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时曾与 心得体会

时间:2024-09-20 20:37: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周文王时曾与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周文王时曾与的正文:

第一篇:《2016届南京六校联考高三12月调研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试卷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秋处露秋寒霜降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2.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3.“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宋明理学的兴起

D.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4.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直冲太空,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距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这种原理应用的最早出处,你可能查阅( )

A.《战国策》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5.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

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

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6.下列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C.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9.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0.在19 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 年20 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11.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

切的是( )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消然兴起

D.上海风俗已经以西式为主

13. 19世纪末,国人办报的热潮兴起。其中一份报纸出版后,“通者大邑,下至僻壤穷瞰,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该报还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下列对材料内容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

A.该报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之一

B.该报是国人办报的开端周文王时曾与

池上碧苔三四点的下一句

C.通过该报“梁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D.该报为维新派的机关报

14.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材料和罗斯福新政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限制垄断资本主义

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政府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15.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

A.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三大战役

C.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 遵义会议 三大战役

16. 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 )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加强社会救济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全力发展国有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计划指导

D.国家掌控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

17.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周文王时曾与

图一 美国漫画(图中人物上有“欧洲”字样, 图二 苏联漫画(图中中文由俄文译成) 悬崖下面反映欧洲一片荒凉景象)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18.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

A B C D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

20.《西方艺术史》认为:“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文艺作品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写竹子的作文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22.(14分)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劳动节的古诗

材料一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1867年)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第二篇:《2016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历史试题》

2016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试卷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2.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3.“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宋明理学的兴起

D.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4.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一号直冲太空,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距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这种原理应用的最早出处,你可能查阅()

A.《战国策》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5.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

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

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

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6.下列图片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

B.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

C.监督保障机制逐渐进步完善

D.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有了松弛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9.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

周文王时曾与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