么令人开心,中学生的就学率则只能停留在95%的水平。这是因为留守儿童普遍对教育不够重视,且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往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等种种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较差,达不到要求。通过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中,初中以下年龄段的辍学率相对较低,他们中的主要监护人以母亲或祖父母为主。





2.2监护人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为父母的约仅为15%,其他监护人比率由大到小依次是母亲、爷爷姐姐、父亲、亲戚、老师和其它,母亲的比率占到44.49%,可见在农村农村留守妇女的比率是相当高的。在接下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调查一栏,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只占1.24%,高中文化水平的有9.85%,初中文化水平的有40.27,小学的有35.39%,没有读书的还达到了13.25%。可见监护人当中最多的仍然停在初中水平。这对于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存在很大的劣势。



2.3家庭联系



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年以内的占28%,打工时间在1-3年的占59%,打工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13%。在与父母进行交流,95%选择通话,只有5%的人选择了通信,而选择视频渠道的一人都没有,由此可见,在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间交流方式已经由通信转向通话。同时多数外出打工父母能够与留守儿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沟通联系,其中5%的父母每周都与孩子联系,15%的父母每月与孩子联系,79%的父母不固定与孩子联系,1%-5%的父母没有与孩子练习或没有与孩子直接联系。


表 1 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联系频率




















每天一次


12.56%


每周一次


38.15%


一月一次


32.59%


半年一次


14.28%


一年一次


2.42%


2.3学习成绩差



调查小组通过对景泉中学的学生进行个案调查以及与老师沟通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学习忽冷忽热,成绩忽高忽低。而他们最缺乏的就是父母的监督,有的孩子有人监督时则成绩良好,无人监督时成绩便直线下滑。调查发现,2011年,在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率为21.30%,良的比率占到50.29%,有28.99%的留守儿童的成绩是差,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而言,成绩有明显的差距。在中学,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有23.80%,成绩是良的有38.32%,而成绩是差的达到了37.96%。相对于非留守儿童45.98%的优秀率来说,差距越发大了。


2.4思想品德状况



在思想状况调查中,我们发现,同学的态度很真诚,给出了很真实、可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却不让我们乐观。留守儿童中,有8%的人没有不良习惯,其他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良行为习惯。经常打架违纪的有48%,抽烟的有38%,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有43%,经常撒谎欺骗老师和监护人的比率则高达82%。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模式导致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物质条件极大的丰富,衍生了许多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许多与社会首先要求相背离的首先意识,追求享乐与读书无用是多数留守儿童的道德价值取向。


在农村地区,青少年尊老爱幼意识淡薄,留守儿童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留守儿童没有尊老爱幼的习惯,祖辈“心疼”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在家里从来不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个人主义思潮盛行,很多留守儿童以个人为中心团结协作能力差。


2.5 心理、性格状况


很多留守儿童表现出心理不健全和心理偏差。在性格一项调查中,有56%的人选择开朗,39%的人选择内向,有41%的人选择任性,21%的暴躁。而对于离家在外的父母,孩子们表现出很高的成熟性,大多表不理解,认为父母外出是近于家庭情况,有71%的孩子选择愿意父母去打工。但是这不能阻挡留守儿童对外出父母的想念,68%的人经常想念,这与表面上大大咧咧、欢笑不断的孩子们或许不像,但这却是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28%的人选择有时会想念,只有4%的人选择不想或少想,在坚强的外表下,孩子们的心灵其实在承受着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带来的很大的痛。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起初发展到现在,有变化也有一直延续存在着的。成绩问题悬而未决、辍学情况加重、家庭联系增多,家庭教育缺失依旧严重、社会关爱增多、留守儿童出路问题凸显等等。


3.1成绩问题悬而未决



根据从学校得到的从2003年到2011年的学生成绩数据,每两年取一次,得出留守儿童成绩的变化趋势。2003年留守儿童小学生有28.39%成绩优秀,中学生也有27.32%的学生成绩优秀。对于小学生,留守儿童的成绩总体上波动不大。但是,留守儿童成绩优秀率逐年降低,2011年降到了21.30%,下降幅度达到22%;成绩差的比率较之2003年也有明显变大,成绩良的比率变化相对较小,可见在这9年时间里,留守小学生的成绩整体在下降。而对于中学生,成绩优秀者比率从2003年的27.32%降到了2011年的23.80%,成绩差的比率大幅上升从27.60%上升到37.96%,成绩良的比率也呈下降趋势,可见中学生留守儿童的成绩也是在下降的。具体成绩变化见下表。







图 4 留守中学生成绩比率变化情况



留守儿童成绩下降由多种原因造成,最主要的是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监督与激励,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不能对监护对象进行指导与监督。留守儿童易受社会不良行为影响,滋生厌学情绪。


3.2辍学情况加重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文章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出自name="image_operate_51201314721132046" width="465" height="206" title="2011暑期社会实践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变化情况调查”调研报告" alt="2011暑期社会实践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变化情况调查”调研报告" real_src="src="
图 5 留守中学生辍学率



3.3家庭联系增多,家庭教育缺失依旧严重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达与便利,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多。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联络方式上,有5.28%选择通信,86.27%选择手机、电话等通话形式,更有8.45%的留守儿童能与父母视频,这是难得的进步。而在联络频率上,有15%的父母每周都与孩子联系,25%的父母每月与孩子联系,57%的父母不固定与孩子联系,3%的父母没有与孩子练习或没有与孩子直接联系。在年与外出打工父母相处时间上,相处时间半年的仅有0.96%,而见面三个月也就是寒暑假在一起的有19.57%,相处一个月的有23.54%,最多的是仅能相处半个月,在过年那段时间能短暂的团圆,占到54.68%,相处一个星期以内的有1.25%。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间的联系较过去有加强,这一点很可喜。



但在我们通过老师了解留守儿童的性格时,发现有大约80%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不自信,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偏内向、脆弱,心理问题较过去加重。由于父母外出,家庭教育缺失不可避免。


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的“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的心理、亲情诉求不能得到解决,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现代社会信息流通快,孩子们通过电视、同学,发现自己很无助,别人有的亲情自己没有,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无形上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更不利的影响。


3.4社会关爱增多



近年来,随着政府、社会、舆论等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关爱正在增多。通过百度搜索,在2011年8月22日当天,共有26条新闻标题含有“留守儿童”字样,相同新闻78条。而在2005年8月22日,只有一条新闻标题中含有“留守儿童”字样,相同新闻3条。由此可见,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媒体给予很高关注。



将这些关爱分类,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捐赠型,由个人或集体对留守儿童或留守儿童代理机构进行捐赠;二、相聚型,将留守儿童带到父母工作地;三、支教型,暑假或平时在校大学生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支教和心理辅导;四、结对帮扶型,政府企业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与留守儿童结成的一帮一帮扶形式,从心理、经济、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帮助。五、心理、安全、法制宣传型,通过一对一沟通、讲座和其它宣传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增强其知识水平。六,留守儿童之家型,建立留守儿童共同学习、娱乐的场所,有专人照料管理。七、爱心电话,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



我们细细分析这些社会关爱,不难感觉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包括方方面面,对留守儿童教育包括了心理、亲情、安全、法制、学习。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效果。


3.5留守儿童出路问题凸显



留守儿童出路问题,牵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留守儿童初中、高中毕业后,必须走入社会,寻求就业机会。留守儿童在读书无用论抬头的形势下,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读书也要出来打工挣钱,很多大学生还不是找不到工作,因而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走入社会,他们年纪沿幼,社会阅历少,在社会上没有优势,大量留守儿童走入社会,涌进城市,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日益加重,这也有一部分原因。


现在职业教育如火如荼,政策扶持,留守儿童享受到财政补贴。可谓机遇难得。


四、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变化的原因


要知道留守儿童问题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就先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机制。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正是这三大机制的缺失所致。


4.1 家庭教育的缺陷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留守在农村原籍地,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严格说来主要是留守的未成年人(包括学龄阶段的失学、辍学少年儿童)。他们都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其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需要倍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亲子关系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父母外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机能单一化,致使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四美村有一位老人曾在一段时间内带过7个留守儿童,大的读高中,小的三、四岁,如此情况,监护从何谈起,监护怎能到位。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更难找到称职的可以替代父母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4.2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



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如上所述,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4.2.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



一是只看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二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校在寄宿制学生公寓前面安上铁门铁窗,学生抱怨感觉是在蹲监狱。所以有些学生冒着极大的危险,跳窗跳楼去上网,反而导致了安全隐患。


4.2.2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责任



我们在几次座谈会上听到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相对立的意见。学校认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至于学生放学以后在社会上犯的错事,学校难以管理到位;农村基层村镇则认为,学生就应该归学校管。这种教育责任互相推诿,正好助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放纵了他们行为的越轨。


4.2.3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爱越少的“马太效应”。有部分留守中小学生向我们调查人员倾诉,“老师就连排座位时都把我们排在最后面的边上,似乎我们这些人可有可无”,说起这些,他们满脸的惆怅和无奈。


4.2.4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



从与各个学校的老师座谈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老师说起留守儿童时,能够罗列他(她)们的毛病、缺点和错误数十种,并且,显得十分的慷慨激昂,甚至有些还显得义愤填膺。不难理解,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严格到位的家庭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确实相对调皮和难以管理,但如果把留守儿童视为“异类”和“心病”,只会加速将留守儿童推向歧路和深渊。



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完全责怪这些长年工作在农村艰苦环境中的中小学老师。


1、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普遍偏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小学老师上复式班,每周20多节课,有的是上大班课,一班学生60~90人,这也确实使这些教学繁忙的老师,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成长问题。


2、农村大部分学校缺乏必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条件



在我们调查所到的农村学校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所学校配备了心理辅导老师,甚至有几所乡中学的教师,60%以上是非正规学历教育毕业的老师,要在这样的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显然比较难。


3、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不配合



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育只有在社会和家庭的密切配合下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全面了解,还需要通过家长和社会了解其在校外的表现。但是,留守儿童因为家长不在家,家庭监管缺位,老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情况。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挡,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父母或监护人。于是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出现空档。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视学校教育为子女教育的唯一途径。一旦孩子在学校上学,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学校老师负责解决,而对自己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和教育子女则持消极态度,有些家长甚至叫学生本人去开家长座谈会,这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反倒变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而监护人一般只负责孩子的吃穿住和安全,至于对孩子的学习以及与学校经常性的沟通就很难做到了。


4.3留守儿童问题自身的特殊性



在尚未解决温饱和刚刚摆脱温饱的农村,人们的目光还主要停留在经济的层面上,恰巧留守儿童在经济方面相对于非留守儿童,手头要显得宽裕一点。调查显示,69.9%的留守儿童有“足够”和“基本够”的零花钱,只有30.1%的认为零花钱“不够”。对以下两个答案的相关分析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问卷中有“目前你面临的最大问题”和“目前你最大的愿望”两个问题,其选项“生活费用不够”和“改善生活条件”的相关性为0.50,只有25.4%的留守儿童选了“生活费用不够”。这就容易让人们产生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他们不应该是被关爱的对象。他们经济上的相对富裕,掩盖了其精神上的绝对贫困。


必须提出的是,我们在这次调查中,也了解到不少农村教师对留守儿童关怀备至的感人事迹,诸如:“妈妈老师”、班主任的“保姆式管理”,这些极具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极大地感化教育了部分“边缘”留守儿童,使其走上了正路。


4.4 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在他们生活的农村社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基层的各种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探究其原因,首先是目前大多农村的基层组织的现状令人堪忧。


4.4.1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总的来说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远远不能胜任当前农村社区管理日益复杂的重任。个别地区干部队伍的建设,甚至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既影响乡村干部自身的发展,也造成了这些地区的干部队伍极不稳定。


4.4.2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干部队伍素质偏低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限制了他们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能起的作用。贫困地区的村干部的工作经历也相对比较简单,除少数曾有过到部队服役的经历外,绝大多数都只有担任村组干部和务农的经历。其经历简单,视野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干部水平的发挥,也使之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农村社区管理的局面。


4.4.3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有限


农民工大多产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在改革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和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由于农户家庭的相对独立,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也由原来的直接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社会活动,转变为指导、监督和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的数量被减到了尽可能少的程度。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村级组织的作用越有限。据有关统计,有些经济贫穷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涣散面达30%到50%(陈吉元)。我们这次调查所到的一些村,每个月由一名村干部在家值班,其他的都外出打工。这名值班的村干部基本上只能接听电话,很难抽身去做其它的事情。由于机构的萎缩,农村基层组织往往只能应付上级的会议、检查和一些易于完成的工作。在几次座谈会上,当我们问及一些乡(镇)村干部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去考虑为农民带孩子”。因此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从职能上还是从实际功能的发挥上,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只能是听之任之。



留守儿童处于社会化未完成的人生初期,他们最易受环境的影响。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缺陷,单独或二者、三者同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消极作用时,他们的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就遇到了严重障碍,因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统称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问题。


五、解决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至少说在较大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问题,须要采取哪些对策?这是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变化的出发点与归宿。



本调查小组的建议,目前的对策,应包括这样几方面:一是加强对策研究;二是进一步健全法制;三是新设教管资源;四是实现教管主体的资源组合;五是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六是加强舆论监督;七是加强社会工作;八是优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水平。


5.1加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由于最近5年来群体的扩大与矛盾的积累,其危害的严重性逐渐被政府、社团、社区、学校所关注。但该一问题具有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与严重性、个案性等特点,导致现有的相应对策的缺位性、滞后性、被动性与非规范性、非系统性。


显然,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前提是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因此,首先建议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研究:


5.1.1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研究


应重点加强下列研究:



开展“积极稳妥地推进解决农民工教育问题”的专题政策研究,目标之一是加速降低农民工的总体规模,让更多的农民工融入城市,以之降低留守儿童的总规模。



开展“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为专题的政策研究,目的是以之降低留守儿童在农民工子女中的比例。



开展对“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现有婚姻法、教育法(尤其是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应有哪些积极性的对应修改”的法学研究。



开展对“政府、社区、基层组织、学校挽救问题儿童教育须要新设立的权利、义务”的研究。


⑤ 开展对“创设挽救问题教育儿童的事业机构”的研究。



开展对“建立社会支持体系,配套性地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研究。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以发现问题为前提,以分析问题为基础,以寻找创新性的解决对策为出发点,以推动新政策、新法律法规、新机制的产生,为实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退出“社会问题”范围而不懈努力。


5.1.2社会学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重点是儿童越轨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学界应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出发,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围绕“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开展包括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社会矫治工作在内的相关研究。研究的一个突出的重点,是开展儿童越轨社会学的研究,以其研究成果,为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学科材料。


5.1.3、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学术界,应加强对社会转型、社会流动的研究,重点是对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城市化、小城镇建设、社会分层、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



上述研究,均涉及到农民工问题,间接地涉及到留守儿童问题。此二者是一组具有因果关系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带有治标的意义。这类研究具有动态性、跟踪性研究的性质,需要有常设性的研究学会,需要有代际传承特点的学人们前后相继地连续进行研究。



政府相关部门、各级科研院所、大学应主动承担研究任务,创设学会、研究机构。政府应提供财政支持。


5.1.4法学界应加强针对留守儿童违法与被不法侵害问题的法制措施的研究



对留守儿童违法的对策研究,建议一是矫治的法理性研究,二是矫治实践的跟踪研究,三是研究可否设立省级留守儿童工读中心这一新的事业单位,以及这一中心的运行机制与制度建设。



对留守儿童被不法侵害的研究,建议一是研究如何预防、减少这一类犯罪;二是通过这一研究成果以利于社会组织宣传、指导、组织防范与遏制对留守儿童的不法侵害;三是研究怎样利用现有法律规定,通过补充法律解释与实施细则的方式,加强打击侵犯留守儿童的惩治力度;三是研究并考虑是否建议起草《留守儿童保护条例(或法律)》。



针对留守女童的保护,应采取类似于当年遏制对女知识青年性侵犯一样,实施特殊的刑事惩治手段,合法地“从重、从快”处罚一批罪犯,造成明显的威慑力量。


5.1.5教育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特殊心理与人格发展的研究


学校是重要性仅次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教管主体。


因此,教育界加强对留守儿童特殊心理与特殊人格发展的研究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研究的内容,包括:当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时,他们的心理变化与人格发展有哪些特殊性;新的监护人怎样做才能把这一负面变化量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采取哪些原则、方法;怎样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怎样测量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怎样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怎样展开“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的工作;需要创设新的专职工作人员么;需要新的教育专职机构么;等等。



研究的目标,是推动扩充教管留守儿童的资源数量,推动提高管教留守儿童的质量水平。


5.1.6相关部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统计、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对获得的数据予以初步分析



教育部门、群团组织、统计部门要分工合作,组织实施普遍性的、连续性的对留守儿童基本数据的调查、统计、分析工作。为之设置几十个指标。此项统计应为各方面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可靠的基本数据,为政策调整、法律法规实施、相关机构规模的增减、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工作经费的需求……等等方面的工作贡献需要的数据和个案材料。


5.2健全法制


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制,建议:


5.2.1加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力度



保护未成年人法的实施细则与司法解释,应有利于加强对不法侵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人的惩治力度,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体现这一精神。


5.2.2加强实施新婚姻法的力度


大学生对某社区少儿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在婚姻法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遗弃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放弃或不行使监护责任等行为的干预力度;对离婚包括监护人的确定、财产的分割等问题的处理,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的利益。


5.2.3进一步明确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范围



在法规规定中,完善农村学校学生的非刑事性的人身伤害的追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责任的范围、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目的是加强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以利于保护留守儿童和全部儿童。


5.2.4对刑罚种类、有期徒刑长度开展研究



从宏观的刑罚执行角度出发,应对我国刑罚种类间相互衔接开展相关研究:一方面,是适当减少死刑;二是要对某些罪行的处罚年限做出新的的规定,因为现行刑罚执行制度,从理论上说,排除保外就医与假释之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最短执行14年即可重返社会;无期徒刑最短10年可重返社会;显得某些重罪刑罚过轻。建议研究是否增加终身监禁、是否把有期徒刑最长刑期延长(理论上有期徒刑50年最短25年可返回社会);对侵犯留守儿童,造成身心严重损害,如强奸14岁以下少女、幼女,拐卖留守儿童,教唆留守儿童犯罪造成严重后果,引诱、教唆留守儿童吸毒、卖淫,……等等罪行可立法实施“罪加一等”的刑罚。


5.2.5加强网吧管理



通过法治途径,强化网吧的管理力度以保护留守儿童及其他儿童,避免他们在网吧环境中受到负面影响。


5.3新设教管资源


下列建议还需要可行性研究:



1、建议设立农村少年儿童事务所(中心),由团委、少工委、妇联、计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学校及相关的社会志愿者组成;村级组织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团支部直接组织和开展村级社区少年儿童事务工作,其成员可以由村一级的党员、干部和老师及当地在外念书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



2、建议义务教育采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劵”,一视同仁地对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便于城乡学生的自由流动、自由择校,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随父母进城就学;以此原则,设计系统性的配套方案。



3、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每个乡镇,建设(或采取扩建方式)一至两所九年一贯制的住宿学校,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制就学的要求。



4、对问题少年,通过强制变更监护人的程序,由社区、学校共同确认社会性的监护人;为之设计一系列实体性与程序性的措施;在财政上保障这一方案的实施。



5、每市根据需要,设置留守儿童中问题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学校、特殊班;可利用现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实行一校两制;财政上应给予相应支持。



6、每省办一所军事化管理的行政性的违法儿童的工读学校(与刑事处分的少年犯的少管所应有质的区别),矫治、感化14岁以下的违法少年、流浪儿童;为之设计全套细则,满足相应人员、设备、财力之要求。


5.4建立教育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



在目前这个快速转型的社会,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的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光靠家庭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是必要的。


当前,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互动几乎成了一种次级群体的交往模式,而且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又不能很好地起到监护的作用,这时的社会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立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因素,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


5.4.1基层政府要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多比较差,很多学习没有寄宿条件,这样使得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老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使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生活成长,以对缺少的家庭教育予以补偿,让留守儿童在同龄群体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便于对其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减少留守儿童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5.4.2学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渠道。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这次我们调查到各地都有这样一些老师(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进行联系,并对这些学生实行保姆式的管理,在留守儿童身上倾注了很多的爱心。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要争取配备心理辅导老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以便及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自卑感;重视办好农村家长学校,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监护人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构建学校监护网。


5.4.3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



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社区共同的责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短期或长期缺位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在学校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呆在家庭和社区。因此,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社区要净化社区环境,使孩子在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受到有益的熏陶。比如:在社区成立课后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或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既培养了留守儿童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生活,也弥补了留守儿童放学后及节假日的教育空白。


5.4.4应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设。



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是一个人际十分熟络的社会,也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社会活动场所。社区对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都比较了解,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同时社区又是监督留守儿童可能产生不良行动的最好场所。他们尽管缺少亲情,但是如果社区能使他们感到温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亲情。因此,应该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权力。我们在省级文明村——平江县安定镇江东村调查时了解到他们村部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监护协约,效果很好。该村114人在外打工,每户都与村部签订了监护协约,没一个留守儿童出现违法违纪现象。


5.4.5、各部门支持



共青团、关工委、妇联等部门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推动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农村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坚持把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时候,要把为留守儿童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不懈地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成才的环境。高度重视和关爱这类特殊困难的青少年群体,深化爱心助学行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平江团县委创办志愿者服务基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对初中毕业准备外出打工的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谓雪中送炭。同时,农村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可以围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主题,做好城市儿童与进城务工家庭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拉手工作,使他们心相印、手相牵,同进步、共成长。



政府要逐步引导和发挥NGO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在帮助留守儿童的同时,要对其父母进行引导和教育,让留守儿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父母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5.5加强舆论监督



目前,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认为这是家庭的
“私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家长的责任,“别人的孩子,我们不好去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障碍。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就要有一个舆论环境,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千万个家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需要动用全社会力量才能解决或缓解的大问题。大众媒体要引导政府的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关心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促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最后,媒体也应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要正视、理解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与需求,采用多种方式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5.6加强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型的职业,在解决因急剧社会变迁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政府的重视。社会工作倡导助人自助,擅长于调动和运用社会资源的工作方法,对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


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权益常被侵害。探究其原因,除了管理体制、法制和观念上的原因外,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好农民工及其子女维权工作,必须努力提高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组织化程度,为此,工青妇、民政和社区都应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维权的介入,依法维护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合法权益。


从网上可以查到各地政府、许多社团已经采取了许多维护留守儿童权益、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许多既有创意,又行之有效。


5.7优化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管教水平



上述社会措施能减少因社会条件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外部条件毕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5.7.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首先,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努力创造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其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其次,改进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管教质量。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并分化的,它是造成儿童社会化水平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采用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但专制型、放纵型家庭也占一定比例,采用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的留守儿童父亲(母亲)或监护人是存在的。有研究表明,特定的家庭管教方式是儿童早期攻击和叛逆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父母对子女早期叛逆行为管教不当,比如严厉惩罚,则会加重子女的叛逆或攻击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要慎重选择管教方式,尽量用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方式,用更多的温情、鼓励来教导子女,惩罚的教育方式不能培养出理性、富有同情心的一代。



再次,建立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是亲子间情感互动的产物。父母对孩子的爱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仅能满足其生理上的需求和情感的“饥饿”,而且是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儿童对爱与温情的体验是和对母亲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儿童与父母亲的关系决定儿童是否能对世界产生信任感。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应该意识到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给他们理智的关爱,爱而不溺、严而不厉,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建立一种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使孩子健康成长。


5.7.2改变双亲外出的方式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行为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如果父母有一方在家,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在各方面都相对要小一些。而且,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母亲最好不要外出,在初中阶段父亲最好不要外出。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和家庭教育与影响的有效存在。如果不得不双双外出,则一定要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直接源自农民工问题,而农民工的产生是我国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模式。农村的发展最终取决于能否成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因此,作为农民工问题副产品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近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对该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给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以平等的国民待遇;而且要进一步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基层政府以及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推动由理论研究、法制建设、资源配置、组织整合、舆论监督、学校教育、社会工作、家庭教养等8个方面综合组建的缓解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支持体系,切实解决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和生活、身体等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使他们与其他儿童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健康地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城市的生力军。

第五篇:《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进一步鼓励我系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指导同学们积极参加实践,我部在10号搂403于9月19日晚7:00顺利召开“暑期实践经验交流会”,实践者们畅所欲言,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分享。再此,我将我系暑期时间活动的情况概括为三大活动板快:

一 由系老师和领导组织的实践活动板块。

我系团总之周书记带领部分同学参加营销技能大赛,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参赛者们进行多方指导和鼓励。参赛学生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懈努力,作好充分的准备,积极迎接挑战。这项活动充分锻炼了他们的表现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冯建栋老师带领部分同学对某些市区的优势企业进行深入实地的参观和调查。为了确保各成员的安全和实践的顺利进行,冯老师统一指挥,加强管理。在同学们收集到大量真实的有关企业资料后,冯老师和才教授亲自指导,对资料进行筛选和修改,指导他们形成自己的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这项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在陌生环境中的适应工作的能力。

还有一部分学生有徐老师带领,他们进行的是对郑州市低保家庭的调查和研究。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实践小组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徐老师带队比较有经验,所以在他的领导下也就迎刃而解了。从一些小组成员的实践论文中了解到同学们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非常地高兴,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的东西,引起他们的深思,激励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给他们以后的积极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经我系领导与八方电器商谈,许多同学有机会进入八方去参加实践,积累经验。还有我院老师开办的郑州企业策划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我系部分同学提供工作机会,还有院团委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等等。这些老师与领导的努力使尽可能多的同学增加了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增添了他们暑期色彩斑斓的生活。

二 我系部分同学自发联系工作岗位,使我系的同学有机会共同参加实践锻炼。

在假期实践期间,由于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方面的不足,他们不想或者不敢单独去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所以有部分同学为了自己和更多同学达到锻炼自己,积累经验的目的,开始四处寻找工作机会,让许多同学一起进行实践活动,而且有的还在同学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团队,从而降低了工作风险增加了大家的工作兴趣。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寻找工作中,他们不慎被一些非法中介机构骗去了一部分钱财,在共同的努力下有了合理的的处理方法和乐观的结果。综观任何组织和部门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一各个的团队,一个团队的兴衰成败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位成员的命运,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队团队意识尤为重视。而这次的实践使他们收获最大的就是:工作中如何建立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一笔巨大资本。

三 自行的自我实践板块。

有些同学在假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寻找实践机会,实践的形式非常丰富。有些同学自主进行问卷设计及调研,有的对某地区的早餐市场开发潜力进行调查,有的对农村现存的问题调查,有的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经济结构进调查,还有的对郑州市彩电行业进行调查,等等。这些内容之新颖,行为之创新,思想之广博,是今年暑期实践的一个创新点,而且大一学生不乏其人。这说明他们尽管理论知识还很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的商人的头脑和眼光,他们知道审视市场来发现进入市场的机会和切入点。我想这样实践过的学生学起来理论知识时,转化为能力联系实际方面会做的很好。同时这说明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适应激烈的社会发展潮流做好了铺垫。

从个年级的实践总体对比来看,大二的同学比较注重于单纯的打工;大三的同学思想比较成熟一点,所以偏向于策划组织方案的构想和具体实施;而大四的学生侧重于在实际的工作进行中发现企业的许多现象或工作方式及程序。三个年级的实践情况各不相同,这也是正常的,有助于各年级学生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部分同学在暑期还搞了一些创业活动,有的与他人一起为刚起步的企业开拓市场,有的自己组织一些人去搞一个小名义上的公司,有的作某公司的某地区代理。总体而言,个人创业方面使得不少真正有能力的人升华了自己,使书生味十足的学生变的具有社会气息的社会华的人了。

组建培训班的同学更是为数众多,有的学生培训英语,有的培训数学,他们一方面培养了自己的素质和气质,另一方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此次暑期实践又有一个创新点是有些学生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入厂房或企业指导些成年人或者对他们进行培训,比如有为同学创办了一个以“管理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培训班。

总括以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我工商系的此学期暑假实践活动战绩非常辉煌,远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为有许多学生在假期真正地进入了社会参加了实践,将理论联系实践,达到了学校对“学以致用”的要求。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此次实践与以往相比有两个创新之处:

第一·有些学生开始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2016最新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商业的头脑对自己所选择特定的某个市场进行自行的调查并研究;

第二·有些同学运用自己管理·营销和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或培训他人,一方面传授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体现我们工商人的风格和技能;

还有一点关于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我系同学的素质,有些同学在工作岗位上发现其有被诚信的时候能够 毅然辞去高薪的工作,这体现了他们的正义感和诚信。

当然我们取得很好成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有些同学抱着“面子不可丢”的思想,在工作中半途而废;有些同学整个暑期都在家里闲带着,不肯参加实践;有些同学眼高手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

根据以上的不足,在我们寻找同学自身原因的同时,为了以后的假期实践工作做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请系里领导参议:

1·在放假前,给予更多的实践信息和机会,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

2·对广大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我们增加对社会的认识,用来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意识。

3·给予我们以更多的安全警示,防止同学们盲目打工而导致上当受骗。

4·请系领导继续带领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给予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我部对我工商系05-01级全体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写成的调研报告,希望能为我系以后的实践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和帮助。 更多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参考,尽在!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xx元月23日-27日

地点:叶县廉村乡第一初级中学

形式:访谈形式

主体: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09-2班 马德水

社会实践内容:一.我乡镇乡村中小学教育的总体情况

二.调查方式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四.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的策略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支教调研社会

一:乡村教育的总体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 科教兴国 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xx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进程。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标准,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调查方式

我选择了访谈的调查方式,通过访谈的形式,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言献策。在访谈人群的选择上,我根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寻找影响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1.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2%的比例,然而就这2%绝大部分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官员政绩思想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开展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学成了空想。

2. 师资力量薄弱。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

3. 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年末,年终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名。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晋级加薪,于是老师也顾不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 ,一味延长时间。有道是: 不管是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

4. 德育教育令人堪忧。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盗,出入网吧,侮辱师生。

5. 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大部分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都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6. 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而流失的主要原因。

7. 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缺乏家长关爱。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1.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最大限度的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来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来自末位淘汰制 广大农村教师担心自己本来就来之不易的 铁饭碗 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的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文章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出自工作纳入到教学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有了认识和了解,而且为对改革家乡义务教育提出粗浅的建议,同时还加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和顽强拼搏的信心,为日后报效家乡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受益匪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领导下发奋学习,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和智慧。

在此,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衷心感谢院校领导和团委给予我这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

此致:

敬礼!

文学与传媒学院:马德水

20xx年元月28日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简述

实践目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革命老区沂蒙山地区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走访慰问抗日老军人、孤寡老人,送温暖;深入基层,利用电影、文艺演出、座谈会等形式,在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中进行文化宣传,使其在促进农村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支援教育,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动手课程,丰富小学生的寒假生活,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与当地小学加强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实践时间:20xx/1/19 20xx/1/29

实践地点: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董家庄村

实践对象: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抗日老军人及孤寡老人、基层群众、董家庄联合小学

实践方法:走访调研、组织活动、支援教育

实践队人员组成:

领队:刘宗师(工学院)

队员:丁宁 沙倩 方媛 李玲 徐均 刘春霖 戴永鹏 刘海锋(工学院)

于晗 程洋龙(预科部)

金源(生环学院)

实践纪实

20xx年1月19号下午4点整,大家整理好行李,在校园集合,我们的实践队出发了 换乘公交、地铁,暮色四合时我们到达了北京站,在拥挤的候车厅经过漫长的等待,晚上9点,我们登上了开往山东淄博的2517次列车。

20xx年1月20号早晨5点钟,冬日的清早还没有迎来属于它的太阳,经过漫长黑夜的旅程,我们顺利抵达了淄博站。简单的吃过早饭,大家直奔淄博汽车总站。

经过与汽车站管理人员的交涉,我们得知,因为天气情况,大雪封路,开往山区的汽车停运了。队员打电话多方求助,均无解决问题,于是滞留淄博一天。

20xx年1月21号清晨,大家到达淄川汽车分站,希望能顺利乘上进山汽车。等待期间,天空又飘起了雪花,这不禁使大家又担心起来。进山的车还是停运,经过车站管理员的帮助,最终找到了一辆愿意单独送我们进山的车,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上午9点半左右,我们又一次出发了。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抵达目的地董家庄。这天正好是农村的集市,我们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穿过人群,来到了学校。校长和老师们很热情地招待我们,为我们腾出一间教室,以后的的几天我们将住在这里。晚上大家整顿安置好东西,计划了未来几天的事情,带着旅途的疲惫休息了。

20xx年1月22号至20xx年1月27号我们在这里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

(一) 进行经济情况调研

我们走访了村委会,与村里的基层干部进行交流。交流得知董家庄村当地经济来源主要靠花生等经济作物的销售收入,其余来源为青壮年劳力的外出打工收入。村长为我们介绍了董家庄近年的发展情况,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情况,董家庄近年大量修建了水井,将山上的泉水引到村民家中饮用,进行了道路铺建,使外地车辆进村成为了可能,促进了本村与外界的物资交流。

2016最新暑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本村经济情况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村中农作物方面的收入主要靠原始售出,价格低,不能给村民带来较大收入,且售出量小,村民大多自给自足,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情况与村长讨论,向村委会提出了发展农作物加工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建设性意见,村委会表示认可。

村委会也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人员情况,留村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男劳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委会也向我们介绍了村里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的情况,我们认真听取了介绍。

(二) 走访慰问抗日老军人、老党员干部及孤寡老人

通过村委会的介绍,我们实践队决定对一部分抗日老军人、老党员干部及孤寡老人进行慰问走访。

我们到抗日老军人家里,与老爷爷聊天交流,听老爷爷讲抗日时期发生在山东大地上的故事,老爷爷负过枪伤,打过日本鬼子,我们很认真地听老爷爷讲,老爷爷也很高兴看到我们去拜访他。

我们也到老党员干部家里,听老人讲新中国的发展,老人的话里透露出对看到祖国大好发展的欣喜与热情。

我们探望孤寡老人,了解其生活现状,与老人聊天,为老人带去新年的祝福。

我们为拜访过的老人均送去一袋面粉,虽是千里送鹅毛,也是大家的一番心意。快到年底,大家都抽时间分组再次拜访老人们,帮老人们置办年货、整大学生学年个人总结理房屋,老人对此很高兴。

(三) 深入基层,文化宣传

冬天正处农闲时节,村里老老少少正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了丰富村民生活,向村民进行一定的文化宣传,实践队决定在晚上利用大家的空闲时间以放电影的方式进行。

队员们分别前往沂南县城等地筹借需用设备,使得向村民们放电影的计划顺利进行。丰富多彩的电影吸引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前来观看,在热闹之余,一定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一定的文化收获。

(四) 走进小学,支援教育

支援教育活动是我们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的积极联系,我们决定在董家庄联合小学进行。通过与学校的协调,我们决定在孩子们进行完期末考试之后,给孩子们编排临时课表,给孩子们上课,为他们讲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丰富农村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同时,我们在孩子们中间进行奥运常识的宣传,为20xx北京奥运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支援教育期间,我们为孩子们开设了多门课程,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为孩子们平时基本接触不到的内容,针对情况,我们酌情为这些科目增加了课时,而英语、语文 等科目,由于受当地方言的影响,普遍存在发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侧重对其纠正。

我们在出发之前就精心计划准备了有关支援教育的事项。我们实践队每位队员都针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认真准备了有关电子课件,积极丰富课堂内容;我们还准备了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花毽等多种体育器材,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此外,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画册、卡通笔记本、铅笔等文具,奖励优秀,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好好学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课堂经历,孩子们反映良好,我们向孩子们介绍电脑等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教孩子们画画、认识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图片,教他们唱儿童歌曲,以多媒体形式教授语文 等课程,引起孩子们的广泛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同时,实践队队员注重向孩子传达外界信息,为孩子讲述山区之外的世界,引导孩子们产生对大学的向往,认识到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促进孩子们产生积极学习的热情,认识到改变命运、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必要性,从根本改变孩子对知识的态度,使支援教育活动产生更好的效果。

第六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工作情况汇报》

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工作情况汇报

自今年3月区“三万”活动启动以来,区民政局按照区“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部署,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目标,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结合驻点单位—X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开展“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6月,位于XXXXXXXXXX,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5796户,20315人,流动人口5000余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42家,各类个体工商户2258家。社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10名,按街道划分居民小组6个。



二、主要工作



(一)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三万”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区民政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三万”活动的组织领导。



1、及时召开会议。3月7日,区民政局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XX同志传达了省、市、区“三万”活动动员会议精神,部署民政系统“三万”活动,落实驻社区的具体工作安排。



2、成立工作小组。为保障“三万”活动抓出实效,专门成立副局长XX任组长、XX街道党委宣传委员XX和局基层政权科科长XX为组员的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科室负责人具体落实,精兵强将齐上阵的工作格局,做到组织、人员、责任落实,确保“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3、制定工作方案。结合驻点社区(XX社区)实情和部门职能,区民政局制订了详细的 “三万”工作方案,确定了局“进村入户”的“五个一”重点活动内容。明确此次“三万”活动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具体围绕“一进”、“二访”、“三送”、“四促”四个重点展开,同时借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通过送政策,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通过访民情,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通过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进社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严明工作纪律。制定了《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制度》、《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驻社区工作组廉洁制度》,要求进村入户工作组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居民,切实做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工作组干部要通过进村入户,实现“四有”:研有所得、思有所悟、干有所成、学有所获。工作组同志要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切实遵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不准”;每天做好考勤记录,做到长流水、不断人;每天做好民情记录日志,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进驻村工作有序进行1、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为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这次“三万”活动,驻社区工作组在进驻社区后,大力开展“五个一”宣传工作,即:挂一条宣传标语、开一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社区党员代表召开动员会、办一个驻社区工作专栏、建一个社区宣传教育长廊,开展一个社区网站,广泛宣传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通过社区网站,将工作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向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报道,让全体居民群众知晓活动,关注活动,参与活动。



2、走访调查,了解民情。



由于XX社区人口较多,驻社区工作组采取多种途径收集社情民意。一是开展大走访。驻社区工作组成员在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重点走访了“六类人员”,即“老党员、老干部、上访户、特困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户”。同时,为贯彻落实省“三万”活动访民情“两个全覆盖”工作要求,驻XX社区工作组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分成四个小组,在单位“一把手”带领下,与XX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社区居民中,开展社情民意集中大走访;二是开通网上论坛。工作组依托XX社区网站,面向广大居民群众收集民意、征求意见,社区居民群众可以通过社区论坛、社区领导信箱等途径,就如可改善民生、构建人居环境等问题,向工作组建言献策;三是设置群众意见箱。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地显眼位置设置社区意见箱,面向居民群众征求意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并安排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意见收集整理,及时向居民反馈办理结果。四是召开民情恳谈会。3月21日下午,工作组组织XX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召开了一次 “你说我听”民情恳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座谈会上,党员居民代表围绕如何更好落实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言,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驻社区工作组工作。



3、兴办实事,促进发展。



结合社区实际和部门职能,工作组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居民办理实事。一是力所能及扶贫帮困。工作组积极筹措近1万多元资金,于3月14日走访慰问了XXX等10多户困难居民,分别给他们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物质,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在了解到社区居民XX家因电线老化失火受灾严重时,工作组先后两次到他家走访,并送去2500元现金以及棉被、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质;为鼓励服刑劳教人员积极改造,重新做人,回报社会,工作组还专门走访了服刑人员家属,为困难家庭送去必要生活物质,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为真正解决困难居民生活实际困难,工作组配合区社会救助管理局认真开展城乡低保年度核查,将97户157人纳入区直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困难居民区直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二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为改善社区居民宜居环境,3月25日下午,驻社区工作组与30多名社区志愿者一起,开展“改善环境卫生,帮助困难居民、共建美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对XX大道及周边小街小巷的卫生死角、露天垃圾、“牛皮癣”广告、白色污染等进行集中清除,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环境。组织志愿者为久病卧床老人、孤寡老人整理家务,帮助久病卧床的老人洗头,为他们送去精神关怀。三是建立宣传教育长廊。为进一步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教育居民,服务居民,工作组在社区居民人流较多的通道建立了30多平方米的宣传教育长廊,内容涉及党和国家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政策、居民办事服务流程、市民文明素质培养、和谐社区创建、家庭健康知识等,方便居民群众办事,教育居民群众遵纪守法,争做文明市民。四是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以“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工作组邀请市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和街道法制办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开办了一场消防知识、法律知识讲座,向居民群众讲解消防安全和法律知识,增强居民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为更好地帮助居民群众掌握日常防灾知识,工作组专门印制了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单发放给居民,告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地震、防雷电、防洪水、防火,如何安全用电、用气。五是开展“三送”义诊活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组在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下,邀请市直医院的资深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为居民群众送健康、送卫生、送服务。义诊当天,共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300余份,受惠居民500人次。六是力促三项工程推进落实。一是落实社区办公用房新建工程。XX社区办公用房虽然达到300平方米要求,但因办公房位于四楼,居民群众办事极不方便,街道和社区积极想办法,将社区办公用房搬迁至一楼或二楼,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方。今年,XX街旧城改造刚好位于社区辖区,工作组得知这一信息后,积极会同街道和社区与改造单位联系、协商,最终,汉正街改造承建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答应在新建的写字楼二楼为社区免费提供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办公用房,目前开发商一同社区居委会签订了协议。二是协调推进XX路的维修工程。XX路是XX坡社区辖区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通道,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周边建筑场地密集,大型货车通行频繁,导致该路段损坏严重,造成居民出行极不方便,居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便居民出行,驻社区工作组积极同相关部门沟通,反映居民意愿,争取将XX路改造纳入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工程项目。目前XX路修建工程已全面开工。三是积极配合社区做好群众工作,促进汉正街改造工程顺利推进。XX街改造工程是区委区政府2011年旧城改造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提升XX城市品质的形象工程。旧城改造一期工程计划整体改造西9栋、西11栋共68户,由于居民大都从个人利益角度看问题,对旧城改造认识不够。工作组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和改造专班工作人员一起到居民家,宣传改造政策,宣传旧城改造的好处,化解居民群众思想疑虑,让居民群众积极支持旧城改造、主动参与旧城改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60%的居民同意旧城改造。七是完善社区规章制度。针对社区工作实际,工作组积极指导、帮助社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流程、社区居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流程化、人性化。八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节”为契机,积极帮助社区出谋划策,协助社区居委会组织辖区单位和居民,于6月12晚举办了一场以“庆祝建党90周年、喜迎建区10周年,XX人民周周乐”为主题的纳凉晚会,晚会上,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的10多个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为广大居民群众奉献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4、调查研究,改进工作。



工作组在走访民情基础上,积极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探索改善民生、创建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的方法和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社区人居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体现为社区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管理有待改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力度有待加强,拆违控违力度需加强。二是居民社区意识淡漠,社区建设缺乏内在动力;三是社区服务功能较弱,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要。针对居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工作组探索性的提出了几条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个居民都认识到建设和谐社区,人人有责,增强居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居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卫生、做文明市民;二是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居民群众出行、文化体育活动等提供条件;三是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建筑要坚决予以打击,对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要发动社会力量予以谴责和教育,努力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进村入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比照省、市、区的活动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入户走访面不高,社情民意掌握的不够全面。基于XX社区人口较多,工作组人员有限的原因,民情走访无法做到所有居民全覆盖,收集的社情民意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居民区中的民生需求;二是兴办实事能力有限。受部门职能局限,居民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在职能范围内无法解决,能为居民群众办理的实事好事十分有限,与居民群众的愿望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三万”活动即将结束,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居民群众走访民情,更全面更细致了解民生,竭尽所能为居民群众兴办实事,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发挥“进村入户”工作成果积极作用,推进部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建言献策调查小组又深入某社区进行调查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