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工作报告 报告

时间:2024-11-12 01:51:5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范文大全 > 报告 > :张家界工作报告是由小学生作文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张家界工作报告的正文:

第一篇:《张家界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张家界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8日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赵小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及“五年大变样”建设回顾

2011年既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又是“五年大变样”建设的收官之年。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和要素配置趋紧等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富民强市总目标,踩准节奏,找准路径,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同步提升。2011年,预计(下同)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分别增长20%和18%;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分别增长17.1%和10%;财政总收入(含基金收入)达到3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7.3亿元,分别增长27.9%和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8元,分别增长10.5%和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二是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旅游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景点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0亿元,分别增长25%和28%。过夜游客达到1330万人次,增长33%。东南亚客源市场迅速成

长,境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75万人次,增长18%。天门山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黄龙洞注册“中国驰名商标”,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被评为近两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营销事件。武陵源区位居全省旅游强县之首。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批高档酒店建成营业或开工兴建,溪布街、市博物馆基本建成,体育生态公园、贺龙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9亿元,规模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5%和70.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上升4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5%,华天商贸城、逸臣盛世商业中心等大型商务项目落地兴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蔬菜、油茶、烟叶、茶叶、畜禽、大鲵等生产规模和产业化水平提高。粮食高产创建成效明显,总产达到59.5万吨。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专业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区贸易路等7条城市主次干道和鸬鹚湾大桥建成通车,古人堤、庸都园、回龙观公园等绿化景观建设、两区“穿衣戴帽”和36条小街小巷整治改造完成,溪北路等12条主次干道启动建设。张花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张沅公路南段、S304慈利段建成通车,市中心汽车站投入运营,锦苏特高压输电线路、城乡电网、通信网络建设与改造计划全面实现。农村交通、水利、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五是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42项省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0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2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70.21万人,开工建设和改造保障性安居住房1.2万多套(户),退休职工养老金、职工最低工资、城乡低保补助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面提高,桑植县参合农民乡镇住院实行全报销。“科技市厅会商”项目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公办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初中军训善,人民群众文化体张家界工作报告

育活动日趋活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省定目标。生态市创建深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27条支持政策。荷花机场升级为国际空港。各级政府加快转变职能,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制度规范相继建立,土地资源储备和配置工作有力,供销等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挂牌运行,质量兴市和标准化战略启动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和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加大,社会应急管理和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公众安全感指数排名全省第三。

一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埋头实干,监察、审计、统计、编制、工商、税务、商业保险、粮食、气象、外事侨务、贸促、民族、宗教、残联、移民、对台、档案、史志、无线电管理、新闻媒体等各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各位代表,随着2011年各项工作的收官,我们今天可以豪迈地说:“三年有改观五年大变样”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令人振奋的成就,是在我们相继遭遇特大冰雪冻雨灾害、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流感、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严峻考验情况下取得的,殊为不易,充满着艰辛,充满着奋斗!是全市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共克时艰,砥砺前行,化危为机,奋力拼搏的辉煌业绩!这五年,是我市建市以来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好的时期之一。五年间,全市旅游品牌形象大变样,城乡面貌大变样,经济发展格局大变样,民生环境大变样,人2017江苏高考作文民群众思想观念大变样,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五年实现翻番,三次产业结构由16.4︰24.2︰59.4调整为13.6︰24.7︰61.7。与

2006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分别提高66.7%和72%,旅游总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内资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两倍多,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1.2万人,两区两县人均GDP全面突破一万元。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城镇化率由34%提高到42%,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5平方公里扩大到2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0.5万人增加到24万人。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服务功能逐步配套,格调和品位明显提高,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联合国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地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湖南“文化强省”先进市等桂冠,成为全市新的耀眼名片。

--旅游转型明显加快。单一的观光旅游格局已经突破,新型旅游业态开始呈现。铂尔曼、青和锦江等一批高档酒店相继建成,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文化旅游跃居全省塔尖,国际乡村音乐周被誉为"巧用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一次成功实践",《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大型演艺节目已成为游客目的性消费项目。"张家界地貌"、"张家界空气"概念获得广泛认同,"平安满意张家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全面增强,境外客源国和地区从25个发展到52个。对外交流合作走在全省前列,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关系由1个发展到6个,并获得了外国人来华访问邀请权。

--工业经济快速成长。全市工业、规模工业增加值比2006年分别增长张家界工作报告

1.2倍和1.7倍,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1%。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7.8%上升到20.9%。规模工业企业由94家发展到143家,年产值过亿元企业由2家发展到41家。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入园企业发展到78家,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5%上升到

24%。市开发区建成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已经展现出工业新城风貌。 --农业结构有效调整。城市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联点成片发展,城郊60%的耕地已退出传统种植,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超过35%,市城区蔬菜、猪肉自给率分别达到70%和45%。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34家发展到60家,联接生产基地由35万亩发展到7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41个发展到311个;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企业由160家发展到600家。农业标准化生产认证面积达到200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达到94个。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4.8%。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五年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7%,比预期目标高0.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59.4%上升到6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1%,比预期目标高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五年分别增长1.9倍和1.5倍;房地产开发年度投资超过30亿元,五年净增5.8倍;现代物流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物流企业发展到90余家,梅尼成长为全省第三大零售连锁企业。

--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7亿元,是建市后前18年总和的1.6倍。相继完成荷花机场扩建一期工程、石怀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新火车站、中心汽车站和张桑、阳龙、张联、慈石、朱贺公路,新增等级公路4128公里,实现市治到区县一小时通达、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目标。建成长潭河电站等一批能源和水利项目,新增发电装机53万千瓦,解决农村34.13万人安全饮水困难,农村电网改造覆盖面达到71%,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53%,市、县城区防洪保安能力分别达到50年和20年一遇。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市、县城区实现3G网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覆盖,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

--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全面加强。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为民办实事

第二篇:《张家界实习报告》

张家界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 旅 游 学 院

专 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011级

课程名称: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实习报告张家界工作报告

指导教师:

2014 年 7 月 6 日张家界工作报告

第三篇:《2016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2月28日在张家界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王志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五年来,面对“三期叠加”的宏观环境,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重点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攻坚克难,奋发进取。

这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居武陵山片区前列。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3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生产总值跻身全省前十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亿元,今年增速排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45.3亿元。“十二五”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是我市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四基工程”,抓投入、补短板,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230亿元。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更加配套,建成区从28平方公里发展到近33平方公里。中心镇、特色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两个县城得到扩容提质。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2%提高到46%。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3.6%,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这五年,是我市旅游发展显著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旅游主导,突出“三星拱月,全域旅游”,张家界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天门山晋级为国家5A景区,我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市景点接待旅游人次从2405万增长到5050万。旅游总收入从125亿元增长到339亿元。2015年旅游主要指标增速创近十年新高,一年增加游客11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亿元,稳居全国非省会城市前列。

这五年,是我市民生事业显著进步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600元、6970元,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7%。扶贫攻坚成果丰硕,22.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安民意调查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四,成功蝉联“长安杯”。

取得这些成就,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抢抓机遇,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张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荷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黔张常高铁和张桑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推进,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取得历史性突破,桑植县从此将结束“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的历史。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张家界融入了大市场、大区域。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中心城区建设,以“两带三区”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双百工程”,改造提升城市道路49公里、小街小巷179条,配套完善地下管网217公里,城市绿化率达到39.7%、人均绿地8.8平方米。五年来,全市新改建干线公路239公里、农村公路1507公里,建制村基本通水泥或柏油路。新增小水电站11座,农村电网改造率达到95.6%。新建天然气管道397.3公里,城市规划区管网覆盖率达到80%。新建沼气池16万立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27.8%。所有乡镇和96%的行政村通宽带,移动手机信号实现全覆盖。新建城市防洪堤18公里,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177座,治理中小河流143.6公里。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全市城乡基础设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重中之重,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了天门山等一批景区的复合型改造,建成了华天、禾田居、阳光、碧桂园等一批高端休闲度假酒店,包装了《张家界24小时》、“户外天堂张家界”等一批特色项目,观光带动、多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电商、物流、会展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服务企业增长了140%,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制定实施工业“135行动计划”,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62家、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工业税收增长了1.1倍。清洁能源、旅游商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加快成长,富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制定实施农业“523行动计划”,建设了十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存池大鲵达到123万尾,商品蔬菜基地达到24万亩,茶叶、水果、畜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1020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2家。全市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向改革开放要红利,重点实施了10大类63项改革。完成了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调整合并了30个乡镇,整合了食药监管力量,进一步理顺了张家界经开区管理体制。精简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幅超过50%。旅游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武陵源核心景区实现区处合一,大旅游管理格局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基本完成,西线旅游资源成功实施重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运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今年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4.7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设立创业孵化基地8个,建立科技创新平台13个,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228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扩大,海关挂牌开关,进出口商品本地检验检疫获批,口岸扩大开放,台胞实现落地签注,出入境航班和人次年均分别增长65.5%和81.8%。招商引资取得成效,成功引进知名企业30余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内资187亿元。我市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坚定不移优先改善民生。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财政投入近30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6625套,改造棚户区13007户、农村危房39108户,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792户,解决了48.2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新农合支付限额等社会保障标准均实现逐年提升。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支持张家界航院、市高级技工学校完成整体搬迁,启动实施张家界一中新校区建设,建成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70所,省级农村公办幼儿园55所。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市级“三院”实施整合,市人民医院新院启动建设,县乡各类医疗机构改扩建基本完成。文体事业迅速发展,市博物馆、图书馆等重大公共文体设施开工兴建,区县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坚持创新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由0.33下降到0.07。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张家界”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最严生态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21.2万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9.72%,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市最好的资源、最大的优势。

(五)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政事、事企分开;推行阳光政务,简化办事程序,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合法性审查及听证制度,建立健全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土地管理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坚持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深入推进抓落实能力建设,坚持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程、重要工作制度,明晰岗位职责,规范权力运行,严格绩效考核,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干部作风得到改进,政府执行力得到提升。

各位代表,奋斗蕴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市“十二五”所取得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张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张家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丰富实践和积极探索,为我们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深深感受到,张家界的发展:

必须始终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能总体上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艰巨任务,让张家界从旅游城市迈向旅游大市,从贫困山区迈向小康大道,归根结底,就是靠发展。同样,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推动张家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还是离不开发展。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心无旁骛,致力发展。

必须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强则市强民富。我们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强市”,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着力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不仅实现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而且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事实证明,抓产业就是抓关键、抓民生、抓脱贫。

必须始终坚持凝聚发展合力。干事凝聚人心,创业汇集合力。这几年,我们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追求引导在“想干事”上,把智慧集中在“会干事”上,把价值体现在“干成事”上,形成了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认准了的事就一往无前,部署了的事就一抓到底,才解决了一批难事,办成了一批实事,干成了一批大事。

必须始终把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放在首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坚持以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认真办好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共享了发展成果。发展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只有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我们的工作才有更大的成就感。

2016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6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回避。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市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十二五”规划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等几个指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今后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均量和发展质量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旅游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条件与“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人民群众生活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我市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的关键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奋勇前进。

国家宏观政策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我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面临良好机遇;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了良好条件;国家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我市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保障。

全省重大部署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突出“一带一部”新定位,明确“三量齐升”新要求,坚定“五化同步”新路径,发展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革,为我市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张吉怀高铁、桑龙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即将开工,将使我市加快成为武陵山片区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大交通体系。我省“十三五”提出把旅游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明确“以张家界为重点,大力建设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产业新一轮大发展。

良好发展势头将给我市加快发展增添必胜信心。进入“十三五”,我市将全面迈入高铁时代、智能化时代、创新创业时代、旅游经济时代,进入脱贫攻坚期、旅游黄金期、投资机遇期、产业转型期,全市基础设施日益改善,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团结一心,风清气正、心顺劲足,凝聚起了强大的发展正能量。只要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就必然开拓发展新境界,跨越发展新起点,迎来又一轮发展新高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个发展”新理念,按照全省“一带一部”新定位和“三量齐升”新要求,在市委的领导下,继续实施“一战略七行动”重点部署,力促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目标圆满实现。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收入增长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70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12%、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9:27: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旅游升级成效显现。加快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旅游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旅游产业由规模数量型向规模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旅游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省旅游龙头作用更好发挥,旅游产业国际化程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到2020年,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过夜人数年均分别增长15%、10%、12%以上,基本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指数较大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1000元和11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2016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自

第四篇:《2015年张家界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2月28日在张家界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许显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迎难而上、稳步前行的一年。面对“三期叠加”效应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困难,全市上下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实施“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及“1656行动计划”,提振信心,攻坚克难,锐意奋进,致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持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一年来,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我们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千方百计稳增长、促发展。一是大力推动旅游升温。积极把握旅游市场“理性回归”大势,狠抓活动、政策、事件、媒体、客源地“五大营销”,加快品牌、项目、环境、交通、体制机制“五大建设”,努力实现旅游经济较快增长。二是突出抓好投资拉动。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力争国投省投资金,创新扩大直接融资;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全力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切实把稳增长落实到项目工程上、把促发展体现在投资落地上。三是积极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针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局面,按照“控总量、去存量、保质量”的原则,适时制定出台和实施刺激房地产市场“张十条”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增强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四是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按照“扩需求、稳增量、抓改革、控风险”的基本思路,科学统筹金融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项目信贷协调,有效扩大信贷投放,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7.2%。五是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实施重大项目招商责任制,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招商,充分利用"沪洽周"、"珠洽会"等招商平台,成功引进了大连万达、河北卓达、深圳金赛银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共签约重大项目32个,投资总额达到456亿元。六是进一步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及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建设。全年获批建设用地439.5公顷,实际供应用地595.07公顷,同比分别增长21.13%和37.63%。

通过扎实努力,全市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下同)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10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同比分别增长4.7%、7.7%、12.2%。实现游客接待总量3884万人次、过夜游客164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6%、1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9亿元,同比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8500万美元,同比增长85.5%;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8041万美元、内资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0%;财政总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238元和6802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控制在3.48%和2%。对照年初预期目标,生产总值、旅游接待总量、过夜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农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八项指标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等五项指标达到预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全局性不利因素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三项指标未达到预期。

(二)旅游规模和效益再创历史新高。坚持一手抓转型,一手抓营销,调结构,扩总量,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旅游营销精准发力。全面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市场营销和景区门票奖励等一系列促销政策,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中韩高尔夫名人挑战赛和全国网络大咖户外挑战赛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智慧旅游官网上线运行,媒体营销领域不断拓展,张家界版“小苹果”视频和“心花路放”电影等事件营销引起广泛关注。旅游大交通组织更加有效。开通了张家界至釜山国际定期航班,新增了张家界至长沙奥凯空中快线,荷花国际机场起降航班同比增长13.24%,其中出入境航班同比增长45.2%。开行了张家界至济南、深圳、太原旅游列车,张家界火车站停靠旅游专列同比增长了一倍。旅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南门口、仙人溪等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武陵源溪布街提质升级加快实施。开发推出12条户外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引进5家户外企业落地张家界。多层次、多类型的旅游酒店蓬勃发展,以高星级酒店为龙头、经济型酒店为主体、特色客栈为补充的宾馆酒店业体系正在形成。游客中心体系、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扎实推进,“安导通”项目正式运行,自驾游、自助游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目的地与客源地旅游联合协作执法机制初步形成,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和市场秩序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不断深化,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验收,旅游品牌美誉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三)产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强市”路径,实施“调一进二提三”方略,产业发展总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粮食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着力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新增商品蔬菜基地4.2万亩、大鲵29.6万尾,同比分别增长29.4%、45.3%。扶持发展茶叶1.42万亩、油茶6万亩,同比分别增长21.8%、30%。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成长,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新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8万亩。农业安全发展保障能力增强,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重大动植物疫病有效防控,农业保险种类和覆盖面逐步扩展。工业经济建设力度加大。制定出台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力促工业经济加快建设、良性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4.83亿元、技改投资4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7个,其中9个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投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36.2%。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9亿元,同比增长37%;新增入园企业18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7%。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启动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修订。城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中商广场、家乐福、图书城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11家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基本完成,粮食“危仓老库”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新登记商贸、信息、文体、科技服务类企业同比分别增长203.3%、244.4%、87.5%和71.4%。供销云商电子商务平台即将投入营运。

(四)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坚持基础先行、项目优先,相继实施重点工程项目76个,完成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50%。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黔张常高铁破土动工,开启了张家界高铁时代,全市人民翘首多年的期盼终于得以实现。张桑高速公路开工兴建,正在改写贺龙元帅故里、革命老区桑植“无高速”的历史。荷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设顺利实施,作为湖南和武陵山片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形象将大为改观。岩泊渡、东洋渡大桥已建成通车,双门岛大桥、旅游航道和绕城西线、邢大、刘洪、官瑞等一批干线公路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城乡电网、水利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重大产业发展项目相继建成运行。碧桂园凤凰酒店、禾田居国际度假酒店、华天酒店正式营业,盛美达休闲酒店二期和远大蓝色港湾酒店群一期主体工程完成,华新水泥技改工程竣工试运行,九城汽车物流城6家4S店营业,桑植、慈利页岩气勘探稳步推进。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建设进程加快。贺龙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市博物馆地质馆开始布展,张家界文化广场即将建成,市图书馆开工兴建,张家界航院整体搬迁和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加快实施,市技工学校搬迁一期工程、市二人民医院住院楼建成使用,张家界一中搬迁工程正式启动。

(五)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坚持“在建设中管理,在管理中建设”,全面打造旅游城市良好形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运行功能不断增强。围绕“拓展新城两区、提质澧水两带”,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四大工程”建设。澧兰西路、澧兰东路和观音大桥南端匝道建成通车,回龙路平战结合项目主体工程完工,澧兰中路、澧兰桥、天问路、木龙滩路和“百巷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沙堤大道建设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澧水两岸截污管道整治工程顺利完成,东门溪雨污分流整治工程全面开工,澄潭二水厂提质工程完工,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实现突破,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强力实施“街道大清洗、垃圾大清运、渣土大整治、绿化大补植、停车大规范、烟花爆竹大整顿、市政设施大维护、违法建设大管控”等八大专项整治行动,主次干道实现常态化冲洗,建筑渣土及扬尘实现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清除卫生死角和城乡结合部积存垃圾20.95万吨,完成绿化补植3.5万平方米,投入5000 万元实施了市政设施全面维修。下大气力规范城区车辆行驶和停靠,基本实现了城区禁止烟花爆竹燃放和垃圾焚烧,基本杜绝了中心城市新的违法建设。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全面提升,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2014·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法定图则管理有效加强。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局部修改调整,编制了沙堤片区和武陵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和市城区航拍地形图全面更新,完成了南门口、仙人溪特色街区概念性规划和澧水风貌带景观设计。乡镇规划全面完成,村镇规划进一步加强,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覆盖率已分别达到67%和30%。

(六)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民生为本,加大民生投入,努力让老百姓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民生实事全面落实。顺应人民群众期盼,认真办好了省政府安排的27件实事和市政府承诺的4件实事。新增城镇就业11092人,建成 1744套城市公租房和100所农村幸福院,改造城市棚户区民房2964 户、农村危房5430户,实施农村通畅工程290公里,解决了11.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新增“五大保险”参保2.18万人,社保基金征缴突破10亿元,达到10.7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报销补偿率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用于社保的支出同比增长9.36%。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年来,教育、文体、科技、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建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7所、农村公办幼儿园13所,添置农村寄宿制学校床位10668个。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启动中心城区13所中小学校新建和扩容提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卫生和计生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7‰。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强化责任机制,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四基工程”,产业开发和资金扶持更加精准,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少年度目标。统筹全面小康和新农村示范建设,加大涉农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不断推进投入机制创新,农村面貌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和全省首批低碳景区试点相继启动,大气、水、噪声等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效。全市新增人工造林8.5万亩,创建市级生态村185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武陵源区跨入省级生态区行列。节能降耗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农产品“放心工程”深入推进,质量技术监管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和反恐应急处突机制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大力深化“平安张家界”、“法治张家界”创建,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整治,禁毒、消防、交通管理均取得好成绩,社会治安状况民调排名全省第一。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桑植县白族乡“逢十庆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七)各项改革统筹推进。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安排部署,统筹推进了行政体制、旅游管理、经济体制、社会事业等各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启动实施,市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正式报批,减少处级机构15个,撤销议事协调机构292个。市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完成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167项,发布173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清单。事业单位改革分步实施,基本完成市直307个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奠定了基础。城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按照“综合执法、重心下移、厘清责任、提高效能”的原则,调整理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相对集中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处罚权,积极探索城市园林养护、道路保洁、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景区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武陵源核心景区“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局处合一”改革方案启动实施,天门山先导区成功申报省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试点。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直接融资17.37亿元,同比增长53.9%;金鲵生物等4家企业实现场外交易市场挂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正式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企业和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73.45%和224%。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营改增”试点总体平稳,服务业减税幅度超过30%。慈利、桑植农村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教育改革力度加大,中心城区“幼升小”和“小升初”实现免试就近入学,探索推行了中小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人民医院、市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三院合一”启动实施,全市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达到85.75%。国企改革及其他改革稳步推进。

(八)政府自身建设成效突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政府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监察、编制等部门职能作用,共清退公车109辆、“吃空饷”人员80人、办公用房30137平方米,减少出境公务活动18批次,压缩“三公”经费1.43亿元,查办案件948起、处理相关责任人员700多名,制定出台了21个改进作风制度性规定。群众呼声得到及时回应,人民群众通过电视问政反映的涉农收费、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城镇保障房分配等突出问题全面整改落实,通过政府“12345”服务热线等渠道反映的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交办、跟踪督查、限时回应。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评价满意率达100%、对解决“四风”问题评价满意率达98.5%,全市绩效评估公众满意度评价位居全省前列。民主法治和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全市上下民主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贯彻执行依法行政“一规划两规定六办法”,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审定发布一批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强化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扎实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有效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坚持定期向人大、政协报告和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界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分别达到99.32%和99.34%。

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统计、民族、宗教、残联、老龄、外事、侨务、档案、史志、气象、移民、粮食、人防、对台、无线电管理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4年,我们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张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张家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稳增长、促发展面临着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二是产业规模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环保等基础条件都还与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不相适应。四是公共服务设施和体系基础薄弱,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五是人民群众生活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任重道远。六是发展环境不优,项目建设落地慢、落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在作风持续好转的同时,少数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担当精神不强,还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有些是工作上的问题,全市上下必须高度重视,分类施策,坚持不懈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建设“1656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全市上下要把握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科学谋划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只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精准把握新常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奋发有为,才能赢得工作主动权,办好张家界的事情。

要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抢抓新机遇。新常态必然蕴含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大主要任务。纵观发展大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政策,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主体功能区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以改善民生实际成效增福祉扩内需,加大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力度,确立湖南“一带一部”发展的新定位,还有省委、省政府不断落实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举措,大力支持大湘西地区经济开发,等等,这些都蕴含着十分难得的新机遇。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新机遇,才能化压力为动力,不断加快“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的实现。

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实现新发展。经济新常态在为我们展示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挑战,是发展基础、业态水平、要素保障、体制机制、思想观念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挑战。在新的一年里,全市上下要直面挑战,担当使命,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迈步新征程,以务实进取的精神争创新业绩,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实现新发展,奋力夺取旅游提质升级新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城市建设管理新跨越、产业培育发展新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新提升。

各位代表,推进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上下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 本文来自

——要坚持基础先行、项目支撑。继续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始终把改善基础条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强化项目建设作为更为关键的举措,致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自然的理念,突出生态优势,完善工作机制,以系统工程思路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打造生态品牌,建设美好绿色家园。

——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始终把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强保障、稳增长,用开放合作的办法创优势、增活力、促发展。

明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10%;景点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和13%,过夜游客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10%和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实现省定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全面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同时,精心谋划和科学编制好“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全市上下要突出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旅游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旅游转型提质升级

以稳定旅游经济增长为目标,深入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国内旅游目的地向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转变,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旅游产品产业转型提质升级。着力开发旅游休闲产品,着力提质旅游观光产品。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南门口、武陵源城区特色街区项目,规范武陵源绿景休闲园、天门洞体育公园二期、万福温泉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澧水半岛和大坪旅游度假区、罗公坪万达文化旅游、张家界水世界等项目建设,完成《魅力湘西》民族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仙人溪特色街区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提质核心、振兴西线、发展东线”的思路,继续抓好武陵源、天门山景区管理和设施改造提质,加速老道湾景区建设,盘活九天洞、茅岩河旅游资源,加快赵家垭、五雷山等景区开发,完成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二期工程。开工兴建金赛银酒店群和万达、万豪、华邑等酒店项目,加快推进碧桂园、华天城、禾田居高星级酒店二期工程及远大蓝色港湾酒店群建设。加快旅游营销转型提质升级。着力探索和创新适应旅游转型提质升级的营销方式,精心筹办好第四届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第五届全国自行车挑战赛等重大促销活动,积极利用米兰世博会扩大境外促销,加强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和区域营销联盟合作,深化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营销,精心策划事件营销,不断创新政策营销。进一步增强客源地营销针对性,稳定传统客源市场,开发新兴客源市场,搞活银发游、自助游、户外休闲游等特定客源市场。加快旅游服务转型提质升级。提升自驾游服务水平,完善自驾游标识标牌系统,推广使用智慧旅游官网和“安导通”智能服务系统。完成天子山索道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游客中心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旅游航道和锣鼓塔生态停车场,认真做好张家界旅游客运中心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旅游环境转型提质升级。坚持依法治旅,着力推进旅游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强化“一诚通”管理功能,改善旅游支付环境。采取鼓励措施,加密航班,拓展航线,增开列车,进一步破解旅游大交通“瓶颈”。积极推进景区管理制度创新,切实解决游客排长队问题。大力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切实完善旅游应急指挥系统和旅游联合救援体系。继续抓好“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游客美誉度和满意度。

(二)大力推进产业建设,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在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大力构建产业培育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富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以信息化为依托,扎实推进服务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业,加快张家界商贸物流园、汽贸城等项目建设,力争开通航空国际货运业务。创新发展现代金融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组建慈利、桑植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力争交通银行来张设立分支机构。精心拓展文化体育业,发挥文化旅游品牌优势,积极招徕承办国际国内重大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大力创建新型文化体育服务品牌。改造提升商贸零售业,加快家乐福、中商广场等项目建设,深化农产品流通“新网工程”和直销店建设,兴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旅游地产,不断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围绕实施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突出发展生物医药、旅游商品、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特色工业,集中精力在项目开发、规模拓展、特色彰显、品牌创建上下功夫、见成效。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标准厂房、园区道路、污水处理等工程,完成标准厂房年度建设任务,改造好张联路,建成杨林湾路,开工建设阳湖坪污水处理厂。扎实推进园区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久瑞生物、智能电力电气设备等项目建设,促进卓达新型建材产业园、旅游商品产业园、康尔佳新上药品生产线等项目落地。全市力争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亿元,实现新增入园企业2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15%的目标。加快发展富有生态品质的现代农业。认真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以旅游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生态为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提升农业“专、精、特”发展水平。着力推进大鲵品牌发展战略和养殖技术标准规范,新增大鲵养殖规模25万尾。着力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和效益,发展商品蔬菜基地4万亩。着力推进优质粮油、水果、烟叶开发生产和茶叶、油茶、花卉苗木、草食牲畜稳定发展。着力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突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围绕强基础、增后劲,坚持“重大项目带动、配套项目跟进”,努力开创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大力实施交通设施项目建设。以打造旅游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重点抓好高铁、高速、机场、干线公路“四大交通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黔张常高铁,扎实谋划张吉怀高铁。加快建设张桑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安慈高速公路,扎实开展宜张、桑龙、张新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荷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教温、教中、清江、子午西路延伸段等干线公路,加快建设邢大、杨通、零龙、刘洪、官瑞、绕城西线等干线公路和双门岛大桥,完成张沅公路城市段、环景区公路S306段等项目工程。大力实施水利和能源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整修病险水库14座,新建村镇供水工程40处,新建和改造泵站13座,新修和加固堤防20公里,疏浚河道15公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力争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永定西、官黎坪、索溪输变电工程,推进慈利、桑植页岩气开发。大力实施通信和信息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积极推广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大力推进4G网络建设,新建4G基站900个,完成无线网络、光缆线路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健全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信息平台,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主体工程建设。

(四)强化城镇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人本化、特色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围绕“幸福城镇、魅力城镇、生态城镇、富裕城镇”建设目标,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大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紧扣“拓展新城两区,提质澧水两带”目标,强力实施“四大工程”。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全面推进“滨水北环线”建设,开工建设南门口滨河路、便河巷滨河路和白马泉高架桥;建成澧兰桥、澧兰中路、桔坪路、木龙滩路;开工重建澧水大桥,兴建沙堤大道,完成天问大道一期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重点推进澧水两岸棚户区改造,加快官黎坪观音大桥东侧、天门山索道以东、边贸市场周边及三角坪棚户区改造建设。实施“绿化精品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和省级园林城市,加快建设沿水、沿路、沿城、沿景绿化风光带,着力推进澧水风貌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排污排涝工程”,完成东门溪雨污分流整治工程,启动建设无事溪、仙人溪次干管,进一步完善排污管网。统筹实施县城扩容提质,积极推动旅游风情镇建设。加快推进慈利蒋家坪和桑植老观潭新区建设,有效实施瑞塔铺等5个国家级重点镇、零溪等3个省级示范镇建设,突出抓好以教字垭、天子山、三官寺、洪家关为重点的特色旅游风情镇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精细管理,进一步提高游客和市民满意度。在巩固现行“八大整治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强力实施新一轮“八大整治行动”,实现城市管理新跨越。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作用,强化属地管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优化征地拆迁工作流程,完善征地拆迁长效机制,加快征地拆迁进程。统筹推进“六城同创”,全面提高城市序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着力塑造城镇个性。编制出台《张家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形成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加快城市组团等各项规划编制审批,实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启动村庄规划编制。落实规划法定图则管理,严格规范城镇建设秩序,突出抓好对农民建房的规范和服务。坚持“民族传统、时代精神”,建设具有张家界特色的现代建筑,充分运用和提升传统文化、自然山水元素,打造张家界独具魅力的城镇个性。

(五)统筹协调农村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9万亩,开发补充耕地6000亩。完成“百村供电网络改造工程”。建成通畅工程268公里,完成14座渡改桥和危桥改造、299个农村客运站场和招呼点建设任务。修复水毁工程1744处,整修堰塘450口,清淤沟渠190公里,解决好17.3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扎实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加快农技、农机、农资、气象、水文、信息等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改造完善15个乡镇文化站、152个村文化活动室。不断改善农村上学就医条件,完成11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16个乡镇卫生院、141个村卫生室的改、扩、新建任务。继续深化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农业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搞活农产品流通,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精准实施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桑植县为主战场,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四基工程”,确保完成省定年度减贫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基层组织保障水平。按照“示范带动、点面结合”的要求,不断深化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六)多措并举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富有成效地加强社会建设,深化社会治理,推进民生改善。进一步筑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加快就业岗位开发,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统筹抓好城乡就业。加快“五大保险”提质扩面,力争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9694套(户),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建立健全救助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平台建设,办好永定区“救急难”和桑植县“医疗救助”国家试点。更加注重“雪中送炭”,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新建100所农村幸福院。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发展体系,着力抓好义务教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统筹实施张家界一中等13所中心城区学校改、扩、新建项目;着力普及学前教育,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扩建,实施市技工学校二期建设工程;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建成张家界航院新校区;着力办好特殊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完成中心城区“三院合一”医疗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探索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全面落实人口和计生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贺龙体育中心,推进市博物馆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图书馆、图书城建设,开工建设“一宫四中心”(工人文化宫暨职工、老年、青年、妇女儿童四个活动中心),积极争取武陵山博物馆落户张家界;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力争实现广播电视“描写庭院有意境的词语村村通”、“户户响”;切实抓好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保护和传承,启动修复市级馆藏文物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认真办好市第五届运动会和民族乡“逢十庆典”活动,扎实推进国防教育、人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统筹发展移民、妇女、儿童、老龄、残联、无线电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高标准实施食品、药品、农产品“放心工程”,切实加强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和校车等学校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和“三调联动”工作,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分级负责制,强化依法治访、领导接访和阳光信访,努力把各种矛盾化解在源头、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大力创建“平安张家界”,全面推进反恐处突机制实战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和禁毒工作社会化,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办好惠民实事。市人民政府将在全面落实省定实事项目的同时,扎实办好“在职中小学教师免费体检、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扶助计生特困家庭、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等5件实事。

(七)充分发挥生态环保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高标准、高效率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着力构建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大力实施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岸绿化、宜林荒山绿化、镇村绿化、生态恢复、森林资源保护、林产业提质、森林文化建设等九大工程,力争新增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切实抓好风景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不断扩大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面,支持永定区创建省级生态区。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水资源管理水质实时监控系统,全面落实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着力实施澧水、溇水流域环境整治工程。依法关闭取缔城区周边采石场、环保炭厂、废旧塑料加工厂、禁养区内养殖场及燃煤锅炉,加强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等噪声整治,搬迁永定城区中心屠宰场。大力开展绿色学校、农庄、小区、酒店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启动武陵源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争进入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试点市。积极实施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充分发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省首批低碳景区试点等平台作用,积极争取和用好用足用活相关政策,不断加快生态市建设进程。加强大鲵资源保护,力争完成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相关工作。抓紧实施武陵源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工程,提高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实现省定节能减排目标。

(八)锐意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培育和壮大发展动力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工作部署,切实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完成市、区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落实核心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争创首批国家公园。加快工商登记、不动产登记、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旅行社公司制改革,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抓好公车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探索城市公交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统计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支持鼓励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抓好大鲵、杜仲、茅岩莓等优势资源的研究开发,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专利申请。着力促进大众创业,突出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培育创业主体。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力争新增小微企业700家。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全面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动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创新理念、创新业态、创新技术和管理,壮大实力,加快发展,力争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2%以上。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力争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强化签约和在谈项目跟踪落实,力争沙堤片区路网等项目尽早正式签约,力争澧水风貌带思善桥特色街区、武陵源文风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大鲵深加工生产基地等项目尽快达成协议。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继续深化口岸开放,开通外国人落地签证业务,增强口岸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武陵山片区对外开放窗口。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沿海产业园区对接与交流,引导外向型企业进驻我市。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推动国内、国际友城工作可持续发展。

(九)着力转职能改作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加快法治进程,深入改进工作作风,着力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立政府“权力清单”,真正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政务中心便民服务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遵循“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决策规范。着力加强公务员培训,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普法教育,强化法治举措,坚持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积极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和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监督,支持审计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健全转变作风长效机制。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强化政府机关和干部队伍改进作风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精神,狠抓制度执行落实,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纪政规,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全面打造执政为民、风清气正的良好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时代前行的脚步令人鼓舞,人民寄予的期盼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为加快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201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7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杜家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的政府工作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决策部署,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基本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全省发展步入新阶段。发展平台实现新突破。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标志,初步构筑“三大平台、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增长9.5%;投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03万亿元、2.08万亿元。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新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96公里、5493公里,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五位;欧美航线、货运班列开通取得突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00多万人次,居中部首位;黄花机场至高铁南站的中低速磁浮工程顺利开工,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等项目全面启动。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1.6:46.2:42.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百千万”工程进展顺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各类种植基地8300万亩,联结农户950万户。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867项,蓝思科技新材料、华菱汽车板等重大产业项目正式投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均保持15%以上增速,园区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分别增长120%.105.8%.21.9%。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坐态环境和民生工程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4.2个、11.6个、2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提高1.3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高性能计算、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批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74个。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投产,长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高技术产业增长27.8%,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是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长株潭试验区十大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排污权交易范围扩大,民用阶梯式水电气价制度、绿色出行、绿色建筑推广到全省。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实现全覆盖,省级专项压减率超过50%,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试点有序开展,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省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取消和下放68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公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全部涉企收费目录。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混合所有制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市州上轮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新登记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34.7%和89.1%。教育、医疗卫生等改革积极推进。2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剥离转企改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接产业转移、湘品出湘、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南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有力开拓,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的重大境外投资成效明显。实现进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增长17.9%。

五是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完成年度目标,湘潭竹埠港片区率先实现重化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全省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147家,退出规模养殖1351家,拆除栏舍67.9万平方米,湘江流域水质整体为优。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完成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力度加大,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治理和监管机制,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和生态红线划定试点,28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69.3%。

六是民生工作有力有效。保障投入大幅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3314.8亿元。占总支出的66%。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及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和老工伤人员社保等政策;全省低保标准由平均线调整为保底线,实施农村月人均165元和城镇330元的最低标准,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保障率达到7.4%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发放社保待遇支出971.4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保障成效更加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70元、10060元,分别增长9.1%、11.4%;全面完成15项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82.7万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解决36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粮食托市收购。精准扶贫取得积极进展,减少贫困人口100万,全面完成贪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扶贫攻坚项目1672个,完成投资1100亿元;重点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惠民力度加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食品药品及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加大,保障平安的能力得到提升。

七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24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58件。完成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八是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工作加快。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运行。政府法制建设加强,全面清理1978年以来省政府制定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分类实施依法行政考核。行政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

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工作制度不断健全,民兵预备役调整转型初见成效。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努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支持湖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紧密关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受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需求疲软、投资扩张动能不足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没有达到年初预期。二是经济转型仍然较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新的增长点还在培育发展之中,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三是改革力度仍需加大。等待观望现象仍然存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待增强。四是经济运行仍然存在风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方面长期累积的风险有待化解。五是安全产形势仍然严峻。去年下半年发生了三起重特大事故,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基础还较差。六是政府部门作风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转化。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但仍保持曲折向好;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认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把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省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支撑,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要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把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要引领新常态、战胜新挑战,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四化两型”,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更加突出改革攻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1%左右。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

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交通,力争新增通车高速公路210公里以上,建设干线公路18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等高等级航道及重点港口建设;推进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和娄邵铁路扩能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张吉怀、常岳九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实施市州支线机场项目。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19万千瓦,推进大型电源点和核电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水利,加快洞庭湖综合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莽山水库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城市建设,加快长沙轨道交通、长株潭城际铁路,以及长株潭与益阳、岳阳之间的干线公路建设,完善市州城市主干道、洪水、排水等设施,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信息,重点推进4G无线网络、宽带提速、老城区光纤改造和基站,以及主要场所无线局域网建设。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稳定住房消费;巩固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培育移动互联网、文化旅游、数字家庭、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深入推进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和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和标准化配送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湘品出湘。多渠道提升保障能力。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继续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储备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气化湖南”工程;盘活存量土地,强化供地率考核,保障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等项目用地。

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发掘做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北斗应用、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推进上海大众长沙生产基地、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吉普车、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三一重工产品研发项目、中兴通讯研发基地、中航湖南通用发动机、蓝思科技三期、泰富重工二期、IGBT优化提升、格力电器宁乡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推动科研、生产、服务、销售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用工、社保等问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左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三大千亿产业,做强做优油料、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平台。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矿物宝石、汽车和农业等国际博览会办会水平。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技术、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的服务出口和国际合作,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强以旅游交通、智慧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品牌鲜明的旅游体系。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新一轮国企改革。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组建、企业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等试点工作。着力解决上轮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推进国企、政资分开,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承担行政职畿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每资源税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透明预算制度,进一步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执行结果。编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债务预算,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在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试行省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省级财政专项压缩到100项以内。开展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国库资金调度与管理。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建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探索符合省情的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规范预算内投资管理。加快民营银行、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启动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融资担保服务县域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信贷规模。规范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完善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和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融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生安全保障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以上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延伸;研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健全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配套制度体系。

大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开非公资本投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保障非公企业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水、路、空、铁四网联动,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建设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稳定扩大外贸规模,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增加能源资源和关键设备技术的进口。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完善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整合对外交往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和信息服务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外拓展。加快综合保税区项目入驻和配套,建设运营好各类进口口岸、加工贸易平台、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拓展国际国内航班航线。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启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实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的统筹协调机制,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力量,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品质,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攻关,促进互联网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向管理、营销环节延伸,加快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试点。建设技术服务、成果交易、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服务载体,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完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创业精神蔚然成风。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继续把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力度,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各种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聚集。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突出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省际边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抓好库区移民后扶工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促进新型城镇化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全面小康等重大规划的统筹衔接。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管,强化城市边界和生态红线的刚性控制,促进城区功能提升与山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推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县级市和县城发展水平,推动重点镇加快发展。开展长沙、株洲和资兴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化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治安防控、救济救援体系。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所有城镇原则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将新落户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保护乡土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和乡镇集市,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五)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多管齐下开展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染等源头防控,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大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以及邵阳龙须塘等其它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大力推进雾霾治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严控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污染物扩散和消纳能力,抓好长株潭等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能源。突出分业施策和减量调整,严格执行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染治理设施日常运行监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产品产业化。支持环保企业发展,培育环保产业集群。

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长株潭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一市两县一片”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创新昭山生态绿心保护发展模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统一治理,修复治理矿山生态,在重点生态敏感区域实施禁伐限伐,推进裸露山体复绿。加强两型标准体系建设和认证,完善节能环保监测监管机制,实行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六)切实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积极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依法保障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税收优惠、收费减免、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发展,扩大吸纳就业的容量。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改革,研究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以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补贴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强刚性约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同工同酬,增加农民和低收入者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城乡统筹,巩固完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和五险合一征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和个人缴费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规范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坚持为民办实事。重点实施2015年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抓好15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1.5万公里普通公路安保设施建设;2、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4、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5、推进“两房两棚”建设,改造农村(农垦)危房13万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6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2万套和国有工矿棚户区1万套;6、推进“两供两治”设施建设,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2万户,确保县以上城镇公共供水厂水质达标,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7、帮助5000名0-7岁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8、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改护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9、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10、建设社区矫正中心50个;11、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12、标准化改造300个农贸市场;13、推进1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14、实现40个县的行政村广播“村村响”;15、改造60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和流动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快省博物馆改扩建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出版事业,建设中部地区工业创意中心和全国性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推进老司城申遗。加快华声在线和体坛传媒上市。

积极发展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精神卫生工作,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加大职业病防治。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农村医生培训。支持社会办医。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建设。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实施GDP统一核算等统计制度改革,做好人口抽样调查。推进气象、地震等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调研成果。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推动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做好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四大三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重点专项整治,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建立群众诉求依法有序表达、及时就地解决的机制,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终结信访事项。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方式,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虚拟社会管理,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统筹推进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人民防空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深化兵役制度改革,提高兵员质量。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军转安置任务。

三、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机关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治化。全面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政府事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智库作用。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协作的行政执法管理机制,推广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省直部门率先开展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订工作。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支持监察、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开展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办公用房、会议经费、节庆活动、评比达标、招商引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管理制度。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集中治理和解决办事难、乱检查、乱收费、乱处罚等问题。严肃廉政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招投标、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等规定,坚决杜绝违法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等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腐败案件。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从我省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科学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使规划成为凝聚力量、指引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经受了考验、赢得了挑战。新的一年,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我们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奋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美好的现实,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件:名词解释

1.“三大平台、四大板块”: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等四大区域发展板块。

2.“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

3.IGBT: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电力电子器件。

4.PPP: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5.“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两房两棚”:公共租赁房建设和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

7.“两供两治”:城市供水、供气和城镇污水、垃圾治理设施建设。

8.“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9.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在全省100个左右县级城市、1000个左右乡镇建设流通综合体。

10.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扶持创新创业园区100个,建设标准厂房30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创新创业企业5000家以上。

11.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跨境服务外包或国际服务外包。

12.“一市两县一片”:张家界市、石门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片区。

13.“四大三基”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检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基本建设、基础工作、基层创建。

第六篇:《2016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1月25日在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省长杜家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着力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建设“四个湖南”,总体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步入稳中有进新阶段。经济总量2012年迈上2万亿台阶,2015年达到2.9万亿元,年均增长10.5%;非公经济增加值2011年突破万亿,2015年超过1.7万亿元。去年,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6万亿元、2.4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分别新增1.9万亿元、1.3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万亿元。

——发展水平持续提高,跨入量质齐升新时期。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迈上4000亿台阶,达4008.1亿元,年均增长16.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8838元、10993元,年均分别增长7.9%、10%。工业整体运行质量不断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1万亿元;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61.5%,五年提高23.8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进入转型发展新轨道。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5∶45.8∶39.7调整为去年的11.5∶44.6∶43.9,其中服务业年均增长11.3%,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9%。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比2010年下降4.6个百分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7%以上,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6.3%。

——基础设施持续夯实,取得全面升级新成效。五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万亿元。城镇化率提高7.59个百分点,达到50.89%。建成高标准农田1495万亩。发电装机容量净增969.7万千瓦,达3889.1万千瓦;500千伏主干网基本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加快推进。所有乡镇和99.93%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千吨级以上航道达700公里。长沙地铁二号线开通运营,国内首条、世界最长的长沙中低速磁浮线成功通车试运行,长株潭三市之间快速干道全部拉通。全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1296公里、5653公里,均位居全国前列。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步伐。累计投入财政民生资金1.54万亿元。实施扶贫攻坚项目5.9万个,减少贫困人口541万。新增城镇就业3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万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222.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91.6万户;新增供水能力2.7亿立方米,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480万人;“气化湖南”管网覆盖9个地级城市。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努力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出台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和“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支持移动互联网、住宅产业化、新能源、环保、旅游、健康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成为首个万亿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总收入连续两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长,电子信息、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8%以上。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三个“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

二是致力构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成省、市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省直管县(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党政机关公车改革稳步推进。公布省本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完成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47%,向长沙市和其余市州分别下放190项、16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商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上一轮国企改革全面完成,组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负面清单”,编制省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债务预算。以农信社改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等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深化。撤乡并村改革有序推进,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启动,水利综合改革试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稳妥推进。

三是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湘江新区获国家批准。着力推进创新型湖南建设,涌现出超级杂交稻、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高铁电传动系统、“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南和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口岸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湘欧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全省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新开通国际航线40条,成功架通湖南至欧美的“空中桥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9%,实际利用内资和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6.4%、17.4%。

四是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绿色湖南建设加快,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清水塘等五大区域整治效果明显。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6.9%,县以上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2.2%、99.2%;全省37台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66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完成脱硝设施建设。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石漠化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防护林建设、重要水源地保护取得积极进展。近两年关闭小煤矿588座,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70%以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全省,完成8463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671个美丽乡村。

五是着力促进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全省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出台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教育卫生人才津贴、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和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民生政策,提前实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全面完成101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学生营养改善、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改造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公益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更加完善。

六是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支持配合省政协做好“双周协商”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认真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省政协委员提案。加快推进法治湖南建设,“六五”普法成效明显,率先实行行政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政府服务法治化和规范性文件登记制度。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事故总量、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持续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七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实现省级行政机关政企、政资分开。建立市(州)长工作调度视频会议和重大决策部署督查制度,实行省政府领导分工联系重点项目、重大产业和重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网上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快。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积极成效。

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提高,民兵和预备役抢险救灾等作用充分发挥,优抚安置、人防工作得到加强。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军地融合发展呈现新局面。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贯彻中央方针政策,按照省委部署,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群策群力,以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以重大项目支撑发展,及时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系列政策措施,既不放松有市场、有效益的传统产业发展,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培育;既不放松投资拉动,更加注重发挥投资的当前和长远效益;既不放松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更加注重本地现有龙头和规模企业新一轮发展;既不放松劳动密集型产业稳步发展,更加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持了稳中趋优、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3%;年初确定的9大类、193项重点改革基本完成;涉及民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1%,15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减贫11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77.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3万人。

各位代表!

“十二五”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中共湖南省委总揽全局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湘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政法干警,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

保持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视察湖南时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立足“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问题为导向,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实现思想理念的新提升、工作思路的新转变、发展路径的新突破;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转作风、抓政风、带民风,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

回顾“十二五”,我们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经受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严峻考验,经历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转轨阵痛,打下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良好基础。三湘大地正勃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湖南人民正展现出无穷力量与豪情。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引下,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带领下,拥有光荣传统、敢于变革、勇于创新的湖南人民,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各位代表!

站在新的起点阔步前行的同时,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发展困难较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亟需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劲头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外贸规模不大,拉动力不强。四是改善民生任务繁重,脱贫攻坚的难度大、时间紧,群众就医、就学、出行、住房等方面的难题仍然较多。五是发展环境还不优,政府职能还需加快转变,少数地方、少数干部依然有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主动性仍然不够,廉政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六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仍然较多,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社会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以坚韧的毅力、扎实的作风、创新的意识,努力在攻坚克难中取得新的进步。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形成。我们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和奋发向上的士气,努力在新常态中确立新理念、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落实这个要求,我们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现提请会议审查。“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人均均量,着力拉长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等发展短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发力,挖掘投资、消费、出口潜力,全面释放新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推进服务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筑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二)坚持协调发展,构筑平衡发展新格局。以长株潭一体化为抓手,统筹推进环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等区域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地制度,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和耕地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引导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打造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

(四)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面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把我省建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内陆核心腹地、长江经济带交通物流枢纽。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和海外优秀人才来湘发展。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产能出海、境外投资、跨国并购、服务外包等重点行动,推动我省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开拓外部市场。

(五)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推进健康湖南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和谐稳定,建设平安湖南。特别是,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要求,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确保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三、2016年工作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3%。

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健全“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人才引进激励、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开放共享、军民协同创新、科技金融结合等政策体系。在高端装备、先进储能材料、“互联网+”、大数据、节能环保、传感技术等领域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实行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制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国家级创新中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农村“星创天地”。推进省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加快制造强省建设。实施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抓好电力机车工程实验室及智能制造车间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成长,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数字芯片、智能电网、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增长点。推进浮空器、高效液力变矩器、北斗卫星应用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检测检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体育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现代交通和产业体系的对接与配套。改善商贸基础设施,促进移动互联网、绿色、信息等新兴消费。深化与国内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推动“湘品出湘”和“湘品网上行”,促进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体电商模式在全省范围落地运营。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平台,提升金融、医疗、教育、旅游、交通、物流、邮政、快递、零售等领域的在线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内容、形式和业态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打造以张家界为龙头的精品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强旅游配套服务,培育新兴旅游业态。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继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以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五小”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突出农业品牌培育和提升,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林产等千亿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农机,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一批农机、农技专业服务合作社和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种联收、统防统治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模式。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乡和基地,支持益阳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信用体系。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认真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采取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深化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实施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购租并举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把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积极推进“营改增”,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尽力降低企业电力价格、物流费用。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深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完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和公共领域建设,引导支持非公企业转型创新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及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启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

2016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6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发展政府性基础设施基金,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建立省级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地方金融类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申报组建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和民营银行;推进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加快农信社改革,支持设立村镇银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扩大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险资入湘。积极稳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推进财政体制和国企国资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分配、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债务预算管理与风险防控机制,编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债务预算中期规划,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探索建立水利、交通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机制。推进省属监管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与国有企业重组整合,规范省属监管企业董事会建设和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和中央在湘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深化国有林场、国有农场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强乡(镇)、村区划调整后的管理和服务。稳步推进农业水价、输配电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开拓南美、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完善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和风险预警机制,支持省内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加强与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推动“湘赣”、“湘粤”等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旅游、运输、软件、外包、技术、文化、中医药等领域服务贸易,支持建设中国(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放大进口指定口岸功能,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和重点消费品进口。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湖南,做好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和网络招商;积极发挥境外湘籍商协会和异地商会作用,支持邵阳湘商产业园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广大湘商回故乡、建家乡。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加强航空、水运、陆运以及电子口岸建设,充分发挥衡阳、湘潭、岳阳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郴州出口加工区转型整合为综合保税区;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集中汇总纳税等改革;提升湘欧快线、“五定班列”、多式联运效益,拓展国际国内航班航线。

(三)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启动30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左右。交通网,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10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等高等级航道和一江一湖四水相关港口建设;推进怀邵衡、黔张常、蒙华湖南段等铁路建设,新开工张吉怀、湘桂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和其他市州支线机场建设。能源网,稳步推进电源点项目,推进五强溪水电站扩机项目前期,加快实施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7条500千伏省内特高压配套线路、长沙艾家冲变电站扩建等主电网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湖南段,建成投产7条省内支干线;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水利网,继续推进涔天河水库枢纽和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项目,争取启动毛俊水库建设。信息网,加快光纤高速宽带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城建,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加快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推进长沙地下综合管廊、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园区,推进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推动扩权强园。

(四)不断拓展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空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规划、交通、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为重点,以17个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高起点建设湖南湘江新区,努力打造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推动环洞庭湖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发挥岳阳城陵矶“一区一港四口岸”优势,大力发展临江临港产业,加快环湖公路和特色城镇建设。完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园区、口岸、会展平台功能。促进大湘西地区加快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城镇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推动娄底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依法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的衔接,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规划。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高城市设计和建筑水平,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完善城市公共服务,抓紧实施棚改三年计划,推进供水、供气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落实城市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城镇地下管线普查及市政公用设施安全监管。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抓好长沙、株洲以及资兴、津市—澧县、芷江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强农村饮水、叹息电力、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治4000个以上行政村的人居环境。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省直管县(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提高省对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扩大市县政府对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统筹安排的自主权,逐步降低县级财政配套标准,切实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推进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深入开展扩权强县、强镇试点,推动产业项目、信贷资金、生产要素向县域倾斜。完善县域差别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五)着力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启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三阶段改革建设,基本完成湖南湘江新区综合生态补偿、株洲综合执法体制、湘潭绿色GDP评价等改革试点,实施昭山等生态绿心地区示范片发展工程。积极推进石门县、江华县全国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抓好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区域、衡阳、宁乡等4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支持开展城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和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重视蓝山等湘江源头地区和东江湖水土保护,以及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推进裸露山体和矿山复绿行动。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创建活动,扩大政府两型采购范围。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定公益林分类分区域生态补偿办法。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补偿、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查和环境监督执法等制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启动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以及邵阳龙须塘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和建设;启动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抓好四水流域整治与河道保洁;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下大力气治理雾霾,加强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燃煤和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稳步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试点,抓好常德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试点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分步实现省域全覆盖;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与合同环境服务。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建立高耗能项目能评验收制度。健全传统行业能耗限额指导目录和新兴产业领域能效标准。强化用地标准管控和供地率考核,加大闲置土地清理与处置,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加快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以及省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试点;实施电力、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大宗固废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规范环保市场准入,支持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不懈的努力,让青山永驻、绿水长流!

(六)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以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今年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380亿元,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健全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考核、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退出等精准扶贫机制。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建设大湘西地区12条旅游精品线路,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扎实抓好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完成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雨露计划和“一家一”工程,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两免一补”、学生营养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助学专项补助基金等政策。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抓好驻村帮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实施万名贫困学生助学就业、万例贫困信息发布与对接、万名贫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

(七)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抓好16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2、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完成70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4、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5、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6、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城市棚户区35万套和国有工矿棚户区8000套;7、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6万户,确保县以上城镇市政管网水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帮助5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9、免费为100万35-64岁的农村妇女实施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10、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11、建设社区矫正中心73个;12、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13、完成500个行政村通宽带和100万农户直播卫星户户通;14、改造100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15、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55个;16、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个。

积极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对创业就业的财政专项补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发展,加大对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微利项目贴息的支持力度,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健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机制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实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合并;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政策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标准融合;提高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补助水平,按照最低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确保各类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达到或超过中部平均水平,两年内高职生均拨款水平提高到1.2万元;全省高中生均经费提高部分,以及沿西部边境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所需资金,全部由省财政承担。教育卫生人才津贴政策覆盖全部贫困县,对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给予学费补偿;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努力化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提高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支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和高值耗材费用,提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与防控,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20元、390元。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启动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实施县级未达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质改造,完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支持艺术创作、演艺惠民、非遗和文物保护;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和考评机制。发展群众体育,积极备战里约奥运会。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治理、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喝得安全。我们要以真心实意保民生,以真金白银兴民生,以真抓实干惠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发挥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推进平安湖南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精准打击暴力恐怖分子,深入开展三年禁毒大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依法加强统计工作。做好地震、气象、档案、测绘、地质等工作,加强地方外事工作和国际友城建设。

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启动“七五”普法,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创新村(居)民依法自治工作。

推进国防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扎实开展新时期拥军优属工作,深化“双带双促”活动,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进一步加强人防工作,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各位代表!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忠实践行“三严三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2016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自

张家界工作报告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